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進展

      2011-02-13 00:41:37李志菊安徽省護理學會安徽合肥230061
      中國老年學雜志 2011年4期
      關鍵詞:空巢養(yǎng)老心理健康

      李志菊 (安徽省護理學會,安徽 合肥 230061)

      根據(jù)我國第 5次人口普查結果顯示:2000年,我國有 65歲及以上老年人的家庭占全國家庭總數(shù)的 20.09%,其中空巢家庭占老年家庭的 22.83%〔1~3〕。即大約每 4個老年家庭中就有一個空巢家庭。隨著獨生子女的父母步入老年,空巢家庭將成為我國老年人家庭的主要形式。預計到 2030年空巢率將達到90%〔4〕。空巢老人是一個特殊的老年群體,由于子女不在身邊,生活單調寂寞,缺少精神慰藉,容易引發(fā)一些心理問題〔5,6〕。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在當前有重要的現(xiàn)實意義及前瞻性意義〔7〕。促進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可提高空巢老人的生活質量。

      1 老年心理健康標準的基本界定〔8〕

      1.1 有正常的感知覺、良好的記憶并能進行正常的思維 具體表現(xiàn)為:在判斷事物時,基本準確,一般不會發(fā)生錯覺;回憶時,記憶清晰,不發(fā)生大的遺忘;分析問題時,條理清楚,不會出現(xiàn)邏輯混亂;回答問題能對答自如,不答非所問;在平時生活中,有比較豐富的想象力,并善于用想象力為自己設計一個愉快、現(xiàn)實的奮斗目標。

      1.2 有健全的人格,情緒穩(wěn)定和意志堅強 具體地說就是積極情緒多于消極的情緒,能夠正確評價自己和外界的事物;能夠控制自己的行為,辦事較少盲目性和沖動性,意志力表現(xiàn)得非常堅強,能經(jīng)得起外界事物的強烈刺激;在悲痛時能找到發(fā)泄的方法,而不至于被悲痛所壓倒;在歡樂時能有節(jié)制地歡欣鼓舞,而不是得意忘形和過分激動;遇到困難時,能沉著地運用自己的意志和經(jīng)驗去加以克服,而不是一味地唉聲嘆氣或怨天尤人。

      1.3 有良好的人際關系 樂于幫助他人,也樂于接受他人的幫助。與家人能保持情感上的融洽,能得到家人發(fā)自內心的理解和尊重。在外面,與過去的朋友和現(xiàn)在結識的朋友都能保持良好的關系。對人不求全責備,不過分要求于人,對別人不是敵視態(tài)度,而從來都是與人為善。無論在正式群體內,還是在非正式群體內,都能有很強的集體榮譽感和社會責任感。

      1.4 能正確地認知社會,保持不卑不亢、平和的心態(tài) 如對社會的看法,對改革的態(tài)度,對國內外形勢的分析,對社會道德倫理的認識等等,都能與社會上大多數(shù)人的態(tài)度基本上保持一致。否則,就會因為過于獨行而受到社會的排斥,影響老年人的正常社會交往,將會直接影響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1.5 能保持正常的行為 能堅持正常的生活、工作、學習、娛樂等活動。其一切行為符合自己在各種場合的身份和角色。

      2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影響因素

      2.1 性別 進入老年期后,男女之間仍存在心理上存在差異,主要表現(xiàn)在情緒角色方面,其原因可能與女性的性格特點較脆弱,從事的勞動單一,受傳統(tǒng)思想束縛有關〔9〕。

      2.2 年齡 不同年齡對老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10〕。尤其是 90歲以上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較差??赡苁怯捎诙喾N疾病和死亡的威脅,擔心自己成為家庭的累贅,失去生存的價值和欲望,從而使得他們容易悲觀失望,表現(xiàn)出較高的心理應激。

      2.3 文化程度 文化程度對老人的心理健康有一定影響〔10〕。隨著文化程度的提高,老人的心理應激有所好轉。

      2.4 經(jīng)濟狀況 經(jīng)濟水平是影響老年人心理狀況和生活質量的重要因素。經(jīng)濟狀況不但影響老年的軀體健康,而且還影響衛(wèi)生服務的利用,影響老年人的心理變化〔9〕。

