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青梅
(中國藥科大學(xué) 外語系,江蘇 南京 211100)
從目的論談The Job Search Handbook的翻譯
何青梅
(中國藥科大學(xué) 外語系,江蘇 南京 211100)
翻譯目的論是德國功能翻譯學(xué)派極其重要的理論,它認為決定一切翻譯過程的首要準則是整個翻譯行為的目的。The Job Search Handbook一書旨在幫助求職者獲得他們理想的工作。由于該書是以讀者為導(dǎo)向的,并具有信息功能文本和呼語文本的特點,因此,可以翻譯目的論為指導(dǎo)對該書進行翻譯。
翻譯目的論;以讀者為導(dǎo)向;The Job Search Handbook
隨著中國的高校擴招,每年畢業(yè)的本科生、研究生人數(shù)不斷增加,而工作職位并沒有相應(yīng)地增加。同時,很多已經(jīng)就業(yè)的人也希望通過換份工作來獲得多方面的工作經(jīng)驗,豐富自己的人生閱歷。因此,就業(yè)市場上的競爭壓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激烈??紤]到求職者的需求,許多相關(guān)書籍面世了。它們告訴求職者應(yīng)該如何準備面試,如何寫簡歷、求職信,等等。余威廉編寫的The Job Search Handook[1]就是其一。筆者完成了這本書的英漢翻譯,而本文則從功能主義的角度,應(yīng)用翻譯目的論探討了該書的翻譯。
在翻譯領(lǐng)域,直譯與意譯、動態(tài)對等與形式對等之間的爭議長期存在。在實際翻譯過程中,很難完全遵從某一特定的翻譯策略。而德國功能學(xué)派的翻譯目的論(skopos theorie)則能較好地解決這個問題。Skopos在希臘語中的意義是目標或目的。翻譯目的論認為,決定一切翻譯過程的首要準則是整個翻譯行為的目的,即skopos法則。無論是直譯還是意譯,都不能不考慮翻譯的具體要求、翻譯目的以及譯文接受者的期待視野和接受程度[2]。把翻譯定義為一種有目的的行為,突破了傳統(tǒng)的“等值”觀,是對翻譯理論的一個重大補充。
彼得·紐馬克認為語言有五種功能,即表述功能、信息功能、呼語功能、美學(xué)功能和交際功能[3](P39)。求職類書籍一方面具有信息功能文本的特點,即主要關(guān)注的是語言之外的事實,其功能在于告知讀者在求職過程中應(yīng)采取的應(yīng)聘程序和技巧。另一方面,它們一般采用第二人稱,因而具有呼語文本的特點。The Job Search Handbook就兼具這兩種文本的特點。全書都采用第二人稱來講述,就像一位富有經(jīng)驗的長者在耐心地講述他的求職經(jīng)歷,希望能對初次求職的讀者有所幫助。
由于求職類書籍主要針對那些忙于找工作的人,因此一般是短小精悍的。其語言簡潔明了,口吻風(fēng)趣大膽,這樣讀者可以很快獲得一些好的建議并應(yīng)用于求職中。既然決定翻譯目的的一個重要因素是讀者群,即翻譯文本的受眾的期望和交流需求[4](P12),那么,這一簡單明快的風(fēng)格在翻譯過程中應(yīng)盡可能保存下來。
(一)直譯
由于The Job Search Handbook是以讀者為導(dǎo)向的,書中所采用的語言是簡單明快的,語氣是平和友好的,而內(nèi)容即求職程序和技巧是切合現(xiàn)實的,因此,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直譯是最好的翻譯策略。以原文中的一段話及其譯文為例。
Now you have found a job opening thatinterests you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next?You have to send in you resume and application letter.Since the letter is a means for you to introduce yourself to the employer,you have to make an impact with a strong opening statement.Do not spend hours putting together a flawless resume and throw it all away by spending only a few minutes on an application letter.[1](P55)
譯文:現(xiàn)在你終于找到了你感興趣的職位空缺,下一步該怎么走呢?首先要投遞你的簡歷和求職信。因為求職信是向雇主介紹自己的一種方式,所以你的這個開場白務(wù)必要給他留下好印象。千萬不要只為簡歷費盡思量,而對求職信卻草草了事。
(二)改譯
