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和
(長春市綠園區(qū)疾病預防控制中心,吉林 長春 130062)
乙型病毒性肝炎是一種由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機體后所引起的疾病。乙型肝炎主要經血、母嬰傳播及性傳播,皮膚黏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醫(yī)務人員工作中的意外暴露也不容忽視。由于目前的醫(yī)療水平無法徹底治愈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的治療難度很大,治療過程也很漫長,且容易轉化為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由于乙型肝炎的治療效果不佳,因此預防工作尤為重要,加強人民群眾的防范意識,宣傳乙型肝炎預防知識,普及健康教育等對于降低人群中乙型肝炎發(fā)病率和攜帶率起到重要作用。本文主要討論近3年來對企業(yè)新招外來人員的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的調查,以及如何提高流動人員抗體水平、做好乙型肝炎的預防工作,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某社區(qū)2009年2月至2012年2月各個企業(yè)新招外來8135名員工進行體檢,記錄其血清HBsAg與HBeAg的陽性情況。
采用酶標法檢測,第一步進行乙型肝炎病毒表面抗原(HBsAg)檢測,HBsAg陰性者不做進一步檢查,HBsAg陽性者需要再進行乙型肝炎病毒e抗原(HBeAg)的檢測,分別記錄下體檢總人數(shù)、HBsAg陽性人數(shù)、HBeAg陽性人數(shù)。
統(tǒng)計體檢8135名流動人員,HBsAg陽性693名,陽性率為8.52%,HBeAg陽性193名,陽性率為27.85%。
我國是乙型肝炎大國,乙型肝炎感染者約1.3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有癥狀需要治療的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約為2000多萬,由于乙型肝炎是傳染性疾病,對健康人群威脅很大,因而目前乙型肝炎形式很嚴峻。乙型肝炎在目前醫(yī)療水平并無特效治療方法,重在預防,防患于未然。衛(wèi)生部門應當在社區(qū)、企業(yè)多做乙型肝炎知識講座,為流動人員普及醫(yī)學知識,講解乙型肝炎的傳播途徑、發(fā)病機制、發(fā)展過程,讓流動人員認識到乙型肝炎病毒的可怕,感染乙型肝炎后可能成為慢性乙型肝炎,進而發(fā)展為肝硬化、肝癌導致死亡。要使得流動人員明白自身處于易感染乙型肝炎環(huán)境,屬于易感染乙型肝炎的群體,提高其警惕意識,認識到預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性。衛(wèi)生部門可在社區(qū)、企業(yè)等發(fā)放乙型肝炎知識手冊,設立宣傳欄,更為具體地、文字化地對乙型肝炎進行講解、介紹,促進預防工作的展開。
乙型肝炎是血液傳播性疾病,主要經血(如不安全注射史等)、母嬰傳播及性傳播,皮膚黏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如紋身、扎耳洞、內窺鏡檢查等,血液制品現(xiàn)已嚴格控制,傳播可能性大大減少,不規(guī)范輸血及血制品時才有發(fā)生。由于流動人員居住的集體宿舍環(huán)境擁擠,加上衛(wèi)生健康觀念不夠科學,公用物品較多,例如牙刷、水杯、剃須刀、毛巾、碗筷、叉子、勺子等,若宿舍中有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則容易發(fā)生傳染,并且逐漸波及周圍宿舍,導致乙型肝炎大面積傳播。另外,乙型肝炎病毒具有潛伏期,并非攜帶病毒即會發(fā)病,因而具有隱蔽性。許多流動人員并不知道自己攜帶乙型肝炎病毒,于是結婚、生子,導致妻子、丈夫、子女也感染上乙型肝炎病毒,最為常見的是母嬰傳播和性傳播,這兩者在感染乙型肝炎的流動人員中傳播途徑最為廣泛。因此,要注重個人衛(wèi)生不公用衛(wèi)生用品,定期檢查HBsAg和HBeAg,避免母嬰傳播和性傳播。
雖然乙型肝炎病毒很可怕,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同一辦公室共用電腦、打字機等辦公用品、同住一宿舍、同一餐廳用餐及擁抱、握手、共用廁所等不會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能經吸血昆蟲,如蚊蟲、臭蟲叮咬傳播。我們不應該對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及患者帶有偏見,甚至歧視,應當平等對待,關心和愛護他們,在保護自己不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同時,對不幸感染乙型肝炎病毒的人予以同情和理解。
