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yy80"></tr>
  • <sup id="yyy80"></sup>
  • <tfoot id="yyy80"><noscript id="yyy80"></noscript></tfoot>
  •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和而不同

    2011-04-11 12:11:43董博然于春梅
    哈爾濱市委黨校學報 2011年5期
    關鍵詞:道路特色思想

    董博然,于春梅

    (齊齊哈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科社新探·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中的和而不同

    董博然,于春梅

    (齊齊哈爾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黑龍江齊齊哈爾 161006)

    “和而不同”的實質(zhì),是強調(diào)矛盾的統(tǒng)一和均衡,承認差異,包容差異,尊重差異,在本質(zhì)上達到相近或相似,在眾多不同因素的對立統(tǒng)一、相互依存中求同存異、化解矛盾,實現(xiàn)差別共存,從而達到總體上的和諧。“和而不同”思想在中國社會主義道路的選擇及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確立、發(fā)展過程中有著重要的理論價值和借鑒作用。

    和而不同;社會主義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和而不同思想的提出

    在繼承春秋以前“和”、“同”概念的基礎上,孔子提出“和而不同”思想。在中國古代典籍中,“和”、“同”二字在甲骨文和金文中都有出現(xiàn),在《尚書》、《周易》、《周禮》、《國語》等典籍中也均有記載。但此時“和”、“同”二字意義大致相同、相近,“和”含有和睦、和平等義,“同”為相同、相等。

    西周末至春秋,隨著社會意識形態(tài)不斷開化,政治家開始對“和”、“同”關系進行新的理論闡述。西周末年周太史史伯最早對“和”、“同”辯證關系進行探討,認為要治理好國家必須留“和”去“同”,否則國家必然走向滅亡。他在《國語·鄭語》中指出:“和實生物,同則不繼”,只有“和”才能生萬物,倘若只有“同”,事物就難以存在,即“盡乃棄矣 ”[1]??梢?,史伯已經(jīng)認識到事物的統(tǒng)一體是由多種不同事物或者多種不同因素綜合而成的,清晰地將“和”與“同”作了概念相反的闡述。不過,“和”與“同”還只有統(tǒng)一,不存在根本性的矛盾,這說明他所理解的統(tǒng)一,實質(zhì)上還是“和”。

    春秋末年,齊國政治家晏嬰對“和同之辯”進一步深刻論述?!蹲髠鳌氛压贻d,晏嬰用君臣關系來說明“和”的重要性。他批評梁丘據(jù)說:“君所謂可,據(jù)亦曰可,君所謂否,據(jù)亦曰否;若以水濟水,誰能食之?若琴瑟之專一,誰能聽之?同之不可也如是。”[2]晏嬰批評了梁丘據(jù)亦步亦趨、迎合君王的做法,并提出自己“和”的觀點。認為“和”是由多種不同甚至相互對立的因素相輔相成而得到統(tǒng)一。

    孔子在繼承和發(fā)展史伯、晏嬰“和同之辯”的基礎上,提出“和而不同”思想。《論語·子路》記載:“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保?]“和”是多種因素的并存與互補,是有差別的統(tǒng)一,而“同”則是完全相同的事物簡單相加;“和”是含有矛盾的統(tǒng)一,“同”是毫無差異的茍同;“和”是辯證的方法論,“同”是形而上學的片面觀。

    孔子“和而不同”思想,經(jīng)過傳承與發(fā)揚,得到進一步豐富發(fā)展和完善,并廣泛運用于社會實踐中?,F(xiàn)代著名哲學家馮友蘭也對孔子“和而不同”思想作了簡潔的闡釋,他在《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中總結(jié):“在中國古典哲學中,‘和’與‘同’不一樣,‘同’不能容‘異’;‘和’不但能容‘異’,而且必須有‘異’,才能稱其為‘和’。譬如一道好菜,必須把許多不同的味道調(diào)和起來,成為一種統(tǒng)一的新的味道;一首好樂章,必須把許多不同的聲音綜合起來,成為一個新的統(tǒng)一體。只有一種味道,一個聲音,那是‘同’;各種味道,不同聲音,配合起來,那是‘和’??陀^辯證法的兩個對立而矛盾統(tǒng)一的局面,就是一個‘和’。兩個對立面矛盾斗爭,當然不是‘同’,而是‘異’;但卻同處于一個統(tǒng)一體中,這又是‘和’。”[4]在此,馮友蘭對“和”、“同”思想作了系統(tǒng)總結(jié),對我們理解孔子“和而不同”思想具有指導意義。

