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涌
新任國家主席習近平在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時用了兩個引人注目的比喻。
“鞋子合不合腳,自己穿著才知道。一個國家的發(fā)展道路合不合適,只有這個國家的人民才最有發(fā)言權?!?/p>
這位青年時代插隊并操持農(nóng)活多年的中國領導人打比方時充滿濃厚的泥土氣息。他的比喻風格樸實而簡單。習近平曾經(jīng)就干群關系打過這樣一個比方:
“如果群眾不聽(黨的政策),你就先跟著群眾走,群眾跳火坑,你也跟著跳下去。群眾覺悟了,從火坑爬出來,最終還是要跟你一起走。”
比喻是人類歷史上最富智慧含量的才華。貼切的比喻首先來源于細致的觀察,其次才是強大的語言能力。
和樸實風格的習氏比喻相比,長于英語的李克強更喜歡用身體語言,這一點和西方人有點類似,他說話喜歡做手勢,也擅長用身體設喻。比如2012年4月李克強作為國務院副總理訪問俄羅斯時,用“我們是胳膊肘般的感情”來形容中俄友誼。這個比喻在俄羅斯文化中指的是挽著胳膊肘走路的好朋友。
在初任總理的第一次中外記者見面會上,他在問答臺灣記者問題時,用“砸斷骨頭連著筋”來形容兩岸的血脈關系。談到政府改革時他用了“壯士斷腕”來形容。而在最近的一次會議上,他提到了“給權力涂上防腐劑”。
毛澤東是中國領導人當中的比喻大師,他的比喻基本上是用來指導工作,比如《反對黨八股》中有“懶婆娘的裹腳布又臭又長”和“墻上蘆葦,頭重腳輕根底淺,山間竹筍,嘴尖皮厚腹中空”的說法,再如對“土豆燒熟了再加牛肉”(這個比喻的原創(chuàng)是赫魯曉夫)、“不須放屁”的評點。
當然他也用比喻來交朋友,拉近人與人的距離,北平和平解放之后,他接見傅作義時提到:“我們是姑舅親戚,難舍難分。”
毛式比喻雖然令人印象深刻,卻也帶著濃烈的個人色彩,他人很難復制。
比喻同樣是展示胸懷、風度和氣量的一種形式。長于用比喻描述自己心情的中國領導人首推周恩來。
有一次有人描繪駱駝“堅韌頑強、抗寒抗病、忍饑耐渴、吃苦耐勞。同時它又具有強大的負重力,能長途跋涉,過沙漠,穿戈壁,抵御狂風暴雨,互相團結(jié)御敵,直至獲得勝利。因而它被譽為‘大力士、‘沙漠之舟。依我看,恩來同志就是我們黨內(nèi)和革命隊伍的一頭駱駝?!敝芏鱽砹⒖讨t虛道:“不,我只是一只小毛驢?!?/p>
另一個善于用動物打比方的總理是溫家寶,他曾經(jīng)用“就像老虎”“放出來就很難放回去”來比喻通貨膨脹,而用“負軛的老馬,不到最后一刻絕不松套”來形容自己。
和周恩來低調(diào)謙虛的比喻風格相比,鄧小平的比喻則充滿自信,大膽辛辣。他善于喻事,比如經(jīng)典的“不管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摸著石頭過河”以及“不能像小腳女人一樣”等。
他還曾經(jīng)把精簡機構(gòu)比喻為“拆廟搬菩薩”、“消腫”;在嚴厲打擊犯罪時,將大的問題比喻為“就是老虎里頭最大的東北虎也要管”;把價格改革比喻為“過關斬將”。更早的時候,在批評游擊隊脫離群眾時,甚至將其描繪為“裸體跳舞”。
江澤民的比喻則和他的興趣愛好緊密相關,他愛好游泳,曾經(jīng)在澳大利亞和夏威夷訪問時暢游太平洋,在澳大利亞還曾經(jīng)潛入過海底。他以此比喻說:“我們搞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到國際市場的大海中去游泳?!苯瓭擅襁€是一位音樂愛好者,他也以此設喻:“文化應該是健康的,使人精神振奮,又是豐富多彩的,能夠滿足人們多方面、多層次的需要。進行曲,戰(zhàn)斗曲,小夜曲,抒情曲,都要有?!?/p>
和熱愛鋼琴的江澤民不同,熱愛京劇的朱镕基用起比喻來雷霆萬鈞、感情充沛,一如打鼓佬七寸六分的兩根鼓鍵子,敲在人的七情六欲上:“豆腐渣工程”、“地雷陣”、“萬丈深淵”,都是他擔任總理時的高調(diào)比喻。
● 摘編自2013年4月5日《博客天下》第121期
…… 來一段
特分裂特扯淡的職業(yè)
美食編輯自己天天加班吃方便面,卻在版面上介紹天下美食;
時尚編輯熬夜趕制巴黎時裝周專題,自己可能就一身美特斯邦威;
體育編輯對各球星如數(shù)家珍,自己卻很少鍛煉身體;
汽車編輯買不起車,卻給人推薦二三十萬買什么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