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冬梅
淺談初中英語聽力教學
■何冬梅
在英語學習的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技能中,聽是獲得語言信息及語言感受的最主要的途徑,是提高其他技能的基礎。作為一名初中英語教師,必須努力提高學生聽力水平。
要提高聽力水平,就必須重視語言基礎知識的訓練。基礎知識包含語音、語調、詞匯、習慣用語、語法等方面。對于基礎知識的掌握,需要日積月累。(1)讓學生過語音關,讀準每一個音標,教會學生語音拼讀規(guī)則。每天堅持聽錄音并跟讀,要求學生根據(jù)發(fā)音規(guī)則拼讀單詞,識記單詞。(2)注重朗讀技巧的訓練。對于句中出現(xiàn)一些易混淆的音標,單詞之間的連讀、弱讀、重讀、失爆以及語音、語調的變化,讓學生聽音模仿,并讓學生識別不同句式的語調、重音,判斷句式和說話者的意圖。利用好早、晚讀時間,培養(yǎng)學生反復朗讀習慣,在朗讀中掌握讀的技巧,來提高聽力理解能力。(3)重視詞匯積累。詞匯在英語學習中起著決定性作用,它是英語訓練的基礎。聽力理解的每一個對話、語段都由句子組成,而句子的基本單位是單詞。在聽的過程中,只能模仿聽的發(fā)音,而不了解詞義和詞性,就不知道句子要表達的意義,所以說詞匯量掌握的大小直接影響聽力理解的準確程度。只有積累大量的詞匯,才能為聽力理解打下堅實的基礎。
聽是信息吸收、理解的一種手段,如果有了一定的信息輸入量,學生聽的能力就會有較大程度的提高,同時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也會得到提高。在日常教學中,教師要為學生創(chuàng)設一切機會和條件,增加聽力訓練。(1)營造良好的英語學習氣氛。課堂上教師盡可能多使用英語教學,并由淺入深反復訓練,在有限的時間內盡可能的讓學生多聽英語,多感受語言信息的刺激,使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2)利用材料資源。教師用學過的字詞敘述課文,作新授課文鋪墊,讓學生帶問題聽錄音,找出需要的信息,然后才讓學生打開課本閱讀。每篇課文上完后,讓學生脫離課本進行復聽,對教材里的聽力訓練以及其配套的目標檢測更要做到隨學隨聽。(3)豐富學習形式。讓學生聽一些與本課有關的材料或組織學生聽寫、背課文、表演故事、匯報值日情況等練習,以激發(fā)學生學習興趣。(4)利用多媒體教學設備,讓學生經(jīng)常聽地道的標準英語,讓學生有意識的校準自己的發(fā)音,模仿說話人的語氣,培養(yǎng)學生語感。(5)把聽力訓練與口語訓練相結合。中學階段的聽說訓練包括聽錄音回答問題和聽后復述等。在這一過程中學生為了說出答案,就必須認真地聽,只有聽懂了,才能接著說,以說促聽,以聽帶說,以此來提高學生“說”的能力和“聽”的能力。
在日常聽力教學中,教師要不斷對學生進行聽力技巧訓練,以減輕學生聽力負擔,提高聽力效果。(1)仔細審題,明確聽的目標。在聽的過程中教會學生快速讀題的習慣,盡可能多的從題面得到信息,使其明確聽的任務,帶著問題去聽,以增加學生聽的針對性。同時要合理分配時間,聽完每一小題后,留出幾秒鐘瀏覽下面題目。(2)預猜答案。在聽錄音材料前,讓學生快速瀏覽題干,猜測聽力材料所述的內容及其發(fā)展過程及結果,使學生心理處于一種聽前準備狀態(tài)。在聽的過程中,學生帶著預猜的答案去聽,在比較的過程中提高聽力能力。(3)聚精會神,專心答題。聽句子時,注意抓關鍵詞,聽對話及短文時,要注意聽整體內容,不能斷章取義,要抓重點詞,抓主要線索,不強求字字句句都聽懂。(4)抓關鍵詞。在對話和短文聽的過程中,要養(yǎng)成邊聽邊記的習慣,記錄與題目相關的人名、地點、時間等信息。(5)學會推理。教會學生通過記錄的內容及題面的信息,抓住文章的主線,聯(lián)系前后內容,對沒有聽清楚的內容進行推測,抓住某一特定的細節(jié),推斷說話人的意圖。
學生聽力水平的提高,只有在一次次的聽力訓練中,不斷積累新的語言知識,才能得以實現(xiàn)。教師應循序漸進地設計每堂聽力課的程序,有效培養(yǎng)學生的聽力習慣,把學生從被動聽的過程變?yōu)橹鲃犹剿鞯倪^程,把學生聽、說、讀、寫四項技能有機結合,提高學生初步理解和運用英語的能力。
(作者單位:武漢市江夏區(qū)廟山長城學校)
責任編輯 王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