      2.5 婚姻狀況 配偶健在的空巢老人心理健康水平比喪偶獨居的空巢老人水平高。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雖然子女不在身邊,但夫妻間生活上的相互照應和精神上的相互支持,使他們能保持良好的心理和社會適應狀態(tài)〔11〕。

      2.6 健康行為 老年人堅持良好的健康行為方式將有利于其提高心理健康水平〔10〕。

      2.7 壓力應對方式 相關研究表明〔12〕,空巢老人在承受壓力時,解決問題、轉移注意和求助應對方式使用越多,壓抑、自責、幻想、退避和合理化應對方式使用越少,心理越健康。

      2.8 日常生活能力 日常生活能力有損害空巢老人易產生抑郁癥狀,提示日常生活能力損害可能是老人抑郁的危險因素之一〔13〕。因此,日常生活能力影響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2.9 社會支持 空巢老人退休以后,由社會回歸家庭,由于職位失去、地位降低、同時關系疏遠、社交圈子縮小等負面影響,常使老人產生不良心理改變〔14〕。社會支持對老人心理健康影響較大,尤其是對老人抑郁癥狀影響最為明顯〔15〕。社會支持的數(shù)量和質量可以預測老人的身心健康水平〔16,17〕從支持的對象來看,影響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是子女的支持,其中子女支持對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影響最大〔18〕。

      2.10 基礎疾病 心理健康與患疾病數(shù)呈負相關〔7〕??粘怖先私?jīng)歷重大生活事件和患疾病數(shù)越多,心理健康狀況越差〔19〕。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狀況與所患疾病有關。

      3 空巢老人常見的心理問題

      3.1 失落感 從工作到退休,老年人的社會角色發(fā)生改變,從社會大舞臺轉移到家庭小舞臺,特別是離退休干部從指揮者變?yōu)楸粍臃恼?新的生活需要使他們接觸的是許多家庭瑣事,心理上不免產生失落感〔20〕。表現(xiàn)出兩種情緒:沉默寡語,表情淡漠,情緒低落,凡事都無動于衷;急躁易怒,易發(fā)脾氣,對周圍的事物看不慣,為一點小事而發(fā)脾氣。

      3.2 孤獨感 空巢老人多數(shù)有一種孤獨感〔21〕。老年人由于喪偶、獨居、離退休、身體、心理及其他原因,社會交往減少,常感到空虛寂寞,心理上往往產生孤獨感??粘勃毦永先耸强粘怖先酥凶顬楣陋毜囊徊糠掷先?。這種潛在的孤獨感增添了獨居老人自憐和無助等復雜的情感體驗〔22〕。

      3.3 焦慮感 空巢老人焦慮的患病率非常高。據(jù)報道空巢老人的患病率為 27.5%,可能與空巢老人缺少子女關愛、社會支持減少,娛樂鍛煉不夠等有關〔21〕。焦慮癥成為影響空巢老人身心健康的主要問題之一。老年人的焦慮往往會發(fā)展為抑郁或二者混合狀態(tài),從而進一步損害老人的身心健康〔23〕。

      3.4 抑郁感 抑郁癥是老年人群中僅次于老年癡呆的常見精神障礙,其嚴重影響空巢老人特別是空巢獨居老人的健康〔24〕。西方國家關于老年抑郁發(fā)生率的報道結果在 10%~23%之間〔25〕。在美國有 13%~27%老年居民存在不同程度抑郁障礙〔26〕。在國內有關報道顯示〔22〕:15.30%的空巢老人存在抑郁癥狀。

