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學中,大部分學生提到寫作便頭疼,怎樣激發(fā)他們的表達欲望,使他們愿意動筆呢?我從以下幾方面做了嘗試。
一、適當引導,捕捉作文題材
“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要讓學生愛上作文,首先要讓他們覺得有東西可寫,教師應適當引導,幫助學生捕捉生活中的作文題材,引導他們觀察與思考,做生活的有心人,使每位學生建立豐富的材料庫,以隨時利用。如,大自然中的萬物,每天看到、聽到的新鮮事,都是學生作文的可貴資源。教師應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感悟,并及時通過日記、小練筆等形式記下來。這樣不僅可使學生寫作文時信手拈來、得心應手,而且,長期的訓練更能培養(yǎng)學生善于觀察、善于感悟的可貴素養(yǎng)。
二、改變形式,提高寫作興趣
興趣是提高學生寫作能力的動力,當學生對作文產生了興趣,他們就會積極主動、愉快地去寫作。通常情況下,教師出題,學生習作的作文形式很難提高學生的興趣。因此,教師可以以興趣為先導,適當改變習作的形式。如,“循環(huán)日記”便是一種能提高學生興趣、激發(fā)表達欲望的作文形式。以小組為單位,小組成員輪流在一本日記本上記日記,每天一篇,幾個小組開展競賽,最后要評出月冠軍、學期總冠軍。因為大多數學生都是有集體榮譽感的,所以為了得冠軍,小組的每個成員都能全力以赴地投入寫作,甚至一些作文基礎好的學生為了提高本組分數,會主動當起小老師,對本組成員的日記進行指導,從而形成一種互幫互助的良好作文氛圍。而且,每天只用幾個學生寫日記,也減輕了老師的批閱負擔,教師可對學生的日記進行逐個面批,從而收到良好的效果。此外,教師要引導學生以寫信、寫廣告詞、寫采訪稿、寫板報稿等形式使學生體會到作文的實用性??傊?,只有使學生不再認為是在為完成老師的任務而作文,才能產生表達的欲望。
三、指導積累,掌握寫作方法
古人說:“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笨梢?,要寫好作文應當注重積累,怎樣指導學生積累呢?我覺得不必舍近求遠,應立足教材,充分利用教材。語文教材中選用的都是一些文質兼美,具有代表性的例文,對于文中的優(yōu)美句子、優(yōu)美片段,以及寫作方法,教師可指導學生背誦、運用。平時,無論是在造句、日記還是在作文中,都應鼓勵學生運用學到的優(yōu)美詞句,真正發(fā)揮教材的作用。教師還可引導學生由課文拓展,如,學生手中的《同步拓展閱讀》便是拓展的一個內容。此外,還可以課文為支撐,向學生推薦與之有關的課外閱讀材料。這樣,幾年下來,這么多優(yōu)秀的例文,如能指導學生充分地利用、內化再加以拓展,學生就會積累到許多素材。有了大量的寫作素材,學生作文就有話可講,興趣自然也就濃了。
四、留足時間,促其精心作文
學生的作文過程,大多數是這樣一個流程,即指導、習作、修改、評講,而這一過程往往局限于兩節(jié)作文課內完成,有些學生會由于沒有充足的時間思考、準備而敷衍了事。因此,在平時的習作中,教師可根據作文內容,留足時間,促使學生精心作文。如六年級有篇作文,要求學生在調查周圍環(huán)境之后,寫一篇有關環(huán)保的文章,體裁不限。這時,如果讓學生自己去調查,急著動筆,肯定不會有好的效果。于是,我把它設計成綜合活動的形式,給學生幾周時間,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一方面利用周日深入各個自然村作調查,并設計問卷,深入采訪;另一方面讓學生搜集有關書面資料,并及時將各小組掌握的材料進行交流,反饋活動情況,指導學生在這一活動過程中完成自己的作文。這樣,幾周下來,所有學生都完成了作文,再進行全班交流,這時學生有了強烈的表達欲望,作文質量也大大提高了。
以上是我在探尋作文教學的個性化之路中的幾點嘗試?!芭d趣是最好的老師?!蔽蚁?,激發(fā)并小心翼翼地保護學生對作文的興趣,使他們產生表達的欲望,這才是作文教學首先要解決的問題。
(作者單位 江蘇省常州市武進區(qū)嘉澤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