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一脈相承的精神

    2012-04-29 07:46:38陳婉
    山花 2012年4期
    關(guān)鍵詞:飛鳥楚國屈原

    陳婉

    關(guān)于屈原或關(guān)于陶淵明的單篇研究論文已經(jīng)有很多,但對于兩者之間的相似點與傳承關(guān)系卻很少有人注意到,或認為一個忠君愛國,一個歸隱田園,一個處于春秋戰(zhàn)國,一個處于東晉末期,沒什么可比性,但筆者通過研究卻發(fā)現(xiàn)了兩者的很多相似點,即他們的精神有著一脈相承的關(guān)系。

    生逢亂世,不改志向抱負

    屈原是戰(zhàn)國時期楚國人,他所生活的時代是戰(zhàn)國的中后期,這時期正是群雄爭霸的時期,社會變革、階級斗爭都十分激烈。屈原所屬的楚國和當時新興的秦國實力都很強大,都有吞并天下的野心,兩國之間的明爭暗斗十分激烈,當時就有“縱合則楚王,橫成則秦帝”的說法。屈原所屬的屈氏家族,在楚國國內(nèi)一直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作為楚國的貴族,屈原從出生起就被寄予很高的期望,從小就開始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學識淵博、善于辭令。屈原最初入朝為官時是受到楚懷王的信任的,他對內(nèi)主張舉賢受能,修明法度,對外主張合縱抗秦,這些主張最初是得到采納的,楚懷王還令他為左徒,并命他起草憲法。但后來由于楚國內(nèi)部的權(quán)力之爭和秦國的離間計,他屢次遭讒,并兩次被流放。換了別人,受到這樣的待遇早就另投明主了,那個時代就有很多這樣的策士的例子,比如,蘇秦之流,先依靠楚,楚不可靠就去依靠別國來求取一己之榮。可是屈原卻始終不改其愛國情懷、志向抱負,在國都被攻破的情況下,他不是選擇另投明主,而是選擇自殺的方式來表現(xiàn)其愛國情懷。在那樣的亂世,其實他完全可以選擇另外更好的生存方式,他明白楚國面臨的危險,也清楚留在楚國的處境,但他并沒有這么做。他熱愛自己的國家,面對小人的毀謗、楚王的不信任和被放逐的命運,他始終不改自己的志向,對楚國忠貞不渝。他曾經(jīng)說過:“寧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為此態(tài)也”,自覺地把自己的命運與楚國和楚民緊密地聯(lián)系在了一起。當國都被攻破后他毅然選擇了自殺來表示對祖國的忠貞。他面對嫉賢妒能、美丑不分的黑暗世道,沒有屈服,也沒有同流合污,而是始終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而陶淵明給我們的雖然總是超脫飄逸的隱士形象,但其實他也與屈原有著同樣的精神,在他平淡的背后,同樣掩藏著一顆熱切激烈、壯懷天下的雄心。陶淵明生活在晉宋易代之際,東晉已經(jīng)走向衰敗和滅亡的境地。這時期也是中國歷史上最黑暗、最動蕩的時期,災(zāi)禍不斷、兵禍不絕。戰(zhàn)爭頻仍,社會動蕩,大小軍閥為爭奪權(quán)力,互相攻殺。當東晉王朝失陷中原后,偏安江左,但仍不顧老百姓的死活,內(nèi)部爭權(quán)奪利,外部戰(zhàn)爭不斷,人民四散逃竄,賦稅繁重,民不聊生,社會矛盾尖銳。因此陶淵明想要在這樣的時代生存,本身就是十分困難的。在這樣一個紛亂的時代,很多士人選擇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存方式,但陶淵明并不是這樣的。陶淵明的曾祖父陶侃,是東晉開國元勛,軍功顯著,官至大司馬,都督八州軍事,荊、江二州刺史、封長沙郡公。陶淵明的祖父陶茂、父親陶逸都做過太守。外祖父孟嘉也是著名學者,這樣的家庭出身使得陶淵明從小就立志報國,他幼年時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少年時期就通讀了許多儒家著作,儒家積極進取的向上精神始終召引著他。因此從二十九歲起,陶淵明開始出仕為官,任江州祭酒。其間,幾度出仕,最后一次是四十一歲時出任彭澤令,后自免去職。在這十三年中,他一直希望施展抱負,為國效力,像曾祖父陶侃那樣做一名對君忠貞的清廉官吏。但由于東晉的特殊社會現(xiàn)實,更由于門閥制度的影響,使他空有抱負卻有志不能施,一生都未被重用,做來做去也都是一些位卑言輕的小官,因此他最終看清現(xiàn)實,選擇了歸隱這條路。但是歸隱后也并沒有忘懷世事,從他農(nóng)閑時創(chuàng)作的詩歌就可以看出來,如《詠荊軻》,借歌頌荊軻,表明自己希望能遇到明主再展宏圖。所以從本質(zhì)上來說,歸隱并非是他真正想選擇的,這只能是一種無奈,骨子里他還是希望能像曾祖父、祖父那樣為國效力,實現(xiàn)宏圖大志的。屈原和陶淵明雖人生選擇不同,但都身處亂世;雖無法施展理想和抱負,但兩人都不改其志向卻是相同的。

