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史記集解》所引《左傳》杜預注考

      2012-02-15 20:03:05北京師范大學歷史學院北京100875
      圖書館理論與實踐 2012年1期
      關鍵詞:后漢書世家左傳

      ●方 韜(北京師范大學 歷史學院,北京 100875)

      南朝宋人裴骃撰著的《史記集解》是現(xiàn)存第一部完整的《史記》注本。由于《史記》大量取材《左傳》,故《史記集解》也頗多采用前人《左傳》的注釋成果。杜預《左傳》注就自然成為《史記集解》的一部分。在杜預注中,地名的解釋尤為后人稱道。值得注意的是,杜預《春秋釋例》別有《春秋土地名》一篇,其解說與《左傳》注不盡相同。而裴骃注釋《史記》時,必然會有所選擇。但在《史記集解》中,裴氏皆以“杜預曰”引出,遂使其情湮沒不聞。學者研習《左傳》《史記》者甚眾,但于此少有討論者,實為憾事。筆者有感于此,故不避淺陋,考校如下。

      需要說明的是,筆者所據(jù)《史記集解》為中華書局1982年校點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為《四部叢刊》本。

      1 《史記·周本紀》:“襄王出奔鄭,鄭居王于汜。”《集解》:“杜預曰:‘鄭南汜在襄城縣南。’”[1]

      按:《左傳》僖二十四年:“王出適鄭,處于汜。”杜預注:“鄭南汜也,在襄城縣南?!庇郑蓬A撰《春秋釋例·春秋土地名》(以下簡稱《春秋釋地》),“鄭地”下有“汜”,曰:“此南汜也,周公出居汜,楚伐鄭,師于汜。襄城縣南汜城是也?!盵2]校:裴骃此條取《左傳》注,唯省去“也”字?!逗鬂h書·郡國志二》潁川郡下亦有襄城縣,曰:“襄城有兩不羹,有汜城?!蹦铣簞⒄炎ⅲ骸岸蓬A曰在縣南。周襄王所處?!盵3]《郡國志》言襄城縣有汜城,則與《春秋釋地》合。

      2 《史記·秦本紀》:“秋,繆公自將伐晉,戰(zhàn)于河曲?!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河曲在蒲阪南?!盵1]

      按:《春秋》文十二年:“冬十有二月戊午,晉人、秦人戰(zhàn)于河曲,”杜預注:“河曲在河東蒲坂縣南”。《春秋釋地》曰:“河曲,河東蒲坂縣南。”[2]校:杜注和《釋地》相同,《史記集解》唯省去“河東”與“縣”三字。又“阪”與“坂”同?!都崱と铐崱罚骸摆?,或從土”,則“阪”、“坂”同矣。又《漢書·地理志》“河東郡”下有“蒲反”:“蒲反,有堯山,首山祠。雷首山在南。故曰蒲,秦更名。莽曰蒲城?!睉圩⒃唬骸扒厥蓟蕱|巡見長坂,故加‘反’云?!盵4]按《說文通訓定聲》:“阪,從阜反聲”,則蒲反、蒲阪、蒲坂并同?!逗鬂h書·郡國志》“河東郡”下有“蒲阪縣”,曰:“蒲阪有雷首山。有沙丘亭?!眲⒄炎ⅲ骸啊蹲髠鳌吩晃氖昵貢x戰(zhàn)河曲,杜預曰在縣南?!盵3]劉昭注與杜注、《春秋釋地》皆合。

      3 《史記·吳太伯世家》:“十二年,楚復來伐,次于乾谿,楚師敗走。”《集解》:“乾谿在譙國城父縣南,楚東境?!盵1]