乙型肝炎疫苗是一種預防乙型肝炎的疫苗,即從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血漿中分離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經處理后而制成。乙型肝炎疫苗是用于預防乙型肝炎的特殊藥物,疫苗接種后,可刺激免疫系統(tǒng)產生保護性抗體,這種抗體存在于人的體液之中,乙型肝炎病毒一旦出現(xiàn),抗體會立即作用,將其清除,阻止感染,并不會傷害肝臟,從而使人體具有了預防乙型肝炎的免疫力,從而達到預防乙型肝炎感染的目的。目前而言,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尤其對于新生兒、學齡前兒童以及青少年,應當作為乙型肝炎病毒預防的重點關注對象,積極做好新生兒、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高危人群的疫苗注射工作,從根源上阻斷乙型肝炎病毒的感染。隨著乙型肝炎疫苗在新生兒中的大力推廣,及其它母嬰阻斷措施的實施,母嬰傳播得到極大控制,目前HBV-DNA陽性母親分娩約有百分之九十通過干預成功阻斷母嬰垂直傳播。由上述可見,乙型肝炎疫苗在預防乙型肝炎病毒的工作中的重要性。
乙型肝炎病毒是一種嗜肝病毒,主要存在于肝細胞內并損害肝細胞,引起肝細胞炎癥、壞死、纖維化,分為急性和慢性兩種,急性乙型肝炎在成年人中90%可自愈,而慢性乙型肝炎表現(xiàn)不一,分為慢性乙型肝炎攜帶者、慢性活動性乙型肝炎、乙型肝炎肝硬化等。我國是乙型肝炎大國,乙型肝炎感染者約1.3億,慢性乙型肝炎感染者約9300萬人,其中有癥狀需要治療的活動性乙型肝炎患者約為2000萬,在我國,乙型肝炎的治療和預防形式很嚴峻[1]。
乙型肝炎主要經血、母嬰傳播及性傳播,皮膚黏膜破損傳播也有一定比例,但是,乙型肝炎病毒感染不經呼吸道、消化道傳播,因此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如公用打字機、電話、擁抱、握手、共用廁所等不會感染乙型肝炎病毒,流行病學和實驗研究未發(fā)現(xiàn)乙型肝炎能經吸血昆蟲,如蚊蟲、臭蟲叮咬傳播,因此,主要阻斷血液、母嬰和性傳播。正規(guī)醫(yī)院都使用消毒器具和一次性注射器,因此現(xiàn)在血液傳播較少,而乙型肝炎疫苗的出現(xiàn)使得母嬰傳播可進行有效阻斷,因而現(xiàn)代乙型肝炎病毒多為性傳播[2]。
流動人員一般來說,文化水平較低,衛(wèi)生知識較差,自我防范和保護意識較差,屬于乙型肝炎病毒攜帶和發(fā)病的高危人群。尤其是衛(wèi)生意識差,公用牙刷、水杯、剃須刀、毛巾、碗筷、叉子、勺子等,或者是通過穿耳洞、紋身方式感染乙型肝炎病毒。另外,流動人員攜帶乙型肝炎病毒后存在潛伏期,期間結婚、生子,即可通過性、母嬰傳播乙型肝炎病毒。做好流動人員的健康檢查工作很重要,定期體檢,檢查血清中HBsAg和HBeAg,記錄并且統(tǒng)計數(shù)據(jù)。
由于目前的醫(yī)療水平無法徹底治愈乙型肝炎,乙型肝炎的治療難度很大,治療過程也很漫長,且容易轉化為肝硬化、肝癌,危及生命。乙型肝炎重在預防,做到防范于未然,在流動人員中加強宣傳,使流動人員提高其警惕意識,認識到預防乙型肝炎的重要性;要注重個人衛(wèi)生,衛(wèi)生用品不公用,定期檢查HBsAg和HBeAg,避免母嬰傳播和性傳播;加強健康教育,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接觸不會導致乙型肝炎病毒傳播[3],減少人們對乙型肝炎病毒的恐懼和對乙型肝炎病毒攜帶者的歧視、排斥,學會預防措施,正確對待乙型肝炎病毒;接種乙型肝炎疫苗是目前而言預防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的最有效方法,要將新生兒、學齡前兒童以及青少年作為乙型肝炎病毒預防的重點關注對象,積極做好新生兒、兒童、青少年以及成人高危人群的疫苗注射工作,對于攜帶乙型肝炎病毒的妊娠婦女也可從根源上阻斷乙型肝炎病毒對新生兒的感染,防止母嬰垂直傳播。綜上所述,調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情況對于對于普及乙型肝炎知識、健康教育、預防乙型肝炎具有重要意義,乙型肝炎重在加強預防工作,提高流動人員乙型肝炎抗體水平,降低感染率。
[1]蔡蘭蘭,李振雪,樊冰.乙肝病毒前S1抗原與乙肝血清標志物及HBVDNA的相關性分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10,7(19):56.
[2]杜秋菊.肝硬化門脈高壓并發(fā)上消化道出血的護理干預[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29):107.
[3]利娟,付廣雙,劉金玲,等.一汽職工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現(xiàn)狀分析[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08,46(14):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