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李夢陽與杜詩接受

      2012-08-15 00:44:01孫學(xué)堂
      文學(xué)與文化 2012年2期
      關(guān)鍵詞:李夢陽杜甫

      孫學(xué)堂

      李夢陽擅長七古和五、七言律詩,風(fēng)格雖有多種,而寫得最多、最好的作品大都可見杜甫的影響。因為他的情感近于杜甫,并經(jīng)?;枚旁姷淖志浜捅憩F(xiàn)手法,所以“學(xué)少陵,實有過于求肖處”①沈德潛:《說詩晬語》卷下,《原詩 一瓢詩話 說詩晬語》,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79年,第239頁。。但他又是一個個性鮮明的詩人,形成了獨特的藝術(shù)風(fēng)格。正如陳子龍所說:“獻吉志意高邁,才氣沉雄,有籠罩群俊之懷。其詩漢魏以至開元,各體見長,然崢嶸清壯,不掩本色?!雹陉愖育埖龋骸痘拭髟娺x》卷一,華東師范大學(xué)出版社,1991年影印本。本文擬圍繞主題、情感、表現(xiàn)手法、藝術(shù)風(fēng)格等問題,探討李夢陽對杜詩的接受。

      一 與杜詩相近的題材和情感

      盛唐詩人最擅長的山水田園和任俠邊塞主題,在李夢陽的詩中都不算突出。許學(xué)夷說:“獻吉五七言律、絕,于朝廷、郊廟、邊塞諸作則工,于山林、田野、閑適諸詩則拙,蓋才性各有所宜?!雹墼S學(xué)夷:《詩源辨體》后集纂要卷二,人民文學(xué)出版社,1987年,第405頁。認為空同長于邊塞詩,蓋就其《秋望》及擬古樂府詩中的部分作品而言。與高、岑相比,李夢陽的邊塞詩既缺乏洞察邊塞情勢的現(xiàn)實深度,又沒有描繪邊關(guān)風(fēng)光的浪漫風(fēng)調(diào),更未開出自己的特色。他的詩情總是圍繞當(dāng)時的社會現(xiàn)實以及個人與社會的矛盾沖突展開,詩風(fēng)沉郁悲慨。這是他和杜甫的共同之處,也成為后來重風(fēng)韻的詩人所批評的重點。如徐獻忠說:“獻吉之出,力持氣格,濟以葩艷,可謂雅道中興矣;惜其和平之氣未舒,悲涼之情太勝,豈燕趙悲歌之遺耶?每思氣候和樂,發(fā)調(diào)嫻雅,有遐然遠意,無事雕飾者讀之,久未得也。”④徐獻忠:《跋彭孔嘉詩》,《長谷集》卷九,四庫存目叢書影印本。平心而論,李夢陽詩的悲慨基調(diào)和較為顯直的抒情方式,與他“宣志而道和”、“貴宛而不貴崄”①李夢陽:《與徐氏論文書》,《空同集》卷六二,文淵閣四庫全書本。的審美理想有較大差距,但明代的正德年間,正猶唐朝之天寶后期,生當(dāng)其際,沉郁悲慨乃關(guān)懷現(xiàn)實、忠君憂國之士不得不然的情感選擇,對此應(yīng)予理解和肯定,而不是求全責(zé)備。

      與杜甫一樣,李夢陽懷有忠君憂國的深情。正德以后,他常常百感交集地憶及弘治朝的時光和孝宗對自己的恩遇,“不寐想前朝”(《野風(fēng)》),“中夜悲歌泣孝宗”(《限韻贈黃子》)。他曾拜訪“孝宗之朝五真人”之一的杜煉師,感慨今昔,深情地懷念孝宗說:“不見泰陵草已宿,春生樹啼雙老烏。此時亦應(yīng)群帝趨,金燈翠旗光有無?!保ā渡显L杜煉師》)沈德潛說:“故君之思,寫得神靈恍惚?!雹谏虻聺摚骸睹髟妱e裁集》卷四,中華書局,1975年影印本。晚年家居期間,他一方面以張狂閑放的姿態(tài)宣泄憤懣,“持竿探乳雀,擲石打黃鸝。落果呼兒拾,逢花折自隨”(《田園雨蕪客過三首》其三);一方面又時常悲從中來,感嘆“人生幾何忽已老,激昂淚下如流泉”(《無事》)。這正是杜甫“勛業(yè)頻看鏡,行藏獨倚樓”(《江上》)的意思。他雖然自稱“松菊陶元亮,江湖陸務(wù)觀”(《郊園省水》其二),卻沒有陶的超曠、陸的閑適。他不甘作一個閑散的文人,感情總是處于悲憤狀態(tài):

      感時臺莫上,恐濕賈生衣?。ā断怖钌跃煔w》)

      不寐傷寒節(jié),孤吟繞菊行?!悍汉又型Вl知此夜情?。ā逗由锨锱d》其十)

