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彥珍
【摘要】情感作為人類大腦的一種機能,反映了人們對客觀事物的態(tài)度體驗及相應的反映行為。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指興趣、動機、自信、意志和合作精神等積極向上的情感。只有當學生形成了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才會身心愉悅、積極主動地學習,取得良好學習效果。
【關(guān)鍵詞】英語教學;積極情感;興趣師生關(guān)系;成功體驗
英語新課程標準提出要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為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tài)度的過程,“激發(fā)和培養(yǎng)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使學生樹立自信心”。積極的情緒和體驗是積極心理學的研究主題之一,心理學家B·L·Fredrick(1998)認為積極情緒能構(gòu)建和增強人的體力、智力、社會協(xié)調(diào)性等,有助于消除消極情緒。語言學家認為,語言學習者在學習過程中易受個人情緒的影響。人的情感和認知過程是緊密聯(lián)系的,任何認知過程都伴隨著一定的情感因素。在英語教學中教師有意識地激發(fā)學生的積極情感,形成師生間、學生間的積極情感互動,有效地提高英語教學質(zhì)量。
一、建立和諧民主的師生關(guān)系
我曾對本校學生調(diào)查發(fā)現(xiàn),42.5%的學生認為和任課老師缺乏交流,3.7%的學生和老師關(guān)系不融洽,15.8%的學生因不喜歡某老師而厭學?!坝H其師”才能“信其道”進而“樂其學”,教師要改變自己的角色,摒棄師道尊嚴,和學生交朋友,學會尊重理解、信任寬容、賞識愛護學生,幫學生在學習中找到自尊自信的積極情感。逐步營造一種民主、平等和諧的關(guān)系,創(chuàng)設寬松、民主、愉悅的教學氛圍。師生間相互理解,平等交流,感情融洽,學生就會把對教師的愛遷移到教師課堂上來,產(chǎn)生“愛屋及烏”的情感效應。
二、開展豐富的課堂活動,營造良好的情感氛圍
1.恰當導入新課,激發(fā)學習興趣
孔子言:“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心理學家皮亞杰認為,“一切有成效的工作必須以某種興趣為先決條件”。濃厚的興趣能調(diào)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啟迪智力潛能并使之處于最活躍狀態(tài)。如在教“Unit 4 I want to be an actor”(Go for it!7B)時,以Brainstorming導入,Brainstorm with students a list of jobs that friends or relatives do,每位學生心向往之,積極參與,再進行Occupation quiz,部分學生表演職業(yè)動作,部分學生猜,并通過Occupation descriptions學習新單詞和詢問職業(yè),以活動為載體激發(fā)學習興趣,讓課堂充滿生機。
2.樹立自信心,強化學習動機
學習動機是語言學習過程中強烈的內(nèi)在驅(qū)動力,具有積極情感的學生, 自信心較強,激發(fā)學習動機,促其主動積極學習英語。強烈的學習興趣與學習動機激勵學生大膽實踐,高度自信心與堅強的意志力有利于學生自覺克服學習中的困難。據(jù)調(diào)查,七年級學生學習英語的積極性和興趣最高,隨著教材內(nèi)容難度加大,趣味性降低,英語學習遭遇“高原反應”,從八年級上半學期開始,出現(xiàn)兩極分化現(xiàn)象,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信心開始明顯降低,焦慮感產(chǎn)生并逐漸增強,到九年級一部分學生的學習興趣、信心全無。這就需要教師幫助制定合理學習目標,引導學生克服困難,使學生在適合自己的學習中獲得成就感,重拾自信心,增強戰(zhàn)勝困難的勇氣和毅力,將英語學習的間接興趣轉(zhuǎn)化為直接興趣,學習動機得以強化。
3.參與語言實踐,培養(yǎng)合作精神
成功是最好的激勵,滿足學生成功需要,使不同智力水平的學生都能 “跳起來摘果子”,獲得經(jīng)過艱苦探索掌握知識后的愉快情緒體驗,心理上得到補償和滿足,激勵他們獲得更多成功。如在學“Unit 7 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Go for it!8A)時帶來果汁機、牛奶面包和果蔬等,創(chuàng)設一個真實的制奶昔、水果沙拉、三明治的場景,小組活動需要分工合作,一人提供instructions,其他人準備工具(Turn on the blender)原料(Peel three bananas,Cut up the bananas,Pour the milk into the blender…),制成后請學生品嘗。親臨實踐活動不僅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挖掘了學習潛能,學生配合相幫,責任意識、交往能力、表達能力、管理才能也得到培養(yǎng),學會合作學習,更體驗了成功的喜悅。
三、正確適時評價,消除消極情緒,建構(gòu)積極情緒
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shù)不在于傳授本領(lǐng),而在于激勵、喚醒、鼓勵。”學生的學習態(tài)度、情緒、心境與教師對學生的評價有著密切的聯(lián)系。教師一句“Make it easy”“ Dont be nervous, think carefully”可以消除學生的緊張情緒,緩解心理壓力。教師要正視個體差異,放大學生的閃光點,對每個問題、每個學生的評價宜因題、因人而異,如回答完美以“Excellent”,“Well done”贊賞;表現(xiàn)一般用“Try it again”,“Believe you can do it better next time.”激勵;以“It doesnt matter,just have a try”對表現(xiàn)欠佳者寄予希望;發(fā)現(xiàn)微小進步鼓勵“Work harder .Make a great progress.” “keep up your courage please”。學生出錯時肯定取得的成績“Trust yourself”“Try your best”“Never give up”“We believe we are the best”減輕學生的心理負擔,并鼓勵學生大膽表現(xiàn)自己。教師應盡可能用正面語言科學評價學生,使之克服消極情緒,建構(gòu)積極情緒情感,內(nèi)化為強烈的學習動機、自信心和堅強的意志力,積極主動學習,提高教學效率。
在英語教學中培養(yǎng)初中生積極情感,樹立遠大目標,增強學習自信心,發(fā)展良好人際關(guān)系,完善個性特征,形成樂觀向上的性格和堅強的意志品質(zhì),在成長和終身發(fā)展中如積極心理學所倡導的“超越自身的不快樂、狹隘、憤怒、嫉妒、恐懼、焦慮等消極心態(tài),以更積極的、建設性的情緒來面對生活的挑戰(zhàn)”,創(chuàng)造燦爛輝煌的明天。
參考文獻:
[1]國家教育部.義務教育英語課程標準[S].北京: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11
[2]桂詩春.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1985
[3]張春興.教育心理學[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1998(5)
[4]盧家楣.《情感教學心理學原理的實踐應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1)
[5]周榕,何廣鏗.對中學英語教師在教學中運用情感因素的現(xiàn)狀調(diào)查[J] .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2)
[6]馬德容.對外語學習中情感因素的再認識[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5(7)
[7]胡潔元.強調(diào)語篇 注重交際 激發(fā)情感[J].中小學外語教學,2009(1)
[8]王萬相.情感教育:英語教學中不可缺少的環(huán)節(jié)[J].甘肅教育,200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