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 峰,胡高權
(浙江大學軟件學院,浙江寧波315048)
我國從1981年開始提出培養(yǎng)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2009年,為適應經濟社會發(fā)展對高層次、應用型專門人才的需求,教育部決定,除工商管理碩士(MBA)、公共管理碩士(MPA)、工程碩士的項目管理方向、公共衛(wèi)生碩士、體育碩士的競賽組織方向、藝術碩士等管理類專業(yè)和少數(shù)目前不適宜應屆畢業(yè)生就讀的專業(yè)學位外,其他專業(yè)學位面向應屆畢業(yè)生招收專業(yè)學位研究生,實行全日制培養(yǎng)。2011年,教育部又決定,將碩士研究生教育從以培養(yǎng)學術型人才為主向以培養(yǎng)應用型人才為主轉變,實現(xiàn)研究生教育結構的歷史性轉型和戰(zhàn)略性調整,在2015年將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數(shù)量從過去的10%上升到50%的規(guī)模。
與科學學位碩士研究生相比較,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在培養(yǎng)模式上存在著較大的不同,他們普遍采用學校教學與企業(yè)實習相結合的形式,有一年以上的實習期,學生分散在各地實習,原有的以班級為單位的建制受到影響,研究生團建無法及時、有效開展。如何加強專業(yè)學位研究生長達一年的異地實習期的團建工作,切實發(fā)揮研究生團組織的主體作用,調動和激發(fā)團員積極性,提高廣大團員綜合素質,是一個重要課題。本文分析了專業(yè)學位研究生異地團建工作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了可行性對策。
以浙大軟件學院為例,2012年共有376名同學到各地參加實習,各地分布情況如下:杭州203人,寧波51人,上海79人,北京24人,無錫7人,新加坡5人,其他金華、秦皇島、深圳、江蘇等地零星分布1~2人。通過問卷調研和訪談發(fā)現(xiàn),大約有60%的同學在一年的實習期內更換了實習單位,而其中絕大部分同學隨著實習單位的更換而相應地更換了手機和住宿地址。因此,實習期團員間的溝通和管理成為極大的問題。
由于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實習階段主要以公司的項目為主,參照正式員工的管理模式,這就要求實習生將實習和精力投入到公司的項目中去。在接受訪談的7家公司的實習同學中,僅有1家公司的實習生晚上不需要加班。在這種情況下,團組織的政治理論學習與組織生活得不到保證。再加上異地實習期缺乏指導老師的約束,實習期的研究生更不可能主動系統(tǒng)地認真學習。
而在客觀實際上,實習同學在社會的大染缸里會受到一些異化思想的影響,缺乏理論學習必然導致理想信念不堅定,意識淡薄。
對于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來說,實習期意味著身份角色要進行從學生到社會人的轉換,期間勢必會遇到種種困難與挫折。從現(xiàn)實發(fā)生的案例中可以發(fā)現(xiàn),自尊心過強,溝通不善,角色轉換準備不足等原因都容易導致研究生心理壓力過大。定期開展面對面的團日活動有助于營造互助的氣氛,讓團員在相互協(xié)作中互助成長。
隨著實習的深入,研究生邊工作邊學習的要求更加迫切,學習需求也日益?zhèn)€性化、多樣化。而分散實習的狀態(tài)讓實習同學既無法從學校獲取信息與資源,也無法通過同學之間的交流解決。
針對專業(yè)學位碩士研究生異地實習存在的問題,浙大軟件學院從2009年開始探索在實習同學集中的北京、上海、杭州、寧波四地建立同城團支部。經過3年的探索,軟件學院制定并完善了《浙江大學軟件學院同城團支部建設制度》,以地域為單位在外地實習同學集中地建立同城團支部,著力解決實習期異地團建存在的問題。
每到同學實習前,學院按照實習同學零遺漏原則,全面謀劃和落實同城黨團支部的組建工作。在實習同學集中的杭州、上海、北京、寧波四地建立同城團支部,團支部設立團支部書記。同城團支部下以地區(qū)和公司為單位設立團小組,團小組設組長。在少數(shù)同學集中的地區(qū)如無錫、深圳、新加坡等地設立學院老師直接聯(lián)系的團小組。
同城團支部骨干和各小組組長都由各班級骨干擔任,確保有責任心有活力。由于學院同學不斷變換實習單位和住宿地址,各團小組實行每周匯報制度,定期匯報團小組內聯(lián)系的同學實習、住宿變動情況,關心同學身體情況,確保所有同學都能夠得到學院的關懷和幫助。
同時,配備“三大載體”——同城團支部服務站配備有縱向的校友討論組、橫向的同城團支部討論組以及班級團支部討論組三大載體,爭取全方位溫暖關懷,不留死角。
為切實將同城團支部作為實習同學活動交流和學習的平臺,提高團員活動質量的提升,強化團員骨干能力的歷練,浙江大學軟件學院結出臺了《浙江大學軟件學院同城活動項目申報指南》,以團小組為單位申報活動基金,對不同類型分別給予不同的資金資助。鼓勵同城多個團小組聯(lián)合申報或以同城團支部為平臺申報。同時明確將項目組織和參加情況計入下一年評獎評優(yōu)考核。另外,學院還積極為同城團支部配備了固定的活動場地。
一條底線”——每個團支部2個星期必須開展一次有學院老師在線參與指導的支部QQ會議;同城團支部服務站每個月網上必須開展一次活動。定期的活動是整個“關心行動”能夠成功的關鍵,而相關老師參與則是確保團支部服務站定期開展活動的關鍵。
“兩點幫扶”——同城團支部服務站要全面開展同一地區(qū)實習同學情況的調查工作,認真梳理出生活上有不便、情感上有困擾、就業(yè)上有壓力的三類同學,為困難同學指定“兩點幫扶”——“一點”是已經工作多年的學長學姐,有豐富的人身閱歷和工作經驗,另“一點”是同班同學,能夠實時關心和幫助,突發(fā)情況時能夠第一時間與學院取得聯(lián)系。確保徹底解決同學生活、學習中的各種隱患。
“三個安全”——對于軟件學院普遍存在的工作個性化學習需求高,政治上自我保護意識弱的情況,同城團支部服務站要組織有豐富情感經歷、生活閱歷的學長學姐們做好引導工作,切實保護好實習同學的學習安全、人身安全以及政治安全。
“四項工作”——同城支部服務站日常維護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的工作:實習信息發(fā)布工作、實習期論文素材收集督促工作、就業(yè)信息發(fā)布與介紹工作、離校畢業(yè)生對學校、學弟學妹的建議收集工作以及畢業(yè)生信息維護工作。
首先,組織和安排臨時團支部骨干與當?shù)匦S褧穆?lián)絡與交流,推薦臨時團支部骨干進入當?shù)匦S褧卫硎?,負責相關聯(lián)絡工作。
其次,組織和安排在校學生與畢業(yè)校友的聯(lián)絡與交流,邀請有成就的校友到同城團支部做報告、開座談會等,用校友們的先進事跡和奮斗經歷教育在校學生,使得在校生逐漸形成與母校榮辱與共的校友意識。
再次,承辦臨時團支部和當?shù)匦S褧拇笮吐?lián)歡活動,增強與校友之間的情感和聯(lián)系。
[1]林祿水,劉育洲.以黨建、團建一體化工作觀念,開創(chuàng)學?!包h建帶團建”新局面[J].法制與社會,2009(4).
[2]李興國,郭清順,何海濤,等.給異地辦學一個新支點[J].教育信息化,2002(4).
[3]劉文敏.對異地辦學初期高校工會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J].遼寧工程技術大學(社會科學版),200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