      望鄉(xiāng)心逐關(guān)云起,懷國情將汴柳新。自信右軍非墨客,誰言高適是詩人!(《辛巳元日》)

      對于朝廷,對于君國,李夢陽始終懷著繾綣深厚的感情。在長期的閑居生活中,瞻望帝京、懷思前塵,成為他的詩歌的一個恒久的主題?!版藡D登樓思,孤臣去國心。此時看故壘,何處不沾襟?!保ā锻麡O》)“世路憐書劍,生涯笑薜蘿……莫問朝元日,傷心是玉珂?!保ā都好諆?nèi)弟璣見過二首》其二)“一自違京邑,飄飄嘆此游……汴河堤上柳,煙色似皇州?!保ā肚屣L(fēng)河上寓樓獨酌》)看到曉空中的星月,他便想到朝中待漏時的光景:

      為農(nóng)常早起,每與雞鳴期。露重花偏得,林深鳥自遲。飛星當(dāng)面過,落月向人隨。玉佩金門外,遙憐待漏時。(《早起莊上》)

      雖然身在江湖,他的心卻總是縈繞在魏闕之下。他的忠君憂國之心是接近杜甫的。直到嘉靖八年(1529),也就是他去世的那一年,還在詩中寫道:“往歲沾宮扇,含香拜玉墀。只今飄白發(fā),刈麥向東菑。樹樹鳴蜩日,家家望雨時。萬方多難意,誰達圣明知!”(《己丑五日》)正像杜甫說“一臥滄江驚歲晚,幾回青瑣點朝班”,“彩筆昔曾干氣象,白頭吟望苦低垂”(《秋興》)一樣,前四句是今昔之感;樹樹鳴蜩,家家望雨,有“文武衣冠異昔時”、“魚龍寂寞秋江冷”(《秋興》)之意;而結(jié)尾那種舍我其誰的急迫心情,讓人想到杜甫《塞蘆子》中的“誰能叫帝閽,胡行速如鬼”和《宿花石城》中的“誰能扣君門,下令減征賦”。

      李夢陽有許多詠物詩寄托著自己的志向、操守或憂讒畏譏的情思,深得杜甫詠物詩之精神。如《古意》寫飛龍馬“常鳴彩仗下,立在紫騮先”,卻無故被棄,結(jié)尾說“如蒙敝帷顧,萬里為君前”,寄托了欲報效朝廷的強烈意愿?!抖辆铡焚澝谰栈ㄅ萄?,“思將正色留天地,肯使陰陽管歲華”,語氣十分豪邁。《詠鶯》:

      嫋嫋花絮亂,交交黃鳥歸。殷勤度碧葉,回轉(zhuǎn)惜金衣。不向艷陽語,似傷儔侶稀。王孫多彈射,莫羨上林飛。

      黃鳥的“殷勤”象征詩人對朝廷的忠誠,“惜金衣”象征束身自好的高潔品格,“儔侶稀”象征賢人的孤獨,“王孫多彈射”代表權(quán)奸的迫害,而“莫向上林飛”的叮嚀,則融合著詩人憂讒畏譏的切身感受。這類詩還有《詠部鶴》、《雪夜廬山玩月》、《聞蟬》、《同雙溪方伯詠石幾》、《詠瓶中柏限韻》、《詠陶臺使蘭陽公廨五色葵花》、《對菊懷鄰菊子三首》等。他的《石竹賦》、《觀禁中落葉賦》、《鵲賦》等抒情小賦,與這類詩歌異曲同工。

      李夢陽還有一類觸物傷情的感懷詩,由外物的悲慘命運和危疑處境引發(fā)感慨,悲天憫人的詩人形象頗近杜甫。如《大梁城西門行》:

      水門堤口雙柏樹,種之何年不記數(shù)。風(fēng)餐雨蝕生氣微,枝葉半凋委官路。烏鴉螻蟻復(fù)啄食,我行見之淚如注。古來根本忌先拔,嗚呼奈此棟梁具。及今可為當(dāng)語誰,半夜吞聲向北去。

      這首詩與杜甫的《楠樹為風(fēng)雨所拔嘆》完全是一樣的寫法。又如《種竹》:

      自從有竹水爛死,使我竟日顏不歡。頃來移置復(fù)傍此,遽覺六月回秋寒。龍姿鳳苞生不易,可憐蕪沒今人棄。窈窕郊園草樹中,何人道有凌云器!

