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翹盼蟬聲依舊(下)
      ——保護生物多樣性

      2013-03-01 02:58:28
      城市與減災(zāi) 2013年4期
      關(guān)鍵詞:鳴聲貂蟬

      翹盼蟬聲依舊(下)
      ——保護生物多樣性

      Expecting the cicada’s song is still as before (2)

      廣州大學(xué) 蔡亞娜

      蟬的鳴叫

      蟬是一種善鳴的昆蟲。在蟬類家族中,鳴聲最宏亮、個兒也最大的是蚱蟬(又名金蟬,Cryptotympana atrata Fabricius),在我國各省均有分布。

      自古以來,人們對蟬最感興趣的莫過于是它的鳴聲。我國古人曾把蟬的鳴聲稱為“嘒唳”,意思是“小聲或清脆的聲音”。對于這種聲音,有褒有貶,有贊有彈。有人稱蟬是“昆蟲音樂家”、“陽光下的歌手”,蟬鳴是夏日“樹林中的交響曲”,覺得悅耳動聽,把聽蟬的鳴叫當(dāng)作是一種令人愉快的享受;甚者有人用小巧玲瓏的籠子養(yǎng)蟬,置于房中,專聽其鳴,以得歡心。

      但也有人覺得蟬鳴與鴉噪一樣喧鬧嘈雜,悲哀傷感。有資料說,連孔子(公元前551-前479)都曾用蟬鳴來比喻市場的吵鬧和衙門的混亂。還有人覺得蟬的鳴叫是凄切之音,是對生命無助的嘆息、是生命末期的絕響。有人給蟬取了個惡號,叫“吵死蟲”。更有甚者,覺得蟬“美不能賞目,食不能入味,聞不能悅耳,擾我香夢,亂我心神,沒有任何可取之處”。可憐的蟬,畢生的等待與追求,卻換得如此的不解和唾罵。

      由于蟬的種類不同,叫聲也略有不同,加上我國土地遼闊、方言各異。所以一年四季均有蟬鳴。人們對各個季節(jié)不同的鳴聲做了有趣的翻譯,如:春蟬叫的是“醒啦—醒啦”;夏蟬高喊“熱死啦—熱死啦”、“知了—知了”;秋蟬叫的是“服了—服了”;而冬蟬則大喊“完了—完了”。

      總之,不管是哪種理解,主要是與個人當(dāng)時的處境與心情有關(guān),真是一樣的聲音,異樣的情懷。

      實際上,蟬在鳴唱時絲毫不會顧及到人類是怎么想的。大自然讓它們長期在黑暗的地下卑微成長,當(dāng)它們艱難地登陸以后;便用它們生命中最寶貴的短暫旅程,在陽光下歌唱光明。其實,它們真正在乎的是同種雌蟬的感受。只要能讓心儀的雌蟬聞聲而至,它們就會盡力、盡情、盡心、狂熱、虔誠地越叫越來勁,有本事能把方圓1000多米內(nèi)的同種雌蟬召喚過來,舉行婚禮!

      有趣的是,蟬還能一邊用吸管狀的口器吸飲樹汁、一邊拉扯著肚皮不停地鳴叫,吃飯、唱歌倆不誤;既保障體能供給、又不妨礙找對象,妙極!

      只是,蟬在吸飲樹汁時,就像打了一口泉眼,樹汁會從泉眼流出,引得口渴的螞蟻、蒼蠅、甲蟲等聞訊而至,都來吸汁解渴,蟬被擠得只有飛到另一顆樹上,再另開一口“泉眼”,繼續(xù)為那些不勞而獲的家伙提供飲料。這樣,如果一棵樹上被蟬鉆上十幾個洞,樹則因液汁的流失而生長緩慢或枯萎而死,所以有人說,蟬是樹木的大害蟲。這真是委屈了蟬,“代人受過”。