      3.5 恐懼感 老年人由于擔心患病、生活不能自理、贍養(yǎng)及死亡等,心理負擔加重,常會產生憂慮或恐懼感。

      3.6 自卑感 一種是身體嚴重殘疾,基本上失去自理能力的老人,總覺得無地自容;另一種是自慚形穢,總覺得自己的形象不如人,家庭條件不如人,子女不如人等,自我封閉。

      4 空巢綜合征

      老年人由于缺乏與子女和親友之間的交流,會在感情上和心理上失去支柱,尤其是獨居的老人,表現(xiàn)更為突出,感到孤獨和寂寞,對自己的存在價值表示懷疑,陷入無趣、無欲、無望、無助的狀態(tài)。這些負性情緒強烈或持久地反復體驗即成為一種長期的精神刺激,長期精神刺激對空巢老人會產生不同程度的影響和傷害,長期空巢就容易引發(fā)空巢綜合征??粘簿C合征可導致內分泌、中樞神經(jīng)和免疫系統(tǒng)功能的紊亂、失調和減退,抵抗力下降,出現(xiàn)入睡困難、早醒、睡眠質量差、頭痛、乏力、消化不良、心慌氣短等癥狀,導致誘發(fā)或加重冠心病、高血壓、支氣管哮喘、胃及十二指腸潰瘍等軀體疾病〔27〕。

      5 空巢老人與非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的比較

      研究報道〔28〕:對全國 7個大中城市的 2 225位獨居空巢老人、夫妻同住的空巢老人和非空巢老人的調查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顯示,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的平均水平相對非空巢老人普遍更低,其中超過 1/4的獨居空巢老人常有孤獨、寂寞等負面心理。王玲鳳〔29〕等研究表明:城市空巢老人中無子女老人的心理壓力最大,其次是絕對空巢老人,相對空巢老人體驗到的心理壓力最小。城市空巢老人體驗到的主要的心理壓力源為身體健康、生活服務、擔心子女和經(jīng)濟狀況造成的心理壓力。此外空巢老人的抑郁癥和焦慮癥的患病率明顯高于非空巢家庭,其中老年抑郁癥是引起老年人自殺的最主要原因〔30〕。因此空巢老人的心理狀況相對于非空巢老人更差,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應引起個人、家庭以及社會的特別關注。

      6 空巢老人心理問題應對策略

      空巢老人存在多種心理問題,其影響因素也相當廣泛,因此,必須從個人、家庭、社會、政府部門等各個環(huán)節(jié)來綜合考慮應對策略,構建起強大的心理支持系統(tǒng),采取有效的措施維護和促進空巢老人心理健康。

      6.1 空巢老人改變自我的認知觀念,加強自我心理調適 ①空巢老人應正確面對空巢的現(xiàn)實,保持健康的心態(tài),提高自我調節(jié)能力,摒棄傳統(tǒng)的“養(yǎng)兒防老”的觀念,應該認識到創(chuàng)造幸福的晚年要靠自己。②多參加社會活動和健身鍛煉,廣交朋友,也可上老年大學充實自己。培養(yǎng)幽默感及樂觀積極的生活態(tài)度,寬容地對待生活中的人和事。③培養(yǎng)廣泛的興趣愛好。學習琴棋書畫,種花養(yǎng)鳥、跳舞打球等,陶冶情操,修身養(yǎng)性,豐富精神文化生活,提高適應能力,預防和減少心理問題的發(fā)生。④飼養(yǎng)伴侶寵物。北京師范大學心理學院在 2002~2003年隨機選取了北京市 719個“空巢家庭”進行研究,根據(jù)研究結果,喂養(yǎng)伴侶動物的空巢老人無論在身體和心理方面都更加健康,伴侶動物對人身心健康有直接或條件性影響〔31〕。⑤有一技之長的老人應重返社會,發(fā)揮余熱,老有所為,重新確立生活目標是克服空巢心理的最佳途徑。

      6.2 家庭給予空巢老人積極的心理支持 ①子女對老年人不僅生活上要全面照顧,更要精神贍養(yǎng)。其實子女只要回家看望一下老人,和他們聊聊天,你會發(fā)現(xiàn)父母的需要很簡單,他們需要被關注。所以,對子女來說,聽老人講述的內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在聽。如果子女學會傾聽,至少可解決父母 80%的心理問題。②利用現(xiàn)代溝通手段。當今正處于信息時代,可以通過電話、短信等手段進行溝通交流,也可通過網(wǎng)上聊天、收發(fā)電子郵件等進行溝通。這樣,雖與子女天各一方,但彼此的心缺能貼得更近,讓老人感覺自己并不孤單。③對于喪偶的老人,子女應該打破傳統(tǒng)的禁錮,鼓勵其再婚,這樣有利于老年人擺脫抑郁心理。

