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我寫文章

      2012-02-15 21:08:29劉仁慶
      天津造紙 2012年4期
      關鍵詞:良師記日記寫文章

      劉仁慶

      我寫文章

      劉仁慶

      (一)要從記日記開始

      我從上初中二年級起,受到“國文”老師朱忱先生的影響開始記日記??墒牵恢赖降自撚浶┦裁?。篇篇都差不多,不外乎是早上幾點起床,洗漱、出門、“過早”(湖北話,即吃早餐),上學校。上午上什么課、下午上什么課,晚上在教室上自習。天黑了,回家睡覺。每天記的都是一些芝麻事、豆腐賬,如同“小和尚念經(jīng)”,天天如此,十分乏味,不堪卒讀。自己也覺得很傷腦筋,越寫越不想再寫了。

      有一天,在路上我遇見了朱老師,便向他請教一個問題:怎么記日記?他說,找個“禮拜天”到我寒舍里來談一談。在上個世紀50年代初期,中學的師生之間主要在課堂上見面,這種反“家訪”的現(xiàn)象是極少見到的。我懷著忐忑的心情,終于走進了他的“宿舍”。

      進門后,我畢功畢敬地向朱老師行了一鞠躬。放眼小房間的四周:桌子上、椅子上,甚至地板上到處都摞了一些什么書刊、報紙之類,亂七八糟的。他好像早有準備,手里拿著一本書,嘴里輕聲地說道:“來,來,來坐下,不客氣”。朱老師指著一旁的小板凳說。這一幕,因為是第一次,過去60年了!至今我還記得清清楚楚。

      朱老師看了我寫的日記,一邊鼓勵我說:你能開始寫就不錯了。一邊指導我說:記日記要抓住要點,不是流水賬。還說:你看一下這本書之后,就可以大致地明白記日記的一些寫法了。原來朱老師借給我看的那本書,是我國三十年代在武漢揚名的、湖南女作家謝冰瑩(與北京女作家謝冰心雙雙齊名)寫的作品:《從軍日記》。今天的青年讀者,恐怕很少有人聽說過這本書吧。

      后來,我又慢慢地找了一些日記體的文章、書籍來閱讀,自己也從其中學到一些寫作技巧和方法。上大學之后,我癡心未改,因為當了學?!爸軋蟆保ā度A南工學院院刊》)的通訊員、記者等。出于工作需要,又記了許多本日記。遺憾的是,在史無前例的“文化大革命”運動初期(1966年北京的“紅八月”),我害怕“惹禍”,暗地里把這些日記本統(tǒng)統(tǒng)處理掉,并內(nèi)心“發(fā)誓”,以后再也不記日記了。不過,現(xiàn)在回想起來,通過這么多年記日記的經(jīng)歷,其顯著的收獲是:鍛煉了我的毅力,理清了我的思路,同時也提高了我的寫作能力。

      新近有媒體報道,根據(jù)心理學家的研究發(fā)現(xiàn),寫日記能增強人的自尊心,讓人變得更自信,甚至有利于減輕生活中的煩惱和焦慮感。青年朋友,如有興趣不妨試一試?看看到底效果怎樣?老同志呢,若是仍然“心有余悸”,那么就姑且“作罷”算了。

      (二)文章、稿件有區(qū)別

      我由記日記起,逐步地走向?qū)懳恼碌綄懜寮?,似乎是沿著這樣的軌道進行的:即從收集素材 (當原料)、打磨加工(發(fā)構思),直到完成作品(點主題)等“三步法”。在日記或備忘錄里,把自己平時的所見、所聽、所讀、所想的點點滴滴,逐一記錄下來。然后,再從中挑選一兩個有思想、有意思、有意義的主題,再逐步寫下去,最后初稿完成,放下手來。過一段時間以后,再仔細地推敲、修改,慢慢定稿。

