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教育部高等教育司 2003 年頒布了新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和“新世紀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工程”的要求,全國各大高校大學英語教學改革就不斷掀起新的浪潮,把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不斷推向新的高度和深度。浙江省各大高校也積極投身這項改革,并不斷總結(jié)改進,呈現(xiàn)出百花齊放的精彩局面。其中比較具有特色和代表性的有寧波大學的探究式教學,中國計量學院的溝通選修課以及臺州學院的跨文化交際課程等,各高校都根據(jù)自己學校的定位和本校學生的實際設(shè)計出了風格各異,具有實效性并廣受學生歡迎的大學英語課程。幾年前的那種一套教材用到底,所有學生都一樣的年代已經(jīng)一去不復返了?,F(xiàn)在的大學英語課程不再像是一門公共課,倒更像是專業(yè)課,因為課程的開設(shè)更為細致,一切都是以學生的實際需要為出發(fā)點,充分體現(xiàn)了以人為本的精神。
自溫州大學正式成為國家大學英語教學改革試點項目院校以來,大學英語教改在溫州大學除音、體、美專業(yè)外其它所有全日制本科專業(yè)學生中展開。該教改的目的是從根本上改革以往的以教師為主的滿堂灌授課方式,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從而切實提高英語實踐技能。豐富多彩、特色各異的大學英語拓展課針對過了大學英語四級的基礎(chǔ)較好的學生開設(shè),成為大學英語教學改革中的亮點。這些課程的開設(shè)完全打破了原來的大學英語教學模式,緊密服務(wù)于學生的實際需要,包括學生的學習興趣以及專業(yè)學習的需要。在這些實用的拓展課中,電影口語可算是其中的一枝奇葩,一直因著自己鮮明的特色和顯著的學習效果而廣受學生歡迎。在10-11學年第二學期期末我們對所有選了這門課程的五個班共計190名學生進行了問卷調(diào)查(“電影口語拓展課調(diào)查問卷”)。對于題項“上了這門課后你是否覺得比其他的英文課效果好?”85%的學生選“A.很好”和“B.好”,只有14%的學生選了“C.沒感覺”和1%的學生選了“D.作用不大,仍需改進”。此外,對于題項“你對本課程的教學是否滿意?”有84%的學生選了“A.很滿意”和“B.滿意”,另有16%的學生選“C.一般滿意”,選“D.不滿意”的學生比例為零。此外在“你覺得本課程在哪方面對你幫助最大?”這一題項中,學生普遍反映電影口語課對于提高英語聽力、拓寬英語文化知識面、提高英語口語能力以及激發(fā)學習英語興趣具有非常顯著的效果。這個問卷結(jié)果證實我們課程組老師的辛勤耕耘獲得了學生的肯定,實現(xiàn)了我們開設(shè)這門拓展課的初衷。
英文電影融文本字幕,語音,圖像等多種信息傳播介質(zhì)于一體,讓學生不僅能在真實生動的語言環(huán)境中接觸到地道的英語,還能全面直觀的了解語言文化和西方社會的風土人情,創(chuàng)造了輕松的學習氛圍,激發(fā)了學習的興趣[1]。因此英文電影一直被廣大大學英語教師運用于各種英語課程的教學中,但是電影口語課不同于以往任何借助英語來開展教學的課程。本課程借助電影渠道,為學生創(chuàng)設(shè)真實的英語語言和文化語境;通過開展一系列豐富實用的課內(nèi)、外英語學習活動,采用模仿演員的語音語調(diào)、為電影角色配音、角色扮演等教學方式,增加學生操練語言和技能的機會,提高學生對語言的敏感度以及中西文化差異的意識,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不斷增強語感,培養(yǎng)英語思維、表達、跨文化交際等能力,從而達到《大學英語課程要求》關(guān)于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綜合應(yīng)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的目的。該課程完全圍繞電影,以電影為課文,所有學習內(nèi)容和課堂活動的設(shè)計都緊密圍繞電影而展開。電影口語課程對于英語學習的有效促進作用主要體現(xiàn)在以下三方面。