      并不是所有的蟬都會鳴叫。只有雄蟬才能大聲發(fā)音。而且,每個不同種類的雄蟬,都能發(fā)出3種不同的鳴聲:集合聲、交配前的求偶聲和被捉住或受驚飛走時粗厲的鳴聲。

      雌蟬則是天生的“啞巴”,她雖不能出聲,卻能聽見同類雄蟬的呼叫。也有科學(xué)家認(rèn)為,當(dāng)雄蟬不斷發(fā)出特有“求愛聲”時,雌蟬也能發(fā)出低音量的應(yīng)答聲。這樣相互默契,才能達到交配目的,只不過是雌蟬的這

      種低音量次聲人耳聽不到而已。

      嚴(yán)格地說,蟬的發(fā)聲實在不宜稱作“鳴叫”,因為“鳴、叫”皆與口有關(guān),聲音是從口中發(fā)出。宋代著名史學(xué)家裴松之(372-451),在注釋三國時期魏國術(shù)士管輅(209-256)的《管輅別傳》中載:“鳥獸之音曰鳴”。諸如馬嘶、虎嘯、獅吼、犬吠、牛哞、龍吟、狼嚎、羊咩、猿啼、鶴唳、麻雀喳喳、貓兒喵喵等。因為大多數(shù)能夠鳴叫動物的發(fā)聲器都在嗓子里,聲音自然由口而出。但是蟬的發(fā)聲與口無關(guān),因為蟬的發(fā)音器在腹的基部,由蓋板和鼓膜組成,蓋板和鼓膜之間是空的,就像是蒙了一層鼓膜的大鼓,鼓膜受到振動就會發(fā)出聲音。由于雌蟬的肚皮上沒有蓋板和鼓膜,所以雌蟬不會鳴叫。

      原以為把蟬的發(fā)聲稱為蟬鳴,似乎不妥,但是再想想我們漢語中,金鼓齊鳴、鳴鞭走馬、鳴鑼開道、鼓聲雷鳴、電閃雷鳴等成語中的“鳴”,皆與口無關(guān),看來,凡能出聲皆可曰鳴了。

      2002年,我國動物防震專家蔣錦昌研究員出版了專著《蟬的鳴聲與發(fā)聲音》(地震出版社)。蔣錦昌獨辟蹊徑地對蟬的發(fā)聲做了長時間不懈而執(zhí)著的探討,并對35種雄蟬的求偶性呼叫聲、某些種類的求愛聲、呼叫聲的地區(qū)性,以及雄蟬的非求偶叫聲等,進行了記錄、分析和描述。書中不僅反映了作者對蟬鳴聲和發(fā)聲機理近20年的研究成果,還介紹了國內(nèi)外有關(guān)蟬鳴的研究工作。

      蟬的鳴叫當(dāng)然主要是為了吸引配偶,此外還有驅(qū)鳥的自衛(wèi)功能。當(dāng)鳥類結(jié)群飛來時,蟬也會同一族群、同一族群地貼在一起,以提高它們叫聲的總音量,使鳥兒難受,從而降低蟬被鳥類捕食的機率。

      由于蟬的鳴聲尖銳而久長、連續(xù)不斷,故稱“蟬聯(lián)”,意思是相延相承,連綿不絕?!跋s聯(lián)陵丘”,就是形容大小山丘一座座連綿不斷?,F(xiàn)代的體育運動比賽項目中,使用“蟬聯(lián)”一詞的頻率較高,如連續(xù)保持了冠軍,就叫“蟬聯(lián)冠軍”;保持了亞軍,就叫“蟬聯(lián)亞軍”等等。

      楓葉寒蟬(齊白石作品)

      蟬在我國古代

      蟬的幼蟲形象始見于公元前2000年的商代青銅器上,可見我國蟬文化歷史之悠久。

      成書于商周之際(約公元前1600年-公元前771年)的古籍《夏小正》,為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科學(xué)文獻之一,也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一部農(nóng)事歷書。書中已經(jīng)記載著各種蟬出現(xiàn)的時間,將蟬作為物候變化的表征。如:“四月,有鳴札”,清朝散文家惲敬(1757-1817)解釋說,螓或蟪蛄,其聲札札,即四月,春蟬就開始鳴叫了;“五月,良蜩鳴”;“七月,有寒蟬鳴”。那時,先人們就已經(jīng)知道按蟬出現(xiàn)的時間,有春蟬、夏蟬、寒蟬之分 。

