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金嫦
廣東省云浮市婦幼保健院兒科,廣東云浮 527300
喘憋性肺炎是嬰幼兒時期常見的呼吸道感染性疾病,發(fā)病率高,1歲以內發(fā)病占80%,以急性者較多。當喘憋急性發(fā)作時,出現(xiàn)咳嗽、喘息、煩躁不安及呼吸困難等嚴重缺氧征象,甚至導致呼吸功能衰竭,危及生命。為此,我院于2009年6月~2010年12月采用小劑量肝素聯(lián)合病毒唑霧化吸入治療喘憋性肺炎90例,與傳統(tǒng)α-糜蛋白酶、地塞米松的霧化吸入治療方法進行效果對比,現(xiàn)報道如下:
選取2009年6月~2010年12月在本院入院治療的喘憋患兒180例,均符合喘憋性肺炎的診斷標準[1]。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治療組90例,其中男52例,女38例;年齡1~6個月54例,7個月~12個月24例,1~2歲12例;對照組90例,其中男56例,女34例,年齡1~6個月50例,7個月~12個月26例,1~2歲14例。兩組在年齡、性別、病情及病程等方面經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病例排除標準:先天性心臟病、先天性肺發(fā)育不良、嬰幼兒哮喘或其他心肺基礎疾病等。
所有患兒均常規(guī)使用抗生素、抗病毒藥物,口服止咳、平喘、祛痰藥物,視情況給予鎮(zhèn)靜、吸氧等綜合對癥處理的基礎上,霧化器均采用廣東粵華醫(yī)療器械有限公司生產的WH-2000型醫(yī)療霧化器。治療組給予肝素100 U/(kg·次),病毒唑注射液 15 mg/(kg·次),加生理鹽水 20 ml霧化吸入,每次 20 min,每日2次;對照組予α-糜蛋白酶 4000U,地塞米松0.5mg/(kg·次),加生理鹽水20 ml霧化吸入,每次20 min,每日2次。療程均為5 d。
顯效:用藥3 d內咳嗽、喘憋癥狀消失,缺氧癥狀得到糾正,肺部體征消失。有效:用藥3 d后咳嗽、喘憋癥狀減輕,肺部哮鳴音及濕啰音減少。無效:用藥5 d以上,上述癥狀及體征無明顯改善。
采用SPSS 13.0統(tǒng)計軟件建立資料數(shù)據(jù)庫,計量資料采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用χ2檢驗。
見表1。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后主要癥狀與體征消失時間比較(±s,d)
表1 兩組患兒治療后主要癥狀與體征消失時間比較(±s,d)
組 別 例數(shù)90 90治療組對照組t值 P值喘憋消失3.61±1.49 5.66±2.33 6.94 0.00啰音消失5.73±2.76 6.94±1.17 3.83<0.01 X線吸收7.07±1.37 8.33±1.32 6.28 0.00住院時間5.11±1.36 7.37±1.81 9.47 0.00
見表2。
表2 兩組患兒治療后效果比較[n(%)]
喘憋性肺炎主要是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一種下呼吸道疾病,多發(fā)生于2歲以下嬰兒。喘憋急性發(fā)作時多為呼吸道感染導致的氣道炎癥反應為Ⅰ型變態(tài)反應的結果,其發(fā)病機制是:首先,RSV通過刺激機體B細胞合成大量IgG和IgE,其Fc段與氣管黏膜肥大細胞相結合,使后者釋放出組胺、白三烯等炎癥介質,引起支氣管痙攣,導致氣道狹窄。其次,大量RSV侵襲和其毒素的作用,引起呼吸道黏膜充血水腫,黏液腺分泌亢進,使黏液分泌物增加,增加氣道阻力。最后,RSV的毒血癥誘發(fā)機體產生大量血管活性物質(如兒茶酚胺等),引起肺小動脈痙攣及肺微循環(huán)障礙,使血液處于高凝狀態(tài)。以上均導致患兒出現(xiàn)缺氧、酸中毒等癥狀,嚴重者可致呼吸衰竭或DIC等危及生命。因此,迅速緩解缺氧狀態(tài)是治療的關鍵,但不同給藥途徑治療效果各不相同。據(jù)國內有關文獻報道[2-6],經呼吸道吸入給藥,呼吸道分泌物中藥物濃度較口服給藥高出100倍,靜脈給藥8 h后肺內藥物含量不及全身含量的1%,而霧化吸入給藥,則有70%的吸入藥物可直接分布于呼吸道表面。這表明超聲霧化產生霧粒能夠到達終末支氣管及肺泡,較快地促進肺泡平滑肌松弛,稀釋呼吸道黏液,降低氣道阻力,改善肺通氣環(huán)境,迅速地緩解喘憋癥狀,且不良反應少,是較理想的給藥途徑。
肝素具有非特異性抗炎、抗過敏、清除痰液及抗病毒等藥理作用。病毒唑是核苷類廣譜抗病毒藥,能抑制病毒DNA及RNA的復制,對流感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及腺病毒等有較好療效。從本組表2結果顯示,小劑量肝素聯(lián)合病毒唑霧化吸入(治療組),能夠較快緩解患兒咳嗽、喘憋癥狀,肺部啰音減少或消失,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縮短了病程。這表明兩者在藥理上具有互補和協(xié)同作用,其協(xié)同特點是:①小劑量肝素不僅能夠激活肺泡壁上的黏蛋白酶,水解呼吸道分泌物,使痰液溶解,便于咳出。此外,肝素還能夠強化抗凝血酶Ⅲ作用,降低血液黏稠度,防止血栓的形成。且易擴張呼吸道小動脈和小靜脈,降低肺循環(huán)阻力,改善肺換氣。②病毒唑不僅能夠抑制RSV的DNA及RNA復制,還能夠抑制RSV特異性IgG、IgA和IgE抗體產生,從而減輕Ⅰ型變態(tài)反應對機體損害。③兩者霧化吸入,可以迅速有效緩解喘憋癥狀,促進肺部體征消失,縮短病程,其用量和副作用少。本組表1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喘憋性肺炎總有效率為93.33%,明顯高于對照組(72.22%),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1)。因此,用小劑量肝素聯(lián)合病毒唑霧化吸入法,比傳統(tǒng)治療方法效果更明顯,能較大地提高患兒治愈率。
由上可見,小劑量肝素聯(lián)合病毒唑霧化吸入喘憋性肺炎,操作簡便、療效可靠、不良反應少、費用低廉、患兒樂于接受,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1]張荊梓.流行性喘憋性肺炎診療常規(guī)[J].中華兒科雜志,1988,26(1):42.
[2]卓瑪.不同霧化方式治療嬰幼兒喘憋性肺炎臨床研究[J].醫(yī)學信息:下旬刊,2010,23(9):118-119.
[3]陳艷霞,許建文.丙種球蛋白對小兒喘憋性肺炎臨床過程的影響[J].中國醫(yī)藥導報,2008,5(3):67-68.
[4]汪素芳.氣泵霧化并叩背法用于喘憋性肺炎臨床觀察[J].中國當代醫(yī)藥,2010,17(8):92.
[5]韓永才,蔡素麗,楊秀榮.小劑量肝素霧化吸入治療喘憋性肺炎76例療效觀察[J].河北醫(yī)學,2008,14(5):616-617.
[6]賴群芳.病毒唑霧化輔助治療小兒喘憋性肺炎50例報告[J].臨床醫(yī)學,2004,24(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