1.改善語音語調(diào)
要想學好英語口語必須擁有純正的語音語調(diào)。學習語音語調(diào)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模仿,模仿那些以英語為母語的人的發(fā)音、語調(diào)。一部精心挑選的語速適中、語音漂亮的英文原版電影則為學習語音語調(diào)提供了最豐富、最地道的材料。語音不僅包括單詞的發(fā)音,還包括真實交際中詞匯、習語的連讀、爆破、弱化、濁化、重音、縮讀等許多音變形式。語調(diào)主要指說話的腔調(diào)及語氣,說話時句子有停頓,聲音有抑揚、輕重、高低、快慢的變化,是體現(xiàn)在句子上面用來區(qū)分句型和句子的意思的,它也是組成話語不可缺的部分[2]。電影口語課通過角色扮演,電影配音等教學活動給學生提供了大量的學習語音語調(diào)的機會,因為這些教學活動始終貫穿于課堂學習中,所以學生自然養(yǎng)成了模仿并提高自己語音語調(diào)的習慣。而且這種語音模仿練習沒有了以往其他練習的枯燥,大大增加了趣味性,模仿的效果也更加清晰可見。有一個學生因為非常喜歡Will Smith的電影和他純正漂亮的語音,所以在課后經(jīng)常努力模仿并取得了顯著成效。他曾經(jīng)在課堂上給《全民情敵》中速配約會場景中Hitch和Sara的一段對白配音,不僅語速完全跟上,而且語調(diào)和感情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他的成功也激起了其他同學模仿和配音的熱情,班里掀起了配音和模仿的熱潮,經(jīng)常會有學生在課堂上自告奮勇給一個教學片段配音,獲得笑聲和掌聲無數(shù)。所以語音優(yōu)美的電影更能引起學生的喜愛,并激起他們模仿和配音的熱情。
2.掌握生活化的英語
許多學生普遍反映雖然學了多年的英語,但是他們在看英語原版電影時沒有字幕的幫助還是不能很好的理解電影。造成這種現(xiàn)象的主要原因之一在于英語口語與書面語的區(qū)別。學生平時課堂上學到的基本上是書面語或者是一些比較正式的語言。而這種語言與真實生活中的語言是有明顯區(qū)別的。英語電影無疑給我們提供了各種生活場景下最真實和最實用的語言。如我們平時常用的“going to”“want to”“have got to”其實在英語日常會話中都是用“gonna”“wanna”“gotta” 等更簡潔的口語詞匯來表達的。此外,在口語中我們會用“I got it”來代替“I see”。見面的問候語經(jīng)常是“how are you doing” 或“how’s it going”而不是“how are you”,回答則常常是“I’m doing great”或“Real good”。分別時通常會說“have fun” 或“have a good day”而不是“good bye”。謝謝經(jīng)常用“I appreciate it”,給別人東西用“here you go”,而很少去用我們以前學到的 “here you are”?!皐eird”這個單詞和“strange”的意思差不多,但是在美國人的口語中,他們總是用“weird”,而不是“strange”。以上這些習慣表達只要看一下《當幸福來敲門》和《全民情敵》就可以學到很多了。所以我們所講的英語不再停留在是否語法正確,別人是否能懂,而是是否能講一口地道純正的英語。
3.提高跨文化交際能力