      按:《左傳》昭六年:“令尹子蕩帥師伐吳,師于豫章,而次于乾谿?!倍蓬A注:“乾谿,在譙國城父縣南,楚東竟?!庇郑洞呵镝尩亍罚骸扒G,譙國城父縣南?!盵2]校:《史記集解》同杜注,“境”與“竟”同。《史記·齊太公世家》集解云:“杜預曰:昭王時漢非楚境,故不受罪。”[1]亦作“境”?!端牟繀部繁尽洞呵锝?jīng)傳集解》、阮元??瘫尽洞呵镒髠髡x》皆作“竟”。敦煌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殘卷作“境”,斯1443號僖公十六年傳杜注有“臣無境外之交”,李索《敦煌寫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校證》曰:“‘境’,‘竟’之孳乳字?!盵5]96《后漢書·郡國志》“汝南郡”下有“城父縣”,曰:“城父,故屬沛,春秋時曰夷。有章華臺?!眲⒄炎ⅲ骸耙膶訇?,《左傳》僖二十三年楚所取。有乾谿,在縣南。”[3]劉氏此注亦取之于杜預。

      4 《史記·吳太伯世家》:“十三年春,吳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公子蓋餘、燭庸以兵圍楚之六、灊?!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灊在廬江六縣西南。”[1]

      按:《左傳》昭二十七年:“吳子欲因楚喪而伐之。使公子掩餘、公子燭庸帥師圍潛?!倍蓬A注:“潛,楚邑,在廬江六縣西南?!庇帧洞呵镝尩亍罚骸皾?,廬江六縣西南潛城。”[2]校:《春秋釋地》較杜注更為詳盡,然《史記集解》取杜注之說。“蓋餘”、“掩餘”同?!秴鞘兰宜麟[》曰:“《春秋》作掩餘,《史記》作蓋餘,義同而字異?!盵1]“灊”與“潛”同。王叔岷《左傳考校》云:“潛,灊古通。杜注本作潛,《集解》、《索隱》并作灊,《吳世家》、《刺客傳》正文作灊,改之也?!盵6]454又《漢書·地理志》“廬江郡”下有“灊”,曰:“灊,天柱山在南,有祠。”[4]《水經(jīng)注》卷三十二亦作“灊”,與《漢書》、《史記》同?!逗鬂h書·郡國志》“廬江郡”下有“潛”,劉昭注曰:“《左傳》曰‘昭三十一年吳人侵楚伐夷,侵潛、六,楚沈尹戌帥師救潛’是也。潛有天柱山?!盵3]則其作“潛”與《左傳》杜預注同。

      5 《史記·宋微子世家》:“其后箕子朝周,過故殷虛……乃作《麥秀之詩》以歌詠之……殷民聞之,皆為流涕?!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梁國蒙縣有箕子冢?!盵1]

      按:查《左傳》杜注無此條,其文見于《春秋釋地》:“梁國蒙縣西北有亳城,中有成湯冢,其西有箕子冢。”[2]校:《史記集解》 取諸 《春秋釋地》 說。《漢書·地理志》“梁國”下有“蒙縣”,《后漢書·郡國志》“梁國”亦有“蒙縣”云:“蒙,有蒙澤”,皆未言有“箕子?!?。然杜預此說為裴骃采用,當有所本??剂簢掠斜】h,《后漢書·郡國志》曰:“薄故屬山陽,(湯)所都?!眲⒄炎ⅲ骸岸蓬A曰蒙縣西北有薄城,中有湯冢,《左傳》宋公子御說奔亳。其西又有微子冢?!盵3]“薄”“亳”同,《左傳》 皆作“亳”。又 《水經(jīng)注》卷八云:“東平壽張縣西北三十里,有故微鄉(xiāng),魯邑也。杜預曰有微子冢?!盵7]206考其文本諸《春秋釋地》:“微,東平壽張縣西北有微鄉(xiāng)微子?!?。[2]而劉昭所引杜預說,以為微子冢在蒙縣,與《春秋釋地》《水經(jīng)注》之說微子冢在東平壽張縣皆不合,而與《春秋釋地》《史記集解》所言箕子冢在梁國蒙縣僅一字之差,據(jù)此,疑劉昭注誤“箕子”為“微子”矣。

      6 《史記·晉世家》:“冬十二月,晉兵先下山東,而以原封趙衰。”《集解》:“杜預曰:河內沁水縣西北有原城。”[1]

