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lián)網解剖師
東三環(huán),雙井橋南。在一排紅紅綠綠的店面招牌中間仔細尋找,你會看到一個裝飾成藍色調的門店,玻璃窗上有模糊的白色“MEIZU”字樣??上н@里大門緊閉,遮著布簾,門上貼著張白紙,湊上去看,是某餐館要裝修的安民告示。
這似乎是魅族現(xiàn)狀的一個縮影。
魅族是國內最早做智能手機的品牌,也是國內第一家用互聯(lián)網思維來做手機的廠商。剛開始魅族做的是饑餓式營銷,用論壇與粉絲互動,靠口碑營銷。黃章跟在喬布斯后面亦步亦趨,注重工藝,注重品牌,魅族第一款產品M8的硬件號稱跟iPhone3完全一樣,但推出時售價只有2380元和2880元。雖然它的操作系統(tǒng)推遲了一年才發(fā)布,但這并不妨礙“煤油”(魅族粉絲自稱)徹夜排隊搶購的火爆場面。
后來這一切又在小米那里重演。不同的是,后起之秀小米如日中天,今年上半年的出貨量達到703萬臺,估值高達90億美元,而“大師兄”魅族苦心積累起來的優(yōu)勢在新的競爭環(huán)境中正逐漸喪失,不到100萬臺的出貨量,更是相形見絀。當然,這100萬臺只是業(yè)內人士一個粗略的估計,魅族官方從沒有公布過自己的銷售數(shù)據。但黃章依然我行我素,在一些人眼里,“你永遠無法叫醒一個假裝睡覺的人”。
沒落的大師兄
魅族是牛過的。創(chuàng)始人黃章有資格在魅族論壇上對“煤油”大吼:“不喜歡就滾?!睋f聯(lián)通終端部的老總曾經去見他,他都不見。魅族幾乎每款手機上市,都曾引起粉絲的排隊搶購。黃章自己在魅族論壇上說,M8當時最高日出貨量達到5000臺,而它極力模仿的對象iPhone3在國內上市一周才賣了5000臺。
多聽共創(chuàng)、福得資本合伙人邢開說,或許魅族當年徹夜排隊的購買者當中有水軍,但是肯定有很大一部分真實的粉絲。魅族有造勢的成分,誰敢說小米沒有呢?
但競爭環(huán)境和競爭對手都已改變,而“過于自信”的黃章似乎依然試圖固守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從沒有想過主動求變。
在創(chuàng)新谷創(chuàng)始人、前華為互聯(lián)網業(yè)務總裁朱波看來,黃章的心態(tài)是做一個自娛自樂的封閉系統(tǒng)。他不需要做太大,在中國占據一個很小的細分市場足矣。而雷軍有國際化視野,站在行業(yè)領導者的位置上來看問題,戰(zhàn)略布局宏大。小米多次融資,估值飆升,而作為大師兄的魅族,依然由黃章100%控股。
魅族還是以一年一款的速度推出新手機,從2009年正式推出M8之后,又相繼推出M9和MX系列。很多人認同這樣一個評價:魅族是國內廠商中最注重產品的。注重工藝細節(jié),注重操作系統(tǒng)Flyme的設計以提高用戶體驗,這曾經是魅族著力打造的品牌形象。但一位曾經的煤油說,現(xiàn)在單純說一個手機廠商注重產品,就等于說這個姑娘很善良,因為找不到其他優(yōu)點了。
現(xiàn)在,硬件迭代速度加快、手機廠商普遍在加快產品更新速度。華為會同時推兩三款新手機,小米今年也同時推出了2A和2S兩款新機。相比之下,魅族遠遠低于很多廠商的進度,往往是芯片出來一年以后,產品才出來。配置上毫無優(yōu)勢可言,外觀上再怎么革新也起不到本質的作用。大可樂手機創(chuàng)始人丁秀洪也持這個觀點:現(xiàn)在手機已經變成消費品,一部手機的生命周期就是半年,半年之后,配置就落后了。
此外,原生安卓系統(tǒng)一開始不太成熟,可以進行大面積的修改,但是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成熟,能改的東西也越來越少。并且因為安卓的開放性,有個程序員就能改一改,魅族在操作系統(tǒng)上的優(yōu)勢也在逐漸喪失。