美國語言學家薩丕爾早在 20 世紀 20 年代就在《語言論——言語研究導論》(1985)中指出:語言不能脫離文化而存在。語言教學中融入文化,才能使語言具有生命力。英語電影通過鮮活的語言、動人的故事為我們展示了不同民族的不同文化、歷史、風俗習慣、風土人情以及不同的社會價值觀等。電影《飄》可以幫助我們了解美國內(nèi)戰(zhàn)歷史。《阿甘正傳》則為我們展示了美國20 世紀 50 年代到 80 年代的重要歷史瞬間和他們所崇尚的美國精神[3]?!堵烧渭讶恕穾椭覀兏玫牧私饷绹髮W錄取制度的知識以及美國大學生的校園生活,如參加社團,舉行派對和參與社區(qū)的志愿活動等?!断哺吠ㄟ^描述四位中國移民母親和在美國長大的女兒之間復雜的關(guān)系,揭示了中國與美國不同的文化內(nèi)涵。《七宗罪》幫助我們了解圣經(jīng)中的七宗原罪以及相關(guān)的一些文學作品如但丁《神曲》等。了解了各英語國家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才能更好地理解中西方文化的差異,從而真正提高學生跨文化交際的能力。
為了把教學目標落到實處,精心挑選電影這一學習載體就成為了第一要務(wù)。總的來說,電影的挑選要緊密結(jié)合教學目標和學生的實際語言水平。我們可以根據(jù)電影類型的劃分來挑選影片,如action(動作片),comedy(喜 劇 片 ),documentary(紀錄片),drama(劇情片),family(家 庭 片 ),romance(愛 情 片 ),suspense(懸念片)等各種類型都挑選一部杰出的有代表性的影片來學習。我們也可以先設(shè)定單元主題,再根據(jù)主題需要來挑選優(yōu)秀影片用于學習。電影口語拓展課的單元設(shè)定結(jié)合了這兩個標準,即以主題劃分為主、同時兼顧類型多樣性來確定學習單元和影片。具體來說,影片挑選主要有以下四點標準。
1.情節(jié)健康,催人奮進。
電影口語課的教學除了語言和文化的教學目標,同時也承擔著道德教育的目標,要通過影片將社會道德要求以及積極的、正面的理想信念等傳輸給學生。通過影片學習來貫徹道德教育的目標比起其他的教育方式可能更為成功,因為這種教育不是刻板的說教,而是讓學生通過觀影引起共鳴并學以致用,從而擁有更積極的人生觀,更成熟的心態(tài)。因此,內(nèi)容健康,積極向上,沒有犯罪、色情、暴力等鏡頭充斥的電影是我們的首選。其中勵志片《當幸福來敲門》(The Pursuit of Happyness)可謂是其中的典范。該片詮釋了一位事業(yè)不順、生活潦倒、遭老婆拋棄的落魄業(yè)務(wù)員,在極度困苦下為了理想打拼,同時善盡單親責任,永遠保持樂觀心態(tài),堅持不懈,排除萬難,奮發(fā)向上實現(xiàn)夢想的勵志故事。該片中主人公的艱難遭遇,樂觀幽默,對于孩子的愛和保護都深深地打動了學生,使學生體會到謀生的艱辛,同時更從主人公面對困境所表現(xiàn)出的優(yōu)秀品質(zhì)中學習到成功要素。這些必將給學生留下不可磨滅的印象,也必將對他們未來的人生產(chǎn)生積極的影響。
2.貼近生活,生動有趣。
貼近大學生生活并且生動有趣的影片可以極大地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引起他們感情上的強烈共鳴,并激發(fā)他們討論和深入學習的熱情。這一點在問卷調(diào)查題為“本學期你最喜歡哪部影片”這一選項的回答中得到了體現(xiàn)?!度袂閿场帆@得了學生的廣泛認可和喜愛。該片刻畫了一位傳奇的約會專家,他擅長為在求愛過程中遇到困境的男人量身打造約會方案,并且他的計劃百發(fā)百中,其中最神奇的例子當屬在他的指導下成功撮合了大腹便便、社交困難的會計師和美艷而名聲顯赫的女明星。片中約會專家的妙語如珠和一些有趣場景給課堂帶來了許多笑聲,也正確引導了學生的戀愛觀即追求一個人必須以真愛為前提。
3.對白豐富,語音優(yōu)美。
對白豐富、語音優(yōu)美的影片給學生提供了很好的練習語音語調(diào)和學習生活化英語的學習材料。這一點在我們選取的影片如《全民情敵》、《諾丁山》、《律政俏佳人》中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xiàn)。費思教授(Professor Firth)曾說:“沒有語音,便不可能有語言的詞匯;沒有語調(diào),便不可能有句法?!盇.G.古姆森(Professor A.G.Gimson)曾 說 :“ 一個人講話,必須懂得接近百分之百的語音,而語法只需要百分之五十至九十,詞匯有百分之一就足夠了?!盵4]這些都充分說明語音在英語學習中的重要性。而選擇得當?shù)碾娪皠t給我們提供了浸入式的語音學習的環(huán)境,我們不僅能聽到,還可以清晰的看到電影中人物的發(fā)音方法,甚至是發(fā)音部位。