      按:“原”地見于《左傳》隱十一年:“王取鄔、劉、蔿、邘之田于鄭,而與鄭人蘇忿生之田:溫、原、絺、隰郕、攢茅、向、盟、州、陘、懷?!倍蓬A注:“在沁水縣西。”又《春秋釋地》:“原,河內沁水縣西北原城?!盵2]校:《史記集解》從《春秋釋地》之說,唯多一“有”字。又《水經(jīng)注》卷七曰:“杜預曰沁水縣西北有原城者是也?!盵7]187亦本諸《釋地》。然兩漢之時,“原”在河內軹縣,與杜預所謂沁水縣不同?!稘h書·地理志》“河內郡”有“軹縣”,孟康注:“原鄉(xiāng),晉文公所圍是也。”[4]《后漢書·郡國志》“河內郡”:“軹,有原鄉(xiāng)?!眲⒄炎ⅲ骸啊蹲髠鳌吩弧跖c鄭原’,杜預曰‘沁水西北由原城。’”[3]。劉昭所引杜預說雖取諸《釋地》,然兩漢《志》所言“原”在軹縣與杜預所說沁水縣不同矣。洪亮吉認為杜預之說剿襲《后漢書·郡國志》,《春秋左傳詁》曰:“《郡國志》河內郡:軹,有原鄉(xiāng)。杜同此。”[8]207恐稍有不確。

      7 《史記·楚世家》:“穆王三年,滅江。”《集解》:“杜預曰:江國在汝南安陽縣?!盵1]

      按:《春秋》僖三年:“秋九月,齊侯、宋公、江人、黃人盟于貫?!倍蓬A注:“江國在汝南安陽縣?!庇帧洞呵镝尩亍罚骸百叶辏?,汝南陽安縣?!盵2]校:杜注與《釋地》不同,《史記集解》取杜注之說。又《漢書·地理志》“汝南郡”下有“安陽”縣,曰:“安陽,侯國,莽曰均夏?!睉圩⒃唬骸肮式瓏窠な??!盵4]又《后漢書·地理志》“汝南郡”下亦有“安陽”,曰:“安陽,侯國,有江亭,故國,嬴姓?!盵3]據(jù)此,《漢書·地理志》、杜注、《史記集解》、《后漢書·郡國志》皆言“江亭”在汝南郡安陽縣內,則今本《春秋釋地》有誤,“陽安”當為“安陽”。又《晉書·地理志》“魏郡”下有“安陽”縣,乃是晉人新設之縣,而為《漢書·地理志》《后漢書·郡國志》所無載。晉武帝遂改“汝南郡”之“安陽”為“南安陽”?!端螘ぶ菘ぶ尽贰叭昴咸亍毕掠小鞍碴柫睢保唬骸鞍碴柫?,漢舊縣。晉武帝太康元年,改為南安陽?!盵9]據(jù)此,杜預注此條或當成于太康元年前。又《晉書·地理志》“汝南郡”下有“陽安縣”,云:“陽安,故江國。有江亭?!盵10]按唐人修《晉書》時已致誤,疑清人重輯《春秋釋例》時或采用《晉書》之說,遂沿其誤。今當據(jù)《漢書》、《后漢書》、杜預注、《史記集解》改。

      8 《史記·楚世家》:“十三年,滅舒?!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廬江六縣東有舒城也?!盵1]

      按:《左傳》文十二年:“群舒叛楚?!倍蓬A注:“今廬江南有舒城,舒城西南有龍舒?!薄洞呵镝尩亍吩疲骸皬]江六縣西南有龍舒城?!盵2]校:《史記集解》所引杜預說與杜注、《釋地》皆不合,不知裴氏所據(jù)何本。疑《史記集解》誤“南”為“東”。

      9 《史記·楚世家》:“二十年,楚滅頓,滅胡。”《集解》:“杜預曰:汝南縣西北有胡城?!盵1]