邢開說,魅族的MX2,無論是窄邊設計,還是硬件配置,都很平庸了。
專賣店作為銷售渠道也曾經是魅族的一大特點,但今年魅族正經歷著難熬的渠道之痛。魅族以前是小而美,出貨量每年在幾十萬到100萬臺。魅族手機原來只供給自己的專賣店,賣給忠實的煤油,但是煤油慢慢被小米這樣的后起品牌吸引,流失很多。
MX2出來以后,魅族為了提高出貨量,與聯(lián)通合作出了合約機。所以魅族今年的變化是,傍著運營商,大幅降價,縮減自有渠道。聯(lián)通的渠道比魅族的自有渠道強得多,但聯(lián)通渠道的弊端是經常會亂價。魅族對自有渠道價格控制很好,對所有經銷商都是先交錢拿貨,賣完給經銷商10個點的返利,但今年魅族做不到了。聯(lián)通是先賣貨然后付錢,想怎么賣就怎么賣。丁秀洪說,MX2從上市到現(xiàn)在已經降了兩三百塊錢。
魅族也開始跟京東合作在網上賣手機,但據說很大一部分還是靠線下專賣店。魅族在全國有300多家專賣店,覆蓋了包括香港在內的直轄市和二三線城市。
邢開在二三線城市看到過魅族的店面,很漂亮,但是門可羅雀。他認為,魅族這種渠道方式,當時可以,現(xiàn)在已經落后了。店面租金和人員費用,是很大一塊成本。據他估計,魅族國內的這些分銷公司,可能都在逐漸開始撤銷。
世道變了
知名市場研究機構IDC的報告稱,去年中國智能手機的銷量達到12.12億臺。三星以17.4%的份額獨占鰲頭。國產品牌機表現(xiàn)不俗,聯(lián)想、中興、華為分別以11.0%、9.1%、8.7%的占比緊隨其后。
除了“中華酷聯(lián)”這樣的傳統(tǒng)品牌,不斷有打著各種創(chuàng)新旗號的新進入者趕來淘金,小米之后,又有了大可樂、百分之百、青橙、美圖秀秀等,還有幾個月前發(fā)布了錘子Rom的可愛多羅永浩。
這些定位于差異化的品牌廠商,都或多或少會蠶食魅族的粉絲群。像小米、大可樂,就和魅族的目標客戶群高度重合,都是剛畢業(yè)兩三年,收入不太高,渴望高性價比電子產品的年輕人?,F(xiàn)在大可樂的用戶中,就有20%使用過小米手機。
為什么看起來跟手機毫不相干的人都可以進入這個市場搶一杯羹?硬件產業(yè)鏈的成熟使單純的手機生產其實已經沒有什么技術門檻。邢開認為,一個國內手機品牌幾個畢業(yè)沒幾年的同事就可以仿制這個手機,然后裝上操作系統(tǒng),跟真正的一模一樣。邢開的手上還有一部從硬件到軟件跟真正的三星沒有任何區(qū)別的山寨手機。這意味著手機生產廠商的創(chuàng)新空間并不大,除了造勢,用一些營銷手段,其實沒有什么優(yōu)勢。
同時,中國的手機廠商一般都不具備三星、蘋果那樣的真正的自主創(chuàng)新能力。邢開說,三星之所以能推出高端手機,是因為對于上下游產業(yè)鏈的控制能力,以及相對出色的硬件生產能力,像iPhone手機用的就是三星的CPU。而國產手機缺乏突破性技術,中國的這些品牌,只能跟在三星、蘋果后面亦步亦趨,落后很大一截。與蘋果、三星等國際廠商相比,缺乏核心技術的國內企業(yè)更像是一條條“裝配線”。
這樣的現(xiàn)狀造成了手機嚴重的同質化現(xiàn)象,大家都在比拼性價比,不論從外觀還是功能都大同小異。到賣場隨便拿起一款手機都是四核的。雖然這家用的是MTK的方案,另一家用的是高通的方案,但是性能差距都很小,你能玩的游戲我都能玩,屏幕分辨率大家都差不多。
魅族的“慢生產”使其在性價比方面的優(yōu)勢喪失殆盡,創(chuàng)新只在邊框寬窄、背板弧度等工藝細節(jié)。而想做真正的自主創(chuàng)新,更是困難重重。像魅族這樣產量很小的廠商,與MTK或者高通合作有一個很大的劣勢,就是因為購買芯片數(shù)量太少,很少能獲得芯片廠商像給HTC和三星那樣的支持。這種困境對小米也是一樣。
小而美,還有可能嗎?
