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基于口語體語料的主語前介詞短語“在……”的考察

      2012-04-29 05:31:16王曉慧
      現(xiàn)代語文 2012年1期
      關鍵詞:介詞

      摘 要:在口語體語料基礎上結合語法、語義、語用理論對介詞短語“在……”處于主語前的情況作了考察。分析了介詞“在”的用與不用在語法語用等層面的制約條件和規(guī)律,比如介詞框架結構的作用、介詞短語話題化等深層制約規(guī)律。還分析了使用“在”而產(chǎn)生的一系列語用意義,如起話頭、連接上下文、對舉、定位性等。針對留學生學習介詞“在”時易出現(xiàn)的漏用、濫用現(xiàn)象,希望本課題的考察能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一點參考。

      關鍵詞:介詞“在”話題化介詞框架語用意義

      一、研究現(xiàn)狀及問題的提出

      介詞在漢語中有著重要的句法、語義、語用功能,然而在不同語言中,介詞的使用情況是不同的,因此來自不同語言背景的留學生在以漢語作為第二語言的學習過程中,常常會發(fā)生混淆,產(chǎn)生學習偏誤。比如由于母語的遷移,韓國學生在使用句型“在+處所+動詞性短語”時常出現(xiàn)介詞漏用現(xiàn)象;在使用表示“范圍”義項時,會出現(xiàn)該用“在”而未用的錯誤;另一個錯誤也是歐美學生易犯的,即濫用介詞。

      關于介詞用與不用的現(xiàn)象,已有相關學者進行了考察描寫。陳建民(1984)認為,省略、隱含、脫落等都是口語句子簡略的各種表現(xiàn)形式,認為句首的介賓短語若省略了介詞,則名詞性短語即成了全句的話題。陳昌來(2002)從語義、句法結構、語用、語音等方面對“介詞的隱現(xiàn)和制約機制”進行了探討,也簡單提到了介詞隱現(xiàn)對句子的影響。另外,陳信春(1995)、肖治野(2003)、孫良明(2002)、劉兵(2005)、楊麗姣(2006)等分別從單個介詞或整體上論及了介詞的用與不用。

      前人的研究涉及了不同的方面,論述也深淺不一,但基于描寫的語料幾乎都是漢語書面語體,或者書面語體和口語體相混雜,甚至有些只是零散地選取一些例子來分析,沒有固定系統(tǒng)的語料出處。本研究語料都逐字轉寫自電視或廣播談話節(jié)目的影音文本,共計35萬字,包括中央電視臺《實話實說》《對話》《藝術人生》、鳳凰衛(wèi)視中文臺《魯豫有約》《名人面對面》《鏘鏘三人行》、東方衛(wèi)視《楊瀾訪談錄》等節(jié)目,下文不再一一為例句標注出處。研究目的就是在具體語料基礎上,結合相關理論,以位于主語前的介詞短語“在……”為例,對介詞“在”用與不用的現(xiàn)象作進一步的系統(tǒng)分析并深入討論其致因。

      二、介詞短語“在……”位于主語前的情況考察

      我們對所有語料逐句進行統(tǒng)計,分析主語前介詞短語的情況,根據(jù)“在”的用與不用將例句分為兩類。

      表1:總體情況

      類別 不用“在”的例句 用了“在”的例句 總數(shù)

      例句數(shù)量 368 220 588

      占例句總數(shù)百分比 62.59% 37.41% 100%

      從總體上看,不用介詞“在”的例句要遠多于用“在”的例句,在使用了“在”的220個例句中,又有148個是可以去掉“在”,也就是說,當介詞短語“在……”位于句首修飾整個句子時,介詞“在”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傾向于不使用。

      (一)不用“在”的情況

      表2:不用介詞“在”的例句情況

      類別 (在)……中/上/下/里/里面/內(nèi)/當中 (在)……的時候/以后/之后/之前/以前/前/同時/時期 時間處所義明確 其它 總數(shù)

