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艷霞
(中鐵十二局集團建筑安裝工程有限公司,山西太原 030024)
某綜合樓工程,總建筑面積85 100 m2,由3棟32層單體組成,地下1層,地上32層,合同價款13 158.43萬元。合同工期730 d,建筑功能為底商高層住宅樓??偝邪贤秶?除精裝修,電梯、通風空調等大型設備采購安裝以外的所有工程。承包模式為綜合單價包干,工程量據(jù)實結算,投標時部分主要材料甲方給出了暫定價,施工過程中由甲方認質認價,分期分批認定材料價格,其余材料為自主報價,承包商自主承擔價格風險。合同價款調整執(zhí)行法律、行政法規(guī)和國家有關政策變化以及工程造價管理部門公布的價格調整。
本項目自開工以來,遭遇了人工費及物價大幅度上漲,尤其是鋼材、商品混凝土、水泥等主要材料漲價幅度遠遠超出項目部能承受的風險范圍,雖然有政策依據(jù),但由于該項目為職工集資建房,合同價款的調整直接影響到職工的經(jīng)濟利益,因此甲方建設管理人員對合同價款調整采取十分謹慎的態(tài)度,而且施工過程中協(xié)調關系復雜,材料認價及人工費調差需層層溝通,多方簽認,這給補差索賠工作帶來了困難。為此,項目部成立專門變更索賠小組,合理編制施工方案,熟悉施工現(xiàn)場,尋找索賠機會,制定索賠策略,收集證據(jù),通過索賠補差,彌補虧損,為項目帶來一定收益。具體做法如下。
該項目投標時只有少部分主要材料為暫定價材料,其余均為自主報價材料,而現(xiàn)行清單計價模式下的合同單價均為綜合單價包干,不屬于暫定價部分的材料價格風險由承包人承擔,差價不予調整,而且招標文件中對于合同價款明確為總價包干,更增大了投資風險。因施工期間物價處于上升期,為降低材料及人工、機械市場價格風險,在合同談判時項目部提出合同價款應據(jù)實調整,工程量依實結算,變更據(jù)實結算,且在承包風險范圍外增加政策調整因素,并擴大甲方認價范圍,經(jīng)多次溝通協(xié)商,最終獲得了甲方同意,這樣不僅把項目承包風險降到了最低,而且為以后的補差索賠埋下了伏筆。
2007年12月份某省建設廳下發(fā)了《關于調整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工程量清單計價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及綜合人工單價的通知》,綜合人工單價土建、安裝工程由原來的25.73元/工日調整為36元/工日,裝飾工程由原來的28.48元/工日調整為42元/工日。通知規(guī)定2008年1月1日以前未辦理竣工結算的工程,合同約定執(zhí)行國家調價政策的2008年1月1日以后完成的工作量執(zhí)行調整后標準,合同未約定的,是否調整及調整幅度由合同雙方商定。此通知給項目索賠工作帶來了希望,項目部立即行動起來,仔細研究政策文件、合同及招標文件,尋找人工費調差依據(jù),并按照政策文件劃分時間段和施工部位,打書面報告給監(jiān)理以及甲方確認,由專人負責與甲方溝通協(xié)商人工費調差事宜,有利的政策因素和完整的索賠資料給差價索賠工作提供了保證。人工調差共增加費用約300萬元。
1)自主報價材料補差。
該項目工期較長,施工期間物價波動較大,因此自主報價材料采購時多數(shù)處于虧損狀態(tài),能否調差將對項目盈虧產生重要影響。2009年1月某省建設廳下發(fā)了[2009]3號文件《關于主要建筑材料價格風險約定及調整的通知》,該通知要求承發(fā)包雙方應把主要建筑材料的價格風險幅度控制在合同約定價格的±5%以內,即承包人只承擔±5%以內的材料價格風險,±5%以外的風險由發(fā)包人承擔。以此政策作為依據(jù),項目部積極運作,最終實現(xiàn)了除暫定價材料以外的主要材料價差調整60萬元。
2)暫定價材料補差。
在投標報價時,鋼材的市場價格在4 000元/t左右,而到2008年上半年,鋼材價格一路攀升到6 200元/t左右,上漲幅度高達2 200元/t左右,而且鋼材的價格每隔兩三天都在變化,這將會給項目帶來非常大的虧損風險。為了克服不利的市場因素,項目部采取了按進場批次及時上報業(yè)主認質認價,有效地規(guī)避了材料漲價波動較大的市場風險,實現(xiàn)索賠額300萬元,并取得了近40萬元凈收益;焊接鋼管、無縫鋼管、自粘防水卷材等暫定價材料,通過甲方認質認價,實現(xiàn)索賠100萬元。
依據(jù)某建發(fā)[2007]232號文件規(guī)定,房屋建筑工程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由原分部分項工程費的1.4%調整為分部分項工程費、措施項目費、其他項目費之和的2.6%,合同約定執(zhí)行國家調價政策的2008年1月1日以后完成的工作量執(zhí)行調整后標準。由于該項目大多數(shù)工程量為2008年1月1日后完成,因此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調整范圍較大,增加費用較多,調差的難度也更大,經(jīng)與業(yè)主多次溝通協(xié)商,最終可能增加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50萬元。
項目部優(yōu)先使用新工藝、新材料,通過工藝創(chuàng)新和材質變更來降低成本,增加收益。比如安裝工程施工中,項目部建議將原設計的PVC排水管改為柔性鑄鐵排水管,既延長了管材的使用壽命,保證了施工質量,又通過材質變更實現(xiàn)了差價補償,減少了虧損范圍。通過類似材質變更共為項目增加收益290萬元。
結算工作是補差索賠工作中最直接、最見實效的工作,是項目實現(xiàn)利潤的最關鍵階段,在此過程中要加強內部清理和外部運作。要把所有的資料歸集梳理,已經(jīng)簽認的計算出價差,沒有簽認的分析原因,并進行篩選,分清主次,對牽涉金額較大又沒有政策依據(jù)的要研究策略,設法征得甲方的理解,在掌握政策的同時加強公關運作,實現(xiàn)突破,取得實效。預算部門與技術、物資部門密切配合,及時溝通,爭取不遺漏一份補差資料,不少算一分錢,以實現(xiàn)補差索賠效益的最大化。
某綜合樓截止目前已實現(xiàn)索賠額1 100萬元,其中安裝管材材質變更290萬元,材料費差價調整460余萬元,人工費差價調整300萬元,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費用50萬元,彌補了投標時的一些虧損項目,實現(xiàn)了較好的預期收益。同時本工程還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先后獲得了某市安全文明工地和某市結構示范工程榮譽,現(xiàn)正在申報某部某優(yōu)質工程獎。
這個項目索賠工作的成功運作主要取決于以下幾個方面:
1)項目部在前期合同洽商談判中認真分析合同條款,靈活運用洽商技巧,規(guī)避了合同風險,確保增加項目收益。
2)項目部合理提出采用新工藝,新材料,達到業(yè)主、材料供應商、分包商等共贏的效果。
3)項目部及時掌握政府發(fā)布的有關政策法規(guī),為項目增加收益提供了有力的證據(jù)。
4)項目部在工程管理中強化質量意識,嚴格施工管理,與業(yè)主經(jīng)常溝通,最大限度滿足業(yè)主要求,以優(yōu)質的工程回報業(yè)主。業(yè)主在合同約定范圍內批復相關索賠,不僅實現(xiàn)了經(jīng)濟效益,雙方還建立了融洽的合作關系,取得了良好的社會效益,達到了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