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 鵬
豆子本身不會動彈,可為什么我們要叫它“跳豆”呢?其實(shí)這些小豆子是盛產(chǎn)在中美洲一帶的矮灌木的種子。它的外殼呈青棕色,形狀和顏色與普通的松子很相像。把它放到被太陽曬熱了的土地上,它一跳就是幾厘米高,而且跳個不停。
跳豆跳動的秘密在哪里呢?原來,在花開時節(jié),蓓蕾滿枝的時候,有種卷葉蛾科的小蛾,飛落到花朵的子房上產(chǎn)卵,子房長成果實(shí),卵就自然而然地被包在里邊了。以后卵又慢慢地孵化成幼蟲,舒舒服服地在里邊靠吃子實(shí)的仁兒活命。
過了幾個月,跳豆跌落地上,它剩下的只是一個空殼了,里面子實(shí)的仁兒都已被幼蟲吃光。跳豆里面的幼蟲用最后一對腹足抓住堅果的內(nèi)壁,迅速地向上躬起身子,因為幼蟲相當(dāng)肥大,這么一動,堅果的重心就往上移了,豆就跳動一下。環(huán)境越暖和,幼蟲就越愛動。在曬熱了的土地上,幼蟲在里面悶得不好受,就不斷聳動自己的身子,于是跳豆就不停地跳動了。
初中生學(xué)習(xí)·低2010年11期