    總之,“和而不同”是事物和社會關系發(fā)展的一條重要規(guī)律,是人類社會協(xié)調(diào)發(fā)展的真諦,無論在人生哲理上還是在實踐運用上,都具有高超的理論內(nèi)涵和寶貴的實踐意義,對后世產(chǎn)生了深遠的影響。

    縱觀中華民族日益發(fā)展強大的歷史,中國共產(chǎn)黨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以及借鑒古代“和而不同”的思想,制定出一系列彰顯中華民族璀璨智慧的路線、方針和政策,使社會不斷進步、國家日益富強、人們安居樂業(yè)。

    二、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的確立與和而不同

    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在1840年鴉片戰(zhàn)爭爆發(fā)后出現(xiàn)了歷史性的轉(zhuǎn)變,中國逐步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曾經(jīng)創(chuàng)造了燦爛文化、為人類文明作出重要貢獻的中華民族被甩在了世界發(fā)展大潮的后面——國家積貧積弱,社會動蕩不安,百姓生靈涂炭。為了追趕國際潮流、跟上時代發(fā)展步伐,近代中國一味“求同”,走了許多彎路,但最終還是堅持“和而不同”思想,在中國建立起社會主義政權(quán)。

    1921年,中國共產(chǎn)黨在浙江嘉興南湖的一條小船上誕生,中華民族開始嶄新的航程。自此,馬克思列寧主義逐步與中國實際國情相結(jié)合,引領中華民族從黑暗走向光明。中國共產(chǎn)黨以其堅忍不拔的毅力從井岡山走向延安,從延安走向北京,這在歷史上是一個前所未有的、最具中國特色的艱難歷程,歷史證明,中國共產(chǎn)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尋找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道路,充滿坎坷、歷盡艱辛。痛感于自己的落后,許多人將目光投向西方,主張“師夷而制夷”、“全盤西化”,然而,盲目求“同”,注定失敗。歷經(jīng)挫折和困惑,智慧的中國人終于認識到,必須堅持“和而不同”,在差異中尋求和諧——走適合中國自己的道路。十月革命的炮響,為我們送來了馬克思列寧主義,給中國注入社會主義思想,從此引領中國走上了社會主義道路。毛澤東強調(diào):“應該在全國掀起一個學習蘇聯(lián)的高潮,來建設我們的國家。”[5]以此為號召,在全國范圍內(nèi)開展了大規(guī)模向蘇聯(lián)學習的運動。

    然而,全盤蘇化,豪無原則的求同,給中國帶來不少問題——中國社會主義建設實踐中矛盾和問題逐漸顯現(xiàn),也就是說,照抄書本不行,照搬外國經(jīng)驗也不行,必須從本國國情出發(fā),把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同中國實際結(jié)合起來,在實踐中建設中國特有的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道路[6]。1956年,毛澤東提出“以蘇聯(lián)為鑒”,開始總結(jié)自己的經(jīng)驗,探索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1956年4月,毛澤東在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作《論十大關系》報告,明確提出“以蘇為鑒”,走中國自己的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問題。在《論十大關系》的思想指導下,1956年9月召開了中共八大會議。會議針對中國的國情,提出了在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和主要任務,并制定了“既反保守又反冒進,在綜合平衡中穩(wěn)步前進”的經(jīng)濟建設方針。盡管在后來的實踐中沒能堅持下去,但歷史證明,作為建設社會主義道路探索的初步成果,八大是探索社會主義建設道路的重要里程碑。

    社會主義道路在我國的確立歷經(jīng)波折,中國共產(chǎn)黨始終堅持“和而不同”的原則,將馬克思列寧主義與中國實際相結(jié)合,找到了適合中國生存、發(fā)展并不斷壯大的道路。經(jīng)過幾十年的發(fā)展,中國已從滿目瘡痍走向了繁榮富強,向世人展現(xiàn)欣欣向榮、充滿無限活力的景象。幾十年的和平發(fā)展再一次證明,社會主義道路適合中國,堅持社會主義道路是我們的必然選擇。

