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海遐,何建敏
(1.福建對外經(jīng)濟貿(mào)易職業(yè)技術學院 外語系,福建 福州 350016;2.福建工程學院 外語系,福建 福州350108)
在大學英語教學中,廣大教育工作者都在試圖尋找最佳的教學方法,以幫助語言學習者盡快掌握目的語。在各種語言學流派的影響下,產(chǎn)生了各種各樣的教學方法,比如聽說法、交際法、情景法、自然法等,并且這些教學方法直接被外語教師引進國內(nèi),應用于我國的英語教學中。改革開放這么多年,事實證明沒有哪一種教學方法真正獲得成功,即使近年十分盛行的交際教學法,也因其不適合中國的國情,基本上以失敗告終?!霸谶^去的外語教學實踐中,無論是最早的語法翻譯法還是近年來比較流行的功能交際法似乎都未能從根本上解決有效地掌握目的語的問題?!盵1]P58模因論(memetics)是一種基于達爾文進化論觀點來解釋文化進化規(guī)律的新理論。它是通過模仿而得到傳播的,就像是病毒,可以感染并寄生在人的頭腦里,而這個人又會將此病毒傳播給其他人。這種“病毒”會改變被傳染者的行為并同時引起他們著力去宣揚這種行為模式。何自然認為“模因論對語言教學,特別是外語教學頗有啟發(fā)。”[2]P168可以讓我們從一個全新的角度審視外語教學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提供解決的方法。
模因(meme)一詞在牛津大學著名動物學家和行為生態(tài)學家理查得·道金斯 Richard Dawkins(1976)所著的 The Self Gene中首次出現(xiàn)。Meme這個詞主要是用來說明文化進化規(guī)律。在道金斯看來Meme是人類文化進化的基本單位,也是文化遺傳單位,即文化領域內(nèi)人與人之間互相模仿,散播開來的思想或主意,并一代一代地相傳下來。模因(meme)用了與基因(gene)相近的發(fā)音,表示“出自相同基因而導致相似”的意思。模因是一種與基因相似的現(xiàn)象?;蚴峭ㄟ^遺傳而繁衍的,但模因卻是通過模仿而傳播,是文化的基本單位。
模仿是模因的主要復制方式:基因型(Genotype)指相同的內(nèi)容以不同的形式復制傳播,表現(xiàn)型(Phenotype)指以相同的形式表達不同的內(nèi)容。模因能否在自我復制的競爭中獲得勝利要受到長壽性,多產(chǎn)性和復制忠實性這三個要素的影響。第一,長壽性(longevity)指模因能在模因庫即人們的頭腦中流傳的時間很長。模因存在時間越長,被人們復制傳播的可能性就越大。第二,多產(chǎn)性(fecundity),成功的模因必須保證自己能夠不斷被復制傳播,越受歡迎的模因被復制傳播的數(shù)量就越大。第三、復制忠實性(copy-fidelity),復制得越忠實,原版就越能得到保留,但這并不意味著要和原版一模一樣,而是原有模因的核心或精髓得到保留。一般來說,模因在復制和傳遞過程中要經(jīng)歷四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同化(assimilation),成功的模因必須要能感染宿主,進入宿主的記憶。一個新的模因呈現(xiàn)在宿主面前,要想被同化就必須得到宿主的注意、理解和接受。第二,記憶(retention),模因必須在記憶里停留一段時間,否則就不能稱為模因。停留的時間越長,感染宿主得到復制傳播的機會就越大。記憶是有選擇性的,只有少數(shù)能夠存活下來。記憶保留時間的長短要看其重要性及重復的頻率。所有學習經(jīng)驗都表明反復對記憶的重要性。第三,表達(expression),在與其它個體交流時,模因必須從記憶中來,化身為能為其它個體感知的有形體,最突出的表達方式就是話語。第四,傳播(transmission),表達若想傳遞給其他個體,通常需要借助某種載體或媒介。它們應具有一定的穩(wěn)定性,以保證表達不會失真或變形,比如:書本、照片、光碟等。
每一種語言中都存在構成它的模因,是語言理解和表達的基礎。語言中的模因主要從三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教育和知識傳授,語言本身的運用和通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3]P55首先,教育和知識傳授中體現(xiàn)模因反映了外語學習中課堂教學的重要性。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要積極地向學生輸入教材中出現(xiàn)的成功模因,讓學生習得這些模因,模仿運用,提高英語基礎知識水平。比如《新視野英語教程:讀寫教程》(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1年第二版)第二冊第八單元課文Genius Characters中有這樣一句話:As well as being a philosopher,poet and politician,Sophocles was also a champion in sports and won many prizes.教師在授課時,可以指出這句話中所包含的句子結構,即句子模因:As well as being… ,… was also…(某人或某物不僅僅是……,而且還是……),讓學生記住之后,模仿并靈活運用,比如As well as buying me flowers,she also took me to lunch when the first day I arrived.其次,模因體現(xiàn)在語言本身的運用中表明人們可以在語言運用過程中,根據(jù)一些已有的模因,經(jīng)過重新組合,形成新的模因。