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學既是一種科學活動,又是一種藝術的創(chuàng)造。如果說,成功的語文教學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統(tǒng)一的話,那么語文教學的板書設計更是科學性與藝術性的完美結合。
我曾在《蒲公英的種子》一課的教學中采用了圖文板書教學法。這一課的板書具體是這樣設計和使用的:
引入新課時,在輕快的音樂聲中一邊用優(yōu)美的語言介紹蒲公英的特點,一邊用流暢的簡筆畫畫出蒲公英的葉、花、果實等。綠葉、黃花、白絨球一下就抓住了學生小小的心,這仿佛是一個特寫鏡頭,可愛的蒲公英生動鮮明地浮現(xiàn)在學生眼前,它使教材內容具體化、形象化。這一環(huán)節(jié)創(chuàng)設了情境,給學生帶來了愉快而新鮮的感受,使他們紛紛睜大了求知的眼睛。
在解決“蒲公英靠什么來傳播種子”這個重點問題時,我在蒲公英的種子旁畫了一個鼓著嘴唇的風姑娘,又在她的嘴唇和種子之間畫了一個箭頭,板書一個漢字“吹”,這是板書中除課題外唯一的一個漢字,也是本課要學習的生字之一,在這里出現(xiàn),既能回答重點問題,又對生字教學起到鋪墊和鞏固的作用,并在整個圖文板書中起到畫龍點睛的作用。當學生理解了風吹來時蒲公英的種子紛紛飛走時,教師簡單幾筆便勾勒出一顆顆種子自由飛翔的生動畫面。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板書設計不僅突出了課文重點,而且使學生受到美的感染,初步培養(yǎng)了他們的審美情趣。
在教學難點“飛到哪兒,哪兒就是我的家”時,學生不理解“哪兒”究竟指什么。我便設計這樣一個問題:“如果你是一顆蒲公英的種子,你想飛到哪兒?”然后根據(jù)學生的回答用簡筆畫畫出山坡、樹林、小河等,然后請學生上臺,引導他們在恰當?shù)奈恢蒙袭嬌弦活w顆種子,例如一顆種子應畫在河邊,而不能畫在河里等。通過選位置鍛煉學生的思維能力,幫助他們積累一些常識。而通過讓學生親手畫,既培養(yǎng)了他們的想象能力、審美能力、觀察能力和動手操作能力,還能使他們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同時對緊張的教學活動進行合理調節(jié),減輕學生的疲勞程度。學生不易理解“家”的真正含義,我告訴他們:“蒲公英的生命力十分頑強,只要有泥土、陽光和水分,它的種子很快就會在一個新的地方成長起來,又變成一株新的蒲公英,就像搬到了一個新家?!蓖瑫r把孩子們畫上去的種子逐一改成長大的蒲公英。這一環(huán)節(jié)的板書設計展示了蒲公英的種子由落地到生長的全過程,完全為落實教學目標而服務,最大限度地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并體現(xiàn)了教師的主導作用,帶領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順利攻破難點問題。
通過上述板書在課堂教學中的展示,我認為它具備以下四個優(yōu)勢:
1.增強教學的直觀性
上述板書借鑒了直觀教學的方法,通過文字、簡圖、線條把課文內容設計成美的造型,具體形象,易于學生接受和理解。
2.能夠使學生牢固地記憶知識
研究表明,人腦中儲存圖像的記憶量約是文字的1000倍。圖文板書就是運用這種理論,把課文內容濃縮成圖文并茂的微型教案,留在學生記憶的“倉庫”里。即使時間長了,有關文字忘了,也可以憑借圖像性特征喚起再現(xiàn)性思維,記憶也就輕而易舉了。
3.能夠更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
上述圖文板書具有形象生動的造型美、精要凝練的語言美、不同色彩的配合美。試想,用這樣的板書進行教學,無疑會很好地培養(yǎng)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審美情趣,對他們的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
4.學生參與板書設計,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
素質教育強調學生的全面和諧發(fā)展,提倡在教授課本知識的同時,注意培養(yǎng)其觀察、思維、想象、動手操作能力等,而上述板書使學生各方面的能力都得到了培養(yǎng)和提高。
實踐證明,圖文板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美好使者,它濃縮了課文內容的精華,融入了師者的心血結晶,它向學生傳遞著新的知識和美的信息,把他們帶入了一個美的新天地。
(作者單位 四川省萬源市羅文鎮(zhèn)中心小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