      6.3 社會關注空巢老人的心理問題 (1)全社會應重視空巢家庭這個特殊的群體,多提供正式支持,尤其是精神支持??山⒗先私涣骶銟凡?、老人關懷機構等場所,豐富老年人的業(yè)余生活。多組織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營造有利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社會氛圍,多關心、理解老人,特別是空巢家庭的老年人。(2)社區(qū)應積極開展相關知識宣教,為老年人提供預防保健和健康促進服務。社區(qū)可采取報紙雜志、廣播電視、或舉辦多種形式的學習活動等幫助老人進行心理調適,維護身心健康,擺脫空巢綜合征的陰影。社區(qū)健康教育也應該把老年人再婚教育作為增加社會支持的一項重要內容,幫助單身老人積極尋找合適的伙伴〔32〕。對有嚴重心理問題的老年人,社會應該采取積極的心理干預和疏導。①要把老年心理保健工作提到老年社會保障和實現(xiàn)健康老齡化的高度來認識;②要大力宣揚老年心理保健成功的典型,廣泛進行老年心理保健工作的宣傳教育。③要經(jīng)常組織開展一些老年心理保健研討活動,及時總結推廣科學的老年心理保健知識和方法。④要大力營造老年心理保健的無障礙環(huán)境,及早在全社會構建并啟動老年心理無障礙工程。(3)開展新型養(yǎng)老方式 -居家養(yǎng)老。居家養(yǎng)老,即以家庭養(yǎng)老為核心,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網(wǎng)絡為外圍,養(yǎng)老制度為保障的居家養(yǎng)老體系〔33〕。居家養(yǎng)老是一種新型的養(yǎng)老方式,由于它具有投資少、覆蓋面廣、服務方式靈活、能夠緩解政府財政負擔等諸多優(yōu)點,所以備受人們的青睞。作為老年人“第二空間”的社區(qū),可以為老年人隨時隨地提供服務。包括生活照料、家政服務、心理咨詢、法律援助、醫(yī)療護理服務等項目。另外,為防止意外情況發(fā)生,還要建立應急呼叫系統(tǒng),以方便老人隨時與社區(qū)聯(lián)系〔34〕。(4)建立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隊伍。有些專家提出互助互養(yǎng)思路,這與美國當前的高齡人口健康目標管理的“擴展計劃”的內涵有相容之處〔35〕。社區(qū)可建立一支專、兼職與志愿者相結合的社區(qū)養(yǎng)老服務隊伍,低齡老人是社區(qū)服務的一支生力軍,社區(qū)可建立時間儲蓄制度,鼓勵低齡老人為高齡老人提供照顧,為自己的未來的護理要求進行時間儲蓄〔36〕。大力開展青年志愿者為老人提供服務,可采取服務志愿者與空巢老人結對的形式,提供所需服務〔37〕。

      6.4 政府部門采取相應的保障措施,促進空巢老人的心理健康 ①保證空巢老人最低生活保障。針對經(jīng)濟收入低的空巢老人心理問題發(fā)生率較高的情況,建議政府修改現(xiàn)行的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適當提高空巢老人的補貼標準。②完善社會養(yǎng)老機制。隨著空巢家庭的逐漸增多,家庭養(yǎng)老功能日漸減弱。社會養(yǎng)老取代家庭養(yǎng)老已成為必然趨勢。政府部門應大力興辦養(yǎng)老院、敬老院、老人公寓、托老所等養(yǎng)老機構。同時鼓勵民營養(yǎng)老機構的開辦,以補充國有養(yǎng)老機構在數(shù)量上的不足,并能改善國有養(yǎng)老機構的壟斷地位。③大力發(fā)展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增加社區(qū)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院。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機構對解決空巢老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具有重要作用??粘怖先颂貏e是沒有醫(yī)療保險的老人由于經(jīng)濟問題難以承受大醫(yī)院昂貴的醫(yī)療費用,去社區(qū)醫(yī)療機構就醫(yī)則是他們最理想的選擇。對于那些有醫(yī)療保險的離退休老人來說,去社區(qū)就醫(yī)既方便又節(jié)省時間,而且避免排長隊等候掛號、診療的麻煩。政府部門應增加社區(qū)醫(yī)療保險定點醫(yī)院,方便空巢老人的就醫(yī)。

