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紅敏,王曉丹,程新利
(蘇州科技學院 數理學院,江蘇 蘇州215009)
近年來,光纖通信技術得到了飛速發(fā)展和廣泛應用,光纖不但已經取代電纜成為有線信道最主要的傳輸方式,而且仍在以驚人的速度向更高階段發(fā)展,高水平的光纖通信技術不斷涌現,如波分復用技術、相干光通信技術、光纖放大器和光孤子通信技術等.以光纖通信為主的光通信技術已經深刻地改變了人們的生活,成為未來通信技術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光纖通信技術已是物理專業(yè)學生的必修課或選修課,光纖類實驗教學的開設具有重要意義[1].學生在學習理論課的同時如果進行相應的實驗操作,能夠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增加學生對實際的通信光路的感性認識.理論和實踐相結合,激發(fā)學生的學習興趣,提高認知能力和操作技能.
光波分復用技術(WDM)是光纖通信系統(tǒng)中不同波長光信號的復用方式.這種技術使原來只采用1個波長作為載波的單一光信道變?yōu)閿祩€不同波長的光信道同時在光纖中傳輸,進而使光纖通信的容量成倍地提高[2].近年來,隨著豐富的圖像和語音業(yè)務的增加,光通信網絡已經迅速向高速WDM系統(tǒng)升級,因此光波分復用實驗已成為光通信課程必修的實驗之一.目前眾多高校開設的波分復用實驗,普遍使用成品化的光波分復用器,集成化程度高,學生在實驗過程中,看不到器件內部結構,只是簡單地把光纖器件連接起來記錄數據,對實驗系統(tǒng)中各器件的具體結構不能深入了解.針對這一情況,利用自聚焦透鏡對兩路波分復用實驗進行改進,使用2個自聚焦透鏡把2束光耦合到1根光纖中,實現復用過程.解復用過程使用的解復用器和復用過程使用的復用器結構完全相同,僅為連接方式的改變,為了節(jié)約調節(jié)時間,解復用過程使用自聚焦透鏡做成的成品器件.改進后的實驗使學生加深對WDM器件原理和結構的理解,增強實驗效果.
自聚焦透鏡(GRAN)由1/4節(jié)距漸變折射率棒狀透鏡構成,具有準直和聚焦作用.其功能如圖1所示[3-4].根據自聚焦透鏡的傳光原理,當會聚光從自聚焦透鏡一端面輸入時,經過自聚焦透鏡后以平行光輸出.自聚焦透鏡用于光纖與光纖的耦合時,具有耦合損耗小,耦合距離大等一系列優(yōu)點.
圖1 自聚焦透鏡(GRAN)
干涉膜型光波分復用器是簡單的兩通道波分復用器(WDM),由2個GRAN和波長選擇濾光片組成,波長選擇濾光片使波長λ1透射,λ2反射,如圖2所示[5].波長λ1和λ2所攜帶的信號分別從光纖1和2入射,GRAN1使入射光束λ1在濾光片處準直射入GRAN2,GRAN2將光束λ1聚焦到輸出光纖3.GRAN2和反射膜使λ2聚焦到輸出光纖3,輸出光纖3與光纖1關于透鏡軸對稱放置,實現波長λ1和λ2的復用.解復用器的結構和復用器完全相同,在通信系統(tǒng)中位于解復用的位置,完成波長的分離任務.
圖2 干涉膜型光波分復用器
波分復用和解復用實驗結構如圖3所示,光源1為中心波長848 nm的LED光源,光源2為778 nm的LD光源;光譜儀是Newpotr公司生產,光譜測量范圍600~1 600 nm.四維調節(jié)架用以實現光纖的兩維角度調節(jié)和兩維線性調節(jié).光源1輸出光波λ1,耦合進入光纖1,光纖1固定在四維調節(jié)架1上;光源2輸出光波λ2耦合進入光纖2,光纖2固定在四維調節(jié)架2上,光纖1和光纖2中的光波通過自聚焦透鏡耦合進光纖3中,具體光路如圖2所示.
圖3 波分復用及解復用實驗結構圖
實驗改進的重點之一是構建復用器的主體.將其置于可調光路中.具體用薄層的環(huán)氧樹脂粘合2個透鏡.也用少量的環(huán)氧樹脂將透鏡固定在復用器組基座上,如圖4所示.
圖4 復用器組基座上的棒透鏡組件
圖5給出光纖1、光纖3的固定裝置.將長約1.5 m的光纖1和一端帶有活動連接器的光纖3相互平行地放在光纖卡盤中,用彈簧片壓上,再把光纖卡盤固定在四維調節(jié)架1上.光纖2通過光纖適配器固定在四維調節(jié)架2上.解復用器和3個活動連接器集成在一起,內部結構和復用器相同,是成熟器件.光纖3另一端通過活動連接器1與解復用器相連接,使用過程中只需用相應型號的法蘭盤固定連接,不再需要對準調節(jié);活動連接器2和3分別與功率計和光譜儀相連.
圖5 雙光纖卡盤
測試過程中首先調節(jié)四維調節(jié)架1,同時觀察功率計輸出信號強度,使輸出強度最大;遮擋光源1,調節(jié)四維調節(jié)架2,使功率計輸出強度最大;移開遮擋物,使光源1和光源2中的光波經復用器耦合到光纖3,則光纖3中同時傳播2個波長.將光纖3通過活動連接器與光譜儀相連接,可觀察到耦合后光纖3中傳輸2個波長的光,結果如圖6所示.
圖6 復用器輸出的光波信號
測試完成后連接光纖3和解復用器,輸出的2個波長連接到光功率計,進行隔離度、插入損耗和方向性等測量;也可把解復用器的兩路輸出分別和光譜儀相連,在光譜儀上觀察到如圖7所示結果.圖7是解復用后某一路的光譜信息.在實驗過程中,除了測試插入損耗、隔離度和方向性等基本參量外,增加了通過光譜儀觀察光纖中傳輸的光波信息,幫助學生深刻體會光波分復用和解復用的過程.
圖7 解復用器一路輸出的光波信號
在原有集成化器件實驗的基礎上,用2個自聚焦透鏡和反射膜代替集成波分復用器件,不僅讓學生有更多的動手機會,更重要的是,通過實驗使學生能觀察到器件內部結構,加深對光纖復用器件構造的了解.實驗中增加光譜儀測量光纖中光譜信息,在原來純數字測量的基礎上,加入可視化的圖像,使學生直觀地感受復用和解復用過程.改進后的實驗,激發(fā)了學生的實驗興趣,提高學生的實踐能力及創(chuàng)新能力.
[1] 張權,朱玲,孫晴,等.光纖干涉系列實驗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物理實驗,2009,29(1):21-23.
[2] 丁么明,宋立新,余華清,等.光波導與光纖通信基礎[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2005:317-335.
[3] 張杰,譚久彬.基于共焦原理的反射式自聚焦光纖傳感技術研究[J].光子學報,2001,30(11):1361-1365.
[4] 龔智炳.自聚焦透鏡列陣及其應用[J].應用光學,2000,21(1):28-31.
[5] 林學煌.光無源器件[M].北京:人民郵電出版社,1998: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