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質良
(湖北省棗陽市一醫(yī)院腫瘤科,湖北 棗陽 441200)
不能手術切除行同期放化療的食管癌患者預后的多因素分析
汪質良
(湖北省棗陽市一醫(yī)院腫瘤科,湖北 棗陽 441200)
目的 分析不能手術切除行同期放化療的食管癌患者預后影響因素。方法 回顧67例不能手術切除同期行放化療的食管癌患者資料,采用Cox回歸法對其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全面分析。結果 通過Cox分析法,顯示M分期(P=0.014,OR=2.523),近期療效(P<0.001,OR=2.187),食管穿孔(P=0.025,OR=1.146),再治療方法(P=0.023,OR=3.214)。結論 不能手術切除行同期放化療的食管癌患者獨立預后因素有近期療效、M分期、在治療方法以及食管穿孔。
食管癌;多因素分析;同期放化療;M分期
食管癌是腫瘤科常見疾病,就我國當前情況而言,食管癌的發(fā)病率居世界第一,每年食管癌死亡患者占到總發(fā)病率的50%以上[1]。由于食管癌早期癥狀不明顯,患者就診時大部分已經出現(xiàn)轉移,大部分患者無法采用手術進行根治,約有80%的患者需要采用放射療法,但是單純放射療法治療后患者5年的生存率僅為6%~15%,治療效果欠佳。隨著醫(yī)療技術的不斷發(fā)展,在惡性食管癌治療中采用同期放化療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本文回顧67例不能手術切除同期行放化療的食管癌患者資料,采用Cox回歸法對其預后影響因素進行分析,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擇2008年~2010年在我院放射科治療的不能手術切除食管癌患者67例,其中男性41例,女性26例,患者年齡最大70歲,最小38歲,平均年齡為55.1歲。Ⅰ期患者14例,Ⅱ期患者38例,Ⅲ患者15例。排除有嚴重心、肺功能疾病患者,排除有活動性結核病灶患者,排除有惡性腫瘤病史患者?;颊呤彻馨┳兺ㄟ^CT和X片確診,患者臨床分期以CT片結果為依據(jù),采用UICC分期標準分期。
1.2 放療方法
患者常規(guī)放療劑量2Gy,每日1次,每周進行5d。常規(guī)放療滿40d后,進行后程加速超分割放療,每日2次,每次劑量為1.5Gy,兩次放療時間間隔>6h,每周放療5d。兩種放療均連續(xù)進行。常規(guī)放療65例,后程加速超分割2例;采用直線加速器進行放療67例,三維適形放療27例,在CT診斷中設計射野,進行常規(guī)模擬定位驗證之后放療40例。
1.3 化療方法
所有患者化療均采用PF方案,將80 mg/m2的順鉑在第1~5d分小劑量或者是第一天大劑量靜脈滴注,將600 mg/m2的5-氟尿嘧啶在第1~5天分次靜脈滴注,每次8h以上,以4周為1個周期。第一周期的化療與放療同時進行,第二周期化療要在放療劑量達到40Gy時進行。
1.4 評價標準
隨訪時間為2年,用食管吞鋇X線片對放療的近期療效進行評價,以世界衛(wèi)生組織制定的關于實體瘤近期療效評價標準為依據(jù)。以CTC2.0版本對放化療急性毒副反應判定,以EORTC制定標準判定放療后期毒副反應分級。
1.5 統(tǒng)計學分析
本研究中數(shù)據(jù)采用SSPS15.0軟件包分析,分析影響患者生存時間因素中采用Cox回歸單因素,Cox回歸多因素分析中采用向后刪除法。
2.1 患者放化療毒副反應
在67例患者中共有21例患者出現(xiàn)急性毒副反應,其中有11例患者表現(xiàn)為Ⅲ~Ⅳ度血液毒性;3例患者表現(xiàn)為Ⅲ~Ⅳ度急性放射性肺炎;7例患者表現(xiàn)為Ⅲ~Ⅳ度放射性食管炎。在67例患者中有7例患者發(fā)生后期毒副反應,其中有2例存在Ⅲ~Ⅳ度放射性非纖維化,4例患者出現(xiàn)氣管狹窄,2例患者出現(xiàn)吞咽功能障礙。
2.2 治療效果
在后期隨訪中,67例食道癌患者經過放化療治療,最終34例達到CR,30例放療后達到PR,1例放療后達到PD,2例放療后達到NC;治療后無復發(fā)26例,局部復發(fā)28例,2例淋巴結轉移,4例局部復發(fā)伴淋巴結轉移,3例射野外復發(fā),4例淋巴結合并遠處轉移;治療后有3例患者帶瘤生存,有17例患者無瘤生存,27例死于局部復發(fā),5例死于并發(fā)癥,6例死于遠處轉移,5例死于其他疾病,2例死于野外復發(fā),死2例于淋巴結轉移。
2.3 多因素分析
在多因素分析中主要包括患者的病變位置、病程、病理分級、M分期、食管穿孔、再治療方法、近期療效、病變長度等,通過將上述因素引入Cox回歸多因素分析:M分期(P<0.05,OR=2.523),近期療效(P<0.05,OR=2.187),食管穿孔(P<0.05,OR=1.146),再治療方法(P<0.05,OR=3.214)。顯示食管癌患者的獨立預后因素有近期療效、M分期、再治療方法以及食管穿孔。
在不能手術切除食管癌治療中同期進行放化療治療能有效提高患者生存率。但是根據(jù)最近meta分析,在食管癌治療中無論是術前,還是在根治術實施同時采用放化療均能降低食管癌的復發(fā)率[2]。在不能手術治療的食管癌患者性同期放化療治療后,影響患者預后的因素較多,主要有患者臨床分期、治療方法、食管穿孔以及近期療效等,這也是本次研究中得出的結論。
臨床分期對患者預后影響:在本組研究中顯示M分析為主要影響預后的獨立因素,這是因為本組患者瘤負荷較大,不僅近期的療效較差,且在短時間內發(fā)生淋巴轉移,分期準確度較高,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比較小。而近期療效也是影響患者預后的主要因素,在本次研究中,經過治療,達到CR的患者組長期生存率要明顯較未達到CR的患者組高,對近期療效產生影響的主要因素有VEGF、MT、p53等,上述因子表達較高的患者,近期的治療效果較差。另外對患者預后產生影響的還有食管穿孔,如患者出現(xiàn)食管穿孔,則多數(shù)患者會在短時間內死亡,預后極差。再次治療方法對比中,與其他手術方法相比,復發(fā)后患者采用同期放化療能有效延長生存期。
根據(jù)本次研究,在不能手術切除食管癌的治療中同期進行放化療長期療效較好,是比較有效的綜合療法[3]。影響食管癌患者預后的獨立因素主要有M分期、食管穿孔、近期療效和再治療方法。
[1] 莫如康,劉圖強,陳炳光,等.以奈達鉑聯(lián)合多西紫杉醇為基礎的同步放化療治療不可手術食管癌的臨床結果[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2,9(5):71-73.
[2] 謝志原,陳輝林,王永川,等.同步放化療與單純放療用于不能手術食管癌的比較分析[J].黑龍江醫(yī)學,2011,35(10):733-734.
[3] 藍玉宏,潘秀花,魏崴.同期放化療、單純放療治療不能手術的食管癌的療效比較[J].中國現(xiàn)代藥物應用,2009,3(14):3-6.
R735.1
B
1671-8194(2013)25-02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