      但是,由于老祖宗不知道蟬以吸食樹汁為生,以為它僅僅只是棲于高枝,餐風(fēng)飲露而不食,便認(rèn)為其品行高潔,超凡入圣,是純潔的象征。西晉文學(xué)家陸云(262-303)寫的《寒蟬賦》,更是把蟬夸獎為“至德之蟲”。他歸納了蟬有五德:“頭上有冠帶,是文;含氣飲露,是清;不食黍稷,是廉;處不巢居,是儉;應(yīng)時守節(jié)而鳴,是信”。這簡直就是當(dāng)時君子的行為、士大夫們的典范啦。

      蟬在中國古代還是復(fù)活和永生的象征,從周朝后期到漢代的葬禮中,人們總會把一個玉蟬放入死者口中、壓在舌上;殷墟古墓里,王公貴族們的口中多含有玉石雕刻的蟬;到了漢代,玉蟬在貴族墓里更是比比皆是。有人解釋說,這種“含蟬”的意義,是隱喻死者能早獲重生。

      在漢代(公元前206-公元220年),蟬是高貴的標(biāo)志。那個時代的禮儀中,對帽子是特別講究的?!逗鬂h?輿服志》記載:“侍中中常侍黃金珰,附蟬為文,貂尾為飾?!笔讨?、中常侍是皇帝身邊地位較高的侍從,是充當(dāng)武職的宦官,他們的官帽上,綴著刻有蟬紋的金牌和貂尾。

      貂尾做飾品,由來已久。戰(zhàn)國時,趙武靈王(約公元前340年-前295

      年)就曾讓麾下大將把貂尾縫在頭盔上。到了秦朝,秦始皇延續(xù)了這個傳統(tǒng),不僅讓將軍、謀士在頭盔或帽子上縫貂尾,還要求附蟬?!案较s”就是用白玉或者金箔等材料,做成蟬的樣子,縫在帽頂,為此合稱“貂蟬”。

      據(jù)東漢學(xué)者應(yīng)劭(約153-196)的分析,貂聰明伶俐,敏捷精悍;蟬呢,站在高枝之上,喝露水度日,這兩樣?xùn)|西分別寓意“辦事精干”和“品行高潔”,這正是君王對下臣的要求,不用說,到了漢代,仍然繼續(xù)延用“貂蟬”做高官的頭飾了。

      蟬曾受到詩人的厚愛,早在我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詩經(jīng)》中就留下了蟬的芳名。在《全唐詩》中,含“蟬”的詩作就有786首;其中,白居易(772-846)就寫了5首。蟬這種微不足道的小蟲,能引起無數(shù)詩人的吟詠,從而在詩壇上博得美名,真可謂是奇跡。并且,在古人心中,“蟬鳴聲聲總關(guān)情”,因而蟬歷來受到眾多文人墨客的青睞和贊美。將蟬入賦、入詞、入詩、入畫,用以托物言志和借物抒情,使自己人生際遇中的身世之感、君國之憂、宦海浮沉,名利追逐,市朝傾軋,世態(tài)炎涼等的感情得以流露,并將內(nèi)心深處的凄切之音、怨憤之情、高潔之品、窮厄之境等的心理感受,有所排解和依歸。

      近代的文人同樣對蟬不能忘懷。文學(xué)家魯迅(1881-1936)寫于1926年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里提道:“鳴蟬在樹葉里長吟”;作家朱自清(1898-1948)在《荷塘月色》一文中也寫道:“這時候最熱鬧的,要數(shù)樹上的蟬聲”;著名作家鄭振鐸(1898-1958)在他的《聽蟬詩》中形容:“山中聽蟬鳴,蟬聲似柳詠”;文學(xué)巨匠巴金(1904-2005)在他的小說《秋》第29章描繪:“知了歌唱似地叫著。這仿佛是在舒暢中發(fā)出來的聲音。它一揚一頓,甚至聲音長短,都像含著節(jié)拍的,它使人寬松舒暢……”

