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慶祥 武建鋒 姜 奇 李晨光
淺談高校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管理
郭慶祥 武建鋒 姜 奇 李晨光
2003年教育部決定實施“高等學校教學質量與教學改革工程”,精品課程建設項目是該“質量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各高??吹搅司氛n程建設對自己的發(fā)展所帶來的機會和挑戰(zhàn),積極行動起來進行精品課程的建設和申報工作。本課題組開展《普通邏輯》精品課程的建設最早是在2004年,從最初的課題組組建,到課程的申報,到課程被評為省級精品課程,再到現在的課程的維護已經7個年頭。期間我們也走過彎路,遇到過挫折,但正是這些彎路與挫折給我們提供了大量的寶貴經驗,其中最重要的一條就是,精品課程的建設不是單打獨斗,它需要高校各方面的支持與協(xié)調,需要有科學的管理機制,只有這樣高校的精品課程建設才能系統(tǒng)化、規(guī)?;?,多點開花,以點帶面,最終提高全學校各系部的課程建設水平,建設出更多更好的精品課程。但不可否認的是大多數學校在精品課程建設的管理上存在著眾多的不足,這些不足極大的阻礙了精品課程的建設。
隨著全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深入開展,人們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理論與實踐的研究也越來越多。但這些研究主要集中在精品課程的建設理論方面,很少有學者關注精品課程建設的管理問題。我們認為精品課程的建設首先是在一個高校之內進行的,無論從人員配給還是資金資源的保障上都不能脫離了學校,同時課程的建設不能脫離了該課程所屬專業(yè)的整體建設。因此我們認為,在關注精品課程建設理論研究的同時還應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管理理論的研究,逐步摸索出一套科學的,行之有效的精品課程建設的管理方案。因為,只有在高校的統(tǒng)一規(guī)劃與管理下,精品課程建設才能順暢發(fā)展,才能與專業(yè)建設相協(xié)調,與學校建設相協(xié)調,才能可持續(xù)性發(fā)展。
許多學校把精品課程建設看做各專業(yè)的事,直接把建設任務分派給各個專業(yè)。各專業(yè)只能以一己之力進行課程建設,無論從人力上還是資金上只能自己解決,這對精品課程的建設是極為不利的。一門精品課程的建設涉及到眾多要素,要實現“具有一流教師隊伍、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學管理”,單憑一個專業(yè)是很難實現的。比如“一流教師隊伍”的建設需要人才的引進,特別在高職高專院校,還需要引進相關行業(yè)專家加入課程建設隊伍,這需要學校資金與政策的支持;“一流教學內容、一流教學方法、一流教材”需要任課教師在完成教學任務的同時投入大量的經歷進行教學內容的規(guī)劃、教學方法的選取與教材的改良,如果學校不提供相關的科研時間與科研經費,教師是很難完成任務的;“一流教學管理”更是要求學校建立科學的教學管理體系。因此精品課程建設首先就要求學校成立專門的組織領導機構進行科學化的管理。
通過對2003-2009年歷年《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征求意見稿)的仔細分析,我們發(fā)現這一評價指標體系是一個動態(tài)調整的狀態(tài),它在某些方面不斷發(fā)生著變化,不僅在評審說明、指標劃分、主要觀測點、評價標準上有區(qū)別,在各指標的權重分布上也存在明顯的變化。“這些變化不僅體現了現代先進教育思想和理論,同時也說明評價體系不是一成不變的,僵死的,評審指標體系正隨著先進的教育思想的傳播和教育實踐的深入向著更加科學、合理的目標方向發(fā)展并逐步完善?!边@就要求各課程組加強對《國家精品課程評審指標體系》的學習,并不斷加深對精品課程實質內涵的認識,而要做好這一點單憑一個課程組的力量是很難完成的。因此各高校應由課程建設領導小組召集專門的學習討論會,共同學習相關文件精神,充分討論評審指標內涵,把握評審指標變化趨勢,最終形成對精品課程內涵的最科學認識。在此基礎上校內各課程組統(tǒng)一了認識,把握了精品課程內涵,才能形成切實可行的建設理念與思路。