      例句數(shù)量 62 180 113 13 368

      可加上“在”的例句數(shù)量 62 180 107 12 361

      表2列出了不使用介詞“在”的例句情況,這些例句中,位于句首的介詞短語“在……”中的“在”之所以可以不出現(xiàn),原因是由于介詞框架后項的作用,以及有些詞或短語本身時間處所義比較明確,不需要用“在”介引,但從深層原因分析,是由于介詞短語話題化導致的。

      介詞短語“在……”位于句首時,“在”不用比使用的比例高,從話題化角度分析,是由于當“在……”移到句首,就容易略去“在”,使整個“在……”成為全句在話語平面上的話題,有些還在后面加上話題標記“呢”等。袁毓林(1996)提到,處所格在句中一般要用介詞引導,所以它的話題化有兩種途徑,而連同介詞一起前移,再刪去介詞,這是途徑之一。而時間格在句中則不一定要用介詞引導,所以話題化比處所格要方便得多。話題的語用功能是提供言談的起點,不同類型的話題具有不同的語用功能,時間、處所、范圍移到句首成為話題,它們的功能是:為說明部分的陳述提供一個時空方面的參照框架。比如:

      (1)好家伙你知道那天那個布控啊,整個這個,整個公園門口,所有的群眾,全是警察

      (2)他說那得了,就北京一個公園,中午,十二點,你到那兒去。

      (3)我就真的不明白就是,電影圈大家為什么不能團結?

      (4)為什么不能像香港電影界,香港電影界你你看幾次事件你覺得你特別激動,為什么?

      表2中,“其它”這一類別包括了例(1)~(4), “公園”“電影圈”這些名詞或名詞短語從嚴格的語法規(guī)范來講,是不能直接放在句首作狀語的,但是由于話題化的原因,這些名詞或短語前去掉了“在”,直接放在句首作為話語層面的話題。這些表示處所的名詞或短語前大多可以加上介詞“在”,但是語料統(tǒng)計結果顯示,在這種情況下,“在”傾向于不用。

      關于這一點,補充舉兩個泰國學生造出的句子:

      (5)*在杭州天氣不太熱,常常下雨。

      (6)*在杭州外國人很多。

      按中國人的說話習慣,例(5)、(6)兩句句首的“在”不用,這樣句子更加順暢,可是泰語語法特點使得泰國學生在學習漢語介詞“在”時產(chǎn)生了母語的負遷移,容易在表示處所的名詞前加上“在”,造成介詞濫用。

      因此,當處所名詞出現(xiàn)于句首時,若其后的部分是敘述關于這一處所的情況的,則介詞“在”往往不用。另外還有:

      (7)你說北京交通不好吧,……

      (8)我告訴你,整個零六年中國給我的感覺就是在每行每業(yè),不光在影視圈,咱們藝謀,咱們樟柯,罵,每一個行業(yè)都在罵,文學界,博客界,所有的東西都在罵。

      “北京”“杭州”等具體地名出現(xiàn)于句首,若后面部分是敘述關于這些地方情況的,介詞“在”一般不用,除非為了強調這一地點。

      以下情況例外:

      (9)在杭州,我去了很多地方。

      (10)在動物園,我看到了熊貓、斑馬……

      例(9)、例(10)中,句首的“在”是應該使用的,否則句子不成立。因此,如果能跟留學生講清楚這一點區(qū)別,則可以幫助他們減少句首介詞“在”濫用、漏用的偏誤。

      不使用“在”的例句中,不宜加上“在”的例句:

      (11)14號,兩個一本正經(jīng)的=公安人員審問我

      (12)73年你才十幾歲???

      (13)噢,最近美國也是這樣。

      例(11)~例(13)中,“14號”“73年”這些表示具體日期年份的短語一般不用“在”介引,“最近”“平時”等類詞語也一般不用“在”介引。

      (二)使用“在”的情況

      使用了介詞“在”的例句,大體情況如表3中所列,其中可以不用“在”的占絕大多數(shù)。下列例句中,“在”可以不用:

      (14)可是她回到家里之前你要知道,在這之前,她跟誰革命走的時候,她曾經(jīng)給父母寫過一封信

      (15)在那時候,你們倆對工作的未來的設計是什么?

