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穎
(廣東警官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30)
談殺人案件調查工作指揮要點
彭穎
(廣東警官學院 廣東 廣州 510230)
任何刑事案件的偵查都離不開調查工作,殺人案件也不例外。在刑事案件偵查中,調查工作是一項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容易受到重視、最難于開展的一項工作。要想取得調查成功,偵查指揮員必須樹立群眾觀點和線索意識,要合理調配偵查力量,強調調查工作質量;要重視線索的查證核實工作;注意掌握正確的調查方法,要制止調查中的非法取證等問題。
殺人案件 調查工作 指揮
任何刑事案件的偵查都離不開調查工作,殺人案件也不例外。犯罪人實施殺人犯罪必然與一定的人、事、物、時間、地點發(fā)生聯(lián)系,必然在某些知情人的頭腦中留下印象和記憶,也必然在殺人現(xiàn)場上遺留相關的痕跡和物品。所有這些不通過調查是難于發(fā)現(xiàn)犯罪線索和犯罪證據(jù)的。多年來的偵查實踐表明,如果案件偵查離開了最基本的調查工作,那將一事無成。調查工作是一項重要的群眾性工作,能否取得調查成功,不僅取決于被調查人員的積極配合,也取決于偵查人員調查工作的方法是否正確,更取決于偵查人員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應該說調查工作是一項最普通、最基本、最重要、最不容易受到重視、最難于開展的一項工作。
(1)有的在調查中群眾發(fā)動的不充分、不廣泛、不深入,發(fā)動群眾還存在死角。
(2)有的在調查前不做準備工作,對調查對象不了解,調查方法簡單,對不愿意作證的群眾不做耐心的思想工作,要么耍態(tài)度,要么就一走了之。
(3)有的偵查人員心中無數(shù),哪些區(qū)域是調查的重點、哪些人員是調查的重點常常不作選擇,而是盲目的貪求調查數(shù)量、急于完成調查任務。
(4)有的在調查中走馬觀花、蜻蜓點水,對群眾反映的問題不多問幾個為什么,不深追細節(jié)、不與案件聯(lián)系,群眾講什么就滿足聽什么,滿足于一知半解。
(5)有的在調查中主觀臆斷,對重要嫌疑對象僅憑主觀印象認為他不可能作案就放棄了調查工作,放過了犯罪嫌疑人。
(6)有的在調查中仍然還存在采取引誘、威脅、欺騙等方法非法取證問題等。
在殺人案件偵查中,調查工作的核心任務就是要盡快發(fā)現(xiàn)嫌疑線索或重點嫌疑對象,確定犯罪嫌疑人,獲取犯罪證據(jù)。偵查指揮員在指揮調查中應注意做好以下幾點:
2.1 要樹立群眾觀點和線索意識
(1)要樹立群眾觀點。指揮員要樹立群眾觀點,相信群眾、依靠群眾是搞好調查工作的基礎。如果指揮員缺乏群眾觀念、不重視調查工作,那么偵查員必然就不會踏踏實實地開展調查工作。指揮員不能因為社會環(huán)境的改變、群眾觀念的改變、調查工作出現(xiàn)困難就輕視調查工作。有些案件通過調查可獲得重要犯罪線索,有些案件可直接獲取犯罪證據(jù),有些案件可為運用各種偵查措施提供條件,有些案件可排除犯罪嫌疑對象,有些案件可直接認定犯罪嫌疑人。指揮員必須認識到調查工作是案件偵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的基礎性工作。