在本課程組進行精品課程的建設的過程中我們發(fā)現,學校精品課程建設要有科學規(guī)劃才能合理利用教育資源和起到示范輻射作用,而這一規(guī)劃應站在全校的高度進行統(tǒng)籌安排。高校在進行統(tǒng)一規(guī)劃時應注意幾個問題:一是規(guī)劃要體現數量和質量的統(tǒng)一;二是精品課程建設應該分層推進;三是注意精品課程與其它課程和課程群之間的關系以及在專業(yè)和學科中的分布;四是建設的課程應是基礎課和專業(yè)基礎課;五是客觀分析課程的內部條件和外部環(huán)境;六是要體現課程總體規(guī)劃和內部各要素規(guī)劃的一致性,體現具體目標的規(guī)劃和教育思想規(guī)劃的同步。
精品課程的建設必須有先進的技術作為支撐,這不但體現在課件的制作、多媒體教學設備的運用,更主要的體現在精品課程網站的建設上。一個單一的課程組是很難擁有這樣的技術手段的,這就需要學校統(tǒng)籌規(guī)劃,統(tǒng)一投資,組建專門的技術支撐機構,為各課程組提供技術支持。比如我們在瀏覽承德石油高等??茖W校的精品課程網站是就發(fā)現,該校的各科精品課程無論是整體風格、欄目設計、課件制作還是課程錄像都保持了風格的高度統(tǒng)一,這和該校的統(tǒng)一的技術支持是分不開的。目前該校已通過國家級精品課程高達8門,他們的成功經驗是我們各個學校應該學習的。
精品課程的建設、實施和維護需要教師投入大量的時間和精力,為了鼓勵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積極參與精品課程建設工作,就要建立制度化的激勵機制。在經費方面,高??蓞⒖冀逃亢徒逃龔d資助經費數額,按比例提供配套資金。有條件的學校也可以將精品課程分為國家級精品課程、省級精品課程和校級精品課程,按級別投入建設資金,這樣各課程組可以從校級精品課程做起,為今后的省級甚至國家級精品課程建設打下基礎。在政策上,高校可以通過提高精品課程負責人和主講教師的教學工作量系數、優(yōu)先推薦精品課程申報教學成果獎等形式,鼓勵教師建設精品課程、講授精品課程;還可以在職稱評定過程中,將精品課程建設作為一項重要的教學評分標準。通過政策激勵,吸引高水平的學術帶頭人和青年教師開展精品課程建設工作。
精品課程建設不是一項一勞永逸的工作,獲得精品課程的稱號是完善精品課程建設和取得發(fā)展的新起點,精品課程建設的主要目的是發(fā)揮它的示范輻射作用,因此必須強調建設的創(chuàng)建和鞏固的全過程,必須建立一個精品課程建設工作的監(jiān)督檢查制度。各學??梢越Y合教育部、省教育廳相關文件精神和學校自身實際,建立一套完整的精品課程評價指標體系,建立精品課程的檢查和評估制度。比如,組織專家定期開展精品課程的檢查、評估、驗收工作,通過對精品課程的課程內容更新、網絡教學資源建設、教學團隊建設等方面的跟蹤檢查,掌握課程建設信息,并據此對學校的精品課程開展新增、淘汰、整改等管理活動。
高校精品課程建設是一項系統(tǒng)工程,涉及教師、學生、教學管理人員、教學技術手段、教學管理制度、教育教學理念等多個方面,它不單單是一個課程組的課程建設,它更是一個學校的教育工程。因此各高校應從自身實際出發(fā),加強對精品課程建設的管理,只有這樣才能有效地促進精品課程建設,提高精品課程建設水平,從而最終實現共享優(yōu)質教學資源、提高人才培養(yǎng)質量的目的。
朱于平等.打造精品課程提高教學質量———高職會計專業(yè)精品課程建設的實踐與思考[J].恩施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綜合版),2007年第1期。
(郭慶祥 武建鋒 姜奇 李晨光:邯鄲職業(yè)技術學院文法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