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輝 萬浚豪
摘 要:李漁在《種植部》中記錄了約70種園林常見植物,對園林中各種常見花木的外在美、內(nèi)在美進行了評價,敘述它們主要優(yōu)點和不足之處,表達了他對各種花木的審美體驗和個人感受。通過對《閑情偶寄·種植部》進行研究,對植物內(nèi)在美-人文屬性的分析,歸納出植物按人文屬性可以列出無私奉獻型、傲雪斗霜型、雍容華貴型、忠貞不渝型、幽居隱士型、高尚氣節(jié)型、君子品性型等七種植物的人文品性,并闡明其人文屬性在植物造景中的意義;從而提出李漁對植物特性人格化描述的觀點和將植物景觀人文美與自然美完美結(jié)合的觀點。
關(guān)鍵詞:李漁;植物景觀;造園思想
李漁將《閑情偶寄·種植部》分成木本第一,藤本第二,草本第三,眾卉第四,竹類第五共計五部分進行敘述,詳細地介紹了近七十種植物的形態(tài)美、性格美,在園林植物的應用上具有較高的參考價值。他根據(jù)自己幾十年來植物賞花的經(jīng)驗體會,從“予談草木,輒以人喻”;“吾于老農(nóng)老圃之事,而得養(yǎng)生處世之方焉”的角度分析植物景觀獨特的文化品格,表達了他對花木的韻味、品格、靈性等內(nèi)在美的欣賞,他說:“予談草木,輒以人喻。豈好為是嘵嘵者哉!世間萬物,皆為人設(shè)。觀感一理,備人觀者,即備人感。”李漁從植物欣賞中發(fā)出對人生的感嘆,對人的品行的聯(lián)想,抒發(fā)他內(nèi)心的情感和精神寄托。故從其對植物人文品性的欣賞可分為以下幾類代表者:
1 無私奉獻型
李漁評價玫瑰說:“花之有利于人,而無一不為我用者,芰荷是也;花之有利于人,而我無一不為所奉者,玫瑰是也?!被ɑ芩械钠鞴俣寄鼙蝗死玫氖呛苫?,而花卉能被人的全部肌體享用的是玫瑰。玫瑰具濃郁芳香,聞之使人愉快,觀花可悅目,將花插在頭上或戴在身上,可以用來裝飾;用花可做成美味佳肴,能滿足人們的口腹之欲。同樣,李漁最鐘愛的荷花,全身都能被人利用,花葉可觀、可嗅,種子、根莖可食,殘葉可用。荷花短暫的一生,始終在毫無保留地為人們奉獻出它所有的一切,可以說,荷花的奉獻更多于玫瑰。從欣賞玫瑰和荷花側(cè)重點看,我們可以看到李漁追求實用務實的一面和審美觀察的細致入微,更注重植物自身的內(nèi)在美、精神美。
2 傲雪斗霜型
在李漁對山茶的評價中我們也可以看到他對茶花那種不屈服于逆境的堅強品格的高度贊美:“花之最不耐開,一開輒盡者,桂與玉蘭是也;花之最能持久,愈開愈盛者,山茶、石榴是也。然石榴之久,猶不及山茶;榴葉經(jīng)霜即脫,山茶戴雪而榮。則是此花也者,具松柏之骨,挾桃李之姿,歷春夏秋冬如一日,殆草木而神仙者乎?”山茶四季常青,冬天不僅葉子不脫落,而且正值花期,可謂傲雪盛開,花色繁多,花期亦長。它不畏嚴寒,有松柏之硬骨,具桃李之美麗。
3 雍容華貴型
在李漁《種植部》中雍容華貴的代表者非牡丹莫屬,牡丹的雍容華貴,使其在民間有了“花中之王”的美譽,盛開時其色堪稱一絕,李漁說它得王于群花,將其與國色天香、榮華富貴聯(lián)系在一起。然而除牡丹外,李漁還提到了象征著雍容華貴的玉蘭、海棠、桂花等。玉蘭是富貴高潔的象征,在皇家園林中多有應用,李漁造園時將其栽植于有身份地位的私家園林園主的庭園,以彰顯園主與眾不同、雍容華貴的身份。
4 忠貞不渝型
杜鵑花,盛開時爛漫如火,熠熠生輝,往往與為國盡忠的良將忠臣聯(lián)系在一起,象征他們盡忠職守、威武不屈,忠貞不渝的愛國精神。比如,在紀念毛澤東誕辰一百周年時,韶山?jīng)_山上的杜鵑花提前開放,人們將其視為祥瑞之兆。
5 幽居隱士型
花之幽居隱士者以菊花、蘭花、李為代表,其均象征幽居隱士。李漁在《菊花》一篇中又發(fā)表了自己的獨特見解。他絕口不談菊花的美,而是大談特談美麗的菊花背后種花人的艱辛。李漁稱菊為“秋季之牡月、芍藥也”,但他又認為,牡丹、芍藥之美在于天工,而菊花之美“全仗人力,微假天工?!本栈ㄖ荔w現(xiàn)的是種菊人吃苦耐勞、不求功名的隱士精神??梢娋栈ㄔ诶铙椅绦闹械牡匚恢撸沸灾畠?yōu)。
