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 梅
(大連市西崗區(qū)中小學勞動技能培訓中心,遼寧 大連116013)
淺談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的有效指導
盛 梅
(大連市西崗區(qū)中小學勞動技能培訓中心,遼寧 大連116013)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實踐性、開放性、生成性很強的課程,要切實實現(xiàn)綜合實踐活動的課程價值,促進學生的發(fā)展,必須增強教師指導的有效性。那么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如何實施有效指導呢?
1.確定主題重在宏觀把握
在確定綜合實踐活動的主題時,宏觀掌控十分重要。教師可以給學生提供一些選題的背景材料,讓他們從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出發(fā),從個人的學習生活、家庭生活、社會生活或自然生活中提煉出具有生命力的鮮活的課題,然后教師與學生一起分析選題的價值和可行性,幫助學生調整選題,最后確立有研究價值、可行性強且題目的難度在學生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內的活動主題。
2.制定方案重在方法指導
制定活動方案時常采用觀察法、實驗法、調查法等科學研究最基本的方法。作為教師不僅要讓學生熟悉了解這些方法,還要讓學生知道什么樣的問題適合采用什么樣的方法。教師要講明各種方法的適用范圍、優(yōu)缺點、具體操作步驟、實施中的注意事項,等等。方法指導的著力點應放在如何讓學生運用基本的研究方法來發(fā)現(xiàn)問題從而提煉出有價值的主題,如何設計可行的活動方案,如何搜集和處理各類信息資料,如何進行合理的小組分工、合作,如何利用網(wǎng)絡開展相關活動,如何撰寫活動小結和報告,如何正確處理和使用資料,等等。結合具體案例進行的方法專題講座對學生指導更具有效性。
3.注重活動體驗
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教學是由無數(shù)個子過程構成,每個子過程及其所包含的諸環(huán)節(jié)都對學生的發(fā)展產生影響。讓學生“獲得豐富的經(jīng)驗和參與實踐的積極體驗”是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目標之一。因此,教師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應引導學生既關注活動結果,更要重視活動過程的體驗。讓學生不僅把目光定位在那些有形成果之上,不僅僅知道“是什么”和“怎么樣”,更要注重在整個學習過程中的感受和體驗。學生通過寫活動日記、活動體會等方式總結自己在活動中的體驗和感悟,明確存在的問題,促進其情感體驗和價值觀的升華。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有些教師不能把握恰當?shù)闹笇r機,而是盲目、平均用力,隨意指導,影響了指導的針對性;只注重活動前的指導,只在學生提出問題時才加以指導,坐失指導和激勵學生實踐與探究、體驗與感悟的時機;不根據(jù)學生實際進行啟發(fā)、點撥,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問題,而是將問題一次性講透,不給學生自主探究的空間和機會,致使學生的主體性得不到體現(xiàn),實踐探究能力得不到提高。如何把握恰當?shù)闹笇r機進行有效指導呢?
1.預防性指導重在預測
教師應對課程實施中可能遇到的情況和困難進行分析預測,并有針對性地進行預防性指導。在課前,教師可以通過聊天、談話等形式,了解學生已有的經(jīng)驗和興趣,預測學生在活動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問題,做好必要的知識(包括陳述性知識和程序性知識)儲備,在出現(xiàn)問題時給予學生及時有效的點撥。如在開展綜合活動時,教師可根據(jù)預測為學生提供可以參考的網(wǎng)站、書籍、相關專家的資料以及考察的地點等,幫助學生更方便、更順利地參與綜合實踐活動,提高綜合實踐活動的效率。
2.引領性指導重在觀察
教師通過認真觀察,及時捕捉學生的興趣點、興奮點和困惑點,發(fā)掘和引導興趣點,激發(fā)和轉化興奮點,點撥和指導困惑點,不斷激發(fā)學生的興趣和探究欲望,將其轉化為學生自主探究、體驗和反思的內在動力,保證綜合實踐活動順利進行,從而提升指導及活動實施的有效性。
3.評價性指導重在激勵
在綜合實踐活動中,學生的角色定位不是課堂里的“靜聽者”,而是探究者、知識的發(fā)現(xiàn)者和建構者,角色的轉換使學生必須面對許多在課堂上遇不到的問題。由于中小學生自我控制能力比較差,很容易受情緒的影響,所以每一次綜合實踐活動對于他們來說都是一次挑戰(zhàn),一次成長的過程。這時教師應針對學生的狀態(tài)給予及時疏導和激勵,使學生的心理素質不斷提高。
綜合實踐活動的本質特性是生成性。隨著綜合實踐活動過程的展開會產生新的目標、新的問題,學生在這個過程中認識和體驗不斷加深,創(chuàng)造性的火花不斷迸發(fā),這是綜合實踐活動生成性的集中表現(xiàn)。作為教師不能固守預設,漠視生成,而應對生成給以足夠的關注。
1.明確研究方向
加強生成性問題研究是綜合實踐活動的重要內容。隨著實踐活動不斷開展,常常會有新的問題產生,其中不乏一些研究價值低、容易影響和干擾活動正常開展的問題。因此,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必須指導學生對生成問題進行篩選和提煉,以正確把握探究的方向,確?;顒禹樌_展。
2.深化課題研究
在綜合實踐活動實施過程中有時會生成一些事先無法預測卻與既定主題有著直接聯(lián)系的新問題,教師應指導學生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這樣有利于拓展學生的思維,有利于將探究活動引向深入。教師要善于挖掘和創(chuàng)設問題情景,引導學生深化課題研究,不斷生成和建構新的知識,使學生的聰明才智得以充分發(fā)揮。
3.拓展研究領域
在活動實施過程中有時會生成一些突破原有課題領域的新目標和新主題,這些目標和主題有利于拓展活動空間,有利于學生探究潛能的發(fā)揮。教師要善于指導學生適時捕捉有效信息,不斷拓展研究領域,完善課程形態(tài),從而有效擴大活動成果。
綜合實踐活動以活動為主要形式,強調學生的親身經(jīng)歷,要求學生積極參與到活動中去,在“做”“考察”“實驗”“探究”等一系列活動中發(fā)現(xiàn)和解決問題,體驗和感受生活,提高創(chuàng)造能力。在綜合實踐活動中,教師一定要負起責任,加強對學生的指導,并將指導與鼓勵學生自主選擇、主動探究有機結合起來。這就給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要不斷吸納新知識,更新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這樣才能站得高,看得遠,在活動時給予學生恰當、充分、正確的指導,為學生的發(fā)展搭建有效的平臺。
[責任編輯:閱力]
book=85,ebook=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