      按:《春秋》昭四年:“秋七月,楚子、蔡侯、陳侯、許男、頓子、胡子、沈子、淮夷伐吳?!倍蓬A注:“胡,國。汝陰縣西北有胡城?!薄洞呵镝尩亍罚骸叭觋幙h西北胡城”[2],《水經(jīng)注》卷二十二引《釋地》同此。校:杜注與《釋地》相同。裴氏改“汝陰”為“汝南”?!稘h書·地理志》汝南郡:“女陰,故胡國。”[4]按“女”、“汝”通?!逗鬂h書·郡國志》汝南郡:“汝陰本胡國”,劉昭注:“杜預曰縣西北有胡城?!盵3]據(jù)此可知,故胡國在汝陰縣?!稌x書·地理志》汝陰郡下有汝陰縣,云:“故胡子國?!盵10]那么,《史記集解》引杜注之“汝南”當作“汝陰”,疑裴氏誤。

      10 《史記·鄭世家》:“八年,晉范、中行氏反晉,告急于鄭,鄭救之。晉伐鄭,敗鄭軍于鐵?!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戚城南鐵丘?!盵1]

      按:《春秋》哀二年:“秋八月甲戌,晉趙鞅帥師及鄭罕達帥師戰(zhàn)于鐵,鄭師敗績?!倍蓬A注:“鐵在戚城南。”《春秋釋地》云:“戚城南有鐵丘?!盵2]校:裴骃取《釋地》之說,唯略去“有”字。

      11 《史記·趙世家》:“十一年,董叔與魏氏伐宋,得河陽于魏。秦取梗陽?!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太原晉陽縣南梗陽城也?!盵1]

      按:《史記》所載趙惠文王十一年為公元前288年,已是戰(zhàn)國后期,與《左傳》紀年無涉?!肮j枴币坏匾娪凇蹲髠鳌氛讯四辏骸拔何鞛楣j柎蠓颉?,杜預注:“梗陽,在太原晉陽縣南?!薄洞呵镝尩亍罚骸肮j枺瓡x陽縣南梗陽城?!盵2]校:《史記集解》所引杜預說與《釋地》同,唯多一“也”字。又《漢書·地理志》太原郡:“榆次,涂水鄉(xiāng),晉大夫知徐吾邑。梗陽鄉(xiāng),魏戊邑?!盵4]可見,東漢前期梗陽鄉(xiāng)在榆次縣,與杜預所言在晉陽縣不同。然時至東漢后期,梗陽鄉(xiāng)隸屬晉陽縣,又與杜預所說相合。《后漢書·郡國志》“太原郡”:“晉陽本唐國。有龍山,晉水所出。刺史治?!眲⒄炎ⅲ骸啊稘h官》曰:南有梗陽城,中行獻子見巫皋?!盵3]按 《隋書·經(jīng)籍志》:“《漢官》五卷,應邵注?!盵11]疑杜預之說或出自應邵。

      12 《史記·孔子世家》:“使仲由為季氏宰,將墮三都。于是叔孫氏先墮郈?!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東平無鹽縣東南郈鄉(xiāng)亭?!盵1]

      按:《左傳》昭二十五年:“執(zhí)而戮之,逸奔郈。郈魴假使為賈正焉?!倍蓬A注:“郈在東平無鹽縣東南?!薄洞呵镝尩亍罚骸皷|平無鹽縣東南郈鄉(xiāng)亭?!盵2]校:裴氏取《釋地》之說。又《漢書·地理志》東平國:“無鹽,有郈鄉(xiāng)?!盵4]《后漢書·郡國志》東平國:“無鹽本宿國,任姓。有章城?!眲⒄炎ⅲ骸啊蹲髠鳌氛讯迥觋皶监C,杜預曰縣東南有郈鄉(xiāng)亭。”[3]則劉昭所引杜預說亦取諸《釋地》。

      13 《史記·孔子世家》:“國人追之,敗諸姑蔑?!薄都狻罚骸岸蓬A曰:魯國卞縣南有姑蔑城。”[1]