      (16)可是在有的時候呀,當選擇變得非常復雜的時候,什么是正義

      可以不用卻用上了,往往有語用上的意義,例(14)~(16)中的“在”就是起了強調“在此時不在彼時”的作用。另外,有些“在”的使用也有對舉、起話頭、在篇章開頭使用而起到上下文的連接作用等等。比如:

      (17)雖然這部戲在經(jīng)濟效益上,我沒有得到我所期待的,可是在榮譽方面,我得到了很高的一些(朱:“獎項”),獎項

      (18)在高一之前你還是一個相當好的學生是吧,各門功課還都是挺不錯的,那個時候你還是決定要遵守規(guī)則的,對嗎?

      “在”在這里起到了對舉的作用,例(17)把“經(jīng)濟效益上”“榮譽方面”兩個方面進行對舉;例(18)中的“高一之前”是對舉“高一之后”訪談對象韓寒決定不再遵守規(guī)則學習。

      (19)在今天的節(jié)目當中我們一同來關注中國家電制造商和渠道商他們之間的關系(主持人在節(jié)目開始時說)

      這是主持人在節(jié)目開場時說的話,“在”起到了起話頭的作用,將觀眾注意力拉到此次節(jié)目的主體介紹中。

      (20)在現(xiàn)場我們請到了一位,我們用顯微鏡找到了一位,不知道他究竟算不算是……阿里巴巴的對手?

      這是主持人在跟臺上嘉賓談話過程中,要轉移到下一個節(jié)目環(huán)節(jié)即引介一位現(xiàn)場的觀眾,因此用“在”,起到了連接作用,使環(huán)節(jié)與環(huán)節(jié)之間的轉換不顯得突兀。

      其它必須使用“在”的例句也是受到各種條件的制約:

      第一,“在”介引的部分不能獨立放于句首作狀語。例如:

      (21)在北影廠,那時候我在拍《知音》……

      (22)上次在我們節(jié)目你看她看上海法拉第那個……

      (23)在一個崇拜黃金的時代,我們不要忘了好人

      第二,“在”介引的部分能夠獨立作狀語,但若不用“在”,則導致句子不成立。例如:

      (24)對,那個……在路邊他一直抱別人的話,他每一句你辛苦了,可能已經(jīng)一個習慣了

      (25)在一個小小的演播室里你聽到這么長時間熱烈的掌聲是第幾次?

      (26)在看似復雜的娛樂行業(yè)中,王中軍尋找到簡單的游戲規(guī)則。而在簡單的規(guī)則里,他又時刻=睜大著那雙,銳利而精明的眼睛。

      第三,不用介詞“在”,句子仍然成立,但句意改變。例如:

      (27)對對,那個戲呢,在臺灣演完了之后,我們就決定把整組人帶到了,嗯這個北京來表演。

      (28)這部影片呢,就是自從在我們廬山放映以來,這是你們多次被邀請到廬山。

      第四,“在”前有修飾語。

      (29)就在李公樸……被害之后,馬上就傳出了,下一個目標就是聞一多

      (30)就在……中秋節(jié)第二天,八月十六月明的晚上,鋼琴作家傅聰,在北京舉行了……紀念他父母傅雷夫婦……去世35周年的獨奏音樂會。

      三、結語

      通過對語料的統(tǒng)計分析,我們發(fā)現(xiàn)在現(xiàn)代漢語口語中,當介詞短語“在……”位于主語前時,“在”往往傾向于不用,其中包括一些時間、處所詞,它們本來就是不需要使用介詞“在”來介引的。具體情況總結如下:

      (一)“在”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可以不用,其中的制約條件有:

