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對有效操作的幾點思考

    2012-04-29 00:00:00盧敏燕
    新課程·小學 2012年4期

    很多老師在平時的課堂教學中經(jīng)常會用到操作活動,但我發(fā)現(xiàn),并不是每一次操作都是有效的。有的操作活動很盲目,有的操作活動形式化,忽視了動手操作過程中內(nèi)在的思維活動,還有的操作活動沒有明確要求,教師完全放手讓學生自由操作,沒有效果。那么,如何從學生已有的知識經(jīng)驗出發(fā),設(shè)計富有思維含量的操作活動,提高操作活動的有效性呢?

    一、準確把握操作的時機,讓操作顯實效

    學生的探索雖然只是再現(xiàn)已有的知識或規(guī)律,但也應讓他們經(jīng)歷類似科學家那樣的主要探索歷程,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在探索中積累經(jīng)驗,抓住問題的關(guān)鍵,培養(yǎng)良好的探索品質(zhì),從而實現(xiàn)有效的操作,促進思維的飛躍。

    在計算教學時,可以通過擺小棒等活動加深學生對算理的理解與感悟。例如,在教學“9加幾”時,在引導學生列出算式“9+4”以后,我就讓學生擺小棒探索計算方法,再組織學生進行交流,得到了不同的計算方法。但由于學生的年齡較小,受語言表達能力和知識的限制,很多時候他們都處于欲言又止的狀態(tài)。學生操作過程演示得很清楚,可就是不知道該怎么表達。因此在操作過程中,我請一個學生在投影上演示,一邊做一邊說思考過程。比如湊十法,學生操作:從4根小棒里面分出1根來,和9根湊滿10根,再把10根和剩下的3根合起來就是13根。我就追問:哪兒來的10根小棒?9加1等于10,10再和誰相加?3是哪兒來的?然后再完整地梳理操作過程,并用算式9+1=10 10+3=13表示。動手操作只是教學的一種手段,當學生借助學具理解了算理后,及時地由表象認識轉(zhuǎn)化為抽象思維,這樣學生對算理的理解和感悟才會深刻和透徹,才能達到提高學生思維能力的目的。

    二、合理選擇操作的學具,讓操作更有效

    數(shù)學是研究事物的數(shù)和形的,選擇操作材料的標準,要看學生與操作材料建立的活動和構(gòu)成教學過程本質(zhì)的活動這兩種活動之間的關(guān)系,即操作活動是否有利于促進認識活動。如果這兩種活動之間沒有聯(lián)系,那么直觀材料也是無益的,有時甚至可能會起到分散注意力和妨礙學生思維的作用。由此可見,我們要合理選擇操作的學具,使操作活動真正發(fā)揮它的作用。

    例如,一年級下冊“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一課,在學生初步認識長方形、正方形和圓以后,教師設(shè)計了一個操作活動,讓學生在釘子板上圍出這三種圖形。學生順利地圍出長方形和正方形后,教師問:“小朋友,你們想想看,能在釘子板上圍出一個圓來嗎?”學生有的說能,有的說不能,教師就讓學生動手試試看,學生操作后,教師組織學生交流,有的學生說:“在釘子板上圍不出圓,因為不管怎么圍,都有尖尖的角出現(xiàn),而圓是圓圓的。”老師正準備下結(jié)論時,忽然有位學生興奮地站起來說:“老師,你看,我圍出圓來了。”教師就讓學生把他圍出的圓給其他小朋友看,原來他是把皮筋直接放在釘子板上的,皮筋本身的形狀近似一個圓形,被他一說,原本認為圍不出圓的小朋友開始動搖了,于是在這個環(huán)節(jié)上,教師花去了較多時間,糾纏于能不能圍出圓這個問題上。其實,如果在選擇操作的學具時,考慮得應更周到些,不要選擇近似圓形的橡皮筋,對學生的思維造成干擾,或者教師在學生操作前強調(diào)一下什么叫做“圍圖形”,這樣才能使操作活動更加有效。

    三、保證學生操作的時間,讓操作更深入

    在很多課堂中不難發(fā)現(xiàn),當開始操作活動時,教室里就沸騰了,教師也如釋重負,好像已是自由活動時間。學生用于操作的時間可多可少,教師往往根據(jù)自己的觀察和教學時間來判斷是否要求學生停止操作,而不是切實了解學生是否經(jīng)歷了有效的操作過程。我認為,教師要給予學生充足的時間,讓學生帶著明確的任務,經(jīng)歷完整的操作過程,為抽象概括和進一步的反思提煉、積累充足的感性經(jīng)驗。

    例如,二年級上冊“可能性”一課,在讓學生體驗“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時,進行了裝球游戲:藍貓要和大家玩?zhèn)€裝球游戲?根據(jù)出示的要求,請先在小組內(nèi)討論,應該怎么放球?討論好了,請組長把球裝進透明袋里,比比哪個小組合作得又快又好?。?)任意摸一個,一定是綠球。(2)任意摸一個,不可能是綠球。(3)任意摸一個,可能是綠球。

    每次裝球后,請組長把透明袋舉起,展示本組裝球情況,并說說為什么這樣裝。小組自己提要求,并裝球。然后教師給學生足夠的時間,進行小組操作活動。在活動時,學生根據(jù)教師提出的要求,進行了有序地思考、操作,和組內(nèi)同學交流。最后,教師組織學生進行了全班交流:(1)學生自己說要求,展示相應裝球。其余學生做裁判。(2)舉一袋,猜猜可能提什么要求。學生暢所欲言,教師適時引導,使學生對“一定”“可能”和“不可能”有了更深刻的體驗。

    當然,在有效的操作活動中,教師的作用不可忽視,教師是學生操作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教師還要重視學生操作后的交流與內(nèi)化,給學生口頭表達的機會,讓學生通過傾聽其他同學的想法,發(fā)現(xiàn)他人操作、思維過程中的閃光點及存在的問題,給予理解和借鑒,實現(xiàn)集體智慧的共享。

    (作者單位 江蘇省張家港市中興小學)

    余庆县| 福泉市| 泾阳县| 达孜县| 巫山县| 南城县| 红河县| 会昌县| 林西县| 长垣县| 新绛县| 兰考县| 屯昌县| 揭东县| 九江县| 顺义区| 天台县| 巍山| 如皋市| 乐昌市| 昌吉市| 方山县| 天全县| 额济纳旗| 济源市| 特克斯县| 衢州市| 育儿| 广东省| 许昌县| 都安| 大港区| 博湖县| 彭泽县| 张家港市| 万年县| 湟中县| 高陵县| 富阳市| 南康市| 滨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