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韻
(寧海實驗幼兒園)
體育活動中如何有效控制幼兒的運動量
——小班體育活動《烏龜春游記》
◆章韻
(寧海實驗幼兒園)
陳鶴琴先生認為:“健全的身體是一個人做人、做事、做學問的基礎,要強身先要注意幼年的兒童?!?/p>
所謂運動量,也稱“運動負荷”,指人體在體育活動中所承受的生理、心理負荷量以及消耗的熱量,由完成練習的運動強度與持續(xù)時間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和運動項目特點等因素所決定運動量的大小。
如何在體育活動中控制幼兒的運動量,如何在同一階段使每個幼兒的機能得到發(fā)展,下面結(jié)合小班體育活動《烏龜春游記》進行分析。
活動目標:
1.練習兩手屈膝著地爬的技能。
2.體驗體育游戲的快樂,增強不怕困難的心理品質(zhì)。
活動重難點:兩手屈膝著地爬的技能。
活動準備:
1.活動前佩戴好烏龜指套(紅、黃、綠三種顏色的烏龜);
2.《我是一只烏龜》歌曲;
3.地毯鋪成一排成小橋,桌子排成山洞。
活動過程:
1.引題
我是烏龜媽媽,孩子們,美麗的春天到了,媽媽帶你們?nèi)ゴ河伟?
2.熱身運動(2分鐘 運動量:小)
(1)真開心,我們一起跳個快樂舞吧!
(2)幼兒隨音樂模仿動作(重點活動腿部、膝蓋、手臂、手腕等部位的動作)
點評:對活動中所涉及的身體部位進行預熱,既保護身體關節(jié)的作用,也讓身體有個準備過程。
3.練習手膝著地爬(5分鐘,運動量:稍大)
(1)小烏龜是怎么走路的?現(xiàn)在,小烏龜快爬到媽媽身邊來,我們商量一下去哪里春游呢?
(2)幼兒討論春游地點,并決定一個終點站。
點評:熱身運動的音樂較活潑,而且有一定的時間和運動量,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已經(jīng)產(chǎn)生了一定的運動量,適當?shù)匦菹⒏谥蟮幕顒印?/p>
(3)孩子們,跟著媽媽出發(fā)嘍(教師帶領幼兒有方向地爬行,并觀察幼兒的爬行姿勢)!
(4)我們休息一下,快到媽媽身邊來。剛才,你們是怎么爬的?
(5)個別幼兒示范爬的動作,引導幼兒觀察手膝爬的姿勢。
(6)小結(jié)。手膝爬的動作要點:手膝著地,眼睛看前方,這樣的動作爬的很快又很帥氣。
點評:手膝爬是項費力的運動,應循序漸進,爬一爬,停一停,恢復幼兒的體力。
(7)用剛學到的新本領,跟著媽媽繼續(xù)出發(fā)!
4.鉆山洞(6分鐘,運動量:大)
(1)看,前面有幾個山洞,我們一起鉆山洞。
點評:連續(xù)的爬行使運動量加大,鉆“山洞”時速度放慢,運動量逐步下降,使幼兒的體能逐漸恢復。
(2)幼兒圍坐在教師身邊:剛才鉆山洞時,有的小烏龜順利地鉆過山洞;有的小烏龜碰到洞頂了;也有的小烏龜被山洞卡住了,這是為什么?誰來幫幫他們?
(3)請順利鉆過山洞和背卡住的幼兒各自示范動作,規(guī)范幼兒手膝爬的動作:手膝著地爬,爬時仰頭向前看,臀部不要隆起。
(4)我們再來試試,這次能不能順利鉆過山洞,紅烏龜鉆紅山洞,黃烏龜鉆黃山洞,綠烏龜鉆綠山洞(教師適時提示動作要點)。
點評:規(guī)范動作也是必要的,鉆“山洞”是為糾正幼兒在爬行中臀部隆起的姿勢,通過外界因素促使幼兒的手膝爬動作規(guī)范化。
5.過小橋(5分鐘,運動量:較大)
(1)鉆過山洞,我們繼續(xù)前進。要過小橋了,小心啊(適時提示手膝爬的動作要領)。
點評:再次的連續(xù)爬行消耗體力,幼兒過“小橋”的速度適當?shù)販p弱,運動量也相應下降,讓幼兒在緩慢的運動中調(diào)整體能。
(2)上坡了,慢慢爬,下坡啦,快快爬!這里的花兒真美、真香啊,爬過去看一看,聞一聞(有力氣的小烏龜可以跟緊媽媽,沒力氣的小烏龜可以慢慢爬)。
(3)爬爬玩玩,真開心,哦,我們終于到了,休息下,吃點東西吧!
