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黎明
目標:發(fā)展反應靈敏能力。
方法:三人一組,面向圓心,一起念:“黑貓,白貓,捉到老鼠,就是好貓!”念到最后一個“貓”字時,一起出手心手背,如果三人相同,則繼續(xù)猜,如果二同一異,則異者為貓,馬上可去踩另外二人的腳背,踩著就算捉到一只老鼠。接著,再玩。
目標:學會歡樂和放松。
方法:開始游戲時,3~5人伸出手,相互拉住同學手背上的皮,形成一串“螃蟹”。齊說:“陽澄湖,大閘蟹,青殼白肚,金腳黃毛,捉一只。”同時上下動一串“螃蟹”。說到“捉一只”時,最上面的手開始往下抓,其他手開始縮回。被抓住的手放最上面。
目標:歡樂情緒,調(diào)節(jié)氣氛。
方法:學生們圍成一個圓圈,面朝圓心,人數(shù)必須是雙數(shù),游戲開始,大家拍大麥(1.自己擊一下掌;2.側(cè)開與兩側(cè)同伴合掌;3.翻掌,用掌背與兩側(cè)同伴相碰;4.同1)并齊說:“賽、賽、賽,阿拉馬克賽,一個接一個,阿拉馬克賽,這么好的天氣飄雪花,這么好的鞋子漏腳丫,這么好的孩子小傻瓜!”接著,各自旋轉(zhuǎn)小臂并說:咕碌咕碌錘?。ù藭r每二人面對面“石頭剪子布”猜拳,若相同則再轉(zhuǎn)小臂重猜,直至決出勝負)負者退下,勝者重新組成圈,再拍再唱,最后剩下者為勝。
目標:學會使用巧力取勝。
方法:將參加游戲的學生分成兩人一組,各組持繩一根。兩人分別站在兩條平行線上。比賽開始前,其中1人用一只手緊握繩子的一頭,從背后腰部處傳給對方。對方也以同樣方法將繩子從背后腰部處通過,用一只手緊握繩頭,雙腳站成“馬步”姿勢。比賽開始,教師發(fā)出口令后,雙方以腰部發(fā)力或用力抽緊繩子,虛實兼施,迫使對方移動腳步。凡腳步移動者為失敗。
目標:測試平衡力。
方法:學生單腳站立,兩手平舉,手背上各放一支鉛筆。以堅持時間長短和手背上的鉛筆是否掉為勝負標準。
目標:發(fā)展觀察和思維力。
方法:本活動以2~5人參與。游戲前,參與活動的學生先在紙片上偷偷寫下一個字或者一個詞語,然后把紙貼在自己的背后。游戲開始后,在規(guī)定的區(qū)域里學生要想盡辦法看到別人身后所貼的字詞,然后默默記下,同時自己又要小心被別人看到自己背后的內(nèi)容,限時2分鐘。時間到后,比誰看到的字詞最多,并且要說的正確才能算贏,若一個字都沒看到者則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