      “空巢家庭”作為人口老齡化過程中比較突出的社會現(xiàn)象,對社會發(fā)展具有一定的影響,是當前和今后政府和社會必須高度重視的問題?!翱粘布彝ァ背膳霈F(xiàn),給老年人帶來了諸多的心理問題,若適應不好極易秀發(fā)各種身心疾病,給家庭和社會帶來各種困難,從而導致一系列社會問題。因此通過子女多關心父母、政府領導、財政支持、社會援助等多方面配合,建立完善的社區(qū)醫(yī)療護理服務體系,提高空巢老人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水平。

      1 周成超,楚 潔,徐凌中 .重新審視 21世紀初期我國城市健康問題〔J〕.醫(yī)學與哲學:人文社會醫(yī)學版,2006;27(5):19-21.

      2 王艷坤 .直面空巢家庭,關注寂寞老人〔J〕.決策探索,2006;2:81-2.

      3 國務院人口普查辦公室 .國家統(tǒng)計局人口和社會科技統(tǒng)計司 .中國 2000年人口普查資料〔M〕.北京:中國統(tǒng)計出版社,2000:1.

      4 鄔滄萍 .提高對空巢老人生活質量的科學認識〔J〕.人口研究,2002;26(5):1.

      5 穆光宗 .家庭空巢化過程中的養(yǎng)老問題〔J〕.南方人口,2002;17(1):33-6.

      6 代愛英,曹 杰 .空巢老人健康狀況和社區(qū)衛(wèi)生服務需求調查研究分析〔J〕.中華全科醫(yī)師雜志,2004;3(5):311.

      7 李德明,陳天勇,李貴蕓 .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狀況研究〔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3;23(7):405-7.

      8 邵明磊 .淺談老年人的心理問題〔D〕.國家知識產權局論文,2000;10:3226.

      9 韋麗琴,徐凌忠,王 英,等 .包頭市空巢老人生存質量心理因子的多因素分析〔J〕.包頭醫(yī)學院學報,2008;24(1):22-4.

      10 張瑞芹,肖 健 .老人健康行為與心理健康的關系〔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7;27(8):781-4.

      11 王慶華,楊玉霞,丁志榮,等 .空巢老人生活質量與心理健康的相關研究〔J〕.中國老年保健醫(yī)學,2007;5(4):96-8.

      12 王玲鳳,施躍健 .城市空巢老人的壓力應對方式和心理健康狀況〔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7):703-6.

      13 胡 志,徐曉超,秦 俠,等 .合肥市城市社區(qū)老年抑郁癥衛(wèi)生服務研究概述〔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4;18(4):25-7.

      14 楊曉秋,任素琴,錢遠宇 .部隊離退休老年人抑郁情緒的相關因素調查及干預措施〔J〕.現(xiàn)代護理,2005;11(6):429-31.

      15 Bowling A,Browne PD.Social networks,health,and emotional well being among the oldest old in London〔J〕.J Cerontol,1998;46(7):20-32.

      16 Berry K,Barrowclough C,Byrne J,et a l.Cop ing strategies and social support in old age p sychosis〔J〕.Soc Psychiatry Psychiatr Ep idemiol,2006;41(4):280-4.

      17 Tomaka J,Thomp son S,Palacios R.The relation of social isolation,loneliness,and social support to disease outcomes among the elderly〔J〕.J Aging Health,2006;18(3):359-84.

      18 王玲鳳,施躍健 .城市空巢老人的社會支持及其與心理健康狀況的關系〔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2):118-22.

      19 吳振云,許淑蓮,李娟 .老年心理健康問卷的編制〔J〕.中國臨床心理學雜志,2002;10(1):1-3.

      20 李紅艷,姜 晶,王 琳 .住院老年干部空巢綜合征的分析與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2007;13(33):3258-9.