(2)要樹立線索意識。偵查指揮員要教育廣大偵查員必須樹立線索意識。在案件偵查中,無論運用什么偵查措施手段、無論嫌疑對象暴露與否,只要犯罪嫌疑人尚未確定,就必須廣泛開辟線索來源,從不同角度、不同層面、不同渠道的群眾中不失時機地收集線索。在搜集的100條線索中可能只有一條線索對偵查工作起作用,而這條線索就可能達到破案目的。所以樹立線索意識是指揮員和偵查員不能忽視的問題。
2.2 要合理調配偵查力量
(1)要人盡其才。指揮員應對每個人在偵查中的能力和特長充分了解。并應根據(jù)偵查員的實際能力和工作特長安排調查工作,盡量做到人盡其才,充分發(fā)揮偵查人員的積極性和創(chuàng)造性。要選派業(yè)務能力強、事業(yè)心強、善于做群眾工作的偵查員到重要的調查工作崗位;要教育偵查員增強對國家和人民負責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這是搞好案件調查的根本保證。調查工作是案件偵查工作的基礎,有時就因一個人或一個組調查工作的不落實而影響整個偵查工作的全局。
(2)要科學安排調查工作。每當指揮員下達調查任務時,不僅要注意科學運用人,而且要合理調配偵查力量,尤其規(guī)模較大的殺人案件通常需分為若干個調查組,采取分片、分段、分區(qū)的同時開展調查工作。在安排調查工作時,指揮員不僅要考慮偵查員的素質、能力和水平,還要充分考慮每一地段的復雜程度、工作量大小、在規(guī)定時間內是否能夠完成、意外情況等因素。如果所下達的工作任務量很大,在規(guī)定時間內難于完成,就會導致有的偵查員匯報不實的情況發(fā)生。
2.3 要強調調查工作質量
(1)確保調查工作質量。調查質量的優(yōu)劣關系到案件偵查的速度和成敗,是案件偵查的生命線。調查數(shù)量再多,但每個線索都調查的不深不透、得不到真正落實,這與不調查沒什么區(qū)別,有的甚至適得其反。提高調查質量的關鍵在于偵查員的事業(yè)心和責任感,在組織調查中必須要求確保調查質量,不能盲目貪求調查數(shù)量、片面追求完成任務。必須要求偵查員帶著犯罪嫌疑人就在自己責任區(qū)的信念開展調查。必須扭轉偵查人員“打工”的錯誤意識,這種“給領導打工”理念的滋生,勢必就要出現(xiàn)不負責任的應付工作,就要降低調查工作質量。因此必須強調將每一個線索調查落到實處,確保調查工作質量。
(2)要突出調查工作重點。在組織調查中,在確定的偵查范圍內哪些區(qū)域是調查的重點,哪些人員是調查的重點,指揮員應該心中有數(shù),必須要有所區(qū)別和選擇。對于確定的重點區(qū)域和重點人員,必須選派調查工作能力強、有事業(yè)心和責任感的偵查人員進行,必要時指揮員應該親自進行調查。對于那些沒被確定為重點調查的區(qū)域和人員也不能掉以輕心,也應部署一定力量開展調查,防止沒認為是重點的地區(qū)和人員上升為重點。在組織調查中既要突出重點,又要兼顧一般,不能顧此失彼。
2.4 要重視線索的查證核實工作
(1)對群眾反映的線索要多與案件聯(lián)系。指揮員要教育偵查人員重視線索的查證核實工作。在群眾知情又不能直接作證的情況下,就需要偵查員認真對待群眾的每一個線索,不能輕易放過群眾的每一個陳述。對于群眾反映的情況要多問幾個為什么,要深追細節(jié),要深入調查,要多與案件聯(lián)系,與殺人犯罪究竟是否存在聯(lián)系、存在怎樣的聯(lián)系,必須有“打破沙鍋問到底”的精神,不能聽之任之。必須把情況查個水落石出,深入查明與案件的聯(lián)系。只有這樣才可能發(fā)現(xiàn)案件的重要線索和證據(jù)。
