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珺瑩
摘 要:跨文化交際能力是涉外旅游服務中不可或缺的因素。針對涉外旅游交際中常見的語用失誤現(xiàn)象,分析導致語用失誤的原因,提出避免和消除語用失誤的對策,強調(diào)高校旅游英語教學需重視學生跨文化交際能力的培養(yǎng),以滿足涉外旅游市場的需求。
關(guān)鍵詞:涉外旅游;語用失誤;原因;對策
中圖分類號:F590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3-291X(2013)09-0232-02
引言
涉外旅游業(yè)的迅速發(fā)展需要大量適應市場需求的涉外旅游人才。涉外旅游人才的特點是既熟悉旅游領域?qū)I(yè)知識,又具有較強的跨文化交際能力。但受傳統(tǒng)教育理念的影響,目前的旅游英語教學基本上還是依照“英語+旅游知識”的模式進行,教師只重視語言技能和旅游知識的傳授,忽略對學生跨文化意識的導入和跨文化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導致跨文化交際中時常出現(xiàn)語用失誤,造成交際障礙或失敗。為適應涉外旅游業(yè)日益國際化的發(fā)展趨勢,提升旅游英語教學質(zhì)量,有必要對語用失誤問題進行深入的研究。
一、語用失誤的概念
語用失誤是跨文化交際中的常見現(xiàn)象,絕大多數(shù)語用研究都是在英國語言學家Jenny Thomas的研究成果之上進行。Jenny Thomas指出在跨文化交際中,交際雙方的任何一方,因缺乏準確理解和有效使用語言的能力,從而導致沒有達到交際預期效果的失誤就是語用失誤。語用失誤大體分為語言語用失誤和社交語用失誤兩類,其中語言語用失誤是對語言語境把握不當導致的語用失誤;而社交語用失誤是交際中因不了解或忽視談話雙方的社會、文化背景差異而出現(xiàn)的語言表達失誤。
Thomas認為基本的語言錯誤可以從表層結(jié)構(gòu)看出,交際障礙歸因于交際雙方缺乏必要的語言知識所致,可以諒解。而語用失誤則不然,它并非基本的語言錯誤,而是說話方式不當或表達不合適宜引起的失誤。語用失誤往往被認為是不尊重對方的文化習俗,或缺乏禮貌的不友好表現(xiàn)。它的發(fā)生會導致交際雙方情感的不愉快,造成交際中斷或誤解。
二、涉外旅游交際語用失誤的表現(xiàn)及原因
旅游英語的最大特點是交際性和實用性。在涉外旅游交際中,從業(yè)人員往往重語言知識,而輕語言技能;重語言形式,而輕語言功用,導致交際中頻頻發(fā)生語用失誤現(xiàn)象。在對涉外旅游相關(guān)文獻的研究中可以看出,語言語用失誤的產(chǎn)生主要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造成,而社交語用失誤的產(chǎn)生主要由文化背景、風俗習慣的差異以及思維模式、價值觀念的差異造成。
(一)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導致的語用失誤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存在巨大的差異,涉外旅游從業(yè)人員在交際中往往會受母語的影響,將母語語用規(guī)則直接“移情”到英語的語言表達上。這種母語的負遷移使英語語言帶有濃重的漢語痕跡,使外國游客感到困惑甚至誤解,造成交際的失敗。
例如,一位游客對于突然改變行程而不滿,向涉外導游抱怨:
游客:“So you didnt know that beforehand,did you?”導游:“Yes.”
游客:“You didnt mean that you knew it in advance,did you?”導游:“Yes,Miss.”
當游客向?qū)в卧儐枴澳闶孪炔⒉恢来耸?,對吧?”實際上導游是臨時得知而非事先得知,本意是想回答“是的,我并不知道”(No,I didnt),但由于不熟悉英漢反義疑問句在表達習慣上的差別,受母語負遷移的影響,導游在回答中誤用了“Yes”。不但沒有準確表達出本意,反而造成了游客的誤解,使游客遷怒于他,甚至投訴他。此類母語負遷移造成的語用失誤多由涉外旅游從業(yè)人員語言能力不過關(guān)所致,需從自身入手,提高語用能力,避免此類失誤。
(二)文化背景和風俗習慣的差異導致的語用失誤
各民族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都有特定的表現(xiàn)形式。涉外旅游從業(yè)人員如果對此不了解,就會按照母語的文化觀念和標準去理解和衡量目的語文化,在跨文化交際中導致表達以及理解的異同,造成語用失誤的發(fā)生。
例如,一個中國旅游團到西澳大利亞Pert 旅游,抵達時已很晚,游客還未用晚餐,于是地陪Miss Smith 宣布當晚的安排:“We ll have tea at about 8 right after we arrive at the hotel.During the tea time I ll have you registered and have your rooms ready so that you may have a rest right after.”但領隊將其翻譯成:“我們大約在八點鐘到達賓館,到達之后就喝茶。喝茶其間,Smith 小姐會幫我們辦理登記入住,以便喝完茶后大家可以回房休息?!边@令游客困惑不解:沒有吃飯,怎么就喝茶休息呢?于是抱怨道:我們餓了,要進餐不喝茶。事實是在西澳大利亞,人們將每天的正餐稱為“tea”。由于領隊缺乏對當?shù)匚幕曀椎牧私?,沒能正確地運用語用遷移,結(jié)果把“tea time”譯成了不合語境的“喝茶時間”,錯誤地傳達了信息,造成了游客的誤解。因此,在涉外旅游交際中,從業(yè)人員應對旅游目的地的文化背景、風俗習慣加以了解,否則就會出現(xiàn)影響交際雙方情緒的語用失誤。
(三)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的差異導致的語用失誤
中西方的思維方式及價值觀念不同。西方人傾向于客觀的、分析的、個體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東方人則傾向于主觀的、綜合的、整體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這使中西方在跨文化交際中很容易走入語用失誤的誤區(qū),造成交際的障礙。
例如,一位外國游客在結(jié)束了中國之旅后,對導游的服務贊賞有加:
游客:“Youve done a good job.I really appreciate it.Thank you.”
