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曉東,胡生林
(山西省圖書館,山西 太原 030001)
圖書館在漫長的社會發(fā)展中形成一種特定的文化形態(tài),在其傳統(tǒng)的發(fā)展及歷史延續(xù)的過程中,表現(xiàn)出一些固有的、區(qū)別于其他社會組織的傳統(tǒng)、氛圍、信念、行為與價值觀,且因為社會責任的使然,形成自身獨具特色的圖書館文化。
圖書館是借書的場所,是閱覽的地方,進入圖書館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各種類型的閱覽室。閱讀是圖書館的主流文化方式,長期的歷史積淀,形成了獨特的閱讀文化。
我國有著悠久的閱讀習慣,形成了良好的讀書傳統(tǒng),這種傳統(tǒng)的積淀與承繼,對后代讀書人有著重要的影響,讀書人在心理上和閱讀的價值取向上無不受其支配。中國閱讀傳統(tǒng)的一個重要內容,是閱讀的思想與方法,然而閱讀的目的與動力還有著強烈的現(xiàn)實需求,這種需求深刻而廣泛地影響著讀書人的閱讀價值觀。
書籍是讀書人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閱讀書籍是人類獲取知識的基本手段和重要途徑,是終身學習,伴隨我們一生的課堂。
今天,我們建設文化強國,必須加強閱讀,樹立國人的文化自信心,提高國民的整體素質,引領大眾文化品位,促進文化的大繁榮和大發(fā)展。
閱讀可以豐富一個人的有限人生,閱讀可以涵養(yǎng)一個民族的精神氣質,閱讀可以鑄就一個國家的文化根基。
人的一生是有限的,直接向別人學習的經驗也是有限的,但是通過讀書間接向別人學習則是趨于無窮的。讀一本好的書就像是與一個高尚的人談話。閱讀一本書,可以打開一個嶄新的世界,可以深入一個人的內心,好像跨越時空與大師們對話,與偉人們交流.讀者可以感受其中的真善美,進而提高思想道德,增強修身自省的能力,塑造健全的人格,為處理好與社會和他人的關系奠定心理基礎。閱讀給了我們觀察世界的高度,讓我們視野開闊;閱讀給了我們認識社會的深度,讓我們思想深刻;閱讀給了我們改造世界的利器,讓我們豐富人生。閱讀,讓我們活得更有智慧。
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讀書日。每年我國還開展公共圖書館服務宣傳周,讓大眾更多地了解圖書館,認識圖書館,進入圖書館。書籍承載文化,傳遞文明,而與書籍相伴的閱讀行為,使人們可以超越時空,在精神的世界里自由翱翔。不同職業(yè)、不同背景、不同身份的社會公眾相聚到圖書館這一公共文化空間,接受文化熏陶,討論公共話題,分享交流思想,一同休閑娛樂,從而使人們加深理解互信,增強社會的凝聚力,促進社會和諧發(fā)展。圖書館的這一功能,所體現(xiàn)的正是圖書館的價值理性。
干凈明亮寧靜的閱覽室是閱讀的天堂,豐富高質量的信息資源是閱讀的保障,這是圖書館與生俱來的共性。坐在圖書館那明凈寬大的玻璃窗下,陽光柔和地灑落在書桌上,或聽著外面雨點打落在樹葉上的聲音,我們不僅感受著經典的魅力,也在體悟著時空的靜謐。今天,我們閱讀書籍,不僅是為了獲取知識,也是為了文化的傳承與發(fā)展。這或許是完善自我的最好途徑,圖書館是我們心靈停靠的最佳港灣。
隨著社會科技和網絡的發(fā)展,我們的確感覺到“網讀時代”已經到來了。年輕同事和朋友很少買書也很少借書。但是對于一些新書,他們也在網絡上進行在線閱讀,對作品的評價和對寫作者的背景了解得更深刻和全面。比如搜狐、網易、新浪等一些知名網站的讀書頻道,就經常不定期地邀請走紅作家到網站“做客”,接受主持人的現(xiàn)場訪問和讀者的在線提問。很顯然,這樣的“互動閱讀”,也只有依靠互聯(lián)網的技術才能實現(xiàn),而傳統(tǒng)紙質閱讀的“劣勢”也因此充分顯現(xiàn)出來了。
有數(shù)據(jù)顯示,如今我國電子圖書的閱讀用戶已超過7,900萬,超七成網民都有閱讀電子圖書的習慣。在人們對各類數(shù)字出版物的閱讀中,“網絡在線閱讀”排第一(15.8%),其次是通過“手機閱讀”(12.7%)。在全國,甚至有2.8%的成年人只閱讀各類數(shù)字出版物而不讀紙質書。人們接受數(shù)字閱讀,最大的原因是獲取便利(60.1%),其次是信息檢索方便(30%)。
長期以來,圖書館知識信息傳播方式主要以“文獻傳遞、文獻閱覽”為主,就是我們常說的借借還還。它是一種緩慢的、細雨潤無聲的過程。隨著知識經濟的發(fā)展,在知識信息領域多學科交叉滲透,信息海量增加,各種信息混雜現(xiàn)象嚴重,對信息選擇的難度加大。知識信息內的復合性和讀者用戶對信息要求的綜合性,迫切要求圖書館實現(xiàn)由“文獻傳遞”向“知識傳遞”的轉變。
“知識傳遞”是圖書館工作人員根據(jù)讀者用戶的需求,利用館內外知識資源,從中篩選、加工、整理出適合讀者用戶需求的知識信息,以供讀者用戶對知識信息需求的選擇。圖書館傳遞方式的改變與創(chuàng)新,是新時期圖書館知識信息傳播的必然選擇,也使圖書館工作人員從一般的“借借還還”中解脫出來。知識含量和科技含量增加,體現(xiàn)出圖書館工作人員的工作價值,同時有利于發(fā)揮圖書館自身的知識資源綜合性、豐富性、系統(tǒng)性等原有強項優(yōu)勢。