點評:整個環(huán)節(jié)是連續(xù)的,“上坡”“下坡”“聞花香”環(huán)節(jié)都是為了調(diào)節(jié)幼兒的身體負荷量。
6.放松運動(2分鐘,運動量:小)
太陽下山了,我們該回家了,放松一下,我們慢慢回去吧!
點評:大運動量的活動結(jié)束后,進行適當?shù)姆潘蛇\動,使幼兒的身體逐漸“冷卻”下來,逐漸過渡到正常體態(tài)。
活動反思:
1.了解體育活動中運動量的變化趨勢
《綱要》中指出:“健康領域的活動要充分尊重幼兒生長發(fā)育的規(guī)律。”運動量一般由小到大,逐步上升,活動結(jié)束前再逐步下降。
熱身環(huán)節(jié)的《烏龜舞》運動量較小,使幼兒的身體有個適應過程。幼兒自由爬行一段時間后,讓個別幼兒示范其動作,目的既是引導幼兒認識正確姿勢,也讓幼兒得到休息,遵循逐步增加運動量的原則。
接著,教師帶領幼兒用學到的姿勢來連續(xù)爬行,并增加鉆“山洞”項目,運動量在之前的基礎上逐步上升?!斑^小橋”環(huán)節(jié)中,運動量達到巔峰,為了讓幼兒的身體有個喘息的機會,以“上坡了,慢慢爬,下坡啦,快快爬!看看花,聞一聞”這些情節(jié),來調(diào)整幼兒的機能,逐步減弱運動量,直到放松環(huán)節(jié)。
2.選擇適合幼兒年齡特點的運動內(nèi)容
不同年齡的幼兒在體力、動作發(fā)展上各不相同,不同內(nèi)容的運動項目所蘊含的運動量也是不同的。手膝爬適合小班幼兒,爬行時手和腿的力量同時進行;手腳爬則適合中班幼兒,爬行時手臂力量較大,并伴有腿部蹬地力量,所用力氣較之手膝爬要大。如果讓小班幼兒進行手腳爬,幼兒的臂力不夠容易造成錯誤的姿勢,而且腿部蹬地力量也不足,達不到運動效果。
3.運用不同的活動形式、器材控制運動量
《烏龜春游記》中,手膝爬是活動的主要內(nèi)容,為提高幼兒的興趣,活動以角色游戲進行,“討論春游地點”“爬草地”“上下坡”“聞花香”并投入“山洞”“小橋”器材,以此調(diào)整幼兒的運動量,不至于超負荷運動。
4.根據(jù)幼兒的表現(xiàn)調(diào)整活動形式在運動中,教師應時時觀察幼兒的呼吸、面色、情緒、動作等變化,以便作出判斷,隨時調(diào)節(jié)運動負荷,防止幼兒過度疲勞?!稙觚敶河斡洝分?,“交流爬行姿勢”“觀看鉆山洞”“聞花香”等環(huán)節(jié),都可以觀察幼兒的表現(xiàn),并根據(jù)觀察結(jié)果調(diào)整下一環(huán)節(jié)的運動量。
5.安排好每一活動環(huán)節(jié)的時間
遵循運動量的變化趨勢,活動開始的熱身運動和結(jié)束的放松運動,時間都為2分鐘,動作幅度不大,其運動量較小。中間的手膝爬練習時間為5分鐘,其中安排了兩次靜止的休息時間,其運動量稍大?!般@山洞”的時間為6分鐘,但中途安排了一次靜止的休息時間,運動量較之前面大些?!斑^小橋”的時間為5分鐘,整個過程都在快速、慢速地運動,其運動時間最長,運動量也是最大。
6.自然的過渡語讓不同個體各自發(fā)展
每個幼兒都是獨特的個體,每個幼兒的獨特性中蘊含著他獨特的成長方式和生長點?!毒V要》中表示“幼兒園教育應尊重幼兒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和學習特點”,“關注個別差異,促進幼兒富有個性的發(fā)展”。
每個活動項目的運動量不同,每個幼兒所能承受的運動量也不同,在體育運動中不僅要控制全面的運動量,也要控制不同個體的運動量。小烏龜?shù)倪B續(xù)爬行和各種游戲?qū)τ谡w而言,“有力氣的小烏龜可以跟緊媽媽,沒力氣的小烏龜可以慢慢爬”,用話語來提醒幼兒可以根據(jù)自己的體能作相應運動。
體育活動中,只有有效地控制幼兒的運動量,才能更好地鍛煉幼兒的體魄,達到強身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