      有人說過,寫文章是三分技巧七分“選材”。材料從何而來?來自生活,來自讀書,來自觀察,來自積累,這話很有道理。不過,我還要添一句:來自思考。因為我們?nèi)粘=佑|的人和事,多如牛毛。是不是都值得去寫?否!還要從所選的材料中提煉出有教育意義、感染人心的內(nèi)容和主題。這就需要用腦子好好地想一想,從中抽出最重要的內(nèi)容,再進行擬題、起草、修改、定稿等。在這一連串的寫作過程中,思考是絕對不可缺少的。

      我認為:文章與稿件是兩個不同的概念。文章是什么?我的體會是,文章不一定拿出來公開發(fā)表,可以自讀、可供友人參考。其實,不論是寫日記、書信,還是寫請示報告、工作總結,都可以視著是寫文章。通過寫文章可以鍛練自己的觀察能力、思維能力、總結能力。文章涉及(或者說影響)的讀者范圍可能是有限的(非公開的)。但文章與稿件又是相通的,兩者可以互變。難道說被編輯部頭頭“槍斃”(常以“緩用”二字搪塞)的稿件都不是文章了?有時,此刊不用的稿件,“改換門庭”,幾個月甚至一兩年之后又被彼刊發(fā)表,變來變?nèi)ィ钟腥?。只要不是“一稿多投”,則是可以被允許的,對不對?

      稿件是著作,目的是向大眾進行宣傳,一旦公開發(fā)表便成為社會的公共財富(享有著作權)。寫稿件的注意事項,一是明確對象(讀者是誰);二是主題鮮明(宣傳什么);三是文責自負(絕不能有抄襲、剽竊等學術不端行為)。

      我還認為:口語與文稿也是有差別的??谡Z是說話,文稿是書寫。一般而言,前者蕪雜,拖泥帶水;后者洗煉,干凈利落?!俺隹诔烧隆边@句成語的意思是:話說出口就符合規(guī)范,意思表達清楚,形容“口才”好;也形容學問淵博,文思敏捷,堪稱文化水平高。它的原文出自《淮南子?脩務訓》:出言成章,這是一句夸獎別人的、好聽的話。切切不可理解為一說“出口”就成文章,一字不動,就拿去當稿件發(fā)表(這是坊間傳言,殊不可信)。我在一篇文章里寫道:“就寢后隨意翻閱,調(diào)理思緒,莞爾—樂,安然成眠”,這句話只有19個字。若換成用口語說,那就是“當我上床準備休息的時候,將拿在手里的刊物隨便翻翻看看,流覽一下,清理自己腦子里的思維活動,偶然見到有趣的文章,便會開心一笑,不久就安穩(wěn)地閉上眼睛睡著了”,共有69個字。瞧,兩者字數(shù)相差3倍多,口語是不是顯得特別啰嗦、沒有文采了嗎?

      文章經(jīng)過慎重地修改之后,若找報刊或媒體發(fā)表就變成稿件了。所以說寫文章與寫稿件是有細微區(qū)別的。我曾經(jīng)做過編稿、審稿方面的工作,對此還有點不同的看法。一是關于編稿。因為雜志收到的稿件很多,作者的寫作風格各異。同時,又因為受版面限制,刊登時要做一點調(diào)整、壓縮和刪節(jié),這原本無可厚非。所以為了保證刊物的質(zhì)量,對來稿需要做編輯處理(如訂正來稿的筆誤、錯別字、標點符號等),是完全必要的。有的作者不明白這一點,聲明我的稿子一個字也不能改,顯然出于誤會,不可取也。

      二是關于審稿。因稿件有多種,如科學研究論文、工業(yè)技術報告、經(jīng)濟理論評析、文化藝術隨筆等,作者的寫法各異。故專業(yè)刊物的編輯部在約請審稿人員時,必須掌握由在某一方面具有特長、文化涵養(yǎng)較高的專家來擔任。我國造紙業(yè)內(nèi)的個別刊物,有唯“技術至上”、思想僵化的傾向。發(fā)表的硬性稿件較多,而軟性稿件較少。據(jù)我猜想可能至今還受到“蘇聯(lián)情結”陰影的影響,其仿本就是以前的蘇聯(lián)《造紙工業(yè)》(

      бумажная промышленность) 雜志, 再加上一點“歐美味道”攪和而成。君不見,他們之間的欄目、格式豈不都是同出一轍乎?