      再如《雨中海棠》:

      憐花常欲報花安,醉眼冥冥雨自看。朵朵胭脂深更濕,杯杯竹葉滿須干。等閑細片休輕落,率爾春風(fēng)且恁寒。朝為行云暮仍雨,凌波獨立汝應(yīng)難。

      語氣特像杜甫的《秋雨嘆》(三首其一)。這類詩,是深得杜詩神髓的。

      李夢陽還有一些寓言性的諷刺詩。如《秋日睹白云生率爾遣興》:

      天際游云白裊裊,渭陽羈客淚縱橫。搏風(fēng)弄雨有誰見,木落秋高堪自行。變幻樓臺翻有態(tài),突然龍豹轉(zhuǎn)須驚。老夫趁此欲登望,怪爾輕遮翡翠城。

      這貌似潔白的天際浮云,既能搏風(fēng)弄雨,又能變幻樓臺、化為龍豹,蓋象征皇帝身邊的弄臣。詩人“淚縱橫”,不是表達對游云的愛憐,而是痛恨。又如《飛蟻嘆》:

      今朝天光鳥鳴喚,草萋柳長江渙渙。怪爾飛蟻何爛漫,填門撲窗坐我案。夜來不虞風(fēng)驟至,屋瓦吹飛船打岸。孤城晦冥霏霏雨,前叫鴰鸧后鵝鸛。共言此祟飛蟻為,我欲擊之還復(fù)嘆。明明上天非無宰,蟻也瑣細何須算。災(zāi)祥感召固其理,先時茍備終無患。君不聞,漢家滿堂客,不貴徙薪貴焦?fàn)€。

      這首詩的小序說在江西時“睹時事感心作”,飛蟻象征小人。此類詩還有《西來行》、《秋夜嘆》、《襄陽歌》等。一腔憤慨化為嬉笑怒罵,愛憎分明,同樣是對杜詩的極好的繼承。

      李夢陽很少寫和現(xiàn)實無關(guān)的“情調(diào)詩”。他有大量詩歌直接反映時事。從他的作品里,我們可以看到當(dāng)時的許多社會政治事件,通過詩人的感慨,又可以感受到當(dāng)時普遍的社會心理。《去婦詞》系正德元年(1506)為戶部尚書韓文及內(nèi)閣大學(xué)士劉健、謝遷等人去位而作,詩中寫道:

      菡萏鴛鴦?wù)l不羨,人生一別何由見?只解黃金頃刻成,那知碧海須臾變!賤妾甘為覆地水,郎君忍作離弦箭?……妾悲妾怨憑誰?。烤杈杩兆詰z。郎乎豈是會稽守,賤妾寧同會稽婦?郎君幸愛千金軀,但愿新人故不如。

      以比興的手法,表現(xiàn)了大臣去位時既眷戀又無奈的復(fù)雜心情,沈德潛贊之曰:“深婉可以怨矣?!雹偕虻聺摚骸睹髟妱e裁集》卷四?!缎鲗m行》為諷刺劉瑾作,以講述者口吻鋪敘玄明宮建造之奢華及劉瑾被誅后的蕭瑟荒涼,然后憤慨地說:

      憶昔此閹握乾柄,帝推赤心閹罔忠。威刑霹靂縉紳毒,自尊奴仆侯與公。變更累朝意叵測,掊克四海真困窮。長安奪第塞巷陌,心復(fù)艷此閹何蒙。構(gòu)結(jié)擬絕天下巧,搜剔遂盡輸倕工。神廠擇木內(nèi)苑竭,官坑選石西山空。夷墳伐屋白日黑,揮汗如雨斤成風(fēng)。轉(zhuǎn)身唾罵閹得知,退朝督勞何匆匆。人心嗟怨入骨髓,鬼也孰復(fù)安高崇?

      痛快淋漓地抒寫了廣大百姓對劉瑾恨入骨髓的情緒。最后,詩人說“聞言愴惻黯無答,私痛圣祖開疆功”,進一步想到太祖皇帝曾于宮前樹立禁止宦官干政的鐵牌,追問“渠干威福開者誰”,表現(xiàn)了更為深遠的理性思考。

      李夢陽有不少酬贈、送別、登覽、懷古等題材的詩歌,都表現(xiàn)出關(guān)懷現(xiàn)實、忠君憂國的精神。他的題畫詩喜歡從畫境聯(lián)系到社會現(xiàn)實,如《畫馬行》由畫馬想到“四海只今多戰(zhàn)爭,安得此馬一敵萬。絡(luò)頭騎出千人驚,擒戎破虜任橫行”;《周文靜畫雪山圖歌》由畫中雪山想到“仿佛寒封洛陽道,得無白擁藍田關(guān)?袁安甘臥幾時起?退之遭竄終招還”,最后落腳于畫中的松樹,說“君不見,古來梁棟必此物,愿君愛之頻拭拂”;《林良畫兩角鷹歌》先鋪寫畫中鷹的神俊,之后設(shè)想呼鷹走馬,“草間妖鳥盡擊死,萬里晴空灑毛血”,之后筆鋒突然一轉(zhuǎn)寫道:

      我聞宋徽宗,亦善貌此鷹。后來失天子,餓死五國城。乃知圖寫小人藝,工意工似皆虛名。校獵馳騁亦末事,外作禽荒古有經(jīng)。今皇恭默罷游燕,講經(jīng)日御文華殿?!瓘膩砩现遣毁F物,淫巧豈敢陳王前!