      按:《春秋》隱元年:“三月,公及邾儀父盟于蔑?!倍蓬A注:“蔑,姑蔑,魯?shù)?,魯國卞縣南有姑城?!庇帧洞呵镝尩亍罚骸懊?,姑蔑,二名,魯國卞縣南有姑蔑城?!盵2]校:杜注較《釋地》少一“蔑”字,《史記集解》取《釋地》之說。今檢《四部叢刊》本、阮刻本《十三經(jīng)注疏》、日本藏金澤文庫本《春秋經(jīng)傳集解》,皆作“姑城”。阮元《十三經(jīng)注疏??庇洝吩唬骸岸攀稀夺尷ね恋孛饭孟掠忻镒?,《史記·孔子世家正義》引杜注亦作姑蔑城。”[12]《正義》當為《集解》,阮元誤。且《集解》所引非杜注,乃《春秋釋地》?!逗鬂h書·郡國志》魯國:“卞有盜泉,有郚鄉(xiāng)城。”劉昭注:“隱元年盟于蔑,杜預曰蔑,地名,縣南有姑城。”[3]劉昭亦稱“姑城”與杜注相合,蓋《釋地》與杜注各為一說也。

      14 《史記·孔子世家》:“將墮成,公斂處父謂孟孫曰:墮成,齊人必至于北門。且成,孟氏之保鄣,無成是無孟氏也。我將弗墮。”《集解》:“杜預曰:泰山鉅平縣東南有成城也。”[1]

      按:《春秋》桓六年:“夏四月,公會紀侯于成?!倍蓬A注:“成,魯?shù)兀谔┥解犉娇h東南。”《春秋釋地》:“成,泰山鉅平縣東南成地。”[2]校:《史記集解》、杜注、《釋地》互不相同。又《后漢書·郡國志》泰山郡:“鉅平,侯國。有亭禪山。有陽關亭?!眲⒄炎ⅲ骸啊蹲髠鳌废迨吣辍畮熥躁栮P’。桓六年會于成,杜預曰縣東南,成城即孟孫之邑。”[3]據(jù)劉昭注則鉅平縣東南當有成城也。那么,裴氏 所據(jù)應是《釋例》,疑今本《釋地》誤“成城”當“成地”也。

      [1](西漢)司馬遷.史記[M].北京:中華書局,1982.

      [2](西晉)杜預,孫星衍.春秋釋例[M]//叢書集成初編.北京:中華書局,1985.

      [3](南朝·宋)范曄.后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5.

      [4](東漢)班固.漢書[M].北京:中華書局,1962.

      [5]李索.敦煌寫卷春秋經(jīng)傳集解校證[M].北京: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2005.

      [6]王叔岷.左傳考校[M].北京:中華書局,2007.

      [7]陳橋驛.水經(jīng)注校證[M].北京:中華書局,2007.

      [8](清)洪亮吉.春秋左傳詁[M].北京:中華書局,1987.

      [9](梁)沈約.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0](唐)房玄齡,等.晉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4.

      [11](唐)魏征,等.隋書[M].北京:中華書局,1973.

      [12](唐)孔穎達.春秋左傳正義[M]//十三經(jīng)注疏.北京:中華書局,1980.

      猜你喜歡
      后漢書世家左傳
      《左傳》“其無晉乎”補證
      江海學刊(2024年1期)2024-03-14 09:09:58
      SAGA世家表:跨界演繹,鏈“飾”潮流
      鐘表(2021年5期)2021-11-10 09:11:30
      《左傳》“攝官承乏”新解
      《左傳》疑難考辨一則
      克己奉公
      《左傳》“譏失教也”句獻疑
      木玩世家第三代的接班故事
      玩具世界(2017年7期)2017-10-16 01:31:09
      王符生平簡述——《后漢書·王符傳》釋讀附拾遺二則
      《后漢書》郭玉脈法校文
      長江學術(2016年4期)2016-03-11 15:11:33
      蕭相國世家1
      油尖旺区| 沅陵县| 高平市| 建平县| 章丘市| 安泽县| 大兴区| 闸北区| 张家界市| 沁阳市| 铅山县| 婺源县| 岱山县| 牙克石市| 隆德县| 文安县| 青龙| 海淀区| 福州市| 平顶山市| 张家港市| 延寿县| 商南县| 长宁区| 和龙市| 浮山县| 五大连池市| 桂东县| 崇信县| 安庆市| 武宁县| 淮北市| 镇远县| 巩留县| 云安县| 汕头市| 深水埗区| 广元市| 通州市| 安化县| 青神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