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保才
我和吳宗憲有過一面之緣。那是2004年,在上海影城,電影《一石二鳥》的發(fā)布會,當(dāng)時我已經(jīng)辭職,但還是和攝影記者去了現(xiàn)場。群訪時,我發(fā)問的時候一個美女記者也開口了,但不知道為什么,吳宗憲將機會先給了我,他說:“這個男生先說?!蔽耶?dāng)時覺得很驚詫,沒反應(yīng)過來,他讓我說,我就問了。我問的是,他平時都看什么書,沒想到他說出來的是雷馬克、莫泊桑,一個大眾眼里成天搞笑的主持人,居然看這么純文學(xué)的書,真想不到。而讓我對吳宗憲刮目相看的是,他在一次采訪中說:“以色交者,華落而愛逾。”他張口而出,對這么冷僻的古語都能如此熟稔,簡直讓人意外。他謔笑的背后,原來藏著這么深沉的人生智慧。
恰巧,前兩天看到臺灣《商業(yè)周刊》創(chuàng)辦人何飛鵬的專欄,他說:有一次看綜藝節(jié)目,吳宗憲說,“身為藝人,就是要在高潮時享受掌聲,低潮時享受人生?!彼?dāng)時眼睛一亮,完全沒想到吳宗憲能說出這么有哲理的話。
其實,吳宗憲一直以來就是一個有內(nèi)涵的人。他曾說:“人的一生就好像是一架飛機,升多高都無所謂,但最大的重點就是要降落得漂亮一點,慢慢降落?!彼€說:“走下坡才是我人生快樂的開始。”“懂得賺錢的人是傻瓜,懂得花錢的人才是天才,我是白癡?!?/p>
吳宗憲為什么這么通透呢?他說,臺灣主持界的前輩蔣光超曾經(jīng)告訴他,“藝人界,只有誰當(dāng)紅,沒有誰最紅。一個超級巨星,也會變成明日黃花?!?/p>
【素材點撥】上臺總有下臺時,沒有人能拒絕低潮,處理低潮是迎接高潮的必要能力。倘若不具備這種能力,只會讓自己變得面目可憎,遭人冷落。
【適用主題】智慧人生;通透人生;高潮與低潮;掌聲與人生;內(nèi)涵;坦然面對……
(唐惠忠摘自《今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