      沈德潛評:“從畫說到獵,從獵開出議論,后畫獵雙收,何等章法!筆力亦如神龍蜿蜒,捕捉不住?!鄙蚴稀墩f詩晬語》卷下論杜甫的題畫詩說:“其法全在不粘畫上發(fā)論,如題畫馬、畫鷹,必說到真馬、真鷹,復(fù)從真馬、真鷹開出議論。”李夢陽的題畫詩也是如此。胡應(yīng)麟評論說:“題畫自杜諸篇外,唐無繼者?!├瞰I吉《吳偉》、《林良》等六詩,模寫精絕,而豪宕縱橫,幾欲與杜并驅(qū),真杰思也。”②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三,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第54頁。

      李夢陽還有不少反映百姓及軍中將士生活疾苦的詩,如《土兵行》、《豆莝行》、《解俘行》、《冰車行》、《鹽井行》、《苦寒行》、《余干行》、《寄兵備高僉事江》、《嗚呼行寄康子以其越貨之警》等,都能夠繼承杜甫詩歌的精神風(fēng)貌。

      二 杜詩藝術(shù)的繼承

      李夢陽善用象征手法烘托氛圍,如《送李中丞赴鎮(zhèn)》的開篇寫道:

      黃云橫天海氣惡,前飛鹙鸧后叫鶴。陰風(fēng)夜撼醫(yī)巫閭,曉來雪片如手落。中丞按轡東視師,躬歷險隘揮熊貔。

      前四句悲涼動蕩的形象,完全是在為后文的展開塑造氣氛。沈德潛評道:“北地最工起手,蒼涼沉郁,神乎老杜?!薄睹髟妱e裁集》所選夢陽七古開篇與此相近的還有《送李帥之云中》、《土兵行》、《明星篇》、《朝飲馬送陳子出塞》、《胡馬來再贈陳子》、《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可見這是李夢陽慣用的開篇法。其實不止在詩的開頭,他在中段、結(jié)尾也常用此法?!妒瘜④姂?zhàn)場歌》有這樣幾句:

      將軍此時挺戈出,殺胡不異草與蒿。追北歸來血洗刀,白日不動蒼天高。

      “追北”二句將富于細節(jié)的正面描寫與側(cè)面烘托結(jié)合,寫得生動傳神,乃是從杜甫《悲陳陶》的“群胡歸來血洗箭”、“野曠天清無戰(zhàn)聲”脫化出來,沈德潛謂“捫之字字俱起漥稜”。如此之類,真可謂“妙于形容”者。胡應(yīng)麟說李夢陽的歌行“宗師子美,并奪其神”①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三,第57頁。,應(yīng)該包含著對杜詩藝術(shù)手法的贊美。

      由于關(guān)懷現(xiàn)實,時時念及國家之難、民生之艱,李夢陽的詩歌表現(xiàn)出與杜甫相近的悲壯格調(diào),如《秋懷》八首系仿效杜甫《秋興八首》而作,其六云:

      大同宣府羽書同,莫道居庸設(shè)險功。安得昔時白馬將,橫行早破黑山戎。書生誤國空談里,祿食驚心旅病中。女直外連憂不細,急將兵馬備遼東。

      天下戰(zhàn)亂,諸將無能,詩人百感交集,既無可奈何,又希望朝廷能補救以挽回時局,這種急切的感情、悲壯的風(fēng)格,與杜甫是很接近的。又如《繁臺歸興》:

      臺榭歸來地,江山戰(zhàn)后心。城空猶募馬,樹在只棲禽??丛狼缙?,俯河寒更深。風(fēng)沙日日起,梁父為誰吟!

      戰(zhàn)亂之后一片蕭條,于寒冬晴日更覺愴然,作者感時報國的熱情不得施展,故以低回吞吐之語結(jié)束。這類慷慨悲壯的詩還有很多,如五律中的《繁臺春望》,七律中的《九日寄何舍人景明》,七絕中的《諸將八首》、《憶昔六首》等。就這類詩而言,可以說李夢陽得到了杜甫沉郁頓挫詩風(fēng)的神髓。

      李夢陽宗杜,有時面貌酷似,不避字句之蹈襲。如《太華山人歌》:

      山人昔居太華峰,結(jié)屋玉井餐芙蓉。夜隨金精朝白帝,誤撾天鼓撞鴻鐘。帝怒謫之荒江濱,淚添江漢齊朝宗。閶闔九重豹虎蔽,霜雪十年鴻雁冬。江邊諸山不可眼,夢寐猶跨雙茅龍。有時夢到西頂坐,環(huán)海內(nèi)物盡幺麼。一線黃天涇渭流,拳石白晝岷峨破。翳鳳驂鸞覲玉京,羽節(jié)云軿度婀娜??椗摕o指前路,沐發(fā)有盆不借我。山鬼含笑倚巖立,仰看明星斗如大。猿啼蛇吟萬壑靜,山人歸來淚交墮。

