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冰冰 高 琳
江蘇省鹽城市第三人民醫(yī)院心內科,江蘇鹽城 224001
隨著目前冠狀動脈造影和(或)介入治療的廣泛開展,以及計算機斷層攝影技術的普遍應用,造影劑(又稱對比劑,contrast media)的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造影劑不斷改良,其趨勢是由離子型向等滲性、低滲性非離子型過渡,雖然非離子造影劑對腎功能正常患者有較小的損害,但如合并有、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等多種危險因素,腎功能損害明顯增加[1]。 同時伴隨人口老齡化進程的加快,據統(tǒng)計,造影劑腎病發(fā)生率逐年增加,目前已上升至醫(yī)源性腎損害的第3 位和藥物性急性腎功能衰竭第2 位。在預防造影劑腎損害方面,水化在圍手術期積極預防CAN 的發(fā)生具有重要意義。
造影劑的滲透壓要高于人體血漿的滲透壓, 因此患者在注造影劑后,自身血漿的滲透壓也會隨之增加。 為了保證患者穩(wěn)定的滲透壓,不被因注入造影劑影響,需對人體進行補水。 造影前后都需補水,造影前補水能夠通過體內水分的增加達到穩(wěn)定滲透壓的目的,并降低脫水的幾率;造影后補水主要作用為利尿,以便造影劑能夠盡快的從人體排出。
CAN 多表現(xiàn)為非少尿型,腎小球濾過率、尿濃縮功能受到影響。 水化護理可對抗RAS 系統(tǒng),減輕球管反射,降低造影劑在血液中的濃度從而減緩腎臟血管的收縮,增加尿量減輕腎小管的阻塞、減少縮血管物質的生成,減輕腎臟髓質的缺血,而且還可以直接減輕造影劑對腎小管細胞的毒性。
有些患者手術前后禁食、禁飲時間過長,體內水分及鹽分均有減少,血球壓積增加,血液濃縮細胞外液量減少,導致血容量不足,易發(fā)生低血壓[2]。 充足的水分是保證循環(huán)血容量的重要方法。
行冠脈造影介入術前,對患者做全面詳細的危險評估。 術前進行嚴格篩查,將伴有高齡、腎功能不全、高血壓、糖尿病、充血性心力衰竭、 脫水等心血管患者列入易誘發(fā)造影劑腎病的高危人群。 根據病情所需嚴格制定、執(zhí)行水化,盡量選擇低滲性非離子型造影劑。
術后補液的總量要結合患者的年齡、體重、尿量、尿比重以及心腎功能做具體化的調整,24 h 總量以2 000-3 000 mL 為宜[3]。
2.2.1 口服補液 強調飲水的重要性,在無不適的情況下指導患者術前6 h 增加飲水不少于1 000 mL。造影劑均在3 h 內排除大部分代謝產物,故術后3 h 內飲水量以造影劑用量為指導。 有報道指出[4],造影劑用量100 mL 以內飲水1 000 mL,造影劑用量101~200 mL 飲水1 500 mL。 24 h 內飲水量不少于2 000 mL。 對術后3 h 內飲水有明確目標, 但對單位時間飲水量不做規(guī)定,飲水間隔時間個體化,突顯人性化護理。 由于老年患者腎臟過濾功能和對水的排泄功能都比較弱,代謝水平下降,快速大量飲水,會導致水鈉潴留,造成心力衰竭[5-6]以及給腎臟加重負擔,因此,建議患者少量多次飲水為佳[7]。
2.2.2 靜脈補液液體 近期隨機對照臨床試驗顯示,應用0.9%鹽水的患者CAN 發(fā)生率為0.7%,應用0.45%低滲鹽水的患者CAN發(fā)生率為2.0%(P=0.04),數據表明0.9%等滲鹽水優(yōu)于0.45%低滲鹽水,更有效的降低CAN 的發(fā)生。 目前主張以0.9%鹽水為靜脈水化治療首選溶液。
2.2.3 靜脈補液的速度與劑量 冠脈造影介入術前1~2 h 開始靜脈輸注等滲鹽水,高?;颊咴谛g前3 h 開始靜脈補液,以糾正亞臨床脫水,增加腎臟的灌流,補液持續(xù)至術后24 h。 術后補液的前3 h 的量應為總量的1/3,速度不宜過快,根據心功能、尿量情況來調節(jié)滴速。 多數研究表明,在造影前12 h 以1 mL/(kg·h)的速度輸注鹽水至造影后12 h,但是對于心腎功能較弱等高危患者,要視情況作出具體的調整。
密切觀察患者的生命體征,檢測腎功能變化如電解質、血肌酐、尿素氮、血清β2-微球蛋白、尿微量白蛋白等水平。 記錄24 h出入量及有無尿潴留、胃不適。
對于擬行冠狀動脈介入術患者,水化前嚴格評估患者的心腎功能、血糖、血壓等情況,對于有一個或多個危險因素的高危人群應慎重,個體化指導。 同時在水化后密切監(jiān)測各項指標,發(fā)現(xiàn)異常及時處理,以便在預防CAN 時,又能防止水化并發(fā)癥的發(fā)生。
CAN 的發(fā)生不僅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臨床預后,而且會延長患者的住院時間、增加患者的醫(yī)療費用的負擔,因此積極防治CAN 具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水化治療是使用最早、目前被廣泛接受的有效減少CAN 發(fā)生率的有效措施。 但在水化治療的選擇和應用方式上仍存在爭議,合理水化治療方案尤為重要,臨床上常規(guī)選擇經口及靜脈水化同時進行的綜合治療,不僅避免因短時間內大量飲水致胃部飽脹引起惡心嘔吐,而且又保證充足的水化[8]。 做好圍手術期準備工作及評估工作,對于高危患者,積極糾正誘因,改善心腎功能,嚴格掌控造影劑用量。 充分水化可以顯著降低CAN 發(fā)生率,是圍手術期CAN 的基本預防方案,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1] 楊輝劍.水化對造影劑腎小管的影響[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5,11(24):20-21.
[2] 俞曉松,王文琴,卓惠敏.心臟介入術后低血壓常見原因分析及處理[J].護士進修雜志,2002,17(5):345.
[3] 惠昭嵐,楊省利.冠心病介入診治術造影劑腎病1 例的護理[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4,2(2):91-92.
[4] 冷敏,竇超.加強水化預防介入治療并發(fā)造影劑腎病的護理[J].實用全科醫(yī)學,2007,5(1):94-95.
[5] 金海君,朱艷華.冠心病介入治療病人圍手術期并發(fā)癥分析及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4,19(7):25-26.
[6] 陳兵陽,張莉.終末期腎病并存冠心病患者行冠狀動脈介入治療的護理[J].護理學雜志,2007,22(5):32-33.
[7] 高瑞雪.不同年齡冠狀動脈介入術后患者水化治療預防造影劑腎病效果觀察[J].護理學雜志,2009,24(17):25-26.
[8] 宋靜.冠狀動脈介入治療術后定時定量飲水研究[J].內科護理,2010,25(9):22-24.
[9] Sarnak M.J,Greene T,任付先.低靶標血壓對腎臟疾病進程的影響:腎臟疾病時改善飲食的長期隨防研究[J].世界核心醫(yī)學期刊文摘.心臟病學分冊,2005(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