      我國古代的仕女,以蟬鬢為美;唐代就有形態(tài)各異的蟬形金釵等首飾。

      北宋陶谷(903-970)撰寫的《清異錄》中記載,唐代都城長安有賽蟬的風(fēng)俗,設(shè)有專門的賽事機構(gòu)“仙蟲社”,以蟬鳴聲的久暫來決定勝負(fù),以此為娛。

      在我國野史中(為古時私家編撰的史書,在正史中不敢寫的,野史會對它進行一些補充)記載,在宋朝的首都開封,每年正月期間,民間有一個較大的節(jié)日——蟬節(jié),百姓用竹子和面做成蟬的形象,表示慶祝,祈求吉祥及兒女平安。后來,民間廣為流傳的則是用玉雕刻成各種蟬形,掛在小孩脖子上,既是一種裝飾,也是一種吉祥的象征。

      古代與蟬字有關(guān)的名人

      最古老的名字中有“蟬”的人叫窮蟬(別名虞幕),是古代姑幕國(今山東莒縣)領(lǐng)袖,他是黃帝的后裔,又是舜帝的祖先。

      楚國愛國詩人屈原(前340-前278)的女學(xué)生蟬娟(生卒不祥)——一個柔弱女子,面對橫逆,卻堅持先生的主張,最后因誤飲陰謀毒害屈原的鴆酒而身亡。她用自己的生命捍衛(wèi)了真理,為世人所敬佩。

      在含有蟬字的名人中,人們最熟悉的莫過于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貂蟬(約在東漢末年,生卒不祥)。她不僅是美貌可與西施、王昭君、楊玉環(huán)媲美的絕代佳人,還是一位深明大義、鏟除國賊的有功之人。明末清初的文學(xué)家李漁(1611-1680)在《批閱三國志》中曾贊揚道:“為西施易、為貂蟬難”。意思是說西施要哄的只是一個吳王夫差(?-前473年),而貂蟬要煞費苦心、用兩付面孔在董卓(?-192)與呂布(?-199)之間周旋。

      前面說了,古時候就有“貂蟬”這個名稱,但指的是一套飾品。為什么《三國演義》里,有一個眾所周知的美人“貂蟬”呢?有資料說,貂蟬實無其人,是小說家虛構(gòu)的。據(jù)說,漢末司徒(官職)王允(137-192),官職雖高,論實權(quán)卻遠遠比不上頭戴貂蟬的侍中和中常侍,所以就給家中的一名歌妓取名叫貂蟬,暗含自己內(nèi)心的追求和傾慕。另有資料介紹說,有女本姓任,小名紅昌,被東漢第十一位皇帝漢靈帝劉宏(156-189)選入宮中,掌貂蟬冠,因此又叫貂蟬。漢末宮廷風(fēng)云驟起,貂蟬出宮被司徒王允收為義女,其名字也延續(xù)下來。

      蟬在國外

      法國著名昆蟲學(xué)家法布爾(1823-1915)曾對蟬進行了多年的觀察研究,并做了極其生動而細(xì)致的描述,其中部分已被列入我國中學(xué)語文教材。

