滕 偉 薛永亮 何兆輝 劉 朋
河南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心內科,河南開封 475001
冠心病并發(fā)慢性心力衰竭發(fā)病率及死亡率較高,預后差,因此受到臨床重視。近年使用營養(yǎng)代謝性心肌保護治療成為較前沿的治療方法。磷酸肌酸鈉在肌肉收縮的能量代謝中發(fā)揮重要作用,是平滑肌、橫紋肌的化學能量儲備,并用于ATP的再合成,ATP的水解為肌球蛋白收縮過程提供能量[1]。本文旨在觀察磷酸肌酸鈉對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B型利鈉肽(BNP)及心功能的影響。
選擇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我院治療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0例,心力衰竭判斷采用Framingham標準;心功能符合美國紐約心臟病學會(NYHA)分級Ⅱ~Ⅲ級[2];經彩色超聲檢查證實左心室射血分數(LVEF)<40%,靜息心率≥65次/min;均未用過磷酸肌酸鈉,且排除磷酸肌酸鈉禁忌證患者。將患者隨機分為磷酸肌酸鈉治療組和對照組。磷酸肌酸鈉治療組患者40例,男24例,女16例,年齡51~78歲;對照組患者40例,男26例,女14例,年齡52~76歲。兩組患者一般情況經統(tǒng)計學比較,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控制體力活動,避免精神刺激,控制鈉鹽攝入(WHO建議每人每天鈉鹽的攝入量應在6 g以下,但我國居民的飲食平均攝入量為12 g/d,達到此目標較困難,因此,本研究患者鈉鹽攝入量控制在10 g/d以下)。對照組給予血管緊張素轉換酶抑制劑、β-受體阻滯劑、利尿劑、抗血小板藥物等治療;磷酸肌酸鈉治療組在對照組治療的基礎上加用注射用磷酸肌酸鈉(吉林英聯(lián)生物制藥股份有限公司,每支0.5 g),1 g/次,1 次/d,與 5%萄萄糖注射液 250 mL 配伍靜脈滴注,連續(xù)治療兩周。
根據患者的臨床癥狀及體征評定。無效:心功能無改善,病情惡化或死亡;顯效:心功能改善Ⅱ級,癥狀、體征消失;有效:心功能改善Ⅰ級,癥狀、體征好轉;總有效以顯效+有效計算。
觀察臨床心功能改善程度:用彩色超聲儀于治療前、后測定左室舒張末期內徑 (LVEDD)、左室收縮末期內徑(LVESD),以改良Simpson原理測定LVEF。使用血生化檢驗測定BNP水平。
采用SPSS 13.5統(tǒng)計學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數據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t檢驗;計量資料用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磷酸肌酸鈉治療組臨床癥狀改善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臨床癥狀改善比較(例)
兩組治療前各項心功能彩超檢測指標及BNP水平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治療后各項心功能彩超檢測指標較治療前明顯改善(P<0.05),且磷酸肌酸鈉治療組改善更明顯(P<0.05)。提示磷酸肌酸鈉應用于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能改善其心功能。見表2。
磷酸肌酸鈉是一種全新能量補充劑,具有提供外源性心肌能量作用[3]。心力衰竭時能量代謝的改變與磷酸肌酸(phosphocreatine, PCr)有關[4]。 PCr是心臟能量儲備的一部分,PCr庫在肌酸激酶的作用下與ATP不斷相互轉化,從而反映心肌的能量水平。同時磷酸肌酸鈉作為一種磷酸化合物能夠穩(wěn)定肌纖維膜[5],通過抑制核苷酸分解酶而保持細胞內嘌呤核苷酸的水平,抑制缺血心肌部位的磷酸降解,通過抑制ADP誘導的血小板聚集而改善缺血部位循環(huán),而達到保護心肌的作用。
表2 兩組治療前后各項彩超檢測指標及BNP變化比較(x±s)
本研究觀察了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患者經磷酸肌酸鈉治療2周后的療效,通過組間對比研究,磷酸肌酸鈉治療組與對照組治療冠心病心衰均有療效,但磷酸肌酸鈉治療組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磷酸肌酸治療,患者各項心功能彩超檢測指標及BNP得到顯著改善。在磷酸肌酸鈉治療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患者時未發(fā)現副作用。
綜上所述,本試驗進一步證實磷酸肌酸鈉臨床應用簡單,副作用少,可改善冠心病并慢性心衰患者的臨床癥狀,改善患者心功能,降低左室收縮未期直徑及左室舒未期直徑,顯著增加左室射血分數。
[1]Van Bilsen.“Energenetics” of Heart Failure[J].Ann NYAcad Sci,2004,1015:238-249.
[2]陳灝珠.心臟病學[M].5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00:1273-1277.
[3]Fedak PW.Paracrine Effects of Cell Transplantation:Strategies to Augment the Efficacy of Cell Therapies[J].Semin Thorae Cardiovasc Surg,2008,20(2):87-93.
[4]Ashrafion H,Frenneaux MP,Dpie LH,et al.Metabolic mechanismsin heart Failure[J].Circulation,2007,116:434-448.
[5] 王汝衛(wèi).磷酸肌酸的藥理與臨床應用[J].首都醫(yī)藥,1999,6(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