    高潔人格精神的范例

    屈原受儒家傳統(tǒng)思想的影響,注重修身養(yǎng)性,自我完善。在《離騷》中就有許多詩句表明了他的高潔人格,如《離騷》云:“紛吾既有此內(nèi)美兮,又重之以修能。扈江籬與辟芷兮,紉秋蘭以為佩?!薄俺嬆咎m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薄爸栖梁梢詾橐沦?,集芙蓉以為裳?!眱?nèi)善外美是屈原執(zhí)著的追求。在當時的困境中,許多人的品質(zhì)德行很容易在黑暗的世俗中變質(zhì),而屈原卻始終保持著高潔的品質(zhì),從他作品中大量使用香草為比興對象就可以看出來,另外他還把香草作為一種裝飾物,穿在身上,佩在腰間來體現(xiàn)他的高潔之志。對作為賢者可能要有的慘烈下場,屈原也早有準備。他把苦難,甚而生命視為堅持人格節(jié)操的必然代價。在他的天平上高潔的人格總是最重的砝碼。《漁父》詩對屈原的刻畫抓住了其精神實質(zhì)。漁父用“與世推移”,“淈其泥而揚其波”的道家思想說服屈原,但在屈原眼中,那只是庸俗自私的人生哲學,他是絕不會接受的。他是一個純粹的理想主義者,世俗化的利益對他來說并沒有什么價值。在他被流放時期的作品中,他沒有哀嘆當下的饑寒苦厄,也沒有追念昔日的錦衣玉食,關(guān)于衣飾環(huán)境的描寫大都是一種精神的象征。物質(zhì)的落差好像并未對他造成什么影響,精神的苦悶才是他痛苦的根源。君臣遇合是屈原唯一能快意生存的環(huán)境。因為,只有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中,他才能真正展示自己的內(nèi)美,其他形式的人生都不能吸引他的心靈。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評價《離騷》的話其實也是對屈原志高行廉人格的禮贊。屈原《離騷》里有“老冉冉其將至兮,恐修名之不立”?!暗抢鲑馐秤裼?,與天地兮同壽,與日月兮齊光!”這些詩句正表明了他要流芳千古、垂范萬世的決心。儒家講求“慎終追遠”,屈原正是想借高潔的人格贏得與日月同輝的永恒。

    陶淵明也與屈原一樣在污濁腐敗的社會環(huán)境之中保持了自己獨立高潔的品格。陶淵明的《詠貧士》借古代賢士榮雯、阮公、黔婁、袁安、張仲尉、黃子廉安貧樂道、持操守節(jié)之事,激勵自己堅守清貧,要在污濁的俗世中保持高潔的人格,不改初衷。陶淵明歸隱后期,生活十分貧困,但是面對江州刺史檀道濟送來的糧肉卻以不食嗟來之食而拒絕。他不像一般文人那樣鄙視生產(chǎn)勞動,即便像有民本思想的孟子都曾說過“勞心者治人,勞力者治于人”的話,但陶淵明不但不鄙視勞動者,而且還自己親自參加勞動。這一方面說明他生活貧困,另一方面說明他固節(jié)守窮的精神。在艱難的生存環(huán)境中也彰顯了他的高潔品性,實現(xiàn)了自身的超脫。古代賢士不求功名,潔身自好,他們對錢財?shù)谋蓷?,對“道”的?zhí)著追求,都是陶淵明效法的榜樣,成為他在艱難的環(huán)境中堅守節(jié)操、不改初衷的精神動力。這些激勵陶淵明堅守節(jié)操、保持獨立人格精神的前賢自然也包括屈原在內(nèi)。這一點從陶淵明《飲酒》之九對屈原《漁父》的模仿與借鑒可以看出。屈原的《漁父》實際上展現(xiàn)了屈原內(nèi)心深處的矛盾斗爭,表現(xiàn)了由困惑、矛盾到堅定的心路歷程。陶淵明一生都處于仕進與隱逸的矛盾之中,曾經(jīng)數(shù)次出仕又數(shù)次歸隱,因