盡管在大多數(shù)情況下,直譯就可以很好地翻譯出原文,但其他的一些翻譯技巧仍然是必要的。以本書的標題The Job Search Handbook為例,若翻譯為“求職手冊”,則聽起來枯燥乏味。根據(jù)奈達的理論,一篇文章可以采取不同的翻譯方法,翻譯的好壞取決于每篇譯文在多大程度上成功地實現(xiàn)了翻譯目的[5](P64)。因此筆者將本書的標題翻譯成“面試﹑履歷一點通”,不僅比翻譯成“求職手冊”更能吸引讀者,而且簡明扼要地交代了本書的主要內(nèi)容。
正如上文所提到的,本書的語言比較直白。如果能在翻譯時利用一些修辭手法則更能吸引讀者的眼球,如采用同音字和夸張。例如,將扉頁上的一句話“How You can Win Your Dream Job”翻譯為“掌握訣竅讓你笑傲職場,夢想成真”;關(guān)于薪水的這一章節(jié)的標題譯為“‘薪’事誰人知”。在指導(dǎo)簡歷寫作的這一章節(jié),作者提供了一些簡歷的范本,所以這一節(jié)的標題就譯為“范例大公開”而不是“履歷范文”。翻譯目的論認為,譯者要翻譯的是功能而不是字詞,運用了修辭手法的譯文更為活潑有趣。
對等理論是翻譯界的一個基本理論。例如,卡特福德認為,翻譯就是用譯語中對等的文本來替代源語中的文本材料[6](P20)。奈達認為,翻譯在于找到譯語中最接近源語的自然對等物[7](P12)。但在翻譯The Job Search Handbook時,由于中英文化差異,堅持對等翻譯的理論會導(dǎo)致誤譯。
例如,在求職信這一章節(jié),作者不僅講述了如何寫求職信,還提供了一些范文。眾所周知,中文信函和英文信函在格式和內(nèi)容上有很大差異。一封正式的英文商務(wù)信函由六部分組成:信頭、收信人地址、稱呼語、正文、結(jié)尾敬語和簽名。一般來講,在正式信函中,信頭和收信人地址是必不可少的部分。信頭告訴我們寫信人的地址和寫信日期,位于信紙的左上角或右上角,接下來是收信人地址。而中文信函則沒有這兩部分,直接從稱呼語開始。在這種情況下,如果我們還逐字逐句地翻譯,就會誤導(dǎo)讀者。如果他們在寫中文求職信時,也加上信頭和信內(nèi)地址,雇主甚至?xí)J為他們連基本的常識都沒有。在這種情況下,譯者必須根據(jù)中文的書信格式進行改動,并在最后加注釋,甚至可以保留一封英文信函以幫助說明中英文信函的差別。此外,在英文信函中,齊頭式的格式非常普遍;而中文信函盡管在很多時候也是打印的,但格式仍舊采用縮進式。英文中根據(jù)格式是齊頭式還是縮進式,而將敬語分別置于左邊和右邊;而在中文中我們只能把敬語放在右邊??偠灾g者在翻譯時,要充分考慮到中英文信函格式的差異并做相應(yīng)的改動,還需在最后加注,說明二者的區(qū)別。
翻譯目的論強調(diào)翻譯行為的目的性和譯語文本的功能,它認為譯語的功能合適性是評判譯文好壞的唯一標準。鑒于The Job Search Handbook是一本以讀者為導(dǎo)向的求職類書籍,翻譯該書時可以翻譯目的論為指導(dǎo)。
[1]Yu,William.The Job Search Handbook[M].Hong Kong:Williams International Inc.Ltd.,2002.
[2]袁瓊.翻譯目的論與旅游翻譯實踐[J].湖南商學(xué)院學(xué)報,2010(1).
[3]Newmark,Peter.A Textbook of Translation[M].London:Prentice Hall International Ltd.,1988.
[4]Nord,Christiane.Translating as a Purposeful Activity:Functionalist Approaches Explained[M].Manchester:St.Jerome Publishing,1997.
[5]Nida,Eugene A.A Framework for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ories of Translation[A].Richard W.Brislin.Translation.Application and Research[C].New York:Gardner Press,1976.
[6]Catford,J.C.A Linguistic Theory of Translation[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1965.
[7]Nida,Eugene A.,Charles Taber.The Theory and Practice of Translation[M].Leiden:Brill,1969.
H315.9
A
1673-1395(2011)11-0090-02
2011-09 -12
何青梅(1976-),女,湖北鐘祥人,講師,碩士,主要從事英美語言文學(xué)翻譯研究。
責(zé)任編輯 強 琛 E-mail:qiangchen42@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