在百分之百數(shù)碼科技公司創(chuàng)始人徐國祥看來,單純的硬件創(chuàng)新已經遇到了瓶頸,在處理器的性能、屏幕、外觀等方面的創(chuàng)新已經沒什么意義,無非就是不斷提高性能,而對消費者來說,實際上手機的整個性能是過剩的。
但這里還有藍海。比如手機上軟件的創(chuàng)新,徐國祥認為,百度、小米和魅族的Rom做得不錯。
另外,用互聯(lián)網的思路做手機才剛剛開始。徐國祥認為手機不是一個獨立的產品,它是移動互聯(lián)網的一個承載工具。手機和PC最大的不同就是,手機是個性化產品,對于用戶的個性化需求,市場滿足得還遠遠不夠。
根據徐國祥的看法,未來市場會剩下幾家大的生產商,靠規(guī)模、供應鏈和標準化產品來滿足主流市場的需求。這種廠商包括中華酷聯(lián)、三星、蘋果,還有第二梯隊的金立、天語等等,以量取勝。還有一部分廠商,靠“硬件+軟件+服務+流通環(huán)節(jié)”的整體化的創(chuàng)新,聚焦于特定的用戶群相對差異化和個性化的需求。比如定制手機,用戶不僅可以定制硬件,定制主題桌面,定制應用,還可以對機殼做個性化裝飾。
朱波也是這個看法,他預計,將來手機市場80%的市場份額是標準化產品,還有20%的市場份額用來滿足用戶的個性化需求。而這也是魅族未來生存的路徑,圍繞魅族的發(fā)燒友來做定制,聚焦小眾市場,做“小而美”。
朱波認為,魅族活下去沒有問題?,F(xiàn)在手機硬件成本完全透明,按目前最高配置高通的驍龍600來算,硬件成本在1400元左右,一臺手機會有五六百的毛利。中國的手機用戶差不多有9億,如果魅族擁有這9億人口1%的份額,就有900萬用戶。通過魅族專賣店和論壇,把用戶群牢牢鎖定,就可以活得很舒服,而且從黃章堅決不要風險投資的態(tài)度來看,他似乎也沒想到要規(guī)模經營。黃章的個性就是守住自己的位置,保持自己鮮明的特點,他善于跟粉絲互動,善于進行網絡炒作。
但丁秀洪并不認同朱波的觀點。他認為,做電子產品,最終還是要以量取勝。蘋果最初是個性化路線,現(xiàn)在靠的是海量,根據國外媒體報道,有分析師稱今年第二季度iPhone手機出貨量至少為2900萬臺。
丁秀洪計算過,有50%以上的毛利才可能去做小而美,就像做奢侈品一樣。數(shù)碼產品這樣的大眾消費品,毛利空間隨著競爭加劇不斷被壓縮,到了市場的平均毛利只有百分之二十幾甚至十幾的時候,必須靠走量實現(xiàn)資金的高效運轉,根本沒有小而美的可能性。
眾所周知的事實是,不走量的魅族去年面臨了很大的危機,所以今年改變策略,開始走聯(lián)通的銷售渠道。但丁秀洪并不認為魅族就沒有機會了,他說,黃章的機會是到互聯(lián)網上賣手機。中國去年智能手機的銷量是近兩億,90%的消費者需要為冗長的傳統(tǒng)渠道買單。多花至少50%的成本。省帶、地帶、縣代,每一級代理都要掙錢。
丁秀洪舉了個例子,聯(lián)想有款手機S920,跟“大可樂2”一樣,都是5.3英寸屏,都是用了聯(lián)發(fā)科的CPU MT6589,但其他配置都比大可樂2低很多,聯(lián)想這款手機在傳統(tǒng)渠道賣2199元,大可樂在網上賣1499元。丁秀洪說,大可樂2如果到線下渠道賣,至少不低于2500。低于這個價格,渠道就虧錢。
根據丁秀洪的估計,中國今年整個市場的手機銷量大概在5億多臺,通過互聯(lián)網形式銷售的占5800萬臺左右,而且這個比例在快速上升。一些傳統(tǒng)手機廠商也在嘗試用互聯(lián)網的思維賣手機,聯(lián)想K860和K900、TCL的東東槍都只在線上銷售。丁秀洪認為,魅族是國內最早用互聯(lián)網思維做手機的廠商,可惜這種方式沒有在渠道上使用。其實可以跟其他互聯(lián)網手機品牌一起,拓展互聯(lián)網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