(2)對群眾反映的線索要逐件查證核實。每當案件調查,群眾都會反映很多情況。怎樣從眾多、復雜的情況中篩選,最有效的辦法就是將群眾反映的線索逐件落到實處。對每件線索的調查必須細致深入。對每件線索必須查清、查實、查準、查靠,防止把與案件有關的重要線索因調查不細而輕易放棄。如果在調查中蜻蜓點水、囫圇吞棗、走馬觀花,常常會漏掉很多有價值的偵查線索,失去很多破案的機會。
2.5 要注意掌握正確的調查方法
(1)調查工作的核心是群眾的信任。案件調查工作的核心問題是能夠取得群眾的信任,“信任”是搞好調查的基礎,在調查中爭得群眾的信任和理解十分關鍵。如果群眾不信任公安機關和偵查人員,群眾自然就會疏遠你,就不愿意和你說真話。這與平時人與人之間相處是一個道理。偵查員在群眾中的威信對調查工作有著十分重要的影響,而這種威信的高低、信任的程度不是靠調查時的幾句好話就能解決的,完全要靠偵查員平時的積累和樹立。
(2)調查工作的關鍵是偵查員的耐心。案件調查工作的方法在于偵查人員的耐心,“耐心”是搞好調查的關鍵,在調查中能夠耐心的對待群眾是取得調查成功的法寶。在調查前要對調查對象進行充分了解,調查對象的職業(yè)、職務、文化、家庭、愛好,對破案的態(tài)度,與案件關系人有否牽連等應該全面掌握,便于在調查中有針對性的詢問。對知情而又不愿意作證的群眾,要耐心做思想工作,決不能一走了之。偵查員應該明確,我們的任務是在知情群眾中獲得犯罪線索和犯罪證據(jù),為了完成任務對待群眾的“耐心”格外重要。我們要耐下心來、持之以恒,一次不說再來、兩次不說再來,如此下去總會感動“上帝”的。
(3)要將自己與群眾擺在同一個位置。在當前人們思想觀念發(fā)生很大變化的情況下,如何在群眾中獲得犯罪線索和犯罪證據(jù),一個關鍵問題是偵查員應該將自己與被調查群眾擺在同一個位置上。案件調查是公安機關有求于群眾的支持和幫助,不要認為我們是警察,我們問什么群眾就必須說,群眾不說就發(fā)脾氣,實際上這是一種特權思想在作怪。在偵查實踐中,可以說對于調查社會上層人員大多數(shù)偵查人員都能夠做到這一點,而對于調查一般群眾有的偵查員就很難做到。由于群眾在感情上與偵查人員產生距離,自然就不愿意說真活,偵查員想得到線索和證據(jù)就很困難。
(4)要保持調查工作的積極性。在案件調查中,指揮員要注意觀察和調整偵查員調查工作的士氣和情緒。每當發(fā)現(xiàn)重要線索或犯罪嫌疑對象,偵查員常常是士氣高漲,滿懷熱情的工作。如果長時間沒有發(fā)現(xiàn)線索就會士氣低落。在士氣高漲時指揮員要注意提醒偵查人員一定要沉著冷靜、周密細致、依法辦事;在士氣低落時指揮員要多從偵查有利方面鼓勵偵查員的士氣,增強偵查員調查工作的信心,以確保調查工作開展。
(5)要做好重點嫌疑對象的確定。對各承擔區(qū)的調查工作要經常匯總研究,及時解決出現(xiàn)的問題。在甄別嫌疑對象時,對排除的和確定的必須依據(jù)充分,有理有據(jù)。如果在第一輪調查摸底時失敗,不要喪失信心,要及時總結經驗,找出原來工作的漏洞和差錯,調整原來偵查人員摸排的區(qū)域,重新開展排查工作。對于確定的重點嫌疑對象,如果有逃跑、自殺、毀證或繼續(xù)殺人可能的,應及時采取必要的強制措施。如果沒有意外通常不要輕易正面觸動,可采取必要的監(jiān)控措施,為運用偵查手段獲取犯罪證據(jù)提供條件。
2.6 要制止調查中的非法取證問題
指揮員必須教育偵查人員,堅決制止在調查中的非法取證問題。在任何時候、任何情況下,決不允許采用威脅、引誘、欺騙等非法手段獲取證言材料,更不允許采用暴力手段獲取證言材料。
1.彭文.刑事案件偵查[M].北京:警官教育出版社,1999
2.張新楓.刑事偵查學[M].北京:群眾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