這就要求教師要時時關注社會上出現(xiàn)的一些新鮮事物,教學內(nèi)容不能只拘泥于現(xiàn)有即成的語言形式,還需要了解語言本身使用中與時俱進的新表達方式,去描述新時代出現(xiàn)的新的語言文化現(xiàn)象。比如郵政業(yè)務中信件的寄送通常都認為越快越好,于是我們有“快遞”(express mail)。曾幾何時,街頭出現(xiàn)了一種叫“慢遞”(future mail)的業(yè)務。該業(yè)務確切地說是寄件人要求該信件在未來某個時間投遞,因此從寄件人提交信件到收件人收到的時間距離較長,也就成了“慢遞”。第三,模因形成于信息的交際和交流,這就要求教師及學生在交際中注意理解并接收語言模因,記住這些模因,以便在日后的交際交流中表達傳播出去。比如隨著計算機網(wǎng)絡的發(fā)展,網(wǎng)絡在人們的生活中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cyber(電腦的)也就成了一個功能強大的詞語,其可與許多詞語相結合,構成新的詞語表達新生事物:cyber-interaction(網(wǎng)絡互動)、cyberculture(網(wǎng)絡文化)、cybernut(網(wǎng)蟲)、cybercrime(網(wǎng)絡犯罪)等等。 這些新的表達在人們之間互相傳遞,形成了語言模因,至于它們會不會永久留存下來,就有待時間檢驗。
從以上三個方面可以看出在外語教學中要重視語言基礎知識的傳授,教師在備課及授課過程中注意各個層次的語言模因,從語音、詞匯、句子到篇章,并將其傳授給學生,以提高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教師還要多關注身邊出現(xiàn)的新生事物、新的表達法,使語言知識能夠跟得上時代潮流。此外,還要鼓勵學生多交流,教師本身也要多交流,在交流中發(fā)現(xiàn)并習得新的語言模因,從而學生的語言基礎知識及語言運用能力也會隨之提高。
學習語言提高語言基礎知識的一個重要方法就是通過背誦和模仿范文?!胺段谋痴b是中國語文教學傳統(tǒng)的行之有效的方法,對培養(yǎng)語感和寫作能力很有好處?!盵4]P5“學語言本身就是語言模因復制、傳播的過程?!盵3]P63模因作為文化的基因,通過非遺傳的方式,特別是通過模仿將一些思想或觀點加以傳播,并代代相傳。語言模因的復制和傳播有內(nèi)容相同形式各異的基因型 (Genotype)和形式相同內(nèi)容各異的表現(xiàn)型(Phenotype)。
內(nèi)容相同形式各異的模因基因型傳播第一種方式是相同的信息直接傳遞。體現(xiàn)在課堂外語教學中要求記憶背誦目的語諺語、俗語、名言警句及地道表達等?,F(xiàn)代英語教學教材大都是取自以英語為母語的作者的文章。教師可以向學生指出其中表達地道、文辭優(yōu)美的句子段落,在課堂教學中激勵學生去背誦,在熟記的基礎上遇到合適的場合和情景可直接套用,這樣可以大大提高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比如可以要求學生背誦以下名人名言:
Although the world is full of suffering,it is full also of the overcoming of it.(Helen Keller)
When man is happy,he is in harmony with himself and his environment.(Oscar Wilde)
讓學生多背誦記憶這些成功的語言模因,并在適當?shù)恼Z境中使用,不僅能使文章表達更加有文采,更有說服力,也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避免啞巴英語現(xiàn)象。模因的基因型除了以原原本本的方式自我復制和傳播,還可以是相同的信息以異形傳遞,即以復制信息內(nèi)容為主。比如要表達“充滿自信,很有把握的”,可以用 self-confident,還可以用 self-assured,assertive,poised等;要形容人在追求目標的過程中是“不可挫敗的”,可以用unstoppable,也可以用unbeatable,invincible,indomitable等等。模因的基因型告訴我們語言學習必不可少的一個環(huán)節(jié)就是記憶、背誦一些成功的語言模因。
另一方面形式相同內(nèi)容各異的表現(xiàn)型,在課堂教學中除了要教授學生語言文化知識,詞匯表達,更重要的是教會學生要會“活用”,即要培養(yǎng)學生的模仿意識,因為模仿是模因論的核心所在。讓學生背誦記住語言模因后,在新的語境中靈活使用該模因。比如《新世紀大學英語系列教材:綜合教程》(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第三冊第一單元What is Friendship?有這樣幾句話:When we approach the notion of friendship,our first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socially acknowledged criteria for what makes a person a friend. In one setting,we may describe someone as a friend;in another,the label may seem less appropriate.Therefore,people tend to have a very thin understanding of what friendship really means.To help us understand what friendship really means,we need to review some classical views of friendship.