      關于審稿,再舉一例:有一次,某刊收到一篇帶有點軟性的稿件,約請了“外審”。審稿者提出,該稿內(nèi)容比較隨意,有點“筆隨意行,信馬由韁”的感覺,部分內(nèi)容與題目的關聯(lián)性不高。而作者卻認為:本文采用的是隨筆體,從一開始由對“紙”的不認識,一直到今天希望“紙”發(fā)達興旺,都是通過作者與紙的有關文字,相識、相知、相戀而聯(lián)系起來的,這就是文章凝聚的主旨。因此,看似“天馬行空”的描寫,實際是經(jīng)過“形象思維”后設計的。倘若不明白它與“抽象思維”的區(qū)別,那就沒有什么話可說了?!八詾槲译x題,我實際在聯(lián)想;他不屑隨意,我卻在發(fā)揮。文藝的關聯(lián)性是隱性的,如果什么都直白出來,哪里有含蓄、意趣可言?”當然,我們也反對胡寫、呆寫、亂寫?!鞍倩R放”嘛,只要符合辦刊的方針和要求,應該允許各種稿件在版面上出現(xiàn),“文責自負”,是不是?

      我想雜志上刊出的稿件,最好要“雜”一點,長短結合,硬軟搭配,不要都登硬性文章(蹩腳的“論文”、“報告”,即使愿交版面費,也不要發(fā)表),軟性文章就是以“事”或以“人”而發(fā),以“情”感人,能夠激起讀者閱讀的興趣,調(diào)動讀者與作者、編者的互動積極性。這樣的文章更能拉近編輯部與讀者之間的距離,取得良好的共鳴效果,也能較大程度地提高刊物的影響力。

      (三)多想多改出華章

      按照一般科研的套路,首先是選題。其后去找參考文獻,摘抄主要內(nèi)容。再后是擬出試驗計劃,做出添置設備、藥品的經(jīng)費預算,讓公家或自行采購。待一切準備就緒之后,就開始動手進行“攻關”了。

      然而,寫文章則不必如此,可以簡化成我前邊說的“三步法”。過去,一枝筆、幾張稿紙就可以了?,F(xiàn)在,坐在電腦前敲擊鍵盤也成事實,寫作工具更先進、更省力了。不過其中最重要的是:有思想、有激情才能迸發(fā)出靈感,有了靈感才能有源流、筆下才能寫出好文章。當然,誠如胡適先生告誡他的學生唐德剛有一段話:讀書有心得一定要寫下來,寫下來之后,才能變成你自己的知識。憑記憶是靠不住的,時間會使它變形“走樣”,甚至消失,想修改也沒有基礎。何況丟三挪四,湊合寫得干癟癟的,那又有什么意思呢。

      所以,我們應該在平常的日子里,遇到感興趣的任何一件事,或者說歷史上任何一件事,都要仔細地多想一下,勾起對過去積累的知識和資料的“反芻”,再加以判斷選擇:究竟哪些事值得去寫?加以“去偽存真,推陳出新”。季羨林先生有一句名言:沒有新意,莫寫文章。有時,你寫的東西,別人早就發(fā)表了。此時唯一的辦法,只好忍痛割愛,另起爐灶。我記得前蘇聯(lián)作家高爾基曾說過一句話,大意是寫稿件是一項社會勞動,白紙黑字,斧頭也砍不掉,發(fā)表后它是要對歷史負責的。因此,稿件寫完之后,必須進行“冷處理”——最好放它幾天。過一段時間重新審讀,遣詞造句,專挑毛病,不停地修改、補充,以臻于完美。