      意象瑰奇,造語警拔,很像杜甫的《憶昔行》。《憶昔行》中有“艮岑青輝慘幺麼”、“金節(jié)羽衣飄婀娜”、“千崖無人萬壑靜”、“仙賞心違淚交墮”的句子,比較可知,此詩學(xué)杜“面目太肖”。但這并不妨礙其成為一首好詩。因為它的主題、結(jié)構(gòu)是完整自足的,并非從杜甫那里照搬而來。杜甫詩表現(xiàn)了求仙學(xué)道的意識,而此詩表現(xiàn)的是“太華山人”對朝廷的赤誠忠心。從藝術(shù)上說,杜甫詩用窄韻、一韻到底,多用“參差硬對”,開啟了后來韓愈一派。而李夢陽多用散句,有換韻,意象亦不及杜甫奇詭。這說明李夢陽學(xué)杜,并非有意學(xué)杜甫詩中開元和之調(diào)的“變體”。但“江邊諸山不可眼”,“眼”字過于生新,不及杜甫“秋山眼冷魂未歸”奇警而自然,便顯得用語稍近粗豪。再如七律《九日繁臺》其二:

      禹廟登高人盡回,儒宮下馬盡殘杯。奔陳孔甲元孤憤,去趙虞卿且未衰。高葉下風(fēng)還抱石,片云拖雨故臨臺。酒闌卻憶十年事,半醉呼鷹向此來。

      “高葉下風(fēng)”一聯(lián)移情于物,用字傷于狠重。酒闌懷舊,可謂百感交集。百感交集中不是以杜甫慣用的那種蒼涼低回的寫法結(jié)尾,而是用“半醉呼鷹”這一頗近頹放的行為意象恢張氣勢,表現(xiàn)了不屈不撓的傲世姿態(tài)。無論是感情還是筆法,都難逃“粗豪”之譏。胡應(yīng)麟說:“獻吉于杜得其變,不得其正,故兼涉于粗豪?!雹俸鷳?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五,第103頁。由于李夢陽錘煉字句不像杜甫那樣深穩(wěn),且感情多于悲慨憤激中轉(zhuǎn)出理念或轉(zhuǎn)為豪宕,其詩風(fēng)往往由沉郁走向豪硬,便有近于韓愈之處。如《歲暮四篇》其四:

      枯蓬飛沙原野昏,律窮物慘生意存。向夕氣嚴扃我門,霜白月凍啼夜鹍。圍爐煨芋啖濁酒,有話細與妻兒論。

      又如《送田氏》:

      寒城野霜鴻?quán)秽?,羊腸木零熊豹號。彼汾沮洳望心勞,葭菼委折風(fēng)波濤。山西刑司氣何豪,西邁白日行旌旄,七星丸丸明佩刀。君不見,黃河飛云立如蓋,一鶚乘之向并代。

      這兩首詩的總體風(fēng)格,與其說是近于杜甫,毋寧說更像韓愈。與韓相比,奇險不及,而體氣闊大、句法古硬似之。七律《南溪秋泛三首》錯綜運用寫景、敘事、議論手法,抒寫人生反思,語調(diào)和平,茲錄其一:

      聞?wù)f南溪徑尺魚,漁人何事網(wǎng)常虛。魚行碧葦深先見,網(wǎng)入寒潭迥不舒。東舍刈禾搖夕浦,西鄰決水溜秋渠。平生肉食憂空切,此日臨淵意有余。

      無論是詩意還是詩語,都較為散淡,詩似并無深意,亦無社會人生之重大問題的關(guān)懷,退居之后的本然生活原原本本地表現(xiàn)在詩里,且流露出一種喜愛和愿意回歸散淡生活的意趣,讓人想到韓愈的五古《南溪始泛》三首。李夢陽還有些七律寫得流動暢達,充溢著熱愛生活、熱愛自然的情思。如《過馬陟次毛庶子韻》:

      冉冉輕雷止復(fù)行,鳳池清夏半陰晴。漸看西日籠花氣,誰放南風(fēng)作雨聲。融入塹沙將拂燕,密侵宮柳益霑鶯。晚來一赴薇郎約,匹馬沖泥遠興生。

      整首詩洋溢著喜雨的愉快心情,第二聯(lián)的擬人手法更是移情入物的結(jié)果,讓人想到蘇軾輕快自然的詩風(fēng),或者想到呂本中、曾幾等人學(xué)杜甫而兼容蘇、黃,追求“活法”的流動詩風(fēng)。又如《喜雨命酌》:

      毒熱兀兀滯梁城,不眠聽雨到天明。沙田易涸應(yīng)全賴,稂莠雖鋤卻更生。年稔不須防盜賊,家貧兼得免經(jīng)營。紛披檻竹迎余笑,遮莫尊醪起自傾。

      這種輕快自然風(fēng)格的詩,在杜甫的詩集里也是有的,但數(shù)量不多,不足以代表杜甫的主導(dǎo)風(fēng)格。與盛唐高華超妙的抒情七律相比,應(yīng)該說是“變體”了。

