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奕浪
(佛山市順德區(qū)鄭敬詒職業(yè)技術學校 廣東 佛山 528308)
職業(y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三步曲”
陳奕浪
(佛山市順德區(qū)鄭敬詒職業(yè)技術學校 廣東 佛山 528308)
結合教學實際,本文探討了啟導—自學、討論—總結、練習—糾錯“三步曲”課堂教學法。教學實踐證明,“三步曲”課堂教學法的運用使化學課堂教學具有顯著的教學效果。
職業(yè)中學;化學;課堂教學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提高教學質量,筆者摸索出“三步曲”課堂教學法,教學實踐證明,這一方法效果甚佳。
啟導——自學 上課開始后,教師首先根據教學內容或聯(lián)系生產生活實際提出問題,激發(fā)學生追求知識的好奇心和主動性。接著板書(或演示課件)簡明提綱,明確本節(jié)課的學習目的和重點,要求學生自學教材并寫出筆記,然后,根據筆記進行板書或口答。這時,學生帶著追求新知的濃厚興趣,在教師的嚴格要求下,會認真地閱讀課文。教師巡回指導,著重發(fā)現學生自學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和對后進生進行指導。例如,筆者講授“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部分內容時,設計了如下問題供學生自學:(1)什么叫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2)組成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微粒之間的作用力分別是什么?(3)組成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微粒分別是什么?(4)離子晶體NaCl、原子晶體金剛石、分子晶體干冰的晶體結構什么不同?(5)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的物理性質有什么區(qū)別?(6)影響晶體物理性質的因素有那些?
討論——總結 讓學生將自學筆記在黑板上寫出后,在教師指導下相互交換意見,師生之間、學生之間進行民主式討論、爭辯,有問有答,各抒己見。例如,對于離子晶體微粒之間的作用,有的學生寫陰陽離子的相互吸引。經過討論,學生認識到這種回答是片面的。因為陰陽離子之間除了有靜電相互吸引的作用外,還有電子與電子、原子核與原子核之間的相互排斥作用,即離子鍵的作用。這一階段要對基本概念逐字辨析,逐句推敲;對重點、難點窮追不舍,各個擊破;對學生板書中暴露出來的問題要抓住不放,反復論證。然后,由教師總結,糾錯補漏,釋疑解難,或通過演示實驗、定量計算等手段作出評價。筆者教“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一節(jié)時,經過學生討論,筆者進行如下總結,并讓學生填寫有關內容(見表1、表2)。
表1 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原子晶體定義、結構與性質比較表
表2 影響晶體物理性質的因素表
練習——糾錯 教師要事先把編好的具有綜合性和靈活性的題目寫在課件上,在學生基本理解課文內容之后打開課件,讓學生或口頭回答,或板書練習,或作書面作業(yè)進行抽查,發(fā)現錯誤及時糾正,以達到進一步深化理解、強化記憶、熟練運用、開拓思路的作用。筆者講授“離子晶體、分子晶體和原子晶體”部分內容時設計了這樣一道練習題——把下列物質熔沸點由高到低排列出來:(A)金剛石(B)NaF(C)晶體硅(D)KF(E)HI(F)HBr。解題思路:學生對于不同類型物質熔沸點高低的判斷一般是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分子晶體,比較明確,但對于不同的原子晶體、離子晶體和分子晶體熔沸點高低的判斷模糊不清。這時應著重從理論上分析說明:對于原子晶體來說,成鍵原子半徑越?。ㄦI長越?。╂I能越大,熔沸點越高(金剛石>晶體硅);對于離子晶體來說,結構相似時,陰陽離子半徑之和越小,熔沸點越高(NaF>KF);對于分子晶體來說,根據范德華力大小判斷,組成和結構相似的分子,分子量越大,范德華力越大,熔沸點越高(HI>HBr)。
實踐證明,“三步曲”課堂教學法能提高教學質量。筆者在實驗班采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組織教學,在對照班則采用常規(guī)教學法進行教學,在2010學年度第二學期期終考試中,兩個班得到了不同的教學效果。具體情況如表3。
表3 對照班與實驗班成績比較表
由表3可見,實驗班的化學成績比對照班有明顯的提高。采用 “三步曲”教學法進行教學的班級學生開始注意學習效率、學習方法,他們的學習自覺性增強,自學能力得到提高。實驗結果表明,以培養(yǎng)學生自學能力、發(fā)展學生智能為出發(fā)點,以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和充分發(fā)揮教師主導作用相結合為基本特征,并注意學生的學習方法、學習情緒、個性心理品質等非智力因素的啟發(fā)式教學方法——“三步曲”教學法是切實可行的。
