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拓展閱讀——
少年時讀蘇軾贊美杭州西湖的詩“水光瀲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小小的心靈上便有了烙印。長大后讀到久居西湖的晚清學(xué)者俞樾的筆記,說西湖的風(fēng)景是“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更令人神魂飛越了。
數(shù)十年后才到西湖一游,卻只領(lǐng)略到一個“晴方好”,也就是“三不如”。雖然水光瀲滟,晴波溫柔,已經(jīng)令人流連忘返;可是沒有領(lǐng)受到“雨亦奇”的美景,總不免是憾事。
三年前的農(nóng)歷正月中旬重游西湖,和兩位同志住在湖濱路的西湖飯店。真是不巧,住了幾天就落了幾天雨。但也算湊巧,可以補(bǔ)償“雨亦奇”的游覽夙愿了。我們穿上雨鞋,撐開雨傘,便作雨湖之游。
一到湖邊,湖水拍岸作響,湖波灰白色,卷起層層細(xì)浪。湖上是無邊無際的雨絲,湖中卻一架船兒也沒有,開闊空曠。這并不是“看畫船,盡入西泠,閑卻半湖春色”(宋人詞句),而是畫船盡系岸柳,避讓滿湖春雨也。舉頭展望,只見群山隱隱,南高峰、北高峰全是灰蒙蒙的?!吧揭埔h(yuǎn)不知”,但是又深深淺淺,富于層次。最深的近于墨色,最淺的類如銀粉。天水相連,山云融合,又像是正在洗滌中的碩大無比的大理石屏風(fēng)從幾方面圍繞著。啊!原來是活生生的粉墨山水、粉黛西子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
順著湖濱走去,不久便到斷橋。這是民間故事中白素貞和許仙會見的地方。這美麗的民間故事曾經(jīng)感動過多少有情人。傳說既久,也就當(dāng)真。我們站在橋頭也感到,好像多少年前真有過他們主仆三人在這兒經(jīng)歷了多少悲歡離合。今天的湖水還為他們奏出相思之曲,雨絲還為他們飄灑同情之淚。其實(shí)許仙和白娘子不過是自古以來許多情真義重而遭遇悲慘的青年兒女的化身。早就知道西湖上有個月老祠,月老祠有副集句對聯(lián)“愿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可惜我們沒有尋見。
眼前的湖景仍然是細(xì)雨紛紛,游人甚少。沒有半點(diǎn)塵囂,只是一片清寂。我們倚靠著“平湖秋月”的欄桿,遠(yuǎn)望保俶塔,近望孤山,想到蘇東坡臘日游孤山的詩句“林深無人鳥相呼”,現(xiàn)在連林鳥也無聲息。我感到“山色空蒙”的這個“空”字真下得好,現(xiàn)在真覺得心境與湖境俱空。游西湖游到這個程度,這般境界,應(yīng)該說是難得的佳遇,也是一種少有的福氣。
上了林和靖的孤山。山不太高,梅花還有幾樹開得正好,在四周灰蒙蒙的背景襯托下,紅梅愈更俏麗,只是不見鶴影。站立山頭,望得更遠(yuǎn),飽吸清光,飽餐秀色,這巨幅的長卷水墨西湖圖,空蒙而又空明。我不辭目勞,不覺腹饑,數(shù)千里外而來,要把這雨西湖的近水遙山望一個夠。可是仿佛之間,又覺得這粉黛西子也微開俊目,正在觀看清冷空氣中三三兩兩的湖山游客呢!
(選自《草堂之春》,鐘樹梁著,成都出版社1991年,有改動)
[讀有所思]
你覺得,這兩篇散文有哪些不同之處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