金向華
化學課程對于初中生來講是一門新接觸的課程,并且在學習中,會接觸到很多方程式,各個方程式的生成,各個方程式的分解問題是學生學習的難點、困點,很多時候都會把方程式的生成物弄混。對于這樣的現(xiàn)象,初中化學的實驗課相對來講就非常重要了,實驗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學習,并且根據(jù)實驗的結果,學生可以深刻的記住各種物質的生成與分解的過程,因而記住方程式。既然化學實驗對學生學習的幫助性非常大,那么就要把化學實驗課的有效性擴展到最大,在最大程度上幫助學生學習。
一、 目前我國初中化學教學的現(xiàn)狀
目前很多初中學校對化學實驗的重要性沒有認識到,化學實驗室的設備不夠齊全,很多時候都難以滿足教學的需要;教師也沒有重視到化學實驗的功能,化學實驗課上,只是讓學生樂呵樂呵就草草了事;對于學生來講,老師沒有重視,那么學生更加不重視,化學實驗課就是濫竽充數(shù),學完就完了,并沒有真正領悟到化學實驗對學習的重要,甚至有的學生討厭上化學實驗課,覺得實驗課是在浪費上課的時間。
現(xiàn)在的新改課程,比較重視化學實驗課程,是化學課學習的重點課程,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還提高了學生的探索能力??墒窃谡嬲龑嵤┑臅r候,只是徒有其表,初中班數(shù)多,但是實驗室和實驗人員配備不足,不能滿足教學的需求;新課改注重的是實驗能力,可是教師在進行課件整理的時候,只注重實驗的探究與自主性,可是在實驗過程中沒有對實驗進行必要的講解,在實驗結束后,也沒有做出結論,這樣使得整節(jié)實驗課非常熱鬧,熱鬧過后什么作用都沒有起到。
二、轉變觀念,樹立初中化學教學的素質觀
初中化學教學的目的,就是要面向全體學生,不僅培養(yǎng)他們的初中化學素養(yǎng),更要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使之成為具有一定創(chuàng)造性的人。由于學生在知識、技能、能力方面的發(fā)展和志趣、特長不盡相同,學生之間存在著個體差異,教師要創(chuàng)設條件,因材施教,使每個學生都得到不同程度的發(fā)展和提高。其次,要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自覺地把素質教育融于教學中。在教學中教師要精心設計,創(chuàng)設情境,充分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讓每個學生都參與教學的全過程,在教師的啟發(fā)誘導下積極思考并提出問題、解決問題,使學生的智慧潛能等到開發(fā),學生的素質在主體發(fā)揮的過程中得到提高。這就是初中化學教學的素質觀。
三、 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
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好奇心,并且這種好奇心會使得學生對某些事物產(chǎn)生興趣。尤其對于化學的實驗課程,實驗的過程中,很多東西都變得直觀,吸引學生的眼球,并且在實驗過程中,化學反應后的一些現(xiàn)象更是吸引學生的興趣。例如向無色的氫氧化鈉溶液中滴入一兩滴無色的酚酞溶液,溶液立刻由無色變成紅色,明明兩種溶液均為?,為何一接觸即變成了鮮艷的紅色的呢?然后,再逐滴滴入鹽酸,不一會兒,在滴入一滴鹽酸并振蕩后,溶液又由紅色變成了無色,然后再滴入一滴氫氧化鈉溶液,又變紅了,可以重復多次,如同劉謙手上的魔術。大大的激發(fā)了學生的好奇心。這樣相比一些理論的教學有很大的優(yōu)勢,不像理論教學那樣死板,沒有激情?;瘜W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的好奇心這一特點,要充分利用學生的好奇心,把這些好奇心有效的領到化學的學習當中。讓學生在化學實驗中,發(fā)揮充分的想象力,然后不斷的求知與探索,這樣的學習興致一定可以提高學生對化學的學習能力。尤其對于新入初中的學生來講,由于化學課是新接觸的課程,千萬不要,剛上課就講一些理論,這樣會讓學生從心里產(chǎn)生對化學課的懼怕,要在第一節(jié)課就把學生的興趣吸引到化學上來,讓學生從心里喜歡化學,讓學生有對化學探索的欲望,這樣在學生的心理便奠定了化學學習的基礎。
四、創(chuàng)新實驗
化學實驗教學中,應該摒棄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老師在那做,學生看,僅限于課本上的實驗?;瘜W老師應該大膽的帶領學生創(chuàng)新,大膽的實行創(chuàng)新教學,讓學生真正領悟到化學實驗的功能。例如氫氧化鈉與二氧化碳反應的改進實驗:用兩個礦泉水瓶收集滿二氧化碳,分別加入約占礦泉水溶積四分之一的水和氫氧化鈉溶液,對比礦泉水瓶的變癟程度,可以說明了二氧化碳與氫氧化鈉溶液發(fā)生了反應,避免了只做一個實驗時,可能存在友為是二氧化碳溶于水而造成礦泉水瓶變癟的問題,使得實驗更加準確,還能培養(yǎng)學生嚴謹?shù)目茖W探究態(tài)度與思維。此實驗還可以再作進一步的設計,向加入了氫氧化鈉的那個癟得特別利害的礦泉瓶中用注射器從木塞中向瓶內(nèi)加入鹽酸,又將會看到瓶恢復原狀,讓學生分析其原因,起到對舊知的重溫。生活中有很多的化學例子,老師應該多將生活中的實驗帶到課堂中,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
初中課本中的實驗模式幾經(jīng)都非常清楚的寫在書上了,只要按照樹上的模式進行演示或者是讓學生來進行實驗就可以了,這些實驗對于化學知識來講,是遠遠不夠的,化學知識是廣泛的,老師應該進行創(chuàng)新教學,在創(chuàng)新教學中要求化學老師要有相當豐厚的化學知識,以及廣泛的實驗基礎?;瘜W老師也應該不斷地學習,不斷的進行化學實驗,進過學習后,把這些知識與實驗帶到課堂中,演示給學生,并且把其中的理論問題與化學原理都講給學生,讓學生在實驗中深刻記住化學知識,多多培養(yǎng)學生動手的能力與探求知識的能力。把生活中的有關于化學方面的問題,可以結合到課堂中,和化學教材中的實驗共同進行,讓生活中實踐來支持化學的理論,這樣不僅豐富了學生的閱歷,更深刻掌握了化學的相關知識。在化學考試中,會有相應的方程式生存題目,給出一個方程式,然后再寫出一個同樣生成物的方程式,這樣拓展課程就給學生帶來了優(yōu)勢?,F(xiàn)在很多學生對于生活中的事物都不懂,這樣可以提高學生對生活方面知識的應用。在教學中進行舉一反三的實驗方法,優(yōu)點很多,提高學生的理解能力,增強學生的記憶能力,學生可以根據(jù)自身的情況,選擇自己能夠記憶深刻的實驗。
五、實驗課后反思
在實驗課程結束后,不要課程結束了就一切都過去了,要進行實驗后的反思工作,對實驗進行一個總結性的工作。每一次實驗結束后,不一定都是完美的,要對本次實驗的失誤以及缺陷進行分析,并把實驗的優(yōu)點也分析出來,然后記錄下來,不斷的積累經(jīng)驗,為以后實驗的完善做鋪墊。反思工作不是教師一個人來做的,要帶領學生一起做,讓學生提出實驗的不足,然后針對這些不足該采取什么的解決方案。在這個過程中,對于學生來講是一個對實驗知識總結的過程,在此過程中,學生對實驗的知識的記憶會更加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