      何景明早已覺察到李夢陽江西以后詩“間入于宋”,并對他提出了批評。薛蕙說“粗豪不解李空同”(《戲成五絕》),既是指李夢陽藝術(shù)錘煉的不足,也是指他的詩風(fēng)有遠離初盛唐風(fēng)調(diào)、質(zhì)樸古硬近于“宋調(diào)”的一面。王稚登批評李夢陽詩“調(diào)高而意直,才大而情疏,體正而意庸,力有余而巧不足”①王稚登:《與方子服論詩書》,《晉陵集》下卷,北京圖書館四庫禁毀叢書影印本。,也是針對其粗獷直率的藝術(shù)表現(xiàn)而發(fā)。陳田《明詩紀事》引《詩談》之語曰:“獨其論黃、陳不香色,而時不免自犯其言?!雹陉愄铮骸睹髟娂o事》丁簽卷一,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年,第1134頁。胡應(yīng)麟還批評李夢陽學(xué)到了杜詩中一些不好的習(xí)氣。他說:

      老杜好句中疊用字,惟“落花游絲”妙絕。此外“高江急峽”、“小院回廊”,皆排比無關(guān)妙處。又如“桃花細逐楊花落”,“便下襄陽向洛陽”之類,頗令人厭。唐人絕少述者,而宋世黃、陳競相祖襲。國朝獻吉病亦坐斯。③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五,第104頁。

      又說:

      老杜七言拗體,亦當(dāng)時意興所到,盛唐諸公絕少。黃、陳偏欲法此,而不得其頓挫辟闔之妙,遂令輕薄子弟以學(xué)杜為大戒。近獻吉亦坐此,然其才力雄健,合作處尚可并馳。時尚風(fēng)靡,熊士選、鄭繼之、殷近夫輩七言,遂無一篇平整,皆賢者之過也。④胡應(yīng)麟:《詩藪》內(nèi)編卷五,第93頁。

      以上所引對李夢陽的批評都是有根據(jù)的。但是我們要強調(diào)的是,詩之美是多樣化的,以質(zhì)樸、顯直、粗獷取勝者自有其價值。李夢陽學(xué)杜,在不自覺中靠近杜甫的“變體”,從而學(xué)唐而未免近于“宋調(diào)”,這是他和后來的王世貞共同的一個特點,這說明他們的詩歌取徑較寬,風(fēng)格多樣,與他們追求“大”和“化”的審美觀念有關(guān),實不應(yīng)予以批評。李雯說:“獻吉以雄厚之思,發(fā)清剛之氣,如華岳秋高,奇云秀彩,變動不竭?!雹蓐愖育埖龋骸痘拭髟娺x》卷一。這是比較準確的評價。

      三 個性精神與自立門戶

      李夢陽銳意進取,有高遠的政治理想。他勉勵兒子說:“春風(fēng)走馬未為得,下有管樂上契稷”(《送兒詩》),高遠的理想近乎杜甫。他勇往直前的雄邁氣概實勝過杜甫,自稱“許身謬比漢賈生”(《送席副使監(jiān)貴州屯學(xué)二事歌》),“男兒要在能死國”(《奉送大司馬劉公歸東山草堂歌》)。他在政治斗爭中深陷糾葛,邊貢說他“神交賈誼,駕軼劉蕡;抱孤忠以抗節(jié),排眾議之紛紛”①邊貢:《祭李空同妻左宜人文》,《華泉集》卷一三,文淵閣四庫全書本。。他有一首詩說:

      憶年二十余,走馬向燕甸??N紳不識憂,朝野會清宴。嗜酒見天真,憤事獨扼腕。(《酬秦子,以曩與杭子并舟別詩見示,余覽詞悲離,愴然嬰心,匪惟人事乖迕,信手二十二韻,無論工拙,并寄杭子》)

      可見他關(guān)懷現(xiàn)實的眼光比別人更尖銳深刻。弘治十八年(1505),他應(yīng)詔上書,“陳二病、三害、六漸,凡五千余言,極論得失”②張廷玉等:《明史》卷二八六,中華書局,1974年,第7346頁。,末尾抨擊外戚壽寧侯張鶴齡驕恣不法。因張皇后及其母金夫人干預(yù),他被下詔獄。但他絲毫不為所動,說“誓死叫閶闔,伸頸甘碪盎”(《乙丑除夕追往憤五百字》)。出獄后他在路上遇到張鶴齡,不但破口大罵,而且捶楚相加,鶴齡竟“不敢校”。后來他回憶此事說:

      獻策天子賜顏色,錫宴出入黃金樓。揚鞭過市萬馬辟,半醉唾罵文成侯。(《戲作放歌寄別吳子》)

      這種與權(quán)奸針鋒相對的激烈斗爭是杜甫所沒有的。杜甫的感情誠摯深篤,李夢陽則有幾分豪橫霸悍之氣。以自我為中心,他對黑暗政治的抨擊來得更猛烈、更憤激。劉瑾專權(quán)時,世事白黑顛倒,他痛心疾首地寫道:

      下乾上坤,高卑易矣。星辰在下,江河逆矣……昔之執(zhí)衡,視權(quán)與星。今之執(zhí)衡,惟我重輕。古道垣垣,今眩東西。指晨謂暮,目鸞為雞……嗚乎噫嘻,盜跖橫行,回、憲則貧,上官尊榮,原隕厥身……西子何惡,嫫母何姝。乘黃瘠弱,御者駘駑。舍彼靈明,溺任胡涂。(《疑賦》)

      對于忠奸不分、玉石莫辨、黑白顛倒的世界,他給予尖銳的抨擊。“李白世人欲殺之,蘇軾能詩遭貶斥。雷劍雖埋光在天,卞玉未剖終為石?!保ā都募拟肿印罚┧矣诤褪浪讓梗矣诮衣丁笆狼檎J假不認真”(《贈胡石陵》),把批判的矛頭橫掃古今,指向人間的一切不平:

      自從天傾西北頭,天下之水皆東流。若言世事無顛倒,竊鉤者誅竊國侯。君不見奸雄惡少椎肥牛,董生著書翻見收。鴻鵠不如黃雀啅,盜跖之徒笑孔丘。我今何言君且休!(《自從行》)

      他不但憤激感慨,還要站起來大聲呵斥那些小人,與他們斗爭到底。他一生四次入獄,“慘淡容顏變,軒昂故性存”(《南浦驛》),磨難沒有改變他的性格和信念。他激昂慷慨地說:

      鞀響久不作,烈士??嘈?。魏裾已寂寞,漢檻空嶙峋。邈焉向千載,曶曶懷斯臣?;市钠堊R察,百死寧一身?。ā妒鰬崱菲淙?/p>

      《獄夜雷電暴雨》一詩高喊:

      天威終不測,魑魅可潛藏!

      正德六年(1511)他被起用為江西提學(xué)副使,非但不改故性,還與上官抗禮,自稱“澄清有夙愫,攬轡誠慨慷”(《自南康往廣信完卷述懷》),他更加傲視權(quán)貴:

      海內(nèi)尚還憂盜賊,老夫何用拜簪纓?。ā读魟e李田二秀才》)

      晚年他居住在大梁,“益跅弛負氣,治園池,招賓客,日縱俠少射獵繁臺、晉丘間”①張廷玉等:《明史》卷二八六,第7346頁。,在一首詩中他寫道:

      憐汝一尊酒,要予千古臺。年從碧草換,暖向玉杯來。海日連波動,江鴻帶雪回。眾賓無遽起,吾醉欲徘徊。(《早春赴鮑相之飲》)

      “老態(tài)頹宕”②李雯評語,見陳子龍等《皇明詩選》卷七。的外表下,仍可見幾分豪橫霸悍之氣。他高揚自我、一往無前、百折不回的斗爭精神,近乎藐視權(quán)貴的李白,而勇往之氣更有過之而無不及。

      就個性氣質(zhì)而言,李夢陽有與杜甫明顯不同的地方。在他的身上,可以明顯感受到李白式的以自我為中心的狂放,也可以覺察到韓愈那種批鱗折檻的勇銳。因此,可以說他繼承了李、杜、韓的人格精神。這便為他強調(diào)復(fù)古、本可能被故紙堆完全遮蔽的文學(xué)創(chuàng)作打開了通向外部的大門。他固然強調(diào)“尺寸法古”,強調(diào)圓規(guī)方矩,他的創(chuàng)作也因模擬而被人指摘,但這都無妨于他成為一個成就卓越的詩人。

      李夢陽詩歌的主導(dǎo)風(fēng)格是悲憤豪硬。他的憤激情緒宣泄出來,要么形成一種沖破黑暗的巨大張力,要么在自我排解時形成自我超拔的豪宕之氣,都展現(xiàn)出一種矯健的力量。如《秋雨夜起》:

      檐雨響不絕,披衣中夜興。寒聲壓高閣,濕氣逼疏燈。一雁叫何處,數(shù)蛩吟可憎。誰能奮長劍,割破黑云層!