導游:“No.Its my duty.”
導游的答語 “No.It is my duty.”(“不,這是我應該做的?!保┦腔谥袊说乃季S方式及價值觀念,是用于漢語語境下的恰當言語行為,即在得到他人贊揚的時候采用謙虛推讓、甚至否定自己的方式。這種回答本意是表示禮貌,但外國游客會誤認為導游只是基于職責不得已而為之,會令游客感到萬分尷尬。西方人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與我們恰恰相反,他們強調(diào)個人價值和自信,對待別人的贊揚常采取坦然接受的態(tài)度,以示禮貌。因此“Itmy duty”顯然違背了英語的交際準則,應回答:“No thanks.It is my pleasure.” 這樣才符合目的語的思維方式和價值觀念。
三、避免和消除涉外旅游交際語用失誤的對策
在涉外旅游交際時,雙方處于不同的文化背景之中,如果交際雙方各自按照本民族的語言模式和文化模式進行編碼和解碼,其結(jié)果必然是語用失誤迭出。解決涉外旅游交際語用失誤的根本措施在于如何提高交際者的跨文化語用能力,只有把語言能力和社會文化能力有機結(jié)合、靈活運用,建立起兩種文化模式之間的協(xié)調(diào)機制,才會保證涉外旅游交際的順利進行。
(一)培養(yǎng)跨文化意識,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
由于英漢兩種語言的巨大差異,在跨文化交際中,如果雙方不考慮彼此的社會文化因素,就會受母語思維的影響,簡單地將母語的語言習慣和語用規(guī)約直接套用到目的語語境中,使對方產(chǎn)生歧義,導致交際失敗。為避免涉外旅游交際中的語用失誤,教師要在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跨文化交際的意識,訓練學生注意觀察中英文交際模式的差異,區(qū)分日常交際的語用意義。避免在使用目的語進行交際時,從母語的語用準則出發(fā),用母語的行為模式指導目的語的行為模式,逐步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不同的交際語境運用恰當?shù)恼Z用策略,增強跨文化交際的敏感性。
(二)注重文化導入,進行文化對比教學
中西方文化的差異是造成語用失誤的重要原因之一。涉外旅游交際的成功與否除了依靠良好的語言知識和技能外,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對他國文化的認同度。因此教師要將語言與文化教學有機地結(jié)合起來,注重培養(yǎng)學生根據(jù)目的語文化價值進行有效交際的能力。在教學中可以通過母語文化與英語文化差異的對比教學,使學生了解不同民族的文化取向和文化內(nèi)涵;也可以通過圖文資料和相關(guān)視頻等形式展示涉外旅游交際中成功或失敗的案例,來加深學生對目的語文化的理解。無論哪種方法,其目的在于引導學生有意識地參照文化背景來調(diào)整自己的言語行為規(guī)范,避免母語文化標準負遷移的干擾,增強處理文化差異的靈活性,最大限度地減少因文化差異而產(chǎn)生的語用失誤。
(三)加強語言實踐,提高跨文化語用能力
語言的掌握來源于語言的實踐,而外語學習的最大障礙就是缺乏運用外語進行實踐的語言氛圍。教師可以充分利用網(wǎng)絡多媒體技術(shù),模擬構(gòu)建各種不同的涉外交際場景,為學生提供創(chuàng)造性地運用語言的機會。通過采用情景教學和任務教學的方法,讓學生在具體的語境中扮演不同的交際角色,通過角色體驗幫助學生體會在跨文化交際中可能遇到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問題,理解不同語言形式的語用意義。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的表現(xiàn)對不合乎跨文化語用規(guī)則的地方給與指導。這種注重交際實踐的教學方式不僅有助于學生掌握交際文化,同時也有助于學生在交際活動中激活所學的語言知識,提高跨文化的語用能力。
結(jié)論
不同語言在文化內(nèi)涵、思維方式和價值取向等方面都存在著很大的差異,把母語文化帶入目的語交際情景勢必會造成語用沖突或語用失誤。要保障涉外旅游交際活動的順利進行,就要增強對目的語語言文化的敏感性和領悟力,將語言教學與文化教學有機結(jié)合,在提高語言能力的同時增強語用能力,只有這樣才能在涉外旅游交際中有效地調(diào)整言語行為規(guī)范,實現(xiàn)跨文化交際的目的。
參考文獻:
[1] 曲麗麗.對涉外旅游英語的社交語用失誤問題的幾點分析[J].華章,2009,(14).
[2] 唐菁.商務英語翻譯中的語用失誤及其對策[J].企業(yè)家天地:理論版,2010,(8).
[3] 張海霞.旅游英語中的語用失誤分析及其教學對策[J].長江師范學院學報,2008,(2).[責任編輯 王玉妹]
經(jīng)濟研究導刊2013年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