首先向學生解釋該句群的意思及結構,點明句子的框架結構。指出哪些地方我們可以仿寫,也就是總結出一個模因:When we approach the notion of…,our first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socially acknowledged criteria for… .In one setting,… ;in another,… .Therefore,…在新的語境中,比如要寫有關對兼職看法的文章時,就可以根據(jù)該模因,可仿寫如下:When we approach the notion of part-time job,our first problem is that there is a lack of socially acknowledged criteria for its effects.In one setting,it gives the students a chance to learn to be independent;in another,it takes the students much time and energy,and will affect their studies as a result.Therefore,we need to consider it seriously.當學生頭腦中這些模因積累多了以后,其語言水平自然而然提高了?!案鶕?jù)模因論和語言模因復制、傳播的規(guī)律,語言背誦教學不但不應該放棄,而且還應大力提倡。”[2]P168
教材對外語學習者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教材編寫對外語人才的培養(yǎng)占有至關重要的地方?!盵5]P6目前大學英語教材可謂五花八門,新編的教材層出不窮。這自然是一件好事,但是同時也造成一些教材的編寫粗制濫造。每部教材都宣稱自己用新的教學理念編寫,由多名專家擔任顧問,文章直接取自國外出版物。但是,有的教材由于總主編對教材具體內(nèi)容的編寫未嚴格把關,造成一部教材中內(nèi)容參差不齊。在面對這種狀況,挑選教材時,是否有一些可借鑒的標準,從模因論的角度或許我們能得到一些啟發(fā)。
模因能否復制成功要受到長壽性、多產(chǎn)性和復制忠實性這三個要素影響。從成功模因的長壽性特點來看有的模因在模因庫中存留很久,即能流傳很長時間,有的模因可能只是曇花一現(xiàn)。模因的“多產(chǎn)性要比長壽性重要得多,我們甚至可以說多產(chǎn)性是最重要的因素?!盵2]P131模因只有能保證自己不斷得到復制,受到歡迎,被復制的機會和數(shù)量就會越多。模因復制的忠實性體現(xiàn)的是要想原版能得到保留,模因在復制過程中要忠實,但這并不是說絲毫不發(fā)生變化,而是說在復制傳播過程中,原有模因的核心和精髓會得到保留。這些方面對于我們比較選用外語教材可以提供一些借鑒。教材的課文最好包含那些在模因庫中留存時間較長的模因,留存長久的模因是語言中的精華所在,值得學生學習和模仿。比如經(jīng)典著作、名家名篇和名言警句等。除了經(jīng)典作品外,我們還可以看課文中是否包含有較多的多產(chǎn)性成功模因。具體來說就是是否包含有較多的英語地道典型表達,比如詞匯搭配、句型等。這些表達都是經(jīng)過長期的時間檢驗,具有很強的生命力和產(chǎn)出能力。掌握好它們就可以以不變應萬變,寫出多姿多彩的英語。從市面上銷售的大量英語搭配句型方面的書本就可以看出這些對英語學習多么重要。因此,教材課文中如果包含這些表達即多產(chǎn)性模因,學生更能夠在數(shù)量有限的課文中學到更多的知識?!叭脒x教材的語篇在語言運用上應具有典型性或代表性,應便于學生模仿學習?!盵6]P49對于每個單元所設置的主題,我們應該看該主題是否具有可討論性,不能激發(fā)學生討論興趣的主題就不具有長壽性,也不具有多產(chǎn)性,更別提復制的忠實性了。課文所傳達的主題應具有趣味性和可思性,能激發(fā)調動學習興趣,如此該主題的模因才具有生命力。學生能夠以該主題為中心,進行各方面的討論,對其進行不同的解讀,同時也有利于傳遞課文中所包含的人文思想。從習題的設置來看,我們可以看課后練習是否能夠針對課文中的模因操練,幫助學生鞏固已學知識,使學生盡快掌握并學會運用該模因。
本研究從模因論的視角出發(fā),探討模因論對現(xiàn)代英語教學的指導。強調打好語言基礎知識的重要性,并在此之上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應用能力。在具體教學中,要幫助學生建立和完善英語知識的模因庫。重新評價那些被認為不合理或不可取的傳統(tǒng)教學方法,比如對背誦進行重新思考,指出其存在價值。此外,還結合模因論探討外語教材選用的要求,指出在教材選擇方面要選用那些包含有較多成功模因內(nèi)容的教材。
[1]羅立勝,何福勝,楊芳.大學英語綜合教學模式概述[J].外語界,2001,(4):58-66.
[2]何自然,等.語用三論:關聯(lián)論·順應論·模因論[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7.
[3]何自然.語言中的模因[J].語言科學,2005,(6):54-64.
[4]夏國佐.強化口筆語訓練,提高綜合應用能力——《大學英語》(全新版)《綜合教程》編寫特色[J].外語界,2002,(1):4-6.
[5]張紹杰.對舶來教學法說“不”——我們當今外語教學現(xiàn)狀考察與反思[J].中國外語,2007,(3):4-9.
[6]俞紅珍.談談英語教材中語篇材料的選擇標準[J].教育探索,2010,(5):48-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