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遠玲
(山東省淄博市張店區(qū)人民醫(yī)院 山東淄博 255000)
本文通過對實驗組與對照組不同民族膽紅素含量的研究,確定民族與是發(fā)冠心病和一般冠心病之間的關系。
參照世界衛(wèi)生組織診斷標準及我國1976年9月上海全國中西醫(yī)結合防治冠心病、心絞痛、心律失常研究座談會修訂之標準診斷;國際目前通用的直徑法,通過測量動脈的直徑變化,計算出患病者的動脈直徑減少的百分數(shù)。納入標準:滿足以上標準,切年齡在35~65歲之間。排除標準:肝臟、膽系統(tǒng)等有疾病的患者,有風濕性疾病、代謝系統(tǒng)有問題的患者等。
2006年至2010年年本院862名冠心病患者的完整資料,男性年齡不大于55歲,女性年齡不大于65歲。早發(fā)冠心病419例,回族181例,年齡38~63(52.36±5.68)歲,漢族238例,年齡35~65(52.77±8.26)歲;對照組443例,回族234例,年齡37~62(47.88±6.13)歲,漢族209例,年齡35~65(48.26±8.57)歲。資料記載了每位患者的性別、身體狀況、年齡、身高、糖尿病和高血壓等情況。
通過統(tǒng)計學,以病例上的記錄將病人分為兩類:實驗組和對照組;根據(jù)國際規(guī)定的直徑法測量病人的動脈直徑;通過一定的方法檢測患者總膽紅素、直接膽紅素和間接膽紅素的含量。
表1 2組病人膽紅素比較(±s)
表1 2組病人膽紅素比較(±s)
組別 TBIL DBIL IBIL TBIL DBIL IBIL漢族(n=238)回族(n=181)早發(fā)冠心病 (12.33±3.48)a (3.51±158)a (9.01±3.37)a (11.24±4.29)a (2.74±0.91)a 9.57±4.62正常對照 (16.35±5.59)a (3.17±1.62)a (9.28±5.72)a 15.93±2.48 (3.96±0.84)a 12.58±2.82
表2 患者不同冠狀動脈變支數(shù)膽紅素水平比較(±s)
表2 患者不同冠狀動脈變支數(shù)膽紅素水平比較(±s)
組別 TBIL DBIL IBIL TBIL DBIL IBIL漢族(n=238)回族(n=181)多支病變 (10.33±3.48)a (2.51±158)a (8.01±3.37)a (10.24±4.29)a (1.74±0.91)a 8.57±4.62雙支病變 (12.35±5.59)a (3.17±1.62)a (9.28±5.72)a 11.93±2.48 (2.96±0.84)a 9.58±2.82單支病變 13.78±3.70 3.27±1.38 10.20±3.94 12.79±4.37 3.05±1.30 9.72±5.85
表3 患者膽紅素與CCS相關性
由表1可知:在漢族中,對照組的早發(fā)冠心病IBIL、TBIL高于實驗組;回族中,對照組的早發(fā)冠心病DBIL、TBIL高于實驗組。當P<0.05時,有統(tǒng)計學意義,由上表,知道,早發(fā)冠心病中,2個民族的DBIL、TBIL差異,有意義,但對照組無意義。
由表2可知:漢族中,多、雙、單支病變差異都有意義;在回族中,IBIL多、單。雙支病變和DBIL中雙支病變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
由表3可知:DBIL與CCS、TBIL與CCS、IBIL和CCS都是負相關的。當P<0.01時,負相關。漢族中,IBIL及TBIL與LNCCS是負相關的,回族中,DBIL和CCS是負相關的。
臨床上,常把膽紅素當作肝臟系統(tǒng)疾病的診斷指標,早發(fā)心臟病在發(fā)病前沒有任何預兆,如果不救治及時,很容易發(fā)生猝死。近年,人們一直在尋找其他因素以最小程度的減少死亡率。
[1]孫元瑩,趙德喜,姜德友,等.陜西中醫(yī),2006,27(2):202~2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