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 潘姝苗
中秋將至,晚上姐姐打來電話,相約周末一起給父母拜節(jié)。要掛斷的時候,她感慨,“明明離得這樣近,一年也聚不了幾回。”是啊,歲月就是一場聚少離多的宴會,在寂寞里獨酌,發(fā)現(xiàn)能相約的人越來越少,而可赴的約也被刪減得可憐。
偶爾接到朋友電話,“有空嗎,出來逛逛街?”也想去,卻大多沒有成行。身在凡塵,聚會在所難免,佳節(jié)聚會喜宴應(yīng)酬各有名目,種類繁多,卻未必是自己想去的場合。真的,不想去那些端著架子等你盛裝而至的地方,有哪顆真心不是清淡樸素、赤裸著眉眼就能與你心生歡喜的呢?就像父母對待子女,相愛的戀人之間,有哪一天不可以朝朝暮暮,休戚與共?只有名利相隨的東西,需借助媒介來傳播,要依附于形式而存在,拿著精致的盤子和曖昧的燭光來把你迷惑。
有時候我想,相約不如遇見??墒s許多設(shè)防,少了幾種思量,讓自己有人可想,有事可做,心有所托。在被命了名的紀(jì)念日里,總有某些擔(dān)心被遮掩在幕后,那些無處安放的情誼或濃或淡、或深或淺地灑進(jìn)酒杯,叫人惆悵莫名。
晚上打開電視,播的是魯豫采訪成龍,成龍正生氣地比劃著說,“以后我生日不要打電話給我,父親節(jié)不要打給我?!狈孔婷谀沁叢唤獾貑枺盀槭裁??”成龍丟下一句,“平常打給我”,然后“啪”地掛斷電話。魯豫也問,“他那是好意啊,為什么不領(lǐng)情?”成龍解釋道,“我是想教訓(xùn)兒子,不要有父親節(jié),不要有情人節(jié),我自己就是那么做:每天都對父母那么好,每天都是他們的節(jié)日……不要在情人節(jié)送花,要在平時送,我喜歡你,你每天都過情人節(jié)?!闭媲椴槐乜桃?,很淺顯的道理,卻帶給人一種頓悟。
姐和我在一個單位上班,卻因時制不同的緣故,一年見不到幾次面。一次在商場,二樓的女裝樓梯口,遠(yuǎn)遠(yuǎn)見到她的身影,試了新衣正對鏡自賞。一剎那間亮了我的眼睛,我悄悄走到身后,環(huán)住了她的細(xì)腰,倆人笑得像久別重逢的情人,買完衣服又去肯德基,直瘋到那天的夕陽和月亮打了照面。
不約而聚,即暗合與期冀交匯、偶然與注定消融,與其說是你我之間的距離,不如說是一種無間的親密。我不得不說,當(dāng)你與某個人向往進(jìn)行這種不期而遇,便有了心靈的托付。聽《好久不見》,最是這般意境:是日,來到你的城市,從你來時的路上走過,而你依然做著你該做的事。不約而聚便成就出這一種虛妄:想象著沒我的日子,你是怎樣的孤獨。即使不約,即使無你,眼前那條熟悉的街道知道我是為你而來。不約,是回不到的那天,是時空改變了的你我?!澳銜粫鋈坏爻霈F(xiàn),在街角的咖啡店;我會帶著笑臉,揮手寒暄,和你,坐著聊聊天?!?/p>
不約而聚,是清風(fēng)與玉露相逢,它不染纖塵,與你執(zhí)手相看,共此天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