4.影片新穎,有代表性。
由于課堂學習的時間非常寶貴,挑選的影片最好是近幾年新制作的電影,因為它們更貼近時代,可以讓學生有新鮮感,對學生有較大的吸引力。而且影片最好是在國際上獲獎,有知名演員出演,有一定代表性并廣受好評的。
總的來說,電影挑選要杜絕隨意性,要切實挑選融思想性、藝術(shù)性、觀賞性于一體,時代感強,具有教育意義,豐富學生文化和語言知識的影片用于課堂教學。但是并非每部選用的影片都要嚴格恪守以上四點標準,在實際運用中可以綜合考慮、有所側(cè)重,如我們選用的《七宗罪》雖是犯罪題材,但暴力場景不多,而且在文化學習方面以及影片的多樣性方面都有貢獻。
雖然我們的電影口語課廣受學生歡迎并且在提高學生的英語口語能力和跨文化交際能力方面具有實效,但是還是有一些疑惑和難點需要我們進一步研究和解決。
1.如何避免學生關(guān)于關(guān)注電影情節(jié)而忽視英語能力尤其是口語能力的提高。
毋庸置疑的是,在通過電影學英語時,學生的注意力更容易被畫面和情節(jié)所吸引,生動的畫面和引人入勝的情節(jié)實際上分散了學生的注意力,減弱了他們對影片的口語表達的關(guān)注度。在問卷調(diào)查中,對于題項“你選擇此拓展課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有65%的學生選了“A.喜歡電影”,而選其他選項的都在10%以內(nèi)。這說明了大部分選電影口語課的學生的首要目的是看電影,而作為一門以提高學生口語能力為目的的必修課則不可能把過多的課堂時間用在觀影上。因此我們需要通過更加生動有趣的口語課堂活動來抓住學生的注意力,增加他們練習英語口語的機會。比如在第三單元中我們根據(jù)《全民情敵》中速配相親環(huán)節(jié)設(shè)計了相似的速配交友活動,讓學生找心有靈犀的知音,該活動大大活躍了課堂氣氛,幾乎所有同學都積極投入,在輕松愉快的環(huán)節(jié)中口語能力得到了鍛煉和提高。
2.如何實現(xiàn)電影安排的系統(tǒng)性,減少隨意性。
雖然現(xiàn)在已經(jīng)有了一些電影方面的教材,但是它們基本上是選修教材,而且教學的側(cè)重點與我們的課程要求并不一致,所以我們的下一個努力方向是設(shè)計出適合自己課程需要的教材。其中最重要的一點是不同電影間難度安排的科學性和系統(tǒng)性,使學生能夠循序漸進地提高對影片理解的能力和口語水平,讓學生的學習收獲落到實處。
3.如何設(shè)計一種更準確、更科學的評價方式對學生的各項語言能力的進步做出更具體細致的評價。
通過對所有選課學生的問卷調(diào)查來評判一門課程的教學有效性是可行的,但它還存在 一定的局限性,即較為主觀和籠統(tǒng),如果我們能設(shè)計出一種更加具體科學的評價手段來切實體現(xiàn)學生在各方面英語能力上的進步,則該課程的教學效果將更明確可見。
以上三點是現(xiàn)階段研究的局限性,也是下階段研究的方向和重點所在。筆者真誠期待有同樣研究興趣的老師能夠就以上幾點展開研究和探討。
本文為浙江省外文學會2011年專題研究項目題為“體驗哲學在大學英語拓展課‘電影口語’中的應(yīng)用研究”的研究成果,項目編號ZWYB2011004.
[1]羅瑞林, 桂萍.英文電影在大學英語聽說教學中的應(yīng)用[J].內(nèi)蒙古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07年第6期(第9卷 總第36期), 342.
[2]周 浩.英文原版電影在提高英語口語方面的作用[J].山東省農(nóng)業(yè)管理干部學院學報,2010年 第27卷 第5期, 136.
[3]黃錦華, 李 憶.通過電影欣賞提高學生英語聽說水平[J].長春理工大學學報, 2010年第5卷第5期, 112.
[4]陸 楊.英語語音學習方法淺談[J].繼續(xù)教育研究, 2002年第6期, 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