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想象,才有了發(fā)明、創(chuàng)造和進步;有了想象,我們的生活才會五彩繽紛,詩意盎然;有了想象,我們的生命才會充滿靈性和歡悅。讓“想象”這朵“人類思維最美麗的花朵”進入孩子們的閱讀和習作,這是對兒童生命的一種關懷和體貼?,F(xiàn)形的蘇教版小學語文教材通過多年的實踐與修改,在貼近兒童生活、拓寬兒童視野,培養(yǎng)兒童想象和創(chuàng)新方面都做了很好的體現(xiàn)。因此,依托教材優(yōu)勢,挖掘文本深度,拓展學生思維,從小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是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義不容辭的責任。
一、在閱讀教學中重視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閱讀是培養(yǎng)兒童想象能力的主渠道。教學中,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對孩子進行想象能力的培養(yǎng)。
1.在觀察插圖中訓練想象
畫面是對現(xiàn)實情景的直觀顯示,它通過色彩、形象等再現(xiàn)具體的事物,比起抽象的文字,更能激發(fā)學生的“閱讀”興趣,更能誘發(fā)學生對現(xiàn)實情形的“再造”。小學語文教材中,有許多課文都配有很好的插圖,我們在教學中完全可以充分運用這些插圖來對學生進行想象訓練。如:課文《荷花》中就配了一幅美麗的荷花圖:在荷花池中盛開著千姿百態(tài)的白荷花,它們有的已經(jīng)盛開了,露出嫩黃色的小蓮蓬;有的才展開兩三片花瓣;有的還是花骨朵兒……課文中的文字描述就是這些,但圖上所畫的并不止這些。教學時,我讓學生先仔細觀察圖,想想這些白荷花還會有什么姿態(tài)呢?然后讓他們用上“這些白荷花,有的( ),仿佛( );有的( ),仿佛( );有的( ),仿佛( );還有的( ),仿佛( )?!边@樣的句式描繪圖上的美景。在這樣的練習中,不僅訓練了學生的觀察能力,更重要的是讓學生敢于想、敢于說。
2.在朗讀中進行想象
朗讀是閱讀教學中運用得最多的方法之一。通過朗讀,能夠透過語言文字,在腦海中浮現(xiàn)出具體的形象、情景,把文字轉化為一幅幅生動的畫面,從而理解其意義,受到感染。那么,怎樣朗讀才能夠激發(fā)學生的想象呢?首先要求學生神情專注,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讀;其次,要指導學生朗讀的技巧,讀出輕重、語速、感情。如:《荷花》一課中,第二自然段中不僅寫出了荷花的姿態(tài)美,還寫出了荷葉旺盛的生命力,進行朗讀指導前,我先讓學生理解“挨挨擠擠”“冒”,學生通過“無字詞典”——身邊的生活實際,體會“挨挨擠擠”的場面,而后抓住“冒”這個詞語想象,不是“鉆”,不是“探”,也不是“長”,這個“冒”字體現(xiàn)出白荷花在小小的空間中努力向上的沖勁,它們的生命力那么旺盛,盛開的、半開的、花骨朵兒都是那么的美。學生邊讀邊在頭腦中想象畫面,在情境朗讀中去體會語言的生動,感受荷花的美麗、動人。
3.在延伸課文情節(jié)中進行想象
在小學課本中,有很多寓言、童話、神話及其他體裁的課文,都非常適合用于訓練學生延伸式想象。延伸式想象是在原有故事的基礎上,合情合理地想象出以后的故事。如:在學了《我應該感到自豪才對》后,我讓學生續(xù)編故事:“沙漠旅行結束了,小駱駝又來到小溪邊照‘鏡子’,這次它又遇到了小紅馬。他們會有怎樣的對話呢?”學生根據(jù)課文所學內(nèi)容和課后查閱的資料,想象出了許多精彩的對話。又如:學了《荷花》一課,讓學生想象“假如你是池中的一朵荷花,你會做一個什么樣的好夢?”教學實踐證明,同學們的想象富有童真、童趣,令人欣喜。
二、在習作中培養(yǎng)想象力
隨著新課程標準的實施,現(xiàn)在的教材在孩子們習作方面做了大量的改革。機械、死板、脫離兒童生活實際的問題基本沒有了,習作內(nèi)容側重于開放性,用我手寫我心、寫我情、寫我想。題材自由,符合兒童特點。如:蘇教版國標本第六冊教材里習作1、習作4都是讓學生根據(jù)所給的圖展開合理的想象,進行寫話練習。另外,在寫實生活作文中,也要引導學生進行適當?shù)南胂?,這樣才能使文章表達生動、活潑,達到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深化主題的效果。與此同時,我還根據(jù)課文內(nèi)容進行續(xù)寫、改寫、想象寫。如:學了《微笑著面對一切》,讓孩子們給堅強、自信的桑蘭寫信。學了古詩《絕句》,讓學生根據(jù)詩意和書中所給的圖進行擴寫。
通過訓練,學生的想象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大部分同學漸漸喜歡上了習作,對想象類型的習作尤為喜歡。我想:只要我們堅持不懈地朝著這個方向努力,我們的下一代將會是開拓、創(chuàng)新、富有想象的一代,我們的明天會更美好。
(作者單位 江蘇省蘇州彩香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