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們進入大班下學期,各種能力都大有提高,尤其是語言表達方面,能完整地敘述所要表達的事情。美中不足的是,有些孩子在表達時聲音太小,而因年幼,大多數(shù)孩子在傾聽方面的自控能力較差。為盡快改變這一現(xiàn)狀,我們?nèi)唤處熯M行了商討,最后決定利用離園前的時間開展講故事活動。為爭取家長的配合,我們將活動目標告知家長,并布置了一個小小的任務(wù):請家長協(xié)助孩子準備一個小故事,引導(dǎo)孩子在家講述,并拍攝孩子講故事時的情景,第二天來園時帶上相應(yīng)的故事書,在離園前講給大家聽。
第一個講故事的小朋友是班上表達能力最好的王景,他與大家分享的故事是《快樂的鼠小弟》。王景自信勇敢地站在前面,聲音洪亮,吐字清晰,故事情節(jié)敘述得也很完美,只是他講述的速度太快了。我及時攝錄下王景講述故事的過程,在稱贊他的同時也提出了要求:“希望下次講述時速度不要太快哦?!蓖蹙靶廊唤邮芰宋业慕ㄗh。
曉陽平時說話有點口吃,一著急更難以流暢、完整的表達。輪到曉陽講述故事了,我著實為她捏著一把汗,心里也有點緊張,擔心曉陽一著急又會口吃,其他小朋友的取笑會讓她更沒有自信。而曉陽的表現(xiàn)完全出乎我的意料,只見她不慌不忙地說:“大家好,我?guī)淼墓适旅纸小端膫€蘋果》……”我激動地帶頭給她鼓起了掌。在熱烈的掌聲中,曉陽揚起了她自信的小臉,繼續(xù)講述著她的故事。不知不覺,三分鐘過去了,雖然曉陽仍出現(xiàn)了兩次口吃,但大家絲毫沒有注意到,全都沉浸在她的故事中。
我把曉陽講故事的表現(xiàn)及時反饋給曉陽媽,曉陽媽激動地說:“我擔心曉陽講不好,就給她選了一個簡單的繪本故事,如果她忘記故事情節(jié),看到畫面也能想起來。謝謝老師給孩子展示的機會!”
“三分鐘故事”活動開展以來,我們一直在關(guān)注孩子們的變化。在與家長的溝通中,我們也感受到了講故事活動給他們帶來的驚喜。小如媽說:“以前小如不愛說話,尤其是家里來了客人,羞于問好?,F(xiàn)在小如好多了,能大方地與客人打招呼了?!焙坪茓屨f:“我家浩浩不會傾聽,大人談?wù)撌虑闀r,他總是插嘴。現(xiàn)在他也能安靜地聽完我們說話了。”
“三分鐘故事”帶來的驚喜,不僅使孩子在故事中得到了成長,我們的工作也得到了家長的認可與支持。家長們質(zhì)樸的語言讓我感動,有效互動交流再次拉近了我與家長的距離,家長也更多地感受到了老師對孩子們的愛。
編輯 吳忞忞 mwumin@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