      在歐洲南部巴爾干半島的馬其頓民間傳說中有這樣的內(nèi)容:農(nóng)民們認(rèn)為將蟬埋在田里,經(jīng)過很長時間后,便會變成錢。

      古希臘的貴族,常在胸前或帽上佩戴金制的蟬狀飾品,作為貴族的標(biāo)志。古希臘人還尊稱蟬為“歌唱女王”。

      在韓國人的心目中,蟬象征著君子的氣魄。

      美國,對蟬的印象也是肯定的。在美國移民初期,美國的科學(xué)家、政治家富蘭克林(Benjamin Franklin,

      1706-1790)說過:“沒有知了的精神,就不能根植于美國?!币驗樵谖鞣皆S多國家,把勤勤懇懇工作的精神叫做“知了精神”。

      建筑學(xué)家海杜克(John Hejduk,1929-2000)在美國庫伯聯(lián)盟學(xué)院(Cooper Union,美國一流大學(xué)中獨樹一幟的大學(xué))當(dāng)了30年的系主任。他曾對教育精髓作過生動的詮釋:“盛夏聽到高枝上的蟬鳴,卻又在樹的低處發(fā)現(xiàn)了玲瓏剔透的蟬殼。這殼保持了蟬的原先的軀體,但那生命已在更高的枝頭上鳴叫,這就是教育?!保戏街苣?013年2月14日7版)

      不過,國外對蟬文化的在意程度不如中國高,這可能是因為我國對蟬的關(guān)切受古詩影響較深的緣故。

      舌尖上的蟬

      有趣的是,當(dāng)先人們在對蟬的品德贊嘆有加的同時,卻沒有忘記把他們尊敬的偶像又當(dāng)成了自己的美食。

      從甲骨文中可以見到,在殷代時就用蟬來祭祀祖先。

      戰(zhàn)國中期的思想家莊周(公元前369-前286)和他的門人所著的《莊子》中的記載證明,春秋時期已經(jīng)有人大量采蟬食用。

      在漢代以前,蟬不僅是可食的昆蟲,還是帝王、士大夫和貴族們宴席上的珍饈,是能榮登大雅之堂的珍貴食品。

      在研究中國古代社會情況、典章制度和儒家思想的重要著作《禮記》中,記載了包括蟬在內(nèi)的31種可以入饌的昆蟲,還記錄了君王的食物:除牛、鹿、獐之外,有蟬、蜜蜂等昆蟲,其中蟬脯還是一道名菜哩。

      寫出《七步詩》的著名文學(xué)家曹植(192-232)在《蟬賦》中提到蟬的天敵時,還加上了“膳夫”,也就是廚師。其實,說廚師是蟬的天敵真是冤枉了廚師,應(yīng)該是那些食者才對。

      在我國南朝時期的醫(yī)學(xué)家陶弘景(456-536)的《本草經(jīng)集注》、明朝杰出的醫(yī)學(xué)家李時珍(1518-1593)的《本草綱目》、清代乾隆皇帝(1711-1799)的《潮州府志》等書中都有蟬可被烘烤而食用的記述;北宋文學(xué)家蘇軾(1037-1101)在《動物相感志》中更是記述了“在姜的淹制過程中,放一些蟬蛻,即使是老姜,也會沒有纖維”的技巧。

      直到現(xiàn)在,有的地方仍保留著食蟬的習(xí)俗。如在我國廣東、廣西及河南、陜西等地,人們?nèi)匀怀T谙募镜陌聿蹲絼偝鐾恋挠紫s。黃河流域的人們捕到蟬后先洗凈,然后用鹽淹制,再油炸食用。南方食蟬則喜歡直接油炸,特別是近年來,很多小吃攤、飯店、酒樓都有“炸金蟬”這道菜。一些星級的賓館飯店,經(jīng)過烹調(diào)大師們精心烹制的“蟬食”,已步入大雅之堂,成為席上佳肴。

      有公司還大量收購蟬,制成油炸、紅燒的罐頭,出口日本、韓國;平時還常用袋子裝好,以供旅游區(qū)的游客品嘗。據(jù)有關(guān)資料統(tǒng)計,陜西關(guān)中每年可收購蟬的數(shù)量達140噸以上,山東魚臺每年出口蟬類食品約100噸。