    而對屈原的心境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把握。陶淵明在他的《五柳先生傳》里說的“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正是其人格精神的寫照??梢妰烧咴诒3指邼嵢烁裆嫌兄浅O嗨浦?。

    時代孤獨者的形象

    戰(zhàn)國末期,群雄爭霸,秦國最終有吞并六國的野心。作為楚國貴族,屈原始終抱著自己的信念,可面對多次小人讒間,甚至他的學生都離開了他,他都沒有像許多人那樣另投明主,而是始終一心向國。為了保持自己節(jié)操的高尚,他堅決不與黑暗的惡勢力同流合污;為了保持自己的節(jié)操,寧肯死亡也絕不茍且偷生。他明知道轉(zhuǎn)身也許會有更好的結(jié)局,但他強烈的自我意識和對完美人格的追求使他不愿意這樣做,他寧愿忍受孤獨也不愿與守舊勢力和世俗同流合污。雖然內(nèi)心也有矛盾和掙扎,在《漁父》詩中就體現(xiàn)出了他的矛盾和孤獨無助的形象,但他始終沒有改變志向,甚至不惜以死與國家共存亡,真正做到了“伏清白以死直”。而與那個時代的大多數(shù)士人相比,他是孤獨的,他沒有選擇隨波逐流,也沒有另投明主,在當時乃至后來的一些世人看來是不合時宜,甚至“一根筋”,但這體現(xiàn)了他作為一個時代孤獨者的獨決形象。

    陶淵明也好,屈原也罷,同屬時代的孤獨者,是“不合時宜”的人。在那社會動蕩不寧、眾人隨波逐流、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狀況下,陶淵明卻毅然選擇了“舉世混濁而我獨清,眾人皆醉而我獨醒”的生活。這也注定了他后期生活的苦難,但他沒有退縮,而是躬耕自給,恬淡自居。他的好友顏延之和《宋書》里都有對他這段生活的描述。這些敘述雖然很簡單,但我們?nèi)钥蓮闹锌吹教諟Y明那特立獨行的人格與當時的亂世是多么不協(xié)調(diào)。這是一個與他的本性格格不入的世界,對于他來講,全然是個陌生的世界。如果他真的參與其中,感覺到的只能是加倍的孤獨。擺脫孤獨的唯一辦法,便是逃離。而在陶淵明所處的時代,許多文士對人生看得很透,他們認為人生短暫,瞬息即逝,唯有在有限的年華中自得其樂,自我滿足,才是人生最有意義的選擇。陶淵明的隱居生活表面上看來與他們也是一樣,隨便飲酒、乞食,高興的時候就喝酒和做文章,其實陶淵明是一個生活態(tài)度十分嚴謹?shù)娜?,他同今朝有酒今朝醉的及時行樂派并非一路。他始終在思索著人生的價值,尋找著人生的真諦。當他隱居的后半期,年老多病,舊宅失火,他的生活其實是很艱苦的。但他并沒有痛苦和消沉,在隱居時也并未忘懷世事,前已提到他在隱居時還寫了《詠荊軻》、《讀山海經(jīng)》之類的詩歌,從他對荊軻的歌頌和精衛(wèi)填海、后羿射日精神的禮贊就可以看出來。他的詩歌風格也不同于六朝的華麗,而以平淡著稱,所以他和他的詩作都不被當時人所重視。他在那個時代是沒有名氣的,他的名聲到唐代甚至宋代才真正為人所稱道,可見他是那個時代的孤獨者。而他的作品中,用以描述個人的心理狀態(tài)和自然意象的詞語中最為頻繁的就是“獨”與“孤”,其中“獨”出現(xiàn)41次,“孤”出現(xiàn)16次。陶淵明是那個時代徹底的孤獨者,他的思想和行為都無人知、無人解,他的門是雖設(shè)而常關(guān),他甚至做出“請息交以絕游”的事情,還常撫一個無弦琴,在那個社會無人能理解他的內(nèi)心掙扎與痛苦,所以才會在他的詩歌中出現(xiàn)那么多“獨”和“孤”來??梢娞諟Y明與屈原作為時代的孤獨者的形象是十分相似的。

