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慶才
[摘要]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有一定的聯(lián)系,也有一定的區(qū)別,在我國主要是以財務審計為主,而績效審計是附屬于財務審計的,它必須和財務審計結合起來??冃徲嬍侵竾业膶徲嫏C關對事業(yè)單位、政府機關和其隸屬部門的經濟活動的效果性、效率性和經濟性進行的評價和審查活動。在一些發(fā)達國家,績效審計在國家審計工作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大,并且開始獨立于財務審計之外。
[關鍵詞]財務審計績效審計比較結合
績效設計和財務審計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兩者是密不可分的關系。本文將詳細地探討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之間有什么區(qū)別,并且分析該如何將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進行有效地結合,從而使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工作更加到位。
一、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的區(qū)別
1.要素差異。從審查的目的來看,財務審計評價和審查的是財務活動的合法性、真實性和公允性,而績效審計評價和審查的是經濟活動的效果性、效益性和經濟性;從審查對象來看,財務審計的審查對象是財務收支活動而績效審計的對象是政府機關及其附屬部門和事業(yè)單位;從審計方法和技術來看,財務審計運用的是審閱、查詢、觀察、函證等方法,而績效審計運用的是調查、分析、統(tǒng)計、采訪等方法;從審計功能來看,財務審計具有防護性和鑒證性,而績效審計具有建設性;從審計程序來看,財務審計的程序分為準備、實施和報告階段,績效審計的程序除了財務審計的三個程序之外,還有一個后續(xù)審計階段;從審計標準來看,財務審計的審計標準是國家的法律法規(guī)和公認的會計準則,而績效審計的標準是有關的法律法規(guī)、公認的管理實務和規(guī)章制度;最后,從時間導向方面來看,財務審計注重歷史,而績效審計注重未來。
2.審計理念。財務審計是對過程和問題的導向性審計,財務審計通過糾正和查處違規(guī)違紀現(xiàn)象來維護既定的制度,從而提高績效。績效審計則是對結果和績效的導向性審計,績效審計通過研究實際結果和預期目標之間的差異來找出管理和制度上的缺陷,從而加強管理和完善制度,以實現(xiàn)高的績效。當違反規(guī)章制度時,財務審計會對個人和單位作出法律懲罰,但是在績效審計中,如果違法規(guī)章制度之后,績效提高了,那么就不會追究單位和個人的責任,反而會被認為是一種創(chuàng)新。
3.切入點和側重點。財務審計的切入點是被審計單位的資金流,看被審計單位的資金流入有沒有違背相關的法律制度審查資金的使用過程中出現(xiàn)的問題,通過揭露制度和管理漏洞來提高經濟效益。而績效審計的切入點是業(yè)務流程,看被審計單位有沒有正確地執(zhí)行決策,通過審查效益結果來揭露監(jiān)督實效、執(zhí)行不力和決策失誤等問題。財務審計的側重點是審查被審計單位的會計報表、會計賬簿和會計憑證等資料;而績效審計的側重點是審查制度規(guī)定、審計環(huán)境和決策制定等。
4.對審計人員的要求。財務審計對審計人員的要求是要熟練地掌握審計知識,要精通財會知識,要熟悉財經法紀,要有一定的審計技術,并且必須做到思維縝密和作風嚴謹。績效審計對審計人員的要求是既要具備財會知識,又要熟悉工程計量、經濟、計算機和統(tǒng)計知識,對政府的工作環(huán)境要熟悉,對政府的工作業(yè)績能夠提出中肯建議,還必須具有開闊視野和創(chuàng)新能力,對問題能夠進行系統(tǒng)的分析??梢钥闯?,績效審計對審計人員的要求要遠遠高于財務審計對審計人員的要求。
二、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的有效結合
1.結合原則。我國地域遼闊,在不同的地方有著不同的審計環(huán)境和不同的規(guī)章制度,因此,財務審計和績效審計的結合原則不能夠一概而論,而應該對具體的問題進行具體地分析。
2.結合范圍。在我國,財務審計的范圍要遠遠超出績效審計的范圍,一般說來,如果經濟活動涉及到投入產出,那么就可以對其進行績效審計??冃徲嫷膫戎攸c是公眾比較關注的一些領域,比如專項資金審計、公共工程審計、公共支出審計和財政預算的支出審計,對這些方面展開審計活動,能夠為國家節(jié)約一部分資金,同時也可以提高被審計單位的經濟效益。
3.結合方式。在我國,績效審計還做得不是很到位,還需要不斷地積累經驗。對于違法比較嚴重的單位來說,應該將穿插進行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對于違法現(xiàn)象比較少的單位來說,應該主要進行績效審計,然后再輔以財務審計;如果一些單位之前進行過績效審計,那么就可以直接采取績效審計。
4.具體實施辦法。在將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進行結合時,要合理地選擇審計項目,對公共工程項目、公共預算的支出項目和公共投資項目進行審計時,要將績效審計需求考慮在內,這樣就可以大大地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在制定審計計劃時,要對績效審計進行中長期計劃,使得績效審計有步驟、有計劃地進行,同時,在編制計劃時,要有重點、有針對性,并且合理地安排人力資源,避免將任務進行重復安排,此外,還要保存好審計資料。在制定審計準則時,應該將政府的審計準則分為績效審計準則和財務審計準則,然后制定各自的報告準則、作業(yè)準則和審計內容,對政府部門實行績效審計,需要建立科學系統(tǒng)的績效審計體系。
在審計程序上,如果單純地實施績效審計,那么就要充分收集以往財務審計中的審計證據;如果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同時進行,那么除了要收集財務資料以外,還要搜集各種調查表、決策和各種制度規(guī)定。
在審計方法和技術方面,績效審計可以沿用財務審計的一些方法,比如分析、計算、觀察和審閱,對于具體的問題,審計人員應該做具體的分析。在審計人員方面,應該加強對績效審計人員的培訓,使績效審計人員的知識更加全面。
三、總結
在我國,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是并存的,財務審計在審計活動中占據主要的地位。在未來,我國要不斷地加強績效審計,使得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互相分離,互相獨立。目前,績效審計和財務審計獨立之間的結合只是一種過渡的表現(xiàn),審計人員需要在兩者進行結合的過程中找出績效審計的有效方法和經驗。
參考文獻:
[1]范開誠.績效審計與財務審計的比較研究[J].審計月刊,2009(07)
[2]宋迎春.美國的政府績效審計及其對我國的啟示[J].山東工商學院學報,2009(01)
[3]朱曉華.試論財政資金績效審計問題[J].創(chuàng)新,2009(03)
[4]張炎,汲君.政府績效審計:促成服務型政府建設的工具[J].創(chuàng)新,2010(05)
[5]張敏.政府效益審計及其實現(xiàn)形式分析[J].財會通訊(學術版),20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