      國外也不例外。歐洲、拉丁美洲、亞洲許多國家和澳大利亞等,都有吃蟬的習(xí)俗。早在1902年6月,美國《辛辛那提咨詢者報》就報道說:“人們在一個晚會上曾經(jīng)品嘗到以蟬為原料的餅”。20世紀(jì)90年代,蟬類食品在芝加哥受到廣泛歡迎,甚至連《時代》雜志也抵擋不住這種浪潮的誘惑,遂前往芝加哥進行采訪、報道。

      大多數(shù)歐洲人喜歡用幼蟬做湯或?qū)⑾s與磨菇一起烹調(diào);希臘人則喜歡把蟬炸著吃,還把蟬用繩子串起來、曬干,賣給游客;美國人則喜歡將蟬制成鮮美可口的蜜餞。

      對于美食家來說,剛爬出土或剛蛻殼的蟬味道最好,據(jù)說在它們的翅膀變硬之前,雌蟬的味道甚至比雄蟬的味道更佳。美食家建議,用沸油熱烹一分鐘,這樣可能保持蟬原來的顏色,吃起來一點都不亞于小蝦或軟殼蟹。

      為了滿足現(xiàn)代人的口腹之欲,很多人以蟬牟利。他們夜晚用強烈的探照燈照到蟬所棲息的樹林,由于光束太強,蟬因昏眩而掉落樹下,據(jù)說一個夜晚可以抓到數(shù)萬只蟬。由于殘酷的捕捉,蟬已經(jīng)越來越少了!

      無辜的蟬蟲,除了要躲過大自然中的天敵,還必須逃脫人類的舌頭,才能夠持續(xù)生存!

      結(jié)語

      關(guān)于蟬的諸多信息,實非此文所能涵蓋。至于蟬聲漸行漸遠的原因,想必已是眾所周知,諸如地上、地下的各種污染,樹木的砍伐,人為的濫捕、濫抓等因素,使得蟬的生存環(huán)境惡劣,導(dǎo)致幼蟲的自然資源嚴(yán)重枯竭,數(shù)量逐年銳減;即便幼蟲能在地下像苦行僧般地修煉成熟,但也鉆不出日益增多的、被厚厚的水泥和柏油壓住的地面呀!

      人們對城市中蟬及蟬的鳴聲,可能已日漸淡忘;也許只能在教材、文學(xué)作品、博物館中,或是醫(yī)生對“腦鳴”患者的解說下,才能得到些許蟬和蟬鳴的信息。這種“無蟬的夏天”與20世紀(jì)60年代不聞鳥鳴聲的“寂靜的春天”如出一轍,是自然界給我們敲響的又一生態(tài)警鐘!希望能引起人們的重視和關(guān)注,從而改善這一小蟲的境遇。

      猜你喜歡
      鳴聲貂蟬
      又是年盡別離時
      口袋(外一首)
      詩歌月刊(2021年8期)2021-08-25 18:54:10
      自制樂器
      揚子鱷幼鱷求救鳴聲聲譜特征及個體簽名
      閉月羞花
      “關(guān)羽斬貂蟬”是否是傳說
      新天地(2018年3期)2018-03-21 10:08:50
      漫話貂蟬
      新天地(2018年1期)2018-01-23 18:47:57
      貂蟬轉(zhuǎn)世
      喜劇世界(2016年11期)2016-11-26 07:08:30
      四大美女之謎戲說貂蟬之死
      金色年代(2016年8期)2016-09-30 15:24:26
      切斷鳴管神經(jīng)支對紅嘴相思鳥鳴聲的影響
      嘉峪关市| 枣强县| 银川市| 彰化市| 延安市| 普兰店市| 叙永县| 昌宁县| 蒙阴县| 乡城县| 股票| 铁岭市| 庆元县| 阿克| 潜江市| 正宁县| 抚顺市| 九龙县| 保亭| 和静县| 洪洞县| 南江县| 临安市| 湖口县| 来宾市| 山东省| 灵丘县| 图木舒克市| 贵阳市| 登封市| 潍坊市| 同心县| 类乌齐县| 宝应县| 水城县| 卢湾区| 哈巴河县| 奉节县| 获嘉县| 攀枝花市| 喀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