6 高尚氣節(jié)型
竹子象征人品清逸和氣節(jié)高尚,李漁曰:“竹木者何?樹之不花者也。非盡不花,其見用于世者,在此不在彼,雖花而猶之弗花也?!换ㄕ咴唬骸莿t不能,甘為竹木而已矣。”“予于樹木中求一物以實之,其惟竹乎!種樹欲其成蔭,非十年不可,最易活者莫如楊柳,求其蔭可蔽日,亦須數(shù)年。惟竹不然,移入庭中,即成高樹,能令俗人不舍,不轉(zhuǎn)盼而成高士之廬?!笨梢娎顫O對竹情有獨鐘,暗喻竹品格虛心能自持,品德高尚不俗;同時竹積淀著中華民族深厚的歷史文化意蘊,秀逸有神韻,纖細柔美,常青不敗,象征青春永駐,年輕;竹子瀟灑挺拔、清麗俊逸,有翩翩君子風度;竹子空心,象征謙虛。
7 君子品性型
歷代文人畫家已將“菊花、蘭花、梅花、竹”通稱為花中“四君子”,成為其創(chuàng)作的主題。而李漁不僅認識到梅蘭竹菊是君子之花,在他心中還有其它花之君子的存在。如李漁稱黃楊為“天命樹”。認為老天對黃楊不公,不讓其長高,而黃楊“不憾天地,枝葉較他木加榮,反似德之者,是知命之中又知命焉”。他認為“蓮為花之君子,此樹當為木之君子。”黃楊知命也認命,不與命爭,不報怨,不自卑。盡管長得矮小,但枝葉茂盛,四季常青,它身上散發(fā)著自尊自強、頑強不息的生命活力。
總之,在園林植物造景中,李漁重視植物的自然屬性,將植物的自然屬性合理的運用到造園中,在遵循植物的生態(tài)習性栽植的同時,體現(xiàn)出植物的花、果、葉、整體形態(tài)等方面的在園林中審美功能和觀賞價值中作用。李漁在植物造景中不僅重視植物自身的自然屬性的運用,更注重植物內(nèi)在的美麗,注重植物文化內(nèi)涵的運用,將植物擬人化,賦予植物景觀人的氣息,反映植物的品格,反映景觀的主題,富于詩情畫意。
參考文獻
[1]那守海,張彥彥,肖小英.駱駝峰森林公園旅游氣候資源適宜性評價[J].森林工程,2009,25(3):34-38.
[2]郭紅,李鳳日,龔文峰.基于GIS的白河林業(yè)局景觀格局演變研究[J].森林工程,2009,25(4):1-5.
[3]溫化,卓麗環(huán).基于層次模糊分析模型的居住區(qū)園林景觀評價及應用[J].森林工程,2010,26(3):14-17.
[4]于兵,邸雪穎,臧淑英.黑龍江省大慶地區(qū)景觀格局變化及其生態(tài)影響研究[J].森林工程,2010,26(3):1-6.
[5]于兵,邸雪穎,臧淑英.黑龍江省大慶地區(qū)景觀動態(tài)變化及預測研究[J].森林工程,2010,26(4):23-29.
[6]謝昧思,趙塵.基于分形理論的路域生態(tài)系統(tǒng)恢復研究初探[J].森林工程,2012,28(1):52-55.
[7]劉雙欠,于伸.紙漿模塑板在景觀環(huán)境中的應用與開發(fā)研究[J].森林工程,2012,28(1):39-43.
[8]趙巖,張莉敏,陳倩.觀賞果樹在農(nóng)業(yè)觀光園中的應用研究--以南京杏花·春創(chuàng)意農(nóng)業(yè)園為例[J].森林工程,2012,28(6):103-106.
[9]周維權(quán).中國古典園林史.清華大學出版社,1986,9.
[10]顧茂昌.李漁與芥子園.中國園林,1988,03.
[11]岳毅平.李漁的園林美學思想探析.學術(shù)界,2004,06.
[12]黃麗貞.李漁研究.臺北:國際出版社,1995.
[13]杜書稼.李漁美學思想研究.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8.
[14]李漁.閑情偶寄.杭州:浙江古籍出版社,1985,l.
[15]張?zhí)m,包志毅.由《芥子園畫傳》看中國古典園林植物配置.中國園林,2003,11.
[16]計成原著.陳植注釋.園冶注釋.中國建筑工業(yè)出版社,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