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 俊,齊仁貴
(1.中國華水水電開發(fā)總公司,100069,北京;2.河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450003,鄭州)
振沖碎石樁在渠基液化處理中的應用
何 俊1,齊仁貴2
(1.中國華水水電開發(fā)總公司,100069,北京;2.河南省水利科學研究院,450003,鄭州)
振沖碎石樁;地基液化;標準貫入
南水北調中線安陽段樁號AY 26+892.9~AY 27+172.3 (七標段施工范圍內)為高填方段,最大填土高度達11m。該段渠基和渠堤基土層自上而下為輕粉質壤土,在地面以下7m深度內,存在飽和少黏性土地震液化問題。該區(qū)地震動峰值加速度為0.15 g,相當于地震基本烈度為Ⅶ度。經充分研究論證和方案比較,該渠段地基處理采用強夯置換法。
安陽段區(qū)域有一道距地面最低處為17.6m的220 kV高壓線穿過,而強夯設備高達24.4 m。經過計算,受高壓線影響不能進行強夯置換施工部位的寬度為62.8m,面積共10 222.44m2。
經類比同類工程及參考相關規(guī)范,處理地基液化的施工方法還有換填法和擠密法。換填法及擠密法都能減少強夯施工對高壓線的影響,在施工方法上都為技術可行方案。兩方案主要工程量和投資費用測算,換填土投資費用為409.61萬元;擠密碎石樁投資費用301.97萬元,且換填方案中還沒有包括施工降水及棄土造成的臨時增地費用。綜合比較,擠密方案比換填方案少投資107.63萬元,并且考慮到降水費用及降水時間、施工的工作面及施工進度、便利等施工因素,對不能采用強夯法處理范圍的渠基改為振沖碎石樁方案施工。
設計變更建議書要求,樁體材料可用碎石、卵石、粗砂、礫砂等硬質材料,含水量不大于5%,最大粒徑不大于50mm(為了方便施工和質量控制,現(xiàn)場實際采用 20~40mm的碎石),樁位為正三角形布置;施工前先選取試驗區(qū)進行試驗,試驗結束后進行標貫檢驗,標準貫入擊數(shù)不低于臨界貫入擊數(shù),最后選取能消除液化最大樁間距的試驗數(shù)據(jù)作為大面積施工參數(shù)使用。
①通過試驗檢測振沖碎石樁的處理效果,為施工提供依據(jù)。②核查處理后的標貫擊數(shù)是否能夠達到液化判別標貫擊數(shù)臨界值。③根據(jù)所選擇的振沖施工機具設備,確定施工工藝及施工參數(shù)。④確定有關質量控制的技術要求和檢測方法。
《建筑地基處理技術規(guī)范》(JG 79—2002)中松散粉土和砂土地基可根據(jù)擠密后要求達到的孔隙比來確定擠密砂石樁的樁間距。經計算及參照安陽段其他標段液化砂石擠密樁工程經驗,最終選取樁徑0.8 m,樁長 6.5m,樁間距 2.0 m,樁位為正三角形布置。上述參數(shù)均為理論計算值,應根據(jù)現(xiàn)場試驗最終調整設計參數(shù)。
在需要振沖碎石樁處理區(qū)域的一角選定3個試驗小區(qū),共400m2,樁位為正三角形布置。2008年3月20日開始試驗,3月28日試驗結束,歷時9天。2008年4月25日進行標準貫入法試驗及取樣檢測,每個試驗小區(qū)選擇3個部位進行標貫試驗及取樣,共取樣9組。
①根據(jù)對土樣顆粒分析結果,計算出臨界貫入擊數(shù)Ncr和現(xiàn)場標準貫入擊數(shù) N63.5(見表 1),除Ⅲ區(qū) 3號點位4m深處外,N63.5均大于Ncr,判定樁間距1.5m和1.8m的試驗小區(qū)處理后液化現(xiàn)象已全部消除。間距2.0m的試驗小區(qū)處理后,有一個點位液化現(xiàn)象不能完全消除。為了滿足地基承載力的要求和節(jié)省投入,采用樁間距為1.8m振沖碎石樁的試驗參數(shù),作為大面積施工使用。
②采用ZCQ55型振沖器,根據(jù)試驗得出如下施工參數(shù):
表1 振沖碎石樁試驗區(qū)標貫臨界值計算表
a.造孔電流:45~55A;
b.加密電流:75~80A;
c.留振時間≥10 s,采用自動控制系統(tǒng)控制,依據(jù)地層進行調整;
d.加密段長度:30~150 cm;
e.水壓:0.8 MPa(依據(jù)情況進行調整);
f.樁體施工采用排孔法施工,即按布樁圖逐排由一端開始,逐步造孔制樁到另一端,填料采用分批投料法,每批不宜加填太多,采取“少吃多餐”的原則;
g.振沖器貫入速度:0.5~2m/min。
振沖碎石樁處理液化渠基大面積施工結束后,按設計要求進行標貫檢測,并取土樣作顆粒分析計算Ncr,共檢測點位36個,所有現(xiàn)場標準貫入值均大于臨界標準貫入計算值,說明地基液化現(xiàn)象已全部消除。
為了探索地基深度h與土的黏土顆粒含量PC、臨界標貫計算值Ncr和現(xiàn)場標貫實測擊數(shù)N63.5的相關性,將檢測數(shù)據(jù)進行統(tǒng)計分析,用最小二乘法計算,h 與 PC、Ncr和 N63.5的相關曲線均為對數(shù)曲線,相關系數(shù)R的絕對值在0.84~0.92之間,說明相關性良好。隨著深度h的增加,土的黏土顆粒含量PC減少,相應砂性土顆粒增加,液化程度增加,而需要達到一定承載力的臨界標貫值也增加。地基經過振沖碎石樁處理后,通過振動擠密和排水固結,土的密實性和摩擦角增大,地基承載力提高,砂性軟土液化消除,故現(xiàn)場標貫實測值增大,并超過臨界標貫值。
①通過不同樁間距試驗區(qū)試驗確定樁間距,為正式施工提供參數(shù)。
②渠基經過振沖碎石樁法處理后,通過標貫檢測,消除了飽和液化軟土,為南水北調總干渠提供了牢固穩(wěn)定的地基。
③振沖碎石樁樁體質量可通過加密電流、填料量和留振時間的合理設計來保證,這是現(xiàn)場監(jiān)理控制質量的關鍵。
④通過數(shù)理統(tǒng)計分析,得出了振沖碎石樁處理深度 h 與 PC、Ncr、N63.5的相關曲線方程。
[1]樂平,劉獻剛,邵忠心.地震液化產生的原因及對應措施探討[J].中國勘察設計,2008(10).
[2]周正義,謝杰華.振沖碎石樁在處理液化地基中的應用[J].南昌工程學院學報,2007(6).
TU471.8+TV223.22
B
1000-1123(2011)02-0049-02
2010-11-25
何?。?983—),男,工程師。
責任編輯 張瑜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