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彩霞 闞博閱
摘要:自改革開始,王安石就非常重視人才的培養(yǎng);然而得到人才很容易,難的是合理的利用人才,使得人人各得其所。王安石在主持變法時更注重的是開源而不是節(jié)流。
關(guān)鍵詞:改革宗旨;用人之道;禮與治;理財
任何一項事業(yè)的成功都需要一個強有力的團隊,這除了吸納有用之才之外,還可以盡量減少反對者的力量。王安石積極吸納要求改革的地主大夫,一方面重用并培養(yǎng)改革人才,另一方面對于冗官并沒有采取裁汰的辦法,為改革贏到了一定的空間。
首先來看一下王安石的取士之道。王安石在《上仁宗皇帝書》中說:“所謂取士之道何也?先王之取人也,必于鄉(xiāng)黨,必于庠序,使眾人推其所為賢能,書之以告于上而察之。誠賢能也,然后隨其德之大小、才之高下而官使之?!雹贀?jù)此,可以把王安石的取士之道歸納為幾點:(一)取士時,必須遵循任人唯賢的原則?!八^有學問,王安石認為,‘所取文吏者,不徒茍尚文辭而已,必也通古今,習禮法,天文人事,政教更張,然后施之職事,則以詳平政體,有大議論,使以古今參之是也?!雹诙鴮δ切┬∮胁拍艿沸袗毫拥娜耍醢彩瘓詻Q主張舍棄,否則,“此等人得志則風俗壞?!雹郏ǘ┤∈繒r,應(yīng)采取眾人推舉,然后由在上者考核審查的辦法。(三)士必須經(jīng)過學校教育才可以被選取為官吏,所以王安石多次強調(diào):“古之取士,皆本與學校?!雹?/p>
在王安石看來,難的是合理的利用人才。由此出發(fā),王安石提出要相信臣下的能力和忠誠。其次就是合理的安排人員,亦即王安石說的“諸量其能而審處之”⑤,從而“使大者、小者、長者、短者、強者、弱者,無不適其任者焉”⑥。
另一方面,王安石又非常注重對人才的培養(yǎng)。王安石上臺改革后,首先是改革了以往的科舉制度。王安石還在科舉考試中設(shè)置了“明科”,讓天下士子都學習法律。同時,他還興辦各級學校。通過一系列的改革,王安石達到了“茍不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則不教也;茍可以為天下國家之用者,則無不在于學”⑦的目的。
在改革的過程中,王安石對一些反對派的處置,僅僅是調(diào)動他們的職務(wù):從中央到地方。這其實是后來王安石變法失敗的原因之一。不少反對派從中央調(diào)到地方,這其實是把中央的阻力推到了地方。
“法”是國家秩序得以維持的保障,要堅持變法,就必須要有強有力的法制作后盾。王安石的“法”更確切的說是把法制和禮治結(jié)合起來“約之以禮,裁之以法”⑧。但是另一方面,他認為,封建至于是否能夠維持,歸根結(jié)底還是取決與刑,即暴力鎮(zhèn)壓手段。因此,王安石在改革科舉制度時規(guī)定“所有考中進士和各科的人都必須再參加一次‘律令大義或斷案的考試,合格的人才能委以官職”⑨。
王安石是在大宋朝“積貧積弱”的背景下開始改革的,而他改革的核心也是“理財”,因此他在改革的過程中花了很大的氣力治“理財居其半”⑩的《周禮》。這是因為王安石“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輥?輯?訛的理財思想在那個“君子喻于義,小人喻于利”的傳統(tǒng)封建社會中是不能夠被容忍的。他說:“方今之所以窮空,不獨費出之無節(jié),又失所以生財之道故?!??輥?輰?訛王安石理財思想的核心是“富其家者資其國,富其國者資天下,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輥?輱?訛,遺憾的是,他在變法的過程當中,并沒有關(guān)注“因天下之力,以生天下之財”,沒有“欲富天下則資之天地”;而是僅僅偏重于“取天下之財,以供天下之費”,“富其國者資之天下”。
站在歷史的今天,也許我們不應(yīng)該以我們今天的標準去評判王安石,但是不管他的這些改革思想和宗旨在變法中有沒有得到落實,不管他的變法有沒有成功、能不能挽救大宋于危亡,我們都不得不說,王安石是一位優(yōu)秀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改革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探索者和實踐者,他在歷史中的作用和地位都是不容抹殺的。
注釋:
①(宋)王安石.《臨川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書》[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年版。
②《臨川集》卷六十九《取材》轉(zhuǎn)引自馬振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學思想》[M].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第224頁。
③《臨川集》卷六十九《論館職札子》。
④《臨川集》卷四十二《乞政科條制札子》。
⑤《臨川集》卷六十四《材論》。
⑥《臨川集》卷六十四《材論》。
⑦《臨川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⑧《臨川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⑨楊春肖:《王安石疾厲改革者的宿命》[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出版,第64頁。
⑩《臨川集》卷七十三《答曾公立書》。
(十一)《臨川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書》。
(十二)王安石:《與馬運判書》轉(zhuǎn)引自楊春肖:《王安石疾厲改革者的宿命》中國發(fā)展出版社。
(十三)王安石:《與馬運判書》轉(zhuǎn)引自楊春肖:《王安石疾厲改革者的宿命》中國發(fā)展出版社出版。
參考文獻:
[1][宋]王安石.《臨川集》卷三十九《上仁宗皇帝言事書》[M].北京圖書館出版社,2004.
[2]馬振鐸.政治改革家王安石的哲學思想[M].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1984.
[3]楊春肖.王安石疾厲改革者的宿命[M].中國發(fā)展出版社出版,2009.
(作者單位:武漢大學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