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二梅
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它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chuàng)造性表述的過程。寫作的這種獨創(chuàng)性特征是十分明顯的,那么在寫作教學中如何去重視學生的個性,善待學生的創(chuàng)見,引導學生自覺地追求創(chuàng)新,彰顯個性潛能呢,筆者以為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
只有經(jīng)歷過顛簸與震蕩的心靈才能成熟,只有滲透著淚與笑的文章才會獲得真的生命。寫作應是對生活、對人生的獨特感受和感悟。再現(xiàn)生活要真實,展示自己的情感本色要真誠,而不應去遮掩自己的心跡。所以,教師要引導學生把心靈枷鎖解除,抒發(fā)清純、真誠的情感,寫最熟悉的東西,寫那些與我們心靈相碰的東西。
只要把學生引向他們自身生活更廣闊、更深入、更真實、更繽紛的世界,讓他們用眼睛去觀察,用身心去感受,用激情去探索,埋入他們心田的就是創(chuàng)新的種子,寫作的源泉就會永不枯竭。筆者讓學生在忙碌的學習生活之余也抽出耳鼻眼去觀察自然,如利用班會課或課外活動適時地組織學生去學校附近的山岡野地秋日尋根、去莊稼田間春日踏青、去水庫江河等地冬日訪古。之后就讓學生以《秋日采風》《踏春歸來馬蹄香》《追尋先輩的蹤跡》等為題調(diào)動各種感官,把一些真性情流淌于筆尖。
古人講:“文以意為主,意猶帥也”,“故作文一篇,定有一篇之主腦,主腦也,即作者立意之本意也”。以“帥”、“主腦”為喻,說明了文章中心對文章質(zhì)量的決定作用。個性化作文,根源在思維的獨特個性。《新課標》指出:寫作教學力求有個性、有創(chuàng)意的表達,根據(jù)個人特長和興趣自主寫作。創(chuàng)新是達成作文個性化的決定因素。創(chuàng)新因素的有無、創(chuàng)新程度的高低直接促成了作文個性化的不同層面。要使作文有創(chuàng)新,就必須倒過去想(逆轉(zhuǎn)、假設),進一步想(縱向、橫向)。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些事情,從表面上看,是違背人之常情或人之常理的,卻也能夠“逆理”而“成章”;有些事情從正面寫可能難以激起讀者的興趣,從反面著筆,卻能顯出新意。范仲淹依靠對《洞庭晚秋圖》的想象敷衍出名篇《岳陽樓記》;李白借想象表達出“疑是銀河落九天”的瑰麗;毛澤東借想象抒發(fā)出“須晴日,看紅裝素裹,分外妖嬈”的豪情等等。寫作時,要善于從自己獨特的生活感受出發(fā),尋找新穎的角度去開掘事物的特點,探求事物的本質(zhì)。只有這樣,我們才能提煉出正確、深刻、新穎的主題來。
傳統(tǒng)的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三大類已經(jīng)滿足不了學生個性和作文個性的發(fā)展要求,童話、寓言、散文詩、雜文、詩歌、小小說,甚至文言文、就診報告等都登上了大雅之堂,為學生張揚作文的個性提供了日益廣闊的舞臺??忌?,也是作文個性化之幸!作文形式要改變創(chuàng)新,遠離常式,啟用變式,能讓我們的文章在眾多的作文中分外惹眼,別致脫俗。形式創(chuàng)新方法多樣,不一而足。筆者教導學生:當你圍繞話題選取一件矛盾沖突激烈的事,你完全可以撇開記敘文體,啟用小劇本的形式;當你覺得從人的角度敘述太平淡,不妨從物的角度敘述,啟用童話的形式;當你覺得直接發(fā)表議論揭示某種不良社會現(xiàn)象的寫法太一般時,你可以考慮運用病歷的寫法;當你覺得文章材料時間跨度太大而不好把握,你就可以運用小標題支撐文章的結(jié)構(gòu);當你覺得一般的陳述方式并不能達到強化當面交流的現(xiàn)場感時,你完全可以考慮運用書信式、自問自答式、演講式;還有小小說、寓言、詩歌、日記式、會議記錄、倡議書、廣告啟事、成果報告等等。學生幡然醒悟,躍躍欲試,熱情高漲,各種形式都入文,閃亮了筆者的眼睛。
寫作教學是語文教學的極為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當下語文課改中教師們關注的熱點問題之一。冰心曾說過:“人的心靈世界是個性化、自然的,是未經(jīng)人道的,是充滿了特別的感情和情趣的,是心靈的笑語和眼淚?!蹦敲淳妥屛覀儙е撵`的笑語和眼淚追求個性化的教學和寫作吧。“清水出芙蓉,一枝獨秀耳?!北M情展示個性化作文教學,力求達到“無技巧”這一技巧的最高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