圖書館與其他資訊業(yè)相比,依然尚有很大優(yōu)勢。首先在知識信息供給方面仍占有重要地位。網絡信息雖然方便、快捷,但其內容龐雜而無序,其信息的權威性、準確性和可信度都大打折扣。其次,報紙、電視、電臺所針對的信息消費群體主要是一般大眾或特定人群。而圖書館則集中了網絡、報紙、期刊和圖書等眾多的媒體優(yōu)勢,有眾多的知識信息資源;并且知識信息大都經過專家的審定,因此在知識領域圖書館的專業(yè)性、權威性、可信度更高。
圖書館的服務品牌是圖書館通過服務與讀者建立的、需要圖書館去主動追求和不斷維護的一種關系,是多方位傳播圖書館及其服務的一種標志。近年來,許多圖書館都為創(chuàng)立服務品牌、拓展服務空間進行了不斷的探索與實踐,成績斐然。如公益講座等服務品牌的創(chuàng)立,國家圖書館的“文津講壇”、首都圖書館的“北京歷史文化科普講座”、浙江圖書館的“假日講座”、山西圖書館的“文源講壇”等,都已在廣大讀者中形成了一定的品牌效應,而上海圖書館的講座更是成為目前國內持續(xù)時間最長、固定聽眾最多的名牌講座。
良好的口碑是公眾對圖書館及其服務品牌的廣泛認同。正是人類有著傳播信息的天性,以及人們對口碑的高度信賴,使口碑傳播成為傳播成本最低的“活廣告”。
文化能夠凝聚人心、塑造品質,滋養(yǎng)一個民族存續(xù)的精神血脈,促進一個國家的長久發(fā)展。通過文化的傳播和交流,樹立起本民族文化在世界上的美好形象,提升本民族文化對世界的影響力,對于鞏固和提高一個國家的國際地位更是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
今天無論在一個城市還是在一個學校,圖書館都成為一個標志性建筑,象征著這個地區(qū)公民的文化素養(yǎng)。良好的形象是圖書館無形的但又十分寶貴的財富和資源,是擴大圖書館知名度和美譽度,提升讀者忠誠度的重要手段。設計和應用統(tǒng)一的、一貫的圖書館形象,通過各種傳播媒體加以推廣,使社會對圖書館形成一種持久的、美好的印象,對樹立圖書館良好的社會形象具有重要意義。當前,形象識別作為社會之間競爭的有力武器,已被越來越多的圖書館所重視。
圖書館形象是圖書館通過自身的存在形式和行為向公眾展示的本質特征,進而給公眾留下的關于圖書館整體性的印象和評價。它包括占地面積、藏書數(shù)量品種、建筑風格、閱覽座位數(shù)等有形的物質形態(tài)的外在形象,以及在長期為讀者服務活動中發(fā)揮重要作用而又不具備實物形態(tài)的特色技術和服務質量等內在形象。
3.2.1 環(huán)境形象。環(huán)境形象是圖書館給讀者留下的第一印象。優(yōu)美的環(huán)境是諸多元素的有機統(tǒng)一,包括圖書館建筑和環(huán)境綠化等多個方面。圖書館建筑要布局合理,流程優(yōu)化,將室內與室外、色彩與裝飾、空間與時間等因素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便捷、愜意的環(huán)境,讓讀者感到舒適方便。在環(huán)境綠化方面,圖書館應按照“花園式”圖書館的要求,最大限度地將周邊環(huán)境綠化,并設置亭、臺、閣等點綴其間,使其具備安靜、休閑、活動等多種功能。
3.2.2 設施形象。設施形象是讀者對圖書館設備在服務活動中所體現(xiàn)價值的印象與評價。圖書館設施是圖書館進行服務活動的重要物質基礎,對提高服務水平和方便讀者具有重要的作用。
3.3.1 技術和質量形象。技術和質量形象是圖書館的基礎形象、根本形象和核心形象。讀者到圖書館,首先是對知識和信息的選擇和獲取,要求圖書館做到廣快精準,就是要儲備豐富的文獻信息資源,要使讀者快捷獲取到所需的文獻信息,獲取的文獻信息是最適宜的,
3.3.2 服務形象。讀者到圖書館,應得到圖書館全方位的優(yōu)質服務。讀者對服務形象最敏感的是服務態(tài)度,其次是方便讀者的各種措施。因此,在服務過程中,要改善服務態(tài)度,完善服務設施,提高服務效率,盡可能地提供溫馨、方便、舒適的服務,讓讀者乘興而來,滿意而歸。
[1] 任桑桑.生命中不可缺少閱讀[N].中華讀書報,2009-07-22.
[2] 鄔書林.養(yǎng)成閱讀習慣是一門科學[N].光明日報,2009-06-08.
[3] 楊澤文.迎接網讀時代[N].中華讀書報,2009-10-14.
[4] 李成修,劉運祥.醫(yī)院形象文化的塑造與實踐.煙臺毓璜頂醫(yī)院網,2004.
[5] 張惠梅.圖書館服務品牌的傳播模式探析.中國圖書館網,2006-5-20.
[6] 林華萍.新形勢下圖書館知識信息傳播功能的分析.商業(yè)文化網,2009-10-21.
[7] 韓妹.有研究預測今年中國電子閱讀器銷量將占全球市場20%.中青在線,2010-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