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慶綱
摘要:信息披露作為“三公”原則的核心體現(xiàn),一直是上市公司與利益相關者之間信息溝通的橋梁和紐帶,然而近年來不規(guī)范的會計信息披露不僅損害了投資方、債權人和政府部門等相關者的利益,而且對我國證券市場的健康發(fā)展帶來極大的威脅。為此,本文基于信息供給和需求兩大視角剖析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關鍵詞: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供給;需求
一、前言
上市公司會計信息披露即上市公司向投資者、債權人、政府部門、企業(yè)員工或其他信息使用者等利益相關者披露公司財務狀況、經營成果、現(xiàn)金流量等諸多對決策有用的信息,以便利益相關者對公司目前和將來做出理性判斷。根據北京師范大學公司治理與企業(yè)發(fā)展研究中心發(fā)布的《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數(2012)》數據顯示,目前國內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水平總體較高,不及格的上市公司只有7家。盡管如此,從信息披露完整性(強制性)、完整性(自愿性)、真實性、及時性等四項指數來看,目前國內2033家上市公司的信息披露均以滿足監(jiān)管部門的強制性要求為目的,而自愿性披露完整信息的指數最低,這充分說明由于自愿披露積極性不足,作為信息提供者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難以完全滿足信息需求者的切實需要。
二、信息供給視角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從《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指數(2012)》(以下簡稱《披露指數》)的調查數據中可以看出,我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情況較2010年首次調查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但從信息供給視角來說,上市公司信息供給仍然存在披露不完整的問題。
1.高級管理人員薪酬信息披露不完整
2012年證監(jiān)會對《證券公司治理準則(試行)》進行了修訂,要求證券公司披露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薪酬管理信息,至少包括:薪酬管理的基本制度及決策程序;年度薪酬總量和在董事、監(jiān)事、高級管理人員之間的分布情況;薪酬延期支付和非現(xiàn)金薪酬情況。然而根據《披露指數》調查顯示,目前雖然上市公司均能做到明確披露董事、監(jiān)事和高級管理人員的稅前薪酬,但是否延期支付和是否存在非現(xiàn)金薪酬等情況卻未能及時披露,尤其是對于已經離任的高級管理人員的薪酬支付情況沒有進行詳細的披露。
2.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不完整
2012年財政部辦公廳、證監(jiān)會辦公廳在聯(lián)合發(fā)布的《關于2012年主板上市公司分類分批實施企業(yè)內部控制規(guī)范體系的通知》中對于內部控制信息披露作出了強制性規(guī)定,明確要求中央和地方國有控股上市公司于2012年披露年報的同時,必須披露董事會對公司內部控制的自我評價報告以及注冊會計師出具的財務報告內部控制審計報告。然而,根據監(jiān)管部門委托深圳市迪博企業(yè)風險管理技術有限公司發(fā)布的《中國上市公司2012年內部控制白皮書摘要》數據顯示,2011年我國僅有156家上市公司在內部控制自我評價報告中披露其存在內部控制缺陷,占比6.67%,絕大部分上市公司采取“報喜不報憂”的態(tài)度,未能詳盡地披露公司內部控制存在的問題,難以為信息需求者做出理性決策提供有價值信息。
三、信息需求視角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存在的問題
根據《披露指數》的數據顯示,上市公司在信息披露時側重于監(jiān)管部門規(guī)定的強制性披露內容,但卻難以滿足投資者、債權人等利益相關者的實際需求,他們更希望從上市公司獲得盈利預測、分部信息等前瞻性信息和非財務信息,而當前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不足顯然難以此類信息需求。
1.不能滿足利益相關者對非財務信息的需求
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主要以經營成果、財務狀況、現(xiàn)金流量、每股收益、資產負債等財務信息為主,而對于企業(yè)員工素質、產品質量、科技研發(fā)能力和服務能力等非財務信息披露不足,不能充分滿足利益相關者準確把握上市公司未來發(fā)展狀況的信息需求。
2.不能滿足利益相關者對未來預期信息的需求
目前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多以披露歷史數據為主,雖然及時、真實、準確地信息披露能夠讓利益相關者充分了解上市公司經營狀況但卻不具備前瞻性,尤其是投資者為了降低投資風險、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越來越關注能真正反映上市公司未來發(fā)展趨勢的預期信息,諸如企業(yè)市場競爭力和公司高管對公司未來盈利能力的預測等等,而這方面信息大都是上市公司自愿性而非強制性披露信息,根據《披露指數》的數據顯示,目前我國上市公司自愿性信息披露不足,部分上市公司預期信息披露較少甚至根本沒有披露,難以滿足投資者信息需求。
四、提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質量的對策建議
從信息供給者的視角來說,應當不斷完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改進財務報告,擴大財務報告披露范圍,尤其要注重對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因為在新經濟下實物資產價值量的大小與企業(yè)創(chuàng)造未來現(xiàn)金流量能力之間的相關性在減弱,而人才作為企業(yè)重要的資源,對于提升企業(yè)核心競爭力至關重要,因而要充分、及時、準確地披露員工結構、數量、薪酬構成等人力資源方面的支出,把人力資源信息的披露作為信息披露的重要內容。此外,還要建立內部控制評價與審計報告相結合制度,并不斷加強對上市公司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監(jiān)管。
從信息需求者的視角來說,在強制性進行內部控制信息披露的同時,要鼓勵企業(yè)對內部控制信息自愿披露,不僅可以遏制證券市場上的欺詐和不公平現(xiàn)象,增強投資者的信心,優(yōu)化資本市場的資源配置,而且自愿性內部控制信息作為強制性信息披露基礎上更進一步的披露,有助于解決信息披露不足的問題。同時還要在改進財務報告時注重將非財務信息納入財務報告的披露范圍,并給予制度保障,推動企業(yè)員工素質、產品質量、科技研發(fā)能力和服務能力等重要的非財務信息由自愿性披露信息向強制性披露信息轉變。
參考文獻:
[1]范嫣然: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及時性與企業(yè)價值的相關性研究[J].會計之友,2013年第08期.
[2]常有新:上市公司關聯(lián)方交易信息披露問題研究[J].財會通訊,2013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