    三、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與和而不同

    社會主義道路在中國確立后,由于我們一味求同、一度趨同,盲目照搬、照學蘇聯(lián)模式、別國經(jīng)驗,國民經(jīng)濟瀕臨崩潰的邊緣。

    1982年,鄧小平在為黨的十二大所作的開幕詞中強調(diào):“把馬克思主義的普遍真理同我國的具體實際結(jié)合起來,走自己的道路,建設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這就是我們總結(jié)長期歷史經(jīng)驗得出的基本結(jié)論?!保?]3這是我們黨第一次明確提出“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時代命題。鄧小平指出:“我們的現(xiàn)代化建設,必須從中國的實際出發(fā)。無論是革命還是建設,都要注意學習和借鑒外國經(jīng)驗。但是,照抄照搬別國經(jīng)驗、別國模式,從來不能得到成功。這方面我們有過不少教訓?!保?]2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改革開放初期,鄧小平曾指出:“我們在本世紀還要用十幾年時間,下世紀還要用三五十年時間,繼續(xù)向人們證明,我們選擇的道路是正確的?!保?]206在改革開放進行30多年之后,黨作出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是完全正確的判斷。胡錦濤在黨的十七大報告和紀念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3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中都明確指出,在當代中國,堅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就是真正堅持社會主義。

    建國以來,在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的指導下,中國的全部理論創(chuàng)新和實踐活動,從某種意義上說,是圍繞“和而不同”、“和諧共贏”這樣一個鮮明主題展開的。這是一個理論與實踐相統(tǒng)一的無比生動的、辯證發(fā)展的過程,是一個理論創(chuàng)新、實踐創(chuàng)新的過程。正是這一歷史進程深刻地改變了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chǎn)黨的面貌。社會主義和馬克思主義在中國大地上煥發(fā)出勃勃生機,中國大步進入時代前端,13億中國人民穩(wěn)步走上了富裕安康的道路。如今中國穩(wěn)步前進,社會主義中國以前所未有的雄姿屹立在世界東方。近幾年來,國外輿論界和學術界關于“中國模式”的議論十分熱烈,同時“中國威脅論”在世界上某些地方此起彼伏,極大毀壞了中國形象。新形勢下面對危機和挑戰(zhàn),我國始終堅持“和諧”、“共贏”的外交新理念,堅持和平崛起、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動搖,主張“和而不同”、“執(zhí)西用中”、維護世界的和平與穩(wěn)定,使世界各國共同進步。中國對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fā)展,推動人類文明進步產(chǎn)生了重大而深遠的影響。

    “和而不同”思想作為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核心和精髓之一,它蘊涵著豐富的哲學思想、倫理思想、政治學思想,而它所蘊涵的倫理思想對于我們當今要構(gòu)建和諧社會的作用更加凸顯。我們可以運用“和而不同”思想中蘊涵的倫理思想為指導,正確處理人與自然、人與人、人與社會之間的沖突,構(gòu)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

    [1]國語:下冊[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 ,1978:515.

    [2]楊伯峻.春秋左傳注:第4冊[M].北京:中華書局,1981:14.

    [3]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1983:141.

    [4]馮友蘭.中國現(xiàn)代哲學史[M].廣州 :廣東人民出版社 ,1999:253.

    [5]劉榮剮.“以蘇為鑒”與探索中國社會主義建設的道路[J].北京黨史 ,2006,(3).

    [6]鄭德榮,黃景芳.毛澤東思想概論(修訂本)[M].長春:東北師范大學出版社 ,2003:72.

    [7]鄧小平文選:第 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D616

    A

    1008-8520(2011)05-0041-03

    2011-08-07

    董博然(1984-),女,黑龍江哈爾濱人,碩士研究生。

    [責任編輯:趙延民]

    猜你喜歡
    道路特色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奮進之路
    華人時刊(2022年7期)2022-06-05 07:33:26
    堅持中國道路——方向決定道路,道路決定命運
    當代陜西(2022年4期)2022-04-19 12:08:50
    道聽途說
    特色種植促增收
    思想與“劍”
    當代陜西(2021年13期)2021-08-06 09:24:34
    我們的道路更寬廣
    青年歌聲(2020年12期)2020-12-23 06:30:00
    中醫(yī)的特色
    艱苦奮斗、勤儉節(jié)約的思想永遠不能丟
    人大建設(2019年4期)2019-07-13 05:43:08
    “思想是什么”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1:50
    完美的特色黨建
    鸡西市| 临猗县| 高邮市| 泽库县| 瑞金市| 同心县| 土默特左旗| 三亚市| 德令哈市| 文登市| 比如县| 明星| 阿拉善左旗| 凌云县| 台湾省| 全南县| 崇仁县| 阳信县| 平南县| 丹阳市| 万载县| 西乌珠穆沁旗| 杭锦旗| 武鸣县| 南漳县| 千阳县| 呼伦贝尔市| 天全县| 彰武县| 富蕴县| 临湘市| 东阿县| 锡林郭勒盟| 利津县| 洞口县| 宜城市| 襄樊市| 珠海市| 赣州市| 邵阳县| 平乐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