      1.介詞框架后項起作用,且短語結構比較簡短。

      2.“……的時候/之前/之后”等起的作用。

      深層原因是介詞短語的話題化,即處于主語后述語前位置上的介詞短語傾向于被使用,但由于話題化的原因,易去掉“在”移到句首而成為全句在話語層面的話題。

      (二)處所名詞位于句首時,若其后部分是敘述有關這一處所的情況,“在”一般不用,除非是語用上有意強調該處所;若是表示動作進行的地點,則需要用“在”。

      (三)時間名詞位于句首,表示具體時間、年份的時間短語一般不用“在”介引,“最近、當時、平時”等也一般不用“在”介引。

      (四)必須使用“在”的制約條件

      1.介詞“在”所介引的部分不能獨立位于述語前作狀語。

      2.“在”介引的部分可以獨立作狀語,但不用“在”句子不成立,比如使用了介詞框架后項但短語結構復雜的情況。

      3.不用“在”句子雖然成立但句意改變。

      4.介詞前有副詞修飾。

      5.語義上要形成前后對舉的效果。

      在對外漢語教學中,教材往往只解釋了介詞“在”的詞性、用法,一般不涉及到用與不用的問題。而留學生在學習時,如果僅僅根據(jù)這些解釋,再加上母語語法的遷移,就容易引起介詞“在”的誤用。有些留學生確實在為這個問題而困惑:到底什么時候該用“在”,什么時候不該用“在”,為什么根據(jù)漢語語法造出來的句子,有時候在中國人聽來覺得有點兒別扭。本文希望在對主語前介詞短語“在……”進行以上考察后,能夠為對外漢語教學提供一些參考,從而提高這方面的教學效果。

      參考文獻:

      [1]陳建民.漢語口語[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4.

      [2]金昌吉.漢語介詞和介詞短語[M].天津:南開大學出版社,1996.

      [3]徐烈炯,劉丹青.話題的結構與功能[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8.

      [4]陳信春.“在+NP”的“在”的隱現(xiàn)[J].殷都學刊,1990,(1).

      [5]袁毓林.話題化及相關的語法過程[J].中國語文,1996,(4).

      [6]金昌吉.動詞后的介詞短語及介詞的虛化[J].河南師范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1995,(3).

      [7]張赪.現(xiàn)代漢語介詞詞組“在L”與動詞賓語的詞序規(guī)律的形成

      [J].中國語文,2001,(2).

      [8]孫良明.關于取消“介詞省略”說以及“于”字的用法問題[J].

      古漢語研究,2002,(3).

      [9]肖治野.“到”字結構中“從”的隱現(xiàn)之管見[J].河北師范大學

      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03,(6).

      [10]儲澤祥.漢語“在+方位短語”里方位詞的隱現(xiàn)機制[J].中國語

      文,2004,(2).

      [11]陳昌來.現(xiàn)代漢語介詞的語用功能分析[J].廣播電視大學學報

      (哲學社會科學版),2005,(2).

      [12]劉兵.漢語介詞的隱現(xiàn)與論元標識功能的轉換[J].云南師范大

      學學報(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5, (4).

      [13]楊麗姣.漢語介詞的主題標志功能研究[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

      (對外漢語教學與研究版),2006,(4).

      (王曉慧杭州 浙江工商大學國際教育學院310018)

      猜你喜歡
      介詞
      幾個介詞的特殊用法
      介詞和介詞短語(二)
      介詞和介詞短語
      介詞、介詞短語解析(二)
      介詞、介詞短語解析(一)
      介詞with的用法及翻譯
      介詞不能這樣用
      賓語前是否要加介詞
      漢語介詞“跟”和越南語介詞“voi”的異同
      介詞填空專練
      昌黎县| 兰州市| 曲水县| 宁陵县| 阿图什市| 仙桃市| 荃湾区| 张家界市| 铁岭市| 中方县| 阜城县| 郁南县| 四平市| 徐水县| 玉溪市| 哈尔滨市| 浦北县| 崇阳县| 雷波县| 泸西县| 吉安县| 新巴尔虎左旗| 南投县| 安福县| 黄平县| 富宁县| 安吉县| 宁陵县| 滦平县| 壶关县| 桐城市| 青川县| 定陶县| 肇州县| 桐柏县| 鹿泉市| 宜兴市| 林西县| 深圳市| 武山县| 淅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