    另外,屈原和陶淵明在比興手法的運用上也有著相似和傳承的關(guān)系。陶淵明的詩歌以田園詩歌著稱,其詩歌中飛鳥、秋菊、青松、幽蘭、車轡、清風和白云這些意象所體現(xiàn)的比興藝術(shù),無不胎息于屈騷與《楚辭》。其中飛鳥意象的傳承尤為明顯,在屈原的《九歌·湘夫人》、《抽思》、《思美人》和《哀郢》中都有飛鳥意象,顯示出屈原對飛鳥的興趣,他以飛鳥為喻,體現(xiàn)了他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在陶淵明的《停云》第四章、《歸園田居》其一以及連章詩《歸鳥》、《飲酒》其七等詩歌里都翱翔著飛鳥意象。屈原借飛鳥來喻自己的剛正不阿、獨立不遷的政治態(tài)度和人格精神,而陶淵明借來去自由的飛鳥體現(xiàn)自己“質(zhì)性自然”的本性。詩歌中的羈鳥、歸鳥、孤鳥,表現(xiàn)了他各個時期的處境和心情。雖然兩人象征的意義不同,但精神上是相通的。

    從上可以看出雖然陶淵明和屈原所處的時代不同,但兩者有很多相似點,雖然他們最終選擇的生存方式不同,但本質(zhì)上的精神是相通的。他們所昭示的人格精神影響到后世很多文人,對現(xiàn)代人也有啟示意義。

    參考文獻:

    [1](西漢)劉向,戰(zhàn)國策[M],西安:三秦出版社,2010.

    [2]朱道平,淺析陶淵明的社會理想[J],十堰職業(yè)技術(shù)學院學報2008(02):40-41.

    [3](戰(zhàn)國)屈原,離騷[M]、引自逯欽立,離騷簡論[M]沈陽:遼寧人民出版社,1957.

    [4]綦維,千古知音異代別調(diào)——由屈、辛看中國文人處境與心態(tài)的流變[J]東岳論叢,2002,(02):95-96.

    [5]陶淵明詩文均出自逯欽立校注,陶淵明集[M],北京:中華書局,1979.

    [6]周嘉惠,陶淵明的孤獨與超脫[J],青島教育學院學報,2001.(03):41.

    [7]魏耕原,陶淵明與屈原及《楚辭》之關(guān)系[J],陜西師范大學學報,2009.(04):61—63.

    猜你喜歡
    飛鳥楚國屈原
    一鳴驚人的楚莊王
    飛鳥與少年
    心聲歌刊(2020年5期)2020-11-27 01:56:10
    《自相矛盾》擴寫
    恣意浪漫的楚國器物
    夢見屈原
    文苑(2020年8期)2020-09-09 09:30:26
    端午思屈原
    少先隊活動(2020年6期)2020-07-27 01:35:04
    屈原及其《離騷》(外三則)
    中華詩詞(2018年9期)2019-01-19 01:11:02
    論楚國樂律的自成體系及其樂學實踐
    飛鳥
    島與飛鳥
    螢火(2016年7期)2016-07-19 08:18:54
    封开县| 莆田市| 镇巴县| 四平市| 河北省| 宁津县| 郎溪县| 禄劝| 漾濞| 富锦市| 大英县| 陈巴尔虎旗| 资溪县| 甘泉县| 龙岩市| 三门峡市| 五寨县| 突泉县| 龙南县| 宝鸡市| 绥德县| 平凉市| 翁源县| 定南县| 潼关县| 古浪县| 开平市| 饶河县| 温泉县| 乌拉特前旗| 乾安县| 杭州市| 建阳市| 林周县| 洛川县| 连江县| 阆中市| 墨竹工卡县| 松桃| 修文县| 甘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