      這“寒聲”、“濕氣”,不必定指為何物,孤雁之哀鳴,蛩吟之嘈雜,亦不必落實為何種寄托,然一種憤激的情緒貫注詩間,是分明可感的。頸聯(lián)不求偶對,竟直率地寫蛩聲之“可憎”,感情已欲噴薄而出,至尾聯(lián)則奮力而起,大聲疾呼。這不是杜甫那種沉郁低回的寫法。又如《送甥嘉之茂州次玉溪侍御韻三首》其一:

      已詫齊東謫,能堪蜀道行。自甘窮塞竄,爭奈倚閭情。劍閣云中棧,蓬婆雪外城。大江秋見底,待爾濯長纓。

      面對令人不堪的遷謫,雖自甘棄置,可想到家人的牽掛,當(dāng)如何置懷?這怨憤的情緒沒有噴薄出來,而是轉(zhuǎn)向超越,作勸勉之語,猶言天將降大任于斯人,正好以這樣的機會陶冶自己的情操。詩的前六句極為悲婉,而結(jié)尾卻表現(xiàn)出豪邁剛強的力量。

      李夢陽最出色的詩歌,悲憤豪硬的特點雖然不像上舉作品那樣明顯,卻也都隱然可感。七古如《汴河柳送沈生》:

      汴河柳,裊裊拂地長。雪花風(fēng)起春飛揚。送君立馬古堤口,踟躕勸盡黃金觴。有車轔轔官道旁,轅駒喘嚏何彷徨。于中豈無神駿骨,伯樂不遇誰為彰!人生富貴信有命,英雄仰面高天蒼。高天蒼,販牛牧豕皆騰驤!

      前五句興象玲瓏,風(fēng)華搖曳,一派盛唐風(fēng)調(diào);第二段四句卻由道旁轅駒想到伯樂難遇,既是為沈生鳴不平,又為自己吐露憤慨;第三段二句,由憤激不平轉(zhuǎn)為無奈與豁達;更為出奇的是最后二句再轉(zhuǎn)一層,既可以理解為英雄際會各有其時,又可以理解為飛黃騰達者多非英雄,涵意豐富而語氣極為豪硬。篇幅雖短,卻轉(zhuǎn)折跳躍而又一氣渾成,堪稱空同七言短古的代表作。五律如《酬京師友人見憶之作》:

      浮云悲故國,積水起鳴雷。不見長安日,愁登古吹臺。故人三月別,天上一書來。欲問經(jīng)行處,山中杜若開。

      前四句化用李白“但為浮云能蔽日,長安不見使人愁”語意,表達自己懷思故國、忠君戀闕的情愫,結(jié)尾說自己在山中閑居,自由閑放,語似悠閑而實帶輕微之怨憤,又隱隱然流露出幾分傲世的豪氣。七律如《見素林公以詠懷六章見寄,觸事敘歌,輒成篇什,數(shù)亦如之》其三:

      青天萬仞削芙蓉,憶踏匡廬第一峰。哀壑暮云埋虎豹,大江春浪變魚龍。天池玉筆親留碣,石室山僧獨扣鐘。搔首昔曾霄漢上,舊題應(yīng)被紫苔封。

      首聯(lián)以倒插法起,寫得豪氣逼人。頷聯(lián)寫景,夢陽《游廬山記》云:“(天池)寺?lián)]山絕頂,奉敕建者也,鐵瓦而畫廊,有銅鐘象鼓,悉毀于火,殿前有池,仰出而弗竭,稱天池焉。是日晴晝秋高,下視四海,環(huán)云若屯絮,望岷峨,江南北諸山皆見,然江與湖益細小難觀矣……乃東至白鹿臺,觀高皇帝自制周顛碑,高古雄渾,真帝王之文?!雹倮顗絷枺骸队螐]山記》,《空同集》卷四八,文淵閣四庫全書本。將其所寫下視之景與此詩頷聯(lián)對讀,其雄渾壯闊蓋不相侔,可見其為想象之詞、象征之筆。頸聯(lián)轉(zhuǎn)為黯淡低回之筆,所謂“半闊者半必細”。尾聯(lián)“霄漢”既指廬山絕頂,又象征弘治年間在朝的時光,而“舊題應(yīng)被紫苔封”,有往日不可復(fù)現(xiàn)、政治理想難以施展的遺憾。這首詩悲憤之情全在結(jié)尾宣出,通篇豪健剛硬,能夠代表李夢陽的獨特風(fēng)格。

      猜你喜歡
      李夢陽杜甫
      杜甫的一生
      絕 句
      “詩何嘗無理”
      ——李夢陽詩學(xué)觀的一個側(cè)面
      李夢陽與鄭岳關(guān)系考辨
      李東陽&李夢陽:師生恩怨難分明
      百家講壇(2020年8期)2020-09-26 10:38:54
      杜甫改詩
      絕句
      兒童繪本(2018年4期)2018-03-12 21:16:44
      杜甫與五柳魚
      李夢陽詩歌與西北地域文化
      杜甫的維穩(wěn)觀
      南昌市| 安康市| 青海省| 泉州市| 安丘市| 双鸭山市| 皋兰县| 永福县| 白城市| 万源市| 石城县| 托克托县| 盈江县| 博兴县| 商城县| 临汾市| 新邵县| 郸城县| 祁连县| 迁安市| 鄱阳县| 甘谷县| 永仁县| 高阳县| 如东县| 修武县| 重庆市| 镇沅| 台中市| 陆川县| 屯留县| 磐安县| 松滋市| 隆德县| 普定县| 岑巩县| 吉木萨尔县| 吴川市| 婺源县| 茂名市| 蒙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