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的孩子太“綿”了,少了很多野氣,很乖很順很聽話?換句話說,你的孩子除了學習,就不知道當班干部的滋味?任何事只知道聽從別人的管理和指揮?你的孩子根本就不知發(fā)飆、拒絕是何物?你的孩子得到不公正待遇時從來不會反抗?將來也許他們就OUT了。我主張培育一個生猛的孩子,很會表現(xiàn)自己,表達自己,追求自己的需要,能聰明地滿足自己的需要。
兩件“生猛”小事:
場景一:學校管理很嚴,學生要外出得班主任簽條,但王芳中午特別想吃學校門口的炒米粉,如果換作很聽話的孩子就算了,不能違反規(guī)定。但是這個孩子不一樣。她向其他同學借了一張條子,混出校門吃了一碗米粉,然后很快返回學校。學校的規(guī)定也遵守了,自己的愿望也滿足了。
評價:這樣的孩子很生猛,很懂變通,很會想辦法去滿足自己的愿望。在規(guī)定的范圍里能靈活掌控,不被規(guī)則束縛。
場景二:某心理學家很懂教育方法。有一次,他發(fā)現(xiàn)女兒做作業(yè)時房間很熱鬧,原來,她邊做數(shù)學題,邊聽英語聽讀練習,問她,答說:一心要會二用。數(shù)學題也做了,英語聽力作業(yè)也完成了,高效。這位父親并未指責,而是大加贊賞。能一心二用并不見得不好。這個孩子還發(fā)明了很多省時省力的方法,比如作業(yè)做不完,但想看電視里科教節(jié)目《恐龍》時,就背對電視,一邊做,一邊聽電視。她的成績一直不錯,不是死學,而是自己尋找適合的辦法高效愉快地學。
評價:尊重孩子探索的權利,她們會找最簡單最偷懶的方法,其實也沒啥不好,你看到的是天花板,是紀律規(guī)則,孩子看到的是省時省力。生活的最高準則是不費力但討好。完成事情不止一種方法。
生猛的孩子培育指南:
鼓勵孩子當“官”
在學校勇于爭取擔任各種班干部。學習不拔尖?沒關系,可以當勞動委員、組織委員或者體育委員什么的,別小看這芝麻官兒,對孩子的交往和應對,為他人服務的意識都是很好的鍛煉。為什么有的孩子看起來說話做事那么得體,而有些孩子太小兒科?就在當沒當過“官”。李沁的女兒就是班上的音樂課代表,每天領唱,小模樣領導力十足,其實她的歌兒唱得并不是最好的,但是敢唱就是能力鍛煉,敢開口就很生猛,你可以不是最好,但敢表達就有機會脫穎而出。劉玫的孩子是學校的小主持人,成績只是中上等,但相當相當自信,小小人兒一點都不怯場,又是一枚“生猛”漂亮的女孩。這樣的孩子,將來你幾乎不用擔心她的生存能力,主動積極本身就是一個人最好的氣場。王青的孩子是班上學習委員,改卷子,抱作業(yè)本,樓上樓下地跑,小小年紀懂得為老師分擔,你認為影響學習?完全沒必要,她多一些跟老師的溝通和交流,才知道如何能高效學習,一天到晚死板板呆在自己圈子里的小孩,肯定成不了大器。
敢于說“不”
在學校里敢適度發(fā)飆,而不是純粹聽話的小綿羊。遇到別人受欺負時,敢主動“出頭”。這個出頭不是說硬碰硬,而是學會聰明地解決問題,這是一種能力,做這樣的事情多了,孩子身上的正面能量就會很足,自信和生猛就會不斷增強。王威的媽媽講過這么一件小事,有一次,王威在老師講課時,就指出了老師一個不對的地方,老師居然很高興,夸獎他聽得認真。你得知道,權威并不總是對的,要敢于說“不”。
鼓勵孩子愛運動
游泳騎車樣樣都會。你看到的他們,學習之外都是在動的,而不是文文靜靜坐著不動的。什么都會點,才能鎮(zhèn)得住人,時不時露一手兒。一位十五歲少年的媽媽,說自己最喜歡看到的情景是兒子和一幫同學打籃球:看上去真陽光啊,蠻舒服的,搶球時特別帥氣生猛,你再試想,一個戴著高度近視眼鏡,文靜不多言的男生站在一邊,是不是一下被比了下去?
允許孩子適度表達性感
有些半大的孩子開始注意外形了,愛漂亮扮酷,有些家長在這些方面很打壓,認為分心,其實這樣反而很不好。青春是一種能量,男孩就要帥氣,女孩就要漂亮,要給他們這種認同。你的孩子很青春很生猛。有什么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