第一,運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學生可以在教師啟發(fā)誘導下認真自學,找出重點、難點和知識網絡中的各種關系,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更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自學能力。
第二,運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學生通過參與板書和討論,可以和教師一起平等地去爭論問題、探索規(guī)律、辨識真?zhèn)巍⒓m正錯誤,有利于提高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第三,運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學生在課堂上有充分的動腦、動手、動口的時間和機會,有利于學生對知識的吸收、消化,并能逐步掌握探求新知的路徑和方法。
第四,運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通過廣泛參與討論,后進生也有了實踐和表現的機會,大大提高了后進生的學習主動性,降低了兩極分化的現象。
第五,運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教師講授時間明顯縮短,學生活動時間成倍增加,有利于暴露學生在理解和運用知識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便于及時補救和糾正,明顯減少了課后復習和完成作業(yè)的障礙,大大提高了課堂效率。
要處理好教學時間和空間的問題 運用 “三步曲”課堂教學法,雖然在空間上教師主動讓出位置,讓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讓學生思考、討論問題、探索規(guī)律,但一節(jié)課45分鐘,如果放手讓學生思考、討論和研究,教師就難于在規(guī)定時間內完成教學任務。怎樣解決這一突出矛盾呢?筆者認為,教師要做好如下幾個方面:(1)合理處理教材,做到詳略得當、主次分明,本質問題要突出強化,主要問題要單刀直入,防止拖泥帶水。(2)教學思路要清晰,要圍繞中心內容展開,層次要清楚,過程要流暢,過渡要自然,設計要精心。(3)對學生的認知水平和思維障礙要了如指掌,對學生在探索問題過程中碰到困難要給予適當的點撥,問題設計要切合實際。(4)課堂結構要嚴謹,前面的教學內容就是后面的“鋪墊”,后面的知識是前面知識的發(fā)展,要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5)要合理使用投影、掛圖和多媒體等手段輔助教學,提高課堂教學效率和效果。
要處理好“學”與“導”的問題 教師要有正確的教學指導思想,以“學”為主,以“導”為主線。教師是“指導者”、“引導者”,要做到“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教師要充分相信學生能自學,積極指導學生自學,讓學生自己動手、動腦思考問題,要變“一言堂”為“群言堂”,變“講堂”為“學堂”。
要處理好后進生與優(yōu)生的問題 由于學生能力等因素的影響,在班級學生中形成后進生、中等生與優(yōu)等生的差別,因此,教師要設計要求明確的自學提綱,提出的問題難度要適中,要有梯度,練習要有層次,讓后進生“有得吃”,中等生“吃得了”,優(yōu)等生“吃得飽”,在各個環(huán)節(jié)中要重點對后進生進行輔導,使他們從厭學轉到愿學、樂學。
采用“三步曲”課堂教學法,教師雖然少講了,在教學過程中只起點撥、解疑的作用,但對教師的主導作用要求卻更高了。如果教師不能做到這一點,自學就會導致放任自流,這種教學方法的優(yōu)越性就難于體現。
[1]廣東教育學院教育系.現代教育理論[M].廣州”中山大學出版社,2001.
[2]李德勝.“啟導討論式”教學法初探[J].化學教學,2001(4).
[3]王斌清,鄧應山.初中化學“引導法”教學模式初探[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8/9).
[4]童世華.創(chuàng)新學習“五步”教學法的探討[J].中學化學教學參考,2001(8/9).
[5]劉知新.化學教學論[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G712
A
1672-5727(2012)08-0169-02
陳奕浪(1966—),男,廣東佛山人,佛山市順德區(qū)鄭敬詒職業(yè)技術學校高級教師,研究方向為化學課堂教學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