      21 賈守梅,時玉潔,周 潔,等 .上海市社區(qū)空巢老人焦慮狀況及其影響因素研究〔J〕.護理研究(中旬版),2007;21(12):3224-6.22 張玉峰 .“空巢”家庭之憂〔J〕.經(jīng)紀人,2005;6:14-5.

      23 Schoevers RA,Deeg DJ,Van T W,et a l.Dep ression and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co-occurrence and longitudinal patterns in elderly patients〔J〕.Am J Geriatr Psychiatry,2005;13(1):31-39.

      24 周成超,楚 潔,徐曉超,等 .安徽省農村某鎮(zhèn)空巢老人抑郁情況現(xiàn)狀及相關因素〔J〕.中國心理衛(wèi)生雜志,2008;22(2):114-7.

      25 刁利華,牛燕紅,李燕玲 .老年癌癥病人抑郁與社會支持的相關調查及心理護理〔J〕.中華護理雜志,2002,37(5):336-38.

      26 Lebowitz BD,Pearson JL,SchneiderLS,et a l.Diagnosis and treatmentof dep ression in late life(Consensus StatementUpdates)〔J〕.J Am M Associ,1997;278(14):1186-90.

      27 羅惠芳 .空巢家庭問題的研究現(xiàn)狀〔J〕.現(xiàn)代護理,2006;12(7):601-3.

      28 李德明,陳天勇,吳振云 .城市空巢與非空巢老人生活和心理狀況的比較〔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6;26(3):294-6.

      29 王玲鳳,施躍健 .城市空巢老人的心理壓力的調查〔J〕.中國老年學雜志,2008;28(14):1415-9.

      30 趙 黑 .關注空巢:老年醫(yī)學專家支招〔J〕.家庭醫(yī)藥,2004;2:4-7.

      31 新華網(wǎng) .伴侶動物有利空巢老人健康〔EB/OL〕.http:/www.chc.org.cn.2008-07-18.

      32 Kurlowicz LH.Nursing standard ofp ractice p rotocol:dep ression in elderly patients〔J〕.Geriatric Nursing,1997;18(15):192-9.

      33 林 婷,黃俊山,姜小鷹 .關注空巢老人身心健康,建立多層面關懷體系〔J〕.護理研究 (中旬版),2006;20(9):2441-2.

      34 劉 淼,王愛紅 .老年空巢綜合癥的社區(qū)護理〔J〕.護理研究 (下旬版),2006;20(10):2811-2.

      35 宋佩佩,尼娜·塞維斯廳,吳 蓓 .美國高齡老人生活方式與健康狀況的研究:對老年價值社會認定為突破〔J〕.醫(yī)學與社會,1999;12(5):29-30.

      36 張文范 .社區(qū)養(yǎng)老社會化服務的戰(zhàn)略意義〔J〕.上海城市管理職業(yè)技術學院學報,2004;13(6):22-4.

      37 陳雪萍,朱碧華,孫曙青 .社區(qū)老年保健實施形式的研究〔J〕.中國初級衛(wèi)生保健,2003;17(7):54.

      猜你喜歡
      空巢養(yǎng)老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關愛空巢老人
      關愛空巢老人
      空巢生日不孤獨
      雜文選刊(2018年11期)2018-11-06 03:39:48
      養(yǎng)生不是養(yǎng)老
      養(yǎng)老更無憂了
      民生周刊(2017年19期)2017-10-25 15:47:39
      以房養(yǎng)老為何會“水土不服”?
      華人時刊(2017年19期)2017-02-03 02:51:37
      津市市| 偃师市| 旌德县| 乌拉特中旗| 潼关县| 中卫市| 平利县| 瓦房店市| 团风县| 华宁县| 漳州市| 赤壁市| 依安县| 南岸区| 浪卡子县| 赤城县| 金寨县| 宜昌市| 万州区| 中西区| 沁水县| 塔河县| 高淳县| 准格尔旗| 额尔古纳市| 岗巴县| 汶上县| 鄯善县| 璧山县| 喀什市| 晋城| 宿松县| 承德县| 竹溪县| 师宗县| 谢通门县| 巩留县| 河源市| 根河市| 武胜县| 平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