      有的人揚言,自己寫東西很快,“一遍就過”,從不修改。如果這真是事實,當然 “頂好”,是有本領、水平高的表現(xiàn),令人佩服。但是,依老漢我個人的經(jīng)歷和認識,這僅僅是稀世“個案”,決不是普遍現(xiàn)象。我希望更多的年輕人還是謹慎一點,勿求快,力求穩(wěn),更求好。從電腦上大段大段地“引用”一些未經(jīng)核實的材料,錯誤百出,這個教訓還少嗎?我審查過一些稿件,深感這種浮燥的作風,會帶來“很差勁”的影響。作為一個普通的作者來說,決不應該沾染“老婆是別人的好;文章是自己的好”這種陳腐的舊觀念,更不要藏有投機取巧、急于求成的心態(tài)。總之,既不要“唱戲轉(zhuǎn)身拍屁股——自捧自”;也不必“對著鏡子喊王八——自罵自”。編輯當然也應該尊重作者,保持他人的寫作風格,盡量少改動、甚至不改動。但是,見錯不改,怕得罪人,還要你這個編輯干啥子嘛?

      除了自行動手修改文章之外,拜師學藝、請教高手,又是一種力求上進的好方法。寫作隸屬人文科學,這門學科十分重視“師承”的作用。良師可以迅速把你帶到專業(yè)學科的前沿;良師可以幫助你打掉浮躁的毛?。涣紟熆梢蕴岣吣憔哂刑骄俊㈣b別的能力;良師可以培養(yǎng)你宏闊深湛的學術意識??傊辛紟熤笇?,就能懂得追求學問、珍重學問、深入學問,還可以少走彎路,盡快地“入門”,比自己“瞎摸”強得多。然而令人遺憾的是,至今我一旦聽到或碰到某一件事,就會隱約地覺得文革中“打倒老師”、“打倒權威”的口號聲,仍然還在我耳邊“嘶叫”,可見要肅清這些“流毒”和“余患”,實在是非常之困難的。

      1961年我這個科普門外漢,有幸結識了兩位科普界的良師:一位是寫出《算得快》的科普作家劉后一,這本書曾發(fā)行了幾百萬冊以上,社會影響大;另一位是蘇聯(lián)伊林科普作品的翻譯家符其珣,出版書籍多。這兩位老師在寫作上對我的幫助,使我終身難忘。他們從文題直到結尾,細致地指出應該如何安排、怎樣修改,才能脫離俗套。他們讓我慢慢懂得了什么是學術論文,什么是科普資料;什么是技術報告,什么是科普短文;什么是生產(chǎn)實踐,什么是理論探討;以及什么是科學小品,什么是科普創(chuàng)作,等等。更重要的是了解了怎樣寫文章、怎么改稿件。總而言之,歸根到底,要寫好文章(或稿件)有個“改字訣”,這就是:一改、二改、三還是改!

      2012-9-15

      環(huán)境保護

      猜你喜歡
      良師記日記寫文章
      醫(yī)學教育家培養(yǎng)工程:一種讓良醫(yī)成為良師的有效探索
      大學(2021年2期)2021-06-11 01:13:38
      記日記有什么好處
      青年文摘(2020年22期)2020-12-21 02:21:35
      良師“林黛玉”——《香菱學詩》教學雜想
      甘肅教育(2020年17期)2020-10-28 09:01:40
      我身邊的新鮮事
      毛澤東怎樣寫文章標題
      寫文章要詳略得當
      寫作從記日記開始
      輔導員(2017年18期)2017-10-16 01:14:56
      良師·階梯·加油站
      人大建設(2017年12期)2017-08-15 00:45:32
      離題萬里
      良師高柳
      中國火炬(2015年9期)2015-07-25 09:47:42
      怀宁县| 昌邑市| 三门峡市| 岳阳县| 军事| 南川市| 玉树县| 祥云县| 出国| 佛教| 湾仔区| 偃师市| 金昌市| 柘荣县| 平江县| 铅山县| 高要市| 南阳市| 土默特左旗| 永康市| 霍城县| 象州县| 宣武区| 盐源县| 漳浦县| 皋兰县| 永顺县| 呈贡县| 浠水县| 青川县| 张家港市| 五莲县| 文安县| 隆昌县| 平武县| 凭祥市| 瑞丽市| 普兰县| 绥宁县| 姚安县| 黄骅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