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吃的明星一大把,但一口氣吃到吐、撐到翻白眼的恐怕就只有羅志祥了!不過沒有關(guān)系,這不但沒讓他的形象有絲毫受損,反而因為“吃相特別”受到眾多有名的食品廠商的青睞??磥?,“愛吃”是永遠(yuǎn)不會錯的!
羅志祥自稱美食家,但你不妨叫他“愛吃鬼”:有一次在臺北開簽名會,本來公司照例安排好了食宿,他卻忍不住偷偷跑到小吃店去吃干面和貢丸湯,飯后又跑到對面的豆花店吃冰。愛吃辣的他有一次去韓國宣傳,收工后直接殺到店里去吃了兩盤安東燉雞,結(jié)果在上廁所時吐出來,但他再接再厲,帶著隆起的小腹喘著粗氣繼續(xù)逛街覓食,結(jié)果被粉絲認(rèn)出來,覺得尷尬不已的他只好告誡自己“下次不敢吃這么飽了”。
“基隆祥”最愛吃路邊攤
因為小時候家里欠了很多債,羅志祥3歲時便和爸媽組了個“康樂隊”在基隆街頭表演賺些費用:爸爸彈簡單的樂器,媽媽跳舞唱歌,而招牌節(jié)目是羅志祥的“3歲的天才小鼓手”。表演完了,一家三口就拉著手去逛逛夜市、吃路邊攤、喝汽水。這便是羅志祥對于路邊攤的美好記憶,即使現(xiàn)在別人叫他“亞洲舞王”,但羅志祥更喜歡叫自己“基隆祥”:“我很喜歡鹵肉飯,很喜歡夜市的一些小吃,就像我現(xiàn)在有時候私底下也會一個人去吃路邊攤,去吃我最愛吃的基隆廟口的鹵肉飯?!?/p>
有一次好友韓庚到臺灣做宣傳,羅志祥為款待他,特意到夜市買了水煎包、蔥抓餅、綠豆湯和鹵味等地道臺灣小吃來盡地主之誼,而且只花了300元新臺幣。別人取笑他太摳門,羅志祥反駁:“我買的這些不只是我自己愛吃,重點在于這些是最地道的臺灣味。”
拍《轉(zhuǎn)角遇到愛》時,羅志祥飾演的秦朗拿手菜就是蚵仔煎,而在士林夜市可以吃到最正宗的臺灣蚵仔煎。羅志祥得意地說,有些攤位上會寫“羅志祥的蚵仔煎”。這也成為羅志祥經(jīng)常掛在嘴邊引以為豪的妙事之一。
不愛刷碗的“美食家”
羅志祥除了出了名的自戀、愛照鏡子,也是出了名的愛吃,“我最愛海外宣傳,每到一站都會有我最愛吃的食物!第一站來到香港,我最愛紅豆冰、公仔面、菠蘿包;第二站來到新加坡,一抵達就收到歌迷送給我的綠蛋糕(斑蘭葉蛋糕),知道嗎?我收到了快30個綠蛋糕,吃得我都快變成綠巨人啦!”
問他這么愛吃肯定廚藝也不錯,他卻抿抿嘴,笑得有點不好意思:“其實做菜我不是很擅長?!比缓笏职岢鲎约耗翘资裁炊寄苷f得通的歪理,“但品嘗美食我還是蠻擅長的,因為其實,人生就是要吃,能吃就是福。做菜時間真的比較少,你有時候回到家可能累了,還要自己做菜。做菜是種享受,但洗碗的時候你就會覺得,應(yīng)該是不是吃飽后先休息一下。然后你就把碗放在那邊,覺得有點懶惰。所以有的時候都是請媽媽幫我做,或者請媽媽幫我買。”
自嘲中的快樂論
羅志祥很愛自嘲,粉絲貼出他的“吃貨相集”,他說因為自己叫“小豬”;有人叫他“羅娘娘”,他居然也不介意,再奉上自己喜歡粉色的爆料;天天勁歌熱舞難免失手,有一次在澳門開唱時不慎摔個仰面朝天,他卻不忙著爬起來,干脆一邊大笑著說“這次摔慘了”,一邊保持倒下的狀態(tài),讓人拍照起哄……
羅志祥真的不怕“摔跤”,16歲那年以模仿郭富城成名,之后成為臺灣“四大天王”陽光偶像團體成員,但還沒怎么紅就各奔東西了:“很多團員都離開了,我到底要怎么去走將來的路,最后只能靠自己的意志力堅持走下去?!?0歲那年,負(fù)債累累的他丟下偶像的光環(huán)孤軍奮戰(zhàn),朝主持業(yè)發(fā)展做“諧星”,卻不被看好,臺灣綜藝主持人胡瓜說不相信他會走紅,但羅志祥最終憑借三檔節(jié)目創(chuàng)下臺灣地區(qū)收視新高,被封為“綜藝三冠王”。“我不是一夜成名的藝人,一直都是跌跌撞撞地走過來。不過這種感覺也不錯,會有很多有意思的回憶。有句話叫憶苦思甜,那些一夜爆紅的藝人顯然就不會擁有我這些精神財富啦!我應(yīng)該把外號改成‘蟑螂’,那我就是打不死的蟑螂?!彼€是一如既往地喜歡自嘲。
翻滾吧,蛋炒飯
羅志祥不怕因為工作需要而突然增肥和減肥,比如營養(yǎng)老師讓他下午4點以后不能吃水果、喝果汁,“這都算小意思!”但老師叫他不能吃雞蛋,就讓他受不了了。于是朋友聽他抱怨:“好痛苦!我現(xiàn)在連最愛吃的蛋炒飯都戒了!”
做一份加糖的蛋炒飯
不怎么會做菜的羅志祥,幸好還能做出一碗像模像樣的蛋炒飯,但他說自己菜譜的秘訣是加糖,這讓在場品嘗的人反應(yīng)不一,蔡依林大贊好吃,而他自己在嘗過之后反而表情糾結(jié),恐怕這道